英国大英博物馆: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抢来的!网友:大部分是抢的!

众所周知,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卢浮宫

作为西方最著名的文物收藏与展览基地,不仅收藏着西方的文化瑰宝,还保藏有大量的战争掠夺文物。尽管在二战之后,国际法庭和联合国均做出了“必须归还战争掠夺文物”的判决,但抱着“抢到了就是我的”心态的英法等西方国家,却始终对国际法庭和联合国的公文视而不见。

(被侵略者洗劫的圆明园)

据悉,在西方收藏有中国文物的博物馆多达数十个,而这其中最多的便是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仅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就高达23000件,长期陈列在大英博物馆里展示的也有2000余件。

而因为长期霸占着战争掠夺文物,不仅不归还,还拒不道歉,甚至是理直气壮,所以以大英博物馆为首的西方战争文物收藏馆长期以来都饱受诟病,也屡屡成为国际舆论攻击的对向。不过,面对指责和批评,比起其他几家博物馆的“默不作声”,更看重面子的英国人显得有些坐不住,不仅频频与谴责的声音对抗,还数次举行活动为自己“洗白”。而最近他们更是为了洗白自己,大声地喊出了“不是每一件藏品都是抢来的”口号。

据西方媒体报道,针对英国等国对战争掠夺品“拒不归还”的态度,今年早些时候西方艺术史学者艾莉斯·普罗克特举办了名为“不舒服的艺术(Uncomfortable Art )”的巡回展览,意在揭露西方国家将他国文物占为己有的丑陋行为,讽刺各国“拒不归还”的“西方人文精神”。

而艾莉斯·普罗克特先生此举,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迫使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西方文物单位饱受谴责。不过,一向态度强硬的英国人可不吃这一套,他们针对艾莉斯·普罗克特的批评与讽刺,专门启动了主题为“收集历史”的讲座活动,以示对讽刺事件的“强硬回击”。

英国主流媒体对这一场“现代文明”与“掠夺精神”之间的战争展开了重点报道。在10月13日的报道中,《卫报》写到:大英博物馆于12日启动了“收集历史”的月度讲座,讲述一些藏品进入大英博物馆的“合理历史语境”,试图辩解“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抢来的”。

报道还曝光了大英博物馆亚洲展区负责人的现场发言:“亚洲国家的各种历史故事都只讲述殖民主义的丑陋一面,导致了人们对我们愤怒和误解,我们想平衡一下这样的思想。我们很多藏品不是殖民掠夺来的,西方人获得的这些东西,不是每件都是抢来的。”

此番言论一经流出,不仅引发了西方舆论的冷嘲热讽,中国网友也十分不满:

@大漠刀客:不是每一件都是抢来的,但是大部分是。

@西冷冰醋:强盗是没有逻辑的。

@翻滚酱:抢了别人的东西搁自己家,还引以为傲什么贵族绅士教养的体面。

@蝙蝠侠是我的超人:一个强盗小偷身上有101块钱,被抓之后辩解,你看这1块钱是我自己的,不是每样东西都是抢来的,你们怎么能给我定性为强盗。他们那些国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双标:宽于律己、严以待人。

@我是Si的古灵精怪:西方形式主义游戏,开这个会意义如何,都是白人主导,肯定是不支持归还,给自己的强盗逻辑辩解并且耍赖不还东西。

相关链接:态度强硬的西方“收藏家”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到2017年,欧美各国拍卖的中国国宝多达数十件,其中包括中国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而还有很多地下交易不为人知,所以这一数据可能更加庞大。不过每一次被曝光之后,面对社会上的谴责,西方收藏家和拍卖行给出的解释均是:私人收藏品,凭什么归还。

(西方拍卖行拍卖中国文物现场)

各大拍卖行和掠夺主义的西方收藏家之所以理直气壮,也是有其社会原因的。一是西方政府不可能为了归还他国文物而向私人支付赎金,所以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拍卖他国的战争掠夺文物成为了光明正大的事情。

其次,是在西方“抢到的就属于我”的社会风气,连本国的政府主管单位也在带头。据悉,针对国际法庭的裁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公约,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超过18家西方著名博物馆联合签署了所谓的《环球博物馆价值宣言》,并在“宣言”中强调:文物是国家的,更是世界的,既然是世界的,那保存在哪,都是人类共享的。所以,“我们”反对把包括战争掠夺文物等非正常获得的文物归还给原属国。

看到这里,想必不少人百感交集,不知大家对这样的“逻辑”有何见解?

(本文为原创首发文 来源:郎言志)


推薦閱讀:

TAG:大英博物馆 | 博物馆 | 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