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相信佛菩薩真實存在?

如題,各位師兄,我想知道,是什麼讓你們相信佛菩薩的真實存在,是所經歷的夢境、事迹,亦或是憑藉心中不滅的信仰?我深切相信,未經審視的信仰經不起考驗,只有不斷追問才能真正堅守住內心的蓮花彼岸。真誠交流,希望這個問題下的所有分享可以避免謊言與藝術加工:)。請師兄們暢所欲言,感謝指教。


兩千多年前的悉達多是真實存在的,

他所說的法是真實存在的,

從前到後都許多的證悟者也是真實存在的。

放著這些真實不顧,

用虛無的夢境去證明,

豈非顛倒?


相信與不相信,都是因緣。因緣到了,就信,因緣不到,就不信。我們人類得了人身的因緣,一生都深信這個世界是彩色的,而一條狗得了狗身的因緣,一生都深信這個世界是黑白的,信與不信,對世界的真相來說,如鴻毛之於泰山,不值一提;誰對誰錯,也一樣根本無從分辨。都是盲人摸象,誰能說摸耳朵的人,比摸尾巴的人更高貴?

但是總有人一步一步,摸清了大象的大體輪廓,並嘗試用我們能夠理解的語言來描述。如果你理解甚至只是想要理解,就會以一個暫時相信對方正確的假設作為前提,用對方提供的方法去進行實踐。無論科學,一神教,佛法,甚至巫術都如此。你信科學,去實踐,信一神教,去實踐,信佛法,去實踐,並非是你一開始就看清了真相,而是一步步隨著對方給的理論和道路入門。

從這一點來說,去相信某些我們並沒有全然把握的東西,本就是我們慣常的思維方式。只是有人把這種思維方式放在常識上,放在宗教上,放在正法上的不同而已。

知乎里有很多關於宗教體驗和感應的答案,然而誰真的有底氣和把握說,我如實觀察因緣,確實就是某個因緣和合而導致了某個結果呢?答案是沒有。

所以,如果你想要說,誰能有感應或者底氣,客觀而且準確地告訴世人,佛菩薩是以如何如何的方式如實存在,那這裡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為只有能如實觀察這個世界的證悟者,方能給你答案,甚至即使給你答案,你也無法理解。然而如果你想說為什麼有人不能做到如實觀察,卻還是肯相信佛菩薩存在,我的答案就是我們本來就一直生活在自我的虛妄猜想中,你所謂的理智推斷和相信,無非只是從一個本就虛妄不客觀的觀察中,去推出一個相對能夠接受的虛偽結果而已。

所謂,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世尊如實的指出了這一點,並給出了解決方法。想要知道佛菩薩是否真實存在或者到底以什麼形式存在?歷代實踐的大德都不止一次回答了——好好修行,因緣成熟,自有結果。


菩薩離生死涅槃二邊 大圓鏡智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後得智 轉識蘊依得四無漏智相應心謂大圓鏡心

菩薩,離生死,離涅槃二邊,得【圓鏡智 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 成所作智 後得智 轉識蘊依得四無漏智相應心謂大圓鏡心】,此乃菩薩的真正含義!不是簡單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這樣說把菩薩視同為【上帝】了!

菩薩勝能有三。即是三德。一能得因。謂三學處。二能得果。謂十自在。三能利他。謂了別眾生根欲性等。若見施有利益則施。若見不施有利益則不施。菩薩以利益為定。不以施不施為定。由施無利益故。世間有受苦眾生。

--------------------------------------------------------------------------

1。菩薩住般若波羅蜜。由非處修行。能圓滿修習所餘波羅蜜。欲成就無分別智。與般若波羅蜜不異故。菩薩修般若波羅蜜。無退失故名住。又菩薩欲修餘波羅蜜。先修般若波羅蜜為方便。餘波羅蜜住般若波羅蜜中成。故言住。

2。何者非處修行能圓滿修習所餘波羅蜜。謂離五種處。一離外道我執處。如外道住彼般若起我執。謂我今住般若。般若即是我所。諸菩薩住般若則不如是。故言離我見執處。以不應彼處故。

3。二離未見真如菩薩分別處。如地前菩薩未見真如。分別無分別為般若波羅蜜。謂此是般若波羅蜜。若菩薩已見真如。在般若波羅蜜中。則無此分別。故言離分別處。以不應彼處故。

4。三離生死涅槃二邊處。如凡夫眾生住生死邊。聲聞人住涅槃邊。菩薩住般若波羅蜜離此二邊。故言離二邊處。以不應彼處故。

5。四離唯滅惑障知足行處。如聲聞於惑障滅處生知足。於餘處無復欲樂。謂智障滅處。菩薩則不如是。為滅智障修學般若波羅蜜故。言離知足行處。不應彼處故。

6。五離不觀利益眾生事。住無餘涅槃處。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不捨眾生利益事。般涅槃亦有餘亦無餘。於法身是無餘。於應化身是有餘故。言離住無餘涅槃處。以不應彼處故。

7。由無住差別。菩薩住無住處涅槃故。聲聞住著涅槃。如凡夫住著生死菩薩不爾。見生死涅槃俱是分別所作。

8。菩薩於世間中見有眾生遭重苦難。苦難有二種。謂內及外。內外此二苦難有輕有重。若可對治為輕。若不可對治為重。

菩薩見有眾生有業障。障菩薩勝能[8]能感苦報。菩薩於彼有此業智。雖懷勝能捨而不用。此即菩薩業力。譬如有江有八功德水。隨眾生飲無人遮護。餓鬼由業障故不能得飲。菩薩如江。財物如水。有業障眾生猶如餓鬼。由業障故不得受用菩薩財物。

菩薩見有眾生無業障。若貧窮能生長善法。若富樂則放逸造罪。菩薩願彼於現在世受貧窮苦。隨順成就生起善法。

菩薩見有眾生由貧窮苦。厭惡生死心恆現前。菩薩願彼無樂具。成就厭噁心隨順善行故。不施其樂具。

菩薩見有眾生乃至恆受貧窮報。於此時中不長惡法。菩薩願彼恆受貧窮報。不願彼於一剎那中受富樂報。而作諸惡法因緣。謂自愛憎他。此二因緣能生長惡法。菩薩若施彼財物。則成就彼愛憎。

