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宋江征大遼一個沒死,打方臘死了大半?


一共有三個原因!

首先,我聲明我的確很喜歡水滸傳這本書,並沒有詆毀的意思。以下的話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很有可能不對,很有可能你讀了感覺很操蛋,但不喜勿噴。

當年我也有過這樣的疑問,為啥?為啥?思來想去,除了因為神醫安道全被別有用心的奸臣抽調進了宮中外,我只好認為,這的確是水滸傳的一個硬傷。

打遼國時,頂多就是沒羽箭張清受了重傷,被射中了喉嚨,差點死掉,但是因為安道全的醫治而恢復了健康。其他的好漢都沒有什麼問題。

打田虎、王慶時,那麼兇險,那麼富有戲劇性,可是也沒見一個好漢死,甚至連個傷的都很少見到。

但一到了打方臘時,好漢們就「蹭蹭蹭」的一個接一個死球了。那死亡的速度,簡直就跟生孩子似的。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作者趕著要截稿,只好讓好漢在匆忙間一個一個的結束自己的性命。

有人說,郭靖,你他媽放屁。明明是因為奸臣作梗、神醫安道全的離開。但是,我想說的是,安道全的離開只是一部分的原因,並不全面!時遷、林沖和楊志等人在行軍途中得重病,如果有安道全,他們肯定死不了。徐寧中了箭傷,有安道全在,也會死不了。但是,當場被射成刺蝟、當場被射死的張順,你讓安道全治一個試試?被方臘軍抓去的郝思文,最後被一刀一刀的凌遲了,安道全即使在宋江軍中,那他怎麼救?當場就被方天明弄死的秦明,你讓安道全治一個試試?在戰場上當場戰死的王英、扈三娘、阮氏的兩個兄弟、解家兄弟、杜遷、陶宗旺、石秀等等幾十個好漢,你讓安道全怎麼救,怎麼治?所以我認為,前面打大遼、滅田虎王慶多麼兇險都死不了一個好漢,而滅方臘就刺啦一下死了幾十個人,這本來就是這本名著的不合理之處和硬傷。水滸傳的真正精彩之處和精髓本來就是在前七十二回。後面的三十六回寫的那就跟流水賬似的,除了好漢們的死寫的凄涼感人外,其他情節的水準跟前七十二回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很多人都說了,水滸傳,後面不如前面寫得好。

有人說,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方臘比遼國、田虎、王慶強的多,宋江遇到了真正的敵手。

你要說方臘比田虎、王慶強,那我信。但你要說,方臘這個農民起義頭子比北方的大遼國強的多,那我不能苟同!須知,遼國末年在被女真人蹂躪時還把前來偷襲的、比自己多得多的宋軍精銳打的大敗,怎會弱過方臘軍?

還有一個原因,好漢們詔安後,並沒有安生的過好日子、過上自己想像中的封妻蔭子的生活,反而比以前更忙。被朝廷當槍使,剛打完遼國就接著投入田虎的戰鬥。還沒封賞,又去打王慶,還沒請賞,又要南下打方臘。他們的身子,已經疲憊不堪了。他們的心兒,已經涼透了。他們麻木了,一麻木,反應就遲鈍了。戰鬥力弱了很多。好漢們看透了朝廷的想法:借戰爭消磨好漢的實力!於是好漢們鬥志弱了很多。

碼了這麼多,求贊求安慰。


結合歷史分析一下,這次伐遼發生在大宋宣和四年,就在兩年前,也就是至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經海路派遣使者,秘密結盟,雙方商定:金取遼中京大定府,宋取遼南京析津府,遼亡後,宋將原給遼之歲幣轉納於金國,金同意將燕雲十六州之地歸宋朝這一盟約被稱為「海上之盟」。

宣和四年,金軍攻克遼中京,遼主天祚帝逃入深山,遼將蕭干、耶律大石、郭藥師等人擁立耶律淳為帝,並將主力調往北線防備女真人。宋庭以為時機成熟,於當年五月派兵北伐,慘敗。事後,遼將耶律大石遣使求和,為童貫拒絕。

九月底,遼南線主將郭藥師帥所部萬餘人降宋,遼將耶律大石被迫放棄南京以南地區,緊急召集部隊仟萬盧溝設防。

上面就是宋江伐遼的背景:

而宋江伐遼之戰從十月中旬開始,此戰宋軍出動二十餘萬人,遼軍兵力不過兩萬人,雙方激戰數日宋軍損兵折將,被迫撤退,事後遼國再次求和。十二月初,金軍攻克居庸關,耶律大石逃往夾山,蕭干逃往渤海,北遼滅亡,宋朝厚顏無恥的宣布了勝利。

知道為什麼宋江征大遼一個沒死了嗎?


故事總要有個結尾吧!沒完沒了的還打外星人啊


因為征遼和破田虎王慶都是狗尾續貂硬插進來的,改成張紀中版電視劇那樣直接招安後就征方臘就好多了,或者直接蕩寇志也不錯


作者想把這個故事的結局寫得悲壯些


謝邀,但水滸我真沒看過,不敢亂說


推薦閱讀:

TAG:名著 | 水滸傳書籍 | 宋江 | 宋史 | 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