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殺事件頻頻發生!中國父母,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火星來的孩子》里,有一句經典台詞:

有時我們忘記了,孩子只是剛剛來到這個世界。

他們就像外星人一樣,擁有無窮的能量和潛力,他們帶著考察的任務,試著學習如何成為真正的人類。

作為父母,我們在教會孩子一切前,最重要的是教會他——「活著就有希望」。

作為孩子,我們多希望聽到父母溫柔的話語——「你不必成功便是我們驕傲。」

新學期還不到一個月,孩子們本該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新學期,結果卻頻頻爆出孩子自殺輕生的新聞,讓人心痛。孩兒他舅最近也是看了太多的類似新聞,那麼,今天我們來梳理一下近日發生的一些事件,看看這些事件的背後,有哪些事情值得作為家長和老師的我們深思:

1

9月1日上午。

洛陽某小區一個10歲小男孩從14樓跳了下來。據鄰居介紹,男孩雖然平時不太愛說話,但一直是大家眼中聽話的好孩子。

孩子跳樓,是因為暑假作業沒做完,讓家長簽字,家長不答應,孩子怕老師批評,就選擇了輕生。10歲男童的爸爸跪在地上,哭著喊道:「你這個傻孩子……」可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再也回不來了。

如果當初家長可以多一些監管,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在簽字時和孩子好好溝通,或許孩子就能積極面對,而不是用死亡來逃避了。

無獨有偶,9月1日晚,廣東佛山的鄒先生和16歲的兒子聊了下學習的事,並沒有責罵他。

沒想到第二天兒子留下字條稱:「我走了……真的別找我,也別難過」,便離家出走。

被警方發現時,孩子已死亡超過24小時,法醫初步鑒定是高空墜亡。鄒先生說,自從家裡添了妹妹,主要精力都在小的身上,兒子心理不平衡,覺得缺少關愛。

2

9月24日上午。

強忍著悲傷的父親指著池塘的兩個角落,告訴救援人員女兒拖鞋曾經在這裡出現過,邊上是哭得不能自己的母親。

池塘里,一名救援人員探出身子,示意大家暫時沒有結果。稍作調整之後,繼續潛入水中。周遭的家人、民警、其他救援人員,稍鬆了的一口氣,再一次提了起來。

這是9月24日上午9點多,發生在杭州市臨安區上東村的一幕。

△尋找天天時的照片

他們在找的,是一名叫天天(化名)的15歲女孩。這時候,距離她離開父親的視線,已經過去了將近20個小時,而這個留下唯一線索的池塘,距離天天家不足三百米。

四十分鐘的打撈,換來的是一個悲傷的結果,天天在這個原本應該是合家團圓的節日里,永遠離開了家人。

因為和家人拌了幾句嘴,15歲女孩不見了!

那天晚上,一則找人的信息在很多人的朋友圈流傳:一名身穿紅色格子中袖上衣、下身淺色九分牛仔褲的女孩下午離家後至今未歸。女孩身高1.53米,今年15歲、扎馬尾。照片上,身穿漢服臉圓嘟嘟的小姑娘就是天天。

△救援隊找到了天天

最終在天天父親的指揮下,在天天其中一隻拖鞋的水下三米處,天天被找到了。看到天天一點點被拉出水面,悲傷不已的母親試圖衝過去看一眼女兒,被同樣悲傷的家人和其他村民拉住了。

「天天這孩子在學校里很聽話,真沒想到會這樣。」天天的班主任哭著說。

深 度 思 考

在心理諮詢門診接受諮詢的患者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那就是青少年患者。十多歲的孩子本是花樣的年紀,有朝氣、有夢想,在課堂學習,在戶外和同學玩耍。而屢見不鮮的青少年自殺噩耗,又衝擊著家長敏感的神經。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這麼脆弱,不堪一擊?

劊子手之一:中年父母的焦慮

有沒有發現,現在的父母自己也很拼,加班是常態,怕被社會拋棄,周六日學習充電,沒時間陪孩子。

這麼努力了,每晚還兢兢戰戰擔心飯碗不保,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很火,提醒大家未來五年,請做好失業的準備,這難道不是在販賣中年人的焦慮嗎?有些父母還受成功學的影響,羨慕xx月入百萬了,xx當上ceo了,xx的孩子送去貴族私立學校接受精英教育了,於是轉而對孩子的期盼也很大:

「現在不吃苦,長大就要吃苦。」

「要活成人上人,不拚命哪兒行?」

「你一定要超過其他小朋友呀。」

父母只關心孩子未來能否頭頂光環,成績是否能給自己的臉面添光,卻不會過問孩子過得累不累。

現在的00後孩子,哪個沒有三五個補習班、興趣班?沒有的話,都不好意思在外面跟別人說自己是稱職的父母。當孩子真的太難了,尤其是天賦不高、註定平凡的孩子,一邊是父母的期望,一面是自己的無能為力。

美國作家格雷格說:

恰恰是你以為你想要的東西,阻止了你追求你真正在找尋的東西。

劊子手之二:學習壓力大

在近日的一項調查中:

上海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一閃而過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佔到15.23%

更有5.85%的孩子曾計劃自殺,並有1.71%的中小學生自殺未遂。而所有自殺原因的排列中,學習壓力過重占第一位(45.5%)。

有個媽媽說,自己沒給孩子什麼壓力,是孩子自加壓力,這話很容易被孩子當作風涼話,給沒給壓力,問問孩子,家長就知道真實答案了。

很多父母是看到孩子快被學習壓力折磨得失眠,甚至身體出現不良反應之後,或者孩子鬧到要退學,才不得不降低要求,這種「不得不」的心態,更折磨懂事的孩子。

孩事兒之前舉辦過多場教育專家講座,很多父母跟孩兒他舅說過,聽了一些專家的講座後,知道如何做是對的,如何做是錯的,但就是落實不了,一遇到具體情境,又給孩子加碼,為此很苦惱。其實,那些痛心疾首的父母好象在演戲,內心根本放不下那個高高的目標。

那些成為「孩奴」的父母,是自願的,而不是被逼的。

當孩子因壓力過大無法繼續學習時,父母首先想到的是,把孩子的問題解決掉,趕緊回到學校,繼續學習,而不真正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不去了解孩子內心真正需要什麼。

有些父母慨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越來越小了,其中的原因是,父母忘記了自己的根本角色,親子關係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關係,讓孩子在這種關係中感受到關愛,而不是功利式教育,更不是威逼利誘。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影響力。

作為父母,要知道孩子是一個成長的個體,尤其是心靈的成長,是不斷變化的。

劊子手之三: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媽媽,人為什麼會死?死是什麼感覺?人死了以後會去哪裡?」

你會怎麼回答呢?或許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你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些問題!所以你只能敷衍的回答道:「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人沒有死,只是睡著了」、「死了就去天國了」、「死了就解脫了」……

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死亡是個不願提及的話題,因為這代表著不吉利、晦氣,並且連「死」字都不能直接說,而是要說「沒了」、「走了」。尤其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如果家裡哪個小孩不小心提到了這些字眼,家長馬上會用「呸呸呸」給「呸」回去。

在給孩子人生的「烏托邦」與現實的血腥之間,在理想國與一切都會終結的慘淡之間,人們更願意選擇用一種溫和的、假想的方式去讓孩子們感受這個世界,而「真相」並不會因為你迴避了它就不存在,學會如何面對它才是根本。在我們的國民教育中, 「死亡教育」這一課一直是缺席的,面對死亡,我們常常表現出深深的疑惑和恐懼。

白岩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著名思想家蒙田說:「預前考慮死亡就是預先考慮自由。」

著名哲學家薩瓦特爾說:「認識死亡,才能更好地認識生命。」

| 死亡教育其實是有年齡攻略的

匈牙利心理學家瑪利亞?耐基早在1948年就研究了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經研究發現: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程度不一,應該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發展階段,有差異的談論死亡。讓他們知道如何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朦朧期: 0-4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死亡」沒有概念,更多的是面對「分離焦慮」等物理空間上的分離而產生的情緒反應。也很少主動提出對於死亡的疑問。孩子無法區分死亡和分離的概念,因此這個階段不應該主動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話題,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這個時候與孩子談起死亡,反而會適得其反,更多的關注點應該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感受期: 5-9歲

學齡前的孩子們,並不能真正理解死亡的含義,但是出於好奇或者別的原因,經常會問到家長一些與死亡相關的問題。面對這類問題家長朋友不應該恐慌,更不能嚇唬孩子。

告訴孩子,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個性,興趣各有不同,正是這些不同,成為獨一無二的特別的人。每一個生命都需要意義,讓孩子覺知自己的特點和長處,幫助孩子欣賞自己的獨特性,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發展-成熟期: 9-18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隨著邏輯思維和認知能力的飛速發展,逐漸對死亡有了成熟的認識,意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地,不可逆的,更是永久性的。這時家長不應該通過編造的童話故事去忽悠孩子,更多地是理性地告訴孩子死亡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應該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將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引申到對「意義」「價值感」的追求之上。

如果性教育的意義是自我保護和自我價值,那麼死亡教育就是自我覺察和自我重塑。性教育是階段性的,死亡教育是終身的。因為生死本身,就最值得思考。

大多數父母,熱衷於教孩子如何贏,卻沒有教孩子如何面對失敗,如何活下去。尤其是,平庸地活下去。

孩事兒團隊

感謝您的轉發支持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才真正擁有了抽象的自我反思能力,開始對目的、意義、價值等抽象的概念進行有效的思考。可是,這個時候父母往往不跟孩子討論生、死、人生意義、價值觀等這些抽象的話題,更願意討論如何提高學習成績。

情緒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能夠始終關注孩子情緒,及時化解孩子在同伴交往、考前焦慮、師生關係、自我成長等方面的困擾,幫助孩子克服成長過程中產生的自卑感,讓孩子能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幫助孩子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這才是真正的目標。擁有良好性格的人,才能真正體驗到快樂與幸福。

推薦閱讀:

TAG:自殺 | 兒童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