菩薩見有眾生。若得大富非止自損。復能損惱無量眾生。菩薩願彼受貧窮[10]苦。不願彼由大富樂。損惱眾生身心及以善根。

菩薩勝能有三。即是三德。一能得因。謂三學處。二能得果。謂十自在。三能利他。謂了別眾生根欲性等。若見施有利益則施。若見不施有利益則不施。菩薩以利益為定。不以施不施為定。由施無利益故。世間有受苦眾生。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

----------------------------------------------------

[0302a11] 大圓鏡智者,謂離一切我我所執、一切所取能取分別,所緣行相不可了知,不愚不忘一切境界,不分別知境相差別,一切時方無間無斷,永離一切煩惱障垢有漏種子,一切清淨無漏功德種子圓滿,能現能生一切境界諸智影像,一切身土影像所依,[1]任持一切佛地功德,窮未來際無有斷盡,如是名為大圓鏡智。

[0302a19] 平等性智者,謂觀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恆共相應常無間斷,建立佛地無住涅槃,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種種影像,妙觀察智不共所依,如是名為平等性智。

[0302a22] 妙觀察智者,謂於一切境界差別常觀無礙,攝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諸妙定等,於大眾會能現一切自在作用,斷一切疑雨大法雨,如是名為妙觀察智。

[0302a26] 成所作智者,謂能遍於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應熟有情,示現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佛變化事,方便利樂一切有情常無間斷,如是名為成所作智。

[0302b01] 複次,建立如是五法,因故果故,果差別故。因者即是清淨法界,是能生長聖法因故。果謂聖智緣彼生故,依止彼故。此聖智果差別有四,隨起建立,謂緣法界任持一切,隨聞法故,於諸有情證得自他平等性故,開示正法勝方便故,利他因故。

[0302b07] 複次,建立如是五法,佛自體故,因故果故。佛自體者,清淨真如為體相故,及緣此境無分別智為體相故。因謂無量常無間斷,於諸有情平等性智。果謂饒益一切有情。二殊勝智觀察可化不可化故,隨其所宜成所作故。

[0302b11] 複次,建立如是五法,謂於佛地果位差別,即智斷果為佛地體。斷果即是清淨法界,於中一切障永斷故。智有四種,大圓鏡等,於佛果地諸心心法分位所現諸功德中,智最殊勝,以智為名,總攝一切有為德故。

[0302b17] 複次,如是所說法門建立五法,總攝佛地一切佛法,總攝無為諸功德故,聞熏成熟[2]任持一切佛地所攝諸功德故,於諸有情常現起佛利益安樂平等事故,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邊無量福智莊嚴所隨逐故,能成一切利樂有情變化事故。

[0302b23] 複次,如是所說四智,轉何法得?《攝大乘》說,轉識蘊得。何故轉心而得心法、非得心法?四無漏心智相應故,假說名智故。論說言:問正智,當言實有,當言假有?答當言俱有。此中智是實有;若智眷屬諸心心法,亦名為智,說之為假,故有二種。此中無漏心心法等智為主故,皆說名智。轉識蘊依得四無漏智相應心,謂大圓鏡心,廣說乃至成所作心。轉第八識得大圓鏡智相應心,能持一切功德種子,能現能生一切身土智影像故。轉第七識得平等性智相應心,遠離二執自他差別,證得一切平等性故。轉第六識得妙觀察智相應心,能觀一切皆無礙故。轉五現識得成所作智相應心,能現成辦外所作故。復有義者,轉第六識得成所作,轉五現識得妙觀察,此不應爾,非次第故,說法除疑、周遍觀察非五用故。如是轉去生死位中,四相應品心及心法,轉得佛果四相應品心及心法,皆說名智。

[0302c12] 複次,如是所說四智相應心品,為何所緣?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若一相說,唯緣真如無分別智,非後得智,所緣行相不可知故。若具相說,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普於一切所知境界,不愚迷故。此經中說,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言諸處者,謂內六處。言諸境者,謂外六境。言諸識者,謂六種識。如是智上有十八界眾像影現,故知此智緣一切法。由此鏡智於一切時緣一切法,故說如來具一切智。若不爾者,餘智不定知一切法,如來不應名一切智,如是鏡智,內緣自體功德種子,外緣一切若真若俗所知境界,現身土等一切影像。緣真義邊名無分別智,緣俗義邊名後得智。雖緣一切,行相微細不可了知,如阿賴耶,雖緣三境,以微細故,亦言緣境不可了知。故不應以不可了知證此鏡智,唯緣真如無分別智,非後得智。諸心心法,體雖是一義用有多,隨用差別分為二智亦無有過。要達真理方了事俗,故雖一心義說先後,或似後得名後得智,餘亦如是。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唯緣大圓鏡智,如染污意,緣阿賴耶為境界故。有義,唯緣真如實際,緣平等性為境界故。如實義者,此智亦緣一切為境,普緣一切平等性故。《莊嚴論》說,平等性智緣一切有情,自他平等故,隨諸有情勝解,示現佛影像故。此經中說,證得十相平等性故,此平等性通真及俗,故緣一切亦無過失。若不緣俗,即不能隨一切有情勝解,示現諸佛影像。亦不應以染污末那類平等智唯緣鏡智,凡聖異故,違聖教故,餘不類故。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普觀一切自相共相皆無障礙,故緣一切所知境界。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唯緣五種現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如實義者,成所作智亦緣一切,於一切境皆無障故。《莊嚴論》說,成所作智於一切界起種種化,無有數量不可思議,作諸有情一切義利。此[1]經中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差別,宣說對治作四記論,受領去來現在等義。若不普緣一切境界,無此功能。又說佛心無障自在,一一皆能照一切境,但作意力,或緣一法,或緣一切,且說五根於五境轉,不言唯爾故不成證。《集量論》說,諸心心法皆證自體,名為現量。若不爾者,如不曾見不應憶念,是故四智相應心品,一一亦能照知自體。

佛地經論卷第三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6 冊 No. 1530 佛地經論

------------------------------------------------------------------

攝大乘論依慧學勝相第八

[0128a04] 如此已說依定學差別。云何應知依慧學差別。由無分別智自性依止緣起境界相貌立救難攝持伴類。果報等流出離。究竟行善加行無分別智後得智功德。無差別加行。無分別後得智。譬威德無功用作事甚深義故。應知依慧學差別。由依慧學差別。應知無分別智差別。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種相。五相者。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於真實義離異分別故。是五相所離智。此中應知是無分別智。於此中如所說。無分別智性中故說偈言。

