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黑皮書》這部電影?與《色戒》對比如何?

很遺憾只看了被廣電剪刀手剪得關鍵劇情都不完整的閹割版


我說這部電影是《色·戒》的教科書,相信李安也不會反駁

本文由一萬幀電影公眾號(tens-frames)原創首發。

提到李安指導的電影《色·戒》,相信大家都早已非常熟悉。當年《色·戒》憑藉其優秀的故事和演員大膽的表演,贏得了業內外的高度好評。但是你知道其實在《色·戒》之前,國外已經有過類似的故事了嗎?

黑皮書

Zwartboek

今天啦寶兒給大家介紹電影,名叫《黑皮書》,上映於2006年。必須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是保羅·范霍文。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的情色懸疑電影《本能》,也是出自本導演之手。可以說,保羅·范霍文對於情色加懸疑的電影題材已經掌握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帶一些情色色彩的電影,總是能成就好的演員。比如《本能》中的莎朗·斯通,比如《色·戒》中的湯唯。而出演《黑皮書》女主角的演員,是卡里斯·范·侯登。光聽名字,你可能會感覺有些陌生。但如果我告訴你,她是美劇《權力的遊戲》中的女法師梅麗珊卓,是不是就有些印象了?不得不說,卡里斯·范·侯登在《黑皮書》中的表現,著實驚艷到我了。

《黑皮書》將故事背景放在了二戰時期的荷蘭。故事講述在二戰快要結束的時期,在荷蘭戰場上倖存下來的猶太女認蕾切爾·斯坦恩,在全家被德軍殺害後加入了荷蘭地下抵抗組織。她想要找出那個背叛猶太人的內奸。她混入到德國隊伍當中,化名成愛麗絲,並成功俘獲了一名德國軍官的喜愛。荷蘭抵抗組織要營救自己被俘的人,需要愛麗絲的幫助。但是,這個計劃被叛徒得知,抵抗組織受到了巨大打擊。抵抗組織成員誤以為愛麗絲是內奸,和德軍一起把她視為敵人。而一直愛護她的那位德國軍官與她一起逃離並躲了起來,等待著戰爭結束。當戰爭結束的時候,愛麗絲卻並沒有獲得如期的自由。她,必須找到真正的叛徒以證清白。

與《色·戒》相同的是,《黑皮書》的時代背景也選擇在了戰亂年代,故事同樣講述一個女人深入敵人內部,並與敵人相愛。但不同的是,《黑皮書》的格局更大,視野也更為寬闊。如果說《色·戒》是有關一個女人通過三次性愛徹底愛上一個男人的故事,那麼《黑皮書》就是一個女人的史詩。它在短短兩個半小時里,給我們展示了這個傳奇女人的一生。不僅僅是愛情,更有關民族,有關政治,有關人性。

要我說,這就是一部打著「情色」旗號的戰爭片、驚悚片、劇情片。反正怎麼也不是外界傳的情色片。當女主角愛麗絲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把頭髮和陰毛都染成黃色的時候,你會覺得色情么?我只覺得悲傷。她一邊照著鏡子,一邊敞開雙腿,染著毛髮的顏色,只是為了在陪德國軍官睡覺的時候,不被發現自己是猶太人的事實。陰部,是一個女人最羞恥的地方。而對著鏡子改變自己陰部的顏色,是一種失去自尊的象徵。

當愛麗絲從秘密基地回到德國軍官的床上,她為了掩飾自己的慌張,選擇了毫不猶豫地脫光自己的衣服。而在德國軍官胯下逐漸抬起來的,不是什麼羞羞的東西,而是一把槍。他拿槍對著愛麗絲的頭,逼問她究竟是何目的。愛麗絲說,什麼都不要說,你吻我。男人竟真的心動,放下槍吻了她。戰爭本身是殘酷的,多數人卻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愛這部影片的原因。它不像傳統講到二戰題材的電影,黑白分明到臉譜化。反而它告訴我們,在戰爭年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與苦衷,即使是邪惡的一方。

愛麗絲為什麼會愛上德國軍官?因為德國軍官的妻兒也在戰爭中死亡,對此她感同身受。因為德國軍官也深愛集郵票,與她的愛好相同。她不相信一個擁有如此單純愛好的人,會是個壞人。

《黑皮書》的重點卻不全在這段戰爭中的愛情上。事實上,我認為影片在戰爭結束後才真正進入了高潮。二戰結束後,荷蘭掀起了大規模的「荷奸」運動,在戰爭中曾親德的人,在戰後都受到了群眾的「制裁」。正如影片中所展示的,親德的女人都被剃光了頭髮,扒光了衣服上街遊行示眾。而愛麗絲作為其中的一員,被澆了滿身的大糞。