 諸菩薩自性  五種相所離

 無分別智性  於真無分別

 諸菩薩依止  非心非非心

 是無分別智  非思疾類故

 諸菩薩因緣  有言聞熏習

 是無分別智  如理正思惟

 諸菩薩境界  不可言法性

 是無分別智  二無我真如

 諸菩薩相貌  於真如境中

 是無分別智  無相無差別

 相應自性義  所分別非他

 字字相續故  由相應義成

 離言說智慧  於所知不起

 於言不同故  一切不可言

 諸菩薩攝持  是無分別智

 此後得行持  為生長究竟

 諸菩薩伴類  說是二種道

 是無分別智  五度之品類

 諸菩薩果報  於佛二圓聚

 是無分別智  由加行至得

 菩薩等流果  於後後生中

 是無分別智  由展轉增勝

 諸菩薩出離  得成相應故

 是無分別智  應知於十地

 諸菩薩究竟  由得淨三身

 是無分別智  至勝自在故

 不染如虛空  此無分別智

 種種重惡業  由唯信樂故

 清淨如虛空  此無分別智

 解脫一切障  由得及成就

 如虛空無染  是無分別智

 若出現於世  非世法所染

 如瘂求受塵  如瘂正受塵

 如非瘂受塵  三智譬如此

 如愚求受塵  如愚正受塵

 如非愚受塵  三智譬如此

 如五求受塵  如五正受塵

 如非五受塵  三智譬如此

 如未識求解  如讀正受法

 如解受法義  次第譬三智

 如人正閉目  無分別亦爾

 如人正開目  後得智亦爾

 如空無分別  無染礙異邊

 如空中色現  後得智亦爾

 譬摩尼天鼓  無思成自事

 如此不分別  種種佛事成

 非此非非此  非智非非智

 與境無差別  智名無分別

 佛說一切法  自性無分別

 所分別無故  彼無無分別

[0128c08] 此中無分別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二無分別智。三無分別後智。加行無分別有三種謂因緣引通數習力生起差別故。無分別智亦有三種。謂知足無顛倒無戲論。無分別差別故。無分別後智有五種。謂通達憶持成立相雜如意。顯示差別故。為成立無分別智。復說別偈。

 餓鬼畜生人  諸天等如應

 一境心異故  許彼境界成

 於過去未來  於夢二影中

 智緣非有境  此無轉為境

 若塵成為境  無無分別智

 若此無佛果  應得無是處

 得自在菩薩  由願樂力故

 如意地等成  得定人亦爾

 成就簡擇人  有智得定人

 於內思諸法  如義顯現故

 無分別修時  諸義不顯故

 應知無有塵  由此故無識

[0128c27] 此無分別智即是般若波羅蜜。名異義同。如經言。若菩薩住般若波羅蜜。由非處修行能圓滿修習所餘波羅蜜。何者非處修行能圓滿修習所餘波羅蜜。謂離五種處。一離外道我執處。二離未見真實菩薩分別處。三離生死涅槃二邊處。四離唯滅惑障知足行處。五離不觀利益眾生事住無餘涅槃處。聲聞智慧與菩薩智慧差別云何。應知由無分別差別不分別陰等諸法門故。由非一分差別通達二空真如。入一切所知相故。依止一切眾生利益事故。由無住差別住無住處涅槃故。由恆差別於無餘涅槃不墮斷盡邊際故。由無上差別實無異乘勝此故。此中說偈。

 由智五勝異  依大悲修福

 世出世富樂  說此不為遠

[0129a13] 若菩薩於世間實有亦復可知。若菩薩如此依戒定慧學功德聚相。應至十種自在。於一切利他事得無等勝能。云何於世間中見有眾生遭重苦難。由菩薩見彼眾生有業能感苦報障勝樂果故。由菩薩見如此若施彼樂具則障其生善。由菩薩見彼無樂具能現前厭惡生死。由菩薩見若施彼樂具則是生長一切惡法因緣。由菩薩見若施彼樂具則是逼害餘無量眾生因緣。是故菩薩不無如此能。世間亦有如此眾生顯現。此中說偈。

 見業障礙善  厭現及惡增

 害他彼眾生  不感菩薩施

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3 攝大乘論

-----------------------------------------------------------------------------------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

釋依慧學差別勝相[第八

[0238c19] 論曰。如此已說依定學差別。云何應知依慧學差別。

[0238c20] 釋曰。菩薩定與二乘定既有差別。定為慧依止。慧依定得成。菩薩慧與二乘慧亦應有差別。云何可知。以何法名依慧學。無分別智名依慧學。是無分別智差別。應知即是依慧學差別。此無分別智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14]智謂尋思等智即是道因。二無分別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後智。即是出觀智。謂道果。此三智悉是依慧學體。尋思智為依慧學者。觀行人依當來無分別智故。修方便智。由求未來無分別智果故。現世方便得成。以是能依故名依慧學。又此方便智能引當來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起。必依此方便得成。以是所依故名依慧學。道正體為依慧學者。謂依內起智在觀。離散動故名為內。此智依觀起故名依慧學。又[1]有自體為內。因已謝果未起。道體自相續。即說自體為內。依自體起故名依慧學。出觀智為依慧學者。依無分別智成此智。名依慧學。何以故。入觀時所緣境後得智。緣此生故。此三智中應成立何智。應但成立無分別智。若成立此智。即成立餘智。若成立前智但因義顯果義不顯。自性等十九差別義亦不成。若成立後智。但果義顯因亦不顯。自性等十九差別義亦不成。何以故。此智以尋思智為因。此智是尋思智果。此智是後智因。後智是此智果。由此智成立。前後智亦得成立。是故但應成立此智。於成立中。先應說無分別智自性。自性即是體相。

[0239a19] 論曰。由無分別智自性依止。緣起境界相貌立救難。攝持伴類果報等流。出離究竟行善加行。無分別智後得智功德。無分別差別加行。無分別智及後得智。譬威德無功用作事甚深義故。應知依慧學差別。由依慧學差別。應知無分別智差別。

[0239a24] 釋曰。謂由無分別智自性。應知依慧學差別。由依慧學差別。應知無分別智差別者。若是次第說十九義。悉須作此語。今為存略故。以一由無分別智標初。次[2]列出十九義竟。後總雲應知依慧學差別。由依慧學差別。應知無分別智差別。以十九義成立無分別智。此智即是慧學體。慧學差別即是此智差別。應作如此知。無分別智自性云何。

----------------------------------------------------

[0239b07] 論曰。五相者。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於真實義離異分別故。

[0239b10] 釋曰。此智若[4]由離思惟故。[5]名無分別智。熟眠放逸狂醉同離。思[6]惟應得無分別智。若由過覺觀地故。名無分別智。從二定以上已過覺觀地。應得無分別智。若依此二義。凡夫應得無分別智。是處能離心及心法。應說名無分別智。謂想受滅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無分別智。此則不成智。何以故。於滅定等位。無心及心法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鈍無知此智應鈍無知。若於真實義。由已分別顯現。是分別應[7]成無分別智。何以故。此分別能分別真實義。謂此義真實。

[0239c02] 論曰。

 諸菩薩自性  五種相所離

 無分別智性  於真無分別

[0239c05] 釋曰。菩薩以無分別智為體。無分別智與菩薩不異。無分別智自性。即是菩薩自性。無分別智離五相。即是菩薩離五相。由於真無分別故。離五相得無分別名。眾生是假名。法是實有。若離此智。無有別法應菩薩名。盡無生智是菩提。此眾生以菩提為體。菩提即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即是菩薩。欲示無分別智即是菩薩故。說菩薩自性離五相。不言無分別智後[9]得例爾。如此說菩薩自性已。由此依止是性得生。[10]今當說此依止。前說此智名無分別。此智為依止心生。為不依止心生。若依止心生。能思故名心。思即是分別。此智若依分別生。非謂無分別。若不依止心生。則同色等法。復不應名智。欲顯離此二失故重說偈。

[0239c20] 論曰。

 諸菩薩依止  非心非非心

 是無分別智  非思疾類故

[0239c23] 釋曰。此智不以心為依止。由此智不思[11]議故。亦不以非心為依止。由以心疾利類相續為依止故。疾[12]利類是心種性。既以此為依止故。不可說非心為依止。為顯因緣生起此智故重說偈。

[0239c28] 論曰。

 諸菩薩因緣  有言聞熏習

 是無分別智  如理正思惟

[0240a02] 釋曰。四緣中除三緣。但取因緣。因緣[1]有何相。若因與果同類名因緣。譬如先善心為後善心作因。依從他所聞法音。[2]起聞熏習因。此熏習後生正思惟。是正思惟從聞他正說起。故稱有言。此智因緣。即以有[3]言聞熏習[4]及正思惟為體。由此因緣。無分別智因有言。未生令生已[5]生令堅住。若無此熏習。無分別智不得生。是故說此為因緣。此智因聞熏習起。緣何法為境。

[0240a11] 論曰。

 諸菩薩境界  不可言法性

 是無分別智  二無我真如

[0240a14] 釋曰。前偈說菩薩因緣。此偈說菩薩緣緣。境界即是緣緣。緣緣有何相。若法緣此生。猶如羸人因杖得起。若觀此法彼法得生故。此為彼緣。如五塵生五識。此境有二義。一依止緣緣。二比度緣緣。如人依止心無常相。比度色等餘法皆是無常。不可言法性是菩薩緣緣。一切法由分別性不可言說。何以故。諸法[6]由自體無所有。由心分別顯現故。一切法不可說有。亦不可說無。如此顯現不如此有。是故不可說有。如此不有不無。顯現故不可說無。[7]如識所緣法不如此有故是故分別無體相。是分別無體相。為當有為當無。若無無體體則還有。若有無體不可言無。由此義故。法性[8]約真俗皆不可言有無。法性以二無我真如為體。由分別性故。依他性無人無法。名二無我。為離斷見此無我不無。故說名真如。此真如是菩薩境。何以故。是無分別智若起。必緣此境起故。此智緣不可言真如起。其取境相貌云何。

[0240b04] 論曰。

 諸菩薩相貌  於真如境中

 是無分別智  無相無差別

[0240b07] 釋曰。是智於真如境中。平等平等生。無[9]異無相為相。即是其相。譬如眼識取色。如青等相顯現。不異青等色。此智與真如境亦爾。又不同眼識與色。色無體有色。眼識有體無色。此智與真如境相稱。不可說異若一切法不可言說為性。何法是所分別。

[0241a29] 論曰。

 諸菩薩出離  得成相應故

 是無分別智  應知於十地

[0241b03] 釋曰。滅惑業為出。滅果報為離。即是有餘無餘二種涅槃。出是離義。離是出義。何故重說。由離有三義故作重名。一永離。二上離。三決離。無分別智於出離中與二義相應。一與得相應。二與成就相應。此二相應應知不出十地。初地始得無分別智。名得相應。從初地後乃至十地。於無數劫修無分別智。乃至究竟。名成就相應。此無分別智藉二道。於三阿僧祇劫修學。以何法為究竟。

[0241c01] 論曰。

 不染如虛空  此無分別智

 種種重惡業  由唯信樂故

[0241c04] 釋曰。此無分別智清淨無染。譬如虛空不為四塵所染。何法不能染。謂種種重惡業從身口意生。有見修道異。有十惡差別故名種種。極重煩惱為緣起恆作。若作無悔心無對治。有伴類故名重。因此惡業不能染污。若人從聞正說。於無分別智生信樂。由此信樂破壞四惡道業。何以故。惡業[5]依非理起。信樂從是理生。依非理起故虛。從是理生故實。虛不能對實。是故破壞。此偈顯加行無分別智。能對治四惡道業。由與惡業不相雜故。此即加[6]行功德。根本無分別智功德。及清淨云何。

[0241c26] 論曰。

 由得及成就

[0241c28] 釋曰。由與諸地至[9]德相應。由於第十地中因成就。由於佛地中果成就。故得解脫一切障。此偈顯根本無分別智。能對治一切障。此[1]即根本功德。無分別後得智功德。及無染云何。