從荷蘭群眾的角度出發,他們確實痛恨曾經出賣過他們的人,這一點無可厚非。但同時,他們也在用和納粹一樣的手段來折磨他們眼中的敵人。換句話說,他們變成了自己最痛恨的樣子。這就是人性最好的寫照。我們站在弱者的立場,詛咒著不斷壓制我們的強者。當有一天我們掌握了權力,卻不顧一切地欺辱比我們弱小的人。所謂的人吃人,不過如此吧。

影片以倒敘的方式進行,開篇先是愛麗絲和當年在德軍的女性朋友羅尼見面,由此引發了愛麗絲的回憶。而在影片的結局,新的戰爭又爆發了,戰火再次蔓延到了愛麗絲的身旁。這也為影片蒙上了一層灰色。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啊,永遠得不到安寧。於是,我忽然之間很感激現在平靜的生活。

因為,在戰爭年代,沒有善與惡,只有強與弱。我們現在的善良,現在的悲憫,現在的無畏,僅僅是因為,我們是旁觀者罷了。如果我們身處與他們相同的環境,大概為了生存,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吧。

最喜歡的鏡頭,是愛麗絲被叛徒漢斯注射了大量胰島素,奮力抓起桌上的巧克力往嘴裡塞的時候。在戰爭中經歷了種種磨難都活下來的她,差一點死在了叛徒的手上。那種渴望生存的眼神,讓我難以釋懷。每個人的本能,都是生存。