[0242a04] 論曰。

 如虛空無染  是無分別智

 若出現於世  非世法所染

[0242a07] 釋曰。虛空水不能濕。火不能然。風不能動。無分別智無染亦爾。無變異故說無染。何以故。菩薩依此智。觀一切眾生利益事。由此智力。菩薩故作心入三界。現種種本生。雖生在世中。不為世間八法之所變異。八法謂得不得。好名惡名讚毀樂苦。因此八法故起欲瞋。欲瞋不能變異。欲瞋根本無明不能令動。何以故。虛妄不能對真實故。此智從無分別智生故名無分別。此偈為顯後得智能免報障。於生死涅槃二處不住。但為利他。此即後得智功德。此三種無分別差別云何。為顯此差別令不相濫。是故立譬。

[0242a19] 論曰。

 如瘂求受塵  如瘂正受塵

 如非瘂受塵  三智譬如此

[0242a22] 釋曰。譬如瘂人求覓諸塵不能說塵。加行無分別亦爾。在方便道中尋思真如。而不能說。譬如瘂人正受諸塵。雖已得塵不能說塵。根本無分別亦爾。正在真如觀。如所證見亦不能說。譬如非瘂人正受諸塵。又能說塵後得智亦爾。如其所見能立正教。為他解說。初[2]未得向得離分別。無說因緣故不能說。次正得離分別。無說因緣故不能說。後已得由出觀故。如前所見能說無倒。此偈顯三種無言說有言說異故有差別。

[0242c10] 論曰。

 如人正閉目  無分別亦爾

 如人正開目  後得智亦爾

[0242c13] 釋曰。此偈但顯根本智及後得智。由依止不同故有差別。根本智依止非心非非心。後得智則依止心故。二智於境有異。根本智不取境。以境智無異故。後得智取境。以境智有異故。根本智不緣境。如閉目。後得智緣境。如開目。此偈顯不取境取境有異故有差別。此二智威德差別云何。

[0242c20] 論曰。

 如空無分別  無染礙異邊

 如空中色現  後得智亦爾

[0242c23] 釋曰。譬如虛空有四種德。一無染。二無礙。三無分別。四無邊。根本智亦爾。一切世間八法七流等所不能[12]染。由是彼對治故。故說無染。於一切境。如理如量無障無著故說無礙。於一切法。一味真如空遍滿故。故說無分別。離一切諸邊。中道不可量故。故說無邊。譬如色於空中顯現。空不可分別。色可分別。後得智亦爾。因不可分別。此智可分別。謂此是能分別。亦是所分別。若佛果是[1]無分別智所顯離分別眾生。云何得作眾生利益事。如理不倒。為顯無功用作事。故重說偈。

[0243a20] 論曰。

 非此非非此  非智非非智

 與境無差別  智名無分別

[0243a23] 釋曰。此智不緣依他性為境。何以故。此智不以分別為境故。故言非此。亦不緣餘境。何以故。此智但緣依他性法如為境故。法及法如不可說一異。非清淨清淨境故。為通相不通相故。非不緣識故。言非非此。複次此智為當是智。為當非智。若爾何妨。若智為性。云何不分別。以智是分別性故。若非智為性。云何稱智。無分別非智性故。云何說為無分別智。

[0243b02] 論曰。

 非智非非智

[0243b04] 釋曰。云何說非智。於加行及後得智中不生故。言非智。若爾云何不成非智[3]惑。此義亦不成。何以故。非智[*]惑從不正思惟生。能起欲等流。此從無分別加行智生。能生無分別後得智。故說非非智。複次由此智於分別中不生故。說非智。由此智不於餘處生。但於分別法如中生故。說非非智。此偈前句即釋後句。

[0243b12] 論曰。

 與境無差別  智名無分別

[0243b14] 釋曰。若智由能取所取二相起有分別。如加行智不名無分別。若智與所取不異。平等平等起。是名無分別智。於餘經中。佛說一切法[4]自性無分別。欲顯此道理故重說偈。

[0243b18] 論曰。

 佛說一切法  自性無分別

 所分別無故  彼無無分別

[0243b21] 釋曰。一切法自性無分別。此義云何可知。為證此義故立第三句。由可分別類實不有義。至無分別法真實是有故。說一切法自性無分別。若由所分別不有故。一切法自性無分別者。云何眾生不自性解脫。

[0244a10] 論曰。無分別後智有五種。謂通達憶持成立相雜如意。顯示差別故。

[0244a11] 釋曰。此五約事有差別。後得智以能顯示為性。此中顯示以覺了為義。由此智於通達後時。顯示如此事。雲我於觀中知見如此如此事。故稱通達顯示。由此智出觀後時。如所通達憶持不退失。故稱憶持顯示。由此智如自所通達。能立正教令他修行。故稱成立顯示。由此智菩薩如先緣一切法為境。謂如先[1]雜境界智觀察此境。由此觀察即得轉依故。稱相雜顯示。由此智菩薩已得轉依。如菩薩所思欲。如意皆成。謂於地等諸大。轉為金等故。稱如意顯示。

[0244a26] 論曰。

 餓鬼畜生人  諸天等如應

 一境心異故  許彼境界成

[0244a29] 釋曰。譬如一江約四眾生分別則成四境。餓鬼謂為膿血。魚等畜生謂為住處人謂為水。天謂是地。隨所分別各成一境。若境是實應互相妨。不應一處一時並成四境。當知皆是意識分別所作。若汝許四識並緣。識不離境。汝亦應許一時一處並有四境。若許並有四境。則應信一切分別皆非實有。若無實境識應自生不緣境起。若爾唯識中。四難還成。四義不成。此難如彼論釋。有識無境。斯有何失。為顯此義。故重說偈。

[0244b10] 論曰。

 於過去未來  於夢二影中

 智緣非有境  此無轉為境

[0244b13] 釋曰。過去未來事但有名無體。若心緣此二世。但有識無境。夢中所緣亦爾。影有二種。一鏡中影。二定中影。定心所起青黃等相。離心無別此法故說名影。若心緣此二影。亦但有識無境。若無此四境。識何所緣。

[0244b18] 論曰。

 此無轉為境

[0244b20] 釋曰。外塵本來是無。識變異所作。識即緣此為境故。言無轉為境。此義已立不應復疑。何以故。若撥無此理。無成佛義為顯此義。故重說偈。

[0244b24] 論曰。

 若塵成為境  無無分別智

[0244b26] 釋曰。若塵有體為境義成。則無有無分別智。何以故。所分別境若實有。能分別則不成倒。無分別則成倒。若爾一切凡夫皆離顛倒。一切聖人皆成顛倒斯有何失。

[0245a27] 論曰。如經言。若菩薩住般若波羅蜜。由非處修行。能圓滿修習所餘波羅蜜。

[0245a28] 釋曰。欲成就無分別智。與般若波羅蜜不異故。引般若波羅蜜經為證。菩薩修般若波羅蜜。無退失故名住。又菩薩欲修餘波羅蜜。先修般若波羅蜜為方便。餘波羅蜜住般若波羅蜜中成。故言住。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離五處修行餘波羅蜜。於一一波羅蜜中經若干時修習。令得成就故稱圓滿。

[0245b07] 論曰。何者非處修行能圓滿修習所餘波羅蜜。謂離五種處。一離外道我執處。

[0245b08] 釋曰。如外道住彼般若起我執。謂我今住般若。般若即是我所。諸菩薩住般若則不如是。故言離我見執處。以不應彼處故。

[0245b12] 論曰。二離未見真如菩薩分別處。

[0245b12] 釋曰。如地前菩薩未見真如。分別無分別為般若波羅蜜。謂此是般若波羅蜜。若菩薩已見真如。在般若波羅蜜中。則無此分別。故言離分別處。以不應彼處故。

[0245b17] 論曰。三離生死涅槃二邊[4]處。

[0245b17] 釋曰。如凡夫眾生住生死邊。聲聞人住涅槃邊。菩薩住般若波羅蜜離此二邊。故言離二邊處。以不應彼處故。

[0245b21] 論曰。四離唯滅惑障知足行處。

[0245b21] 釋曰。如聲聞於惑障滅處生知足。於餘處無復欲樂。謂智障滅處。菩薩則不如是。為滅智障修學般若波羅蜜故。言離知足行處。不應彼處故。

[0245b25] 論曰。五離不觀利益眾生事。住無餘涅槃處。

[0245b26] 釋曰。如獨覺不觀眾生利益事。住無餘涅槃。菩薩則不如是。住般若波羅蜜。不捨眾生利益事。般涅槃亦有餘亦無餘。於法身是無餘。於應化身是有餘故。言離住無餘涅槃處。以不應彼處故。無分別智有五種差別。異前所離五處。一無倒差別。此無倒彼有倒故。二無分別差別。此無分別彼有分別故。三無住處差別。此無住處彼有住處故。四正行差別。此正行能滅惑智二障。彼正行但能滅惑障故。五至[5]得差別。此得常住三身為果。彼得永斷涅槃為果故。

[0245c29] 論曰。由無住差別。住無住處涅槃故。

[0245c29] 釋曰。聲聞住著涅槃。如凡夫住著生死菩薩不爾。見生死涅槃俱是分別所作。同無相[1]性故不住二處。

[0246b17] 論曰。云何於世間中見有眾生遭重苦難。

[0246b18] 釋曰。此次立難。若菩薩如此三德。皆[6]為拔濟一切眾生。云何眾生遭世苦難。若視[7]苦不救則無勝能。若無勝能亦無菩薩。苦難有二種。謂內及外。內外此二苦難有輕有重。若可對治為輕。若不可對治為重。

[0246b23] 論曰。由菩薩見彼眾生有業。能感苦報障勝樂果故。

[0246b24]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有業障。障菩薩勝能[8]能感苦報。菩薩於彼有此業智。雖懷勝能捨而不用。此即菩薩業力。譬如有江有八功德水。隨眾生飲無人遮護。餓鬼由業障故不能得飲。菩薩如江。財物如水。有業障眾生猶如餓鬼。由業障故不得受用菩薩財物。

[0246c02] 論曰。由菩薩見如此。若施彼樂具。則障其生善。

[0246c03]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無業障。若貧窮能生長善法。若富樂則放逸造罪。菩薩願彼於現在世受貧窮苦。隨順成就生起善法。是故菩薩不施其樂具。此即菩薩處非處力。

[0246c07] 論曰。由菩薩見彼無樂具。能現前厭惡生死。

[0246c08]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由貧窮苦。厭惡生死心恆現前。菩薩願彼無樂具。成就厭噁心隨順善行故。不施其樂具。此即菩薩根欲性力。

[0246c11] 論曰。由菩薩見若施彼樂具。則是生長一切惡法因緣。

[0246c12]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乃至恆受貧窮報。於此時中不長惡法。菩薩願彼恆受貧窮報。不願彼於一剎那中受富樂報。而作諸惡法因緣。謂自愛憎他。此二因緣能生長惡法。菩薩若施彼財物。[9]則成就彼愛憎。是故菩薩不施其樂具。此即菩薩遍行道智力。

[0246c19] 論曰。由菩薩見若施彼樂具。則是逼害餘無量眾生因緣。

[0246c20]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若得大富非止自損。復能損惱無量眾生。菩薩願彼受貧窮[10]苦。不願彼由大富樂。損惱眾生身心及以善根。是故菩薩不施其樂具。此亦是菩薩遍行道智力。

[0246c25] 論曰。是故菩薩不無如此[11]勝能。世間亦有如此眾生顯現。

[0246c26] 釋曰。勝能有三。即是三德。一能得因。謂三學處。二能得果。謂十自在。三能利他。謂了別眾生根欲性等。若見施有利益則施。若見不施有利益則不施。菩薩以利益為定。不以施不施為定。由施無利益故。世間有受苦眾生。

[0247a03] 論曰。此中說偈。

[0247a03] 釋曰。為攝前五義故重說偈。

[0247a05] 論曰。

 見業障礙善  厭現及惡[1]增

 害他彼眾生  不感菩薩施

[0247a08] 釋曰。有眾生有業障。不感菩薩施。有眾生有樂具則礙善。有眾生由貧窮厭惡生死心恆現前。有眾生有樂具生長惡法。有眾生由大富樂能逼害他。菩薩見如此事。欲令離自損損他故。不施其樂具。是故彼眾生不感菩薩施[2]。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二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1 冊 No. 1595 攝大乘論釋

--------------------------------------------------------------------------------

大乘初期[大般若經]論[大乘與菩薩] 前際後際中際菩薩不可得 菩薩非實有性亦無邊 菩薩即是又離聲聞獨覺大乘

大乘佛教的【大乘】【菩薩】應該如何理解?以大乘佛學的初期經典,【大般若經】可以很好的談清楚。【大般若經】六十一卷至六十七卷就是專門論述【何為菩薩】,【大般若經】初期談菩薩與大乘佛教後期菩薩的形象完全不同,【大般若經】還是以佛祖的原始佛學【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為核心,以緣起性空思想來看待【菩薩的觀念】。

第一部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一卷】首先就談了何為【大乘】?經文指出【大乘不異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般若波羅蜜多,其性無二無二分故。】此種思想,應是初期大乘佛學,為了與部派佛教相融合,說明大乘佛學就是【般若性空】,而不是大乘佛教後期的【菩薩思想,凈土思想,十方佛思想】。

而後經文又繼續闡述何為【大乘】?

【大乘不異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大乘不異蘊、界、處等空不空法,蘊、界、處等空不空法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蘊、界、處等空不空法,其性無二無二分[1]故。】

特別是【大乘不異蘊、界、處等空不空法,蘊、界、處等空不空法不異大乘】就是要強調大乘佛學是與佛祖【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的原始佛學是【無二無二分】。

第二部分【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一卷】【初分無所得品第十八之一】

經文一開始就給出結論,【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就是【一切法之無限性】,也就是【法不是具體的形象與實體】。

【色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受、想、行、識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無明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真如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不思議界、虛空界、斷界、離界、滅界、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無性界、無相界、無作界、無為界、安隱界、寂靜界、本無、實際、究竟、涅槃無邊故,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結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七卷】【初分讚大乘品第十六之二 】的經文

若真如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真如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若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不思議界、虛空界、斷界、離界、滅界、無性界、無相界、無作界、無為界、安隱界、寂靜界、法定、法住、本無、實際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法界乃至實際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談到【一切法非實有性】。由轉而談到【大乘與虛空

若菩薩十地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菩薩十地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得坐妙菩提座,中間所起諸心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得坐妙菩提座,中間所起諸心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若菩薩摩訶薩金剛喻智實有性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以菩薩摩訶薩金剛喻智非實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實有性者,則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非極清淨,亦非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天、魔、梵等所不能轉。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非實有性故,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最極清淨,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天、魔、梵等所不能轉。

虛空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大乘亦爾,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所以【菩薩非實有性】【菩薩摩訶薩亦無邊】【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第三部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一卷】接著談【菩薩】與【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的即是與遠離之關係,【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有情大眾因為【不斷我執】【不斷法執】的原因,有情是無法認知超出自己生活經驗的【法】,這也是有情永遠不能離開輪迴所謂根本原因。【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修行人只有對【法之空性,無限性,不可用語言表達,非實有性】有正確的認知,才可真正解脫!

【即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五蘊之關係

【即眼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眼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耳、鼻、舌、身、意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耳、鼻、舌、身、意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內六處之關係

【即色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聲、香、味、觸、法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香、味、觸、法處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外六處之關係

【菩薩】與【六識身】關係經文談的更加清晰。

【即苦聖諦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苦聖諦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集、滅、道聖諦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集、滅、道聖諦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四聖諦之關係

即無明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無明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十二因緣之關係

即布施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布施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六般若蜜多之關係

即四念住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四念住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四念住八聖道支之關係

即真如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真如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不思議界、虛空界、斷界、離界、滅界、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無性界、無相界、無作界、無為界、安隱界、寂靜界、本無、實際、究竟涅槃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此為真如法界、法性之關係

漢地佛教徒感興趣的點就是【菩薩】與【聲聞乘】【獨覺乘】【補特伽羅】的關係!菩薩與【聲聞乘】【獨覺乘】是一體的關係!菩薩非獨立於【聲聞乘】【獨覺乘】!

【聲聞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聞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獨覺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獨覺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大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大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即聲聞補特伽羅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聲聞補特伽羅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獨覺、大乘補特伽羅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獨覺、大乘補特伽羅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第四部分 從時間角度,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論證了,【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第四部分論證含有一個重要觀點【一切法本空,無自性,一切法中沒有固定不變的時間周期】。【一切法無二無二分,就是一切法是整體的,是不能以時間的周期來分別此法彼法】。也就是【心識是不含有時間的,心識是剎那剎那不間斷】

大乘佛教初期,對於【菩薩思想】就是與【阿羅漢思想】一致的!菩薩需在修行佛法中證得,菩薩不是神靈不是實體!

經文提出一個核心思想【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如說我等畢竟不生,諸法亦爾,都無自性

經文接著發問,【何緣故說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何緣故說色等無邊故,菩薩摩訶薩亦無邊?何緣故說即色等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等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何緣故說我於一切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都無所見竟不可得,云何令我以般若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何緣故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何緣故說如說我等畢竟不生?何緣故說諸法亦爾,都無自性?何緣故說色等諸法畢竟不生?何緣故說若畢竟不生則不名色等?何緣故說我豈能以畢竟不生般若波羅蜜多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何緣故說離畢竟不生亦無菩薩摩訶薩能行無上正等菩提?

經文筆鋒一轉,直接轉到【有情眾生】,因為【菩薩的觀念】是直接來源於【有情眾生】的心識。

大般若經又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以及【波羅蜜多,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直到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等大乘佛學的哲學概念,論證了【一切法無二無二分。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經文提到,【有情無所有故,有情空故,有情遠離故,有情無自性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有情無所有、空、遠離、無自性中,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皆不可得故

漢地佛教以為有情眾生是一群實體的眾生,大般若經特別提出【有情眾生無自性,本空】,有情眾生【無自性】,自然有情眾生的【菩薩】是【無自性,本空】!

若有情無所有,若有情空,若有情遠離,若有情無自性,若前際菩薩摩訶薩,若後際菩薩摩訶薩,若中際菩薩摩訶薩,如是一切法無二無二分。

經文又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論證了,【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無明無所有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所有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無明空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空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無明遠離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遠離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無明無自性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無自性故,前、後、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若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無所有,若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空,若聲聞乘獨覺乘大乘遠離,若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無自性,若前際菩薩摩訶薩,若後際菩薩摩訶薩,若中際菩薩摩訶薩,如是一切法無二無二分。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前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後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中際菩薩摩訶薩不可得。】

第五部分 大般若經從空間角度,談【一切法如虛空,虛空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以彼中邊不可得故說為虛空】【一切法無邊界,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

經文還是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的【一切法空性, 一切法虛空】,論證【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空性】。

【一切法虛空】之概念,就是說【一切法不佔有固定空間位置,又存在於任何的空間位置】。【一切法虛空】是人類【心識的基本特質】。在虛空中,【一切法是無法用時間順序予以定位的】。虛空是找不到邊界的。就如同宇宙的邊界,也是找不到的。

佛學對於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宇宙也許就是沒有時間性的存有,沒有空間性的存有。人類認為宇宙有時間性空間性,是因為人類本身是固定於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中。

宇宙的真實存有狀態,就是【心識存在的狀態】,太奇妙了!

歸正題。【當知菩薩摩訶薩亦無邊】,還是【一切法的無限性】,所以【人人皆有佛性】就是【一切法的無限性】【一切法的無邊】的自然邏輯推理!

第六部分 即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色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受、想、行、識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第六部分又再次談到【菩薩】與【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是一體的關係!

【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本空,無自性。【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無所有不可得。菩薩摩訶薩,也自然無所有不可得。

修行人離開【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也得不到【菩薩】,修行人處於【一切法】【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法相之中也得不到【菩薩】。

菩薩就是【法相】,【菩薩】是修行中證得的結果與目標,而不是後期的神靈!更不是後期大乘佛教的如來佛受記的結果!

真如真如性空。何以故?真如性空中,真如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真如非真如性空。何以故?非真如性空中,非真如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不思議界、虛空界、斷界、離界、滅界、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無性界、無相界、無作界、無為界、安隱界、寂靜界、本無、實際、究竟涅槃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性空。何以故?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性空中,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非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非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性空。何以故?非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性空中,非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即真如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真如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即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離法界、法性乃至實際、究竟涅槃菩薩摩訶薩無所有不可得。

第七部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四】從有情角度,修行人角度,談如何可得到【菩薩】。結論就是,【我於一切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都無所[1]見竟不可得】

首先經文論證了五蘊之空性,無自性,談了五蘊之相互關係,得出有情大眾【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

此經文證明,初期大乘佛學還是緊緊依靠佛祖的原始佛學思想,而提出大乘佛學的【一切法空】的思想。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四】還是圍繞佛祖的原始佛學思想,【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為核心,論證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其中,對於六識身六觸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性空,無所有不可得論證的特別清晰。自然得出,【我於一切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都無所見竟不可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四】對十二因緣的緣起緣滅,十二因緣之間的互相作用,也花了大量篇幅予以論證,就是要修行人明了十二因緣之整體運行的過程,結論就是【我於如是諸法,以一切種、一切處、一切時求菩薩摩訶薩,亦無所有不可得。】

【法】本身是無法用語言符號表達的,【法】本身是緣起緣滅的,但是【法】有變現為種種功能,但【法】是【無形的】【無實有性】。有情大眾畢竟生活在一個實體的具象世界之中,有情對於【法】的【無量劫的持續不斷】【三十三天的層次存有】是無法理解的,就如大眾無法理解【十一維度】一樣。大乘佛學就用了原始佛學沒有的哲學概念,來表達【法】以及【法】的【無限性】【無所不在性】。

但是大乘佛學清醒的明了上述哲學概念,只是一種人類語言的符號,是【緣起性空】的特性!

--------------------------------

第八部分,回答了【何緣故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因為【菩薩摩訶薩名唯客所攝故】

第八部分應該是大乘佛學從【一切法自性空,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解答【法】的特性。【法】是【無形的】【無實有性】的存有,但是【一切法是無法用語言符號表達的】,【法的名稱或者語言符號】,完全是有情眾生,為了認知【法】而【假名施設】。

【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一切法中無名,名中無一切法,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一切法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一切法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菩薩摩訶薩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菩薩摩訶薩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舍利子!由此緣故我作是說:菩薩摩訶薩但有假名。】

此段經文,就是大乘佛學首先是用十分複雜的概念用於描述和模擬【法】,而後又指出【這些十分複雜的概念符號】本身不是【法】,只是假設的語言名稱,這些名稱又指向了【法】。

【菩薩】就是這些複雜的假名之一。

大般若經又從【五蘊四聖諦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以及【波羅蜜多,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直到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等大乘佛學的哲學概念,論證了【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

大乘初期[大般若經]論[大乘與菩薩] 前際後際中際菩薩不可得 菩薩非實有性亦無邊 菩薩即是又離聲聞獨覺大乘 - 知乎 大乘初期[大般若經]論[大乘與菩薩] 前際後際中際菩薩不可得 菩薩非實有性亦無邊 菩薩即是又離聲聞獨覺大乘


1、14年的時候有段時間,夜裡總會被吵醒,醒來睜眼的一瞬間會看到各種人影,持續半個多月,雖然我不會害怕,但休息不好。一天夜裡夢到觀音菩薩告訴了我十六個字,然後就再也沒有被吵醒過了。(原因是我床頭放了太多的經書,而且還都是法師多年誦禱的舊本)

2、15年的時候腸胃不好,一天夜裡夢到我師父(化作我師父的樣貌),跟我說了倆種草藥,我依照方子抓藥,吃了半月好了。

3、修行上有疑惑,都能在請示後能到解答。

4、同一地點看到多次紙片人會化作正常人;黑白無常的形象並不是畫上的那樣。

5、租房遇到各種房子。


小時候家裡供奉很多佛像,有一天我對著佛像睡著了,醒的時候看到桌子上有一尊佛像閃著金光,不在佛龕里,在到佛龕外面了。看了大概五秒鐘,我就喊我奶奶,說我看到佛了,再看桌上就沒了。

前幾天晚上做夢 夢見去寺廟拜佛,抽了個簽,我說這個簽上寫的詩很有意思,佛像就走下來了,對我說我有佛緣,我有(學習)天賦不要浪費掉。另一個人走來對我說我有危難,吃掉一桶飼料就能救我的命,我吃著就醒了。

搜了一些資料,我想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在對我開示吧。

前段時間總是做夢,而且總做噩夢,醒過來神智也難以清醒,身心俱疲。就像賢二機器僧說的一樣,在迷夢中輪轉。而且總是感到焦慮,晚上無法安然入睡。這兩天晚上我在睡前都會念心經,白天和夢裡都覺得平和了許多,也很開心。直接就能睡去。?

以後會好好修行,多多念經。


推薦閱讀:

TAG:信仰 | 宗教 | | 觀世音菩薩 | 地藏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