這個世界大概就是這樣的運行規律吧。我們只能感嘆,卻無可奈何。就像《黑皮書》的結局一樣:你以為一切都已經結束,其實一切又要重新開始了。

如此這般,周而復始。


屬於電影觀後感,沒有與《色戒》的比較,感受比較淺顯,大家海涵

~~~~~~~~~~~~~

剛剛看完《黑皮書》,一直在回味,影片前面有些毫無關係,當時覺得可有可無的鏡頭,結果都在後面得到了呼應。

一,女主和家人碰面的時候,她父母一直在說她弟弟做了闌尾手術,差點沒法離開。揭示真相的時候才知道,因為生病才到漢斯那做手術,然後被漢斯列入有錢人名單,悲劇結尾。

二、貫穿全文的巧克力,展示了漢斯和蒙次的不同性格。場景一,巧克力剛到抵抗組織的時候,大家都在裝備槍支,艾麗莎把巧克力抱出來,漢斯過來說道,「這是英國產的,很難搞到的」,然後單獨拿走兩大塊。場景二,艾麗莎拿郵票給蒙次,蒙次主動說,「那裡有巧克力,去吃吧」。在艾麗莎拿到巧克力楞神的時候,蒙次說,「這是英國產的,很難得,多吃點。」 漢斯滿嘴仁義道德,在死的逼迫和錢財的誘惑下還是選擇背叛,害死了很多抵抗組織同胞和猶太人。而蒙次身為德國軍官,法西斯主義盛行的國家,為希特勒效力的軍隊里,還是抱有和平或少殺戮的念頭,一直在談判。

三、在準備逃離前,艾麗莎去老律師山姆那拿錢,艾麗莎看到錢後就準備簽收據,山姆提醒她,「你不點一下嗎?」艾麗莎想也沒想說我相信你,而山姆告訴她,平白無故相信別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一個特寫的鏡頭,而她後面的遭遇好像也在印證這點。

四、在竊聽器被發現,救人行動失敗後,德國軍官故意誤導抵抗組織,艾麗莎背叛了,大家都義憤填膺,葛本想去為兒子報仇,漢斯攔下來他說「人在子彈的逼迫下背叛是可以理解的」(大意是這樣)。當時以為,漢斯還是不錯的,還是相信艾麗莎的,結果發現我錯了,他這是為他自己辯解嗎?

寫了幾個回味的鏡頭,沒有邏輯,大家看看就好了


歐美影視相當開放,《紙牌屋》可以把總統描繪成兩面三刀、心狠手辣的偽君子、殺人犯;同時也非常保守:越政治正確雷區半步即自絕於媒體、自絕於人民。

巨星梅爾·吉布森2006年的種族歧視言論,給自己的職業生涯投了一顆核彈,迄今尚未恢復元氣。這還是生活中的酒後發飆,誰敢在作品中挑戰政治正確?

《黑皮書》女主蕾切爾?斯坦恩發自內心地愛上了敵人,不惜同生共死,但她對組織非常忠誠,愛人也是一個反戰者,合乎政治正確的要求,在全球包括中國一路綠燈。

影片的第一槍就是批判情色誘敵:抵抗組織的領導人救子心切,讓蕾切爾?斯坦恩拿身體和生命做賭注,你兒子重要,別人的尊嚴與性命就不重要?

暗殺納粹的眼線可以拯救蒙在鼓裡的猶太人,但必然遭致報復,被捕的抵抗戰士(包括抵抗組織領導人的兒子)將會被殺。因此,在雙方都意識到戰爭即將以德國戰敗告終的情況下,私下達成協議,不再殺害對方的人,完全可以理解。

但全家死於納粹、豁出一切報仇雪恨的女主,顯然難以接受這樣的協議。誰是誰非,在戰爭的特殊環境下,無法以常理計。

納粹將領的講話很搞,影射小布希發動的伊拉克反恐戰爭:「你們和恐怖分子的鬥爭就是我們的鬥爭,我們將和元首一起,為一個自由的歐洲而戰。」

撩裙致敬布拉格玫瑰:

1968年蘇軍入侵布拉格,姑娘、小伙紛紛以短裙、親吻折磨蘇聯軍人的情慾。

第二槍對準當時歐洲極為普遍的醜惡現象:狂熱的同胞差點把女主當做「姦細」虐死。

跳樓逃生致敬萊翁內《革命往事》(1971),荒誕、精彩:搶銀行的土豹子歪打正著救出大批革命者,正在發脾氣,被抬起來遊行慶祝;《黑皮書》想要殺人滅口的雙面間諜被歡呼的人群當成英雄抬起來慶祝,救了女主一命。

《色·戒》為還原歷史氛圍下了不少功夫,以女主叛變表現人性的複雜,對「政治正確」的挑釁令人興奮。

殺老曹一節血腥、骯髒、真實,體現了導演的水平:

王佳芝唱歌取悅易先生是非常明顯的敗筆,畢竟她只是一個未經特殊訓練的學生;地下組織的領導刻畫得十分粗糙,人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他們是多麼嚴厲:

環境如此嚴酷,缺乏經驗的學生本來就夠緊張,一個老謀深算的領導如果表現得和藹可親、循循善誘,是不是更加可信,也更符合歷史的真實呢?

床戲設計思路極佳,從SM到女上,情感變化盡在其中,但下三路非導演所長,拍得很爛,曾經的苦難淪為「梁操唯」的情色消費。

實戰你也敢說爛?

呸!什麼實戰?攝影、燈光、導演一大堆,怎麼實戰?他們是演員,不是AV演員,越是「實戰」越是拘謹放不開手腳好嗎。

如果大膽、暴露就能拍好情色,AV導演早已承包奧斯卡。

致命傷在於劇情不符合情理,欠缺說服力:

組織花費那麼多人力、物力策划行動,不是給誰拉皮條的好嗎。選擇一個不惜用自尊、性命、一切代價取你狗命的情色間諜,必定慎之又慎,考察了又考察。

負此重任的關鍵人物起碼要經得起性、愛情、珠寶、權勢的誘惑,不是像《黑皮書》女主一樣背負血海深仇、與敵人不共戴天,就是歷經考驗、無比忠貞的戰士。

戰士也可能叛變,但你必須給出充分的理由,這不是漫長、乏味、缺乏想像力的床戲加個戒指就能搞定的。

《黑皮書》越獄一節太過離譜。若滿分為5,此片3.5,《色·戒》很2,在李安的作品中倒數第一。


這是一部不得不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

從頭到尾,一個接一個的悲劇,女主家人在逃亡過程中慘死,抵抗組織的行動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導致同胞喪失了性命,即使戰爭結束了,德國撤兵荷蘭,悲劇仍未完結。女主Ellis在船上對Muntze說她從沒想過會懼怕解放。

再後來,當Ellis從漢斯口中得知Muntze被槍決後心如刀割地說:「這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這裡便到了悲劇的高潮,此時Ellis渾身抽搐,無法平靜,直到漢斯給他打了一濟「鎮靜劑」才平靜下來。

這時候我想到的是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的傷害,影片的主線看似是戰時地下組織頑強抵抗納粹軍的故事,抵抗組織遭受的折磨和損失自然是不由分說,但是讓人更震驚的是戰後,一群教派信徒和地痞流氓仍然以法西斯主義給這些「叛國者」施加私刑。他們沉浸在盲目的歡愉當中,粗暴地對待他們認定的惡人,讓人感到萬分心寒。

悲劇更能給人帶來美感,激發起觀眾的共情。女主的經歷是悲慘的,但最終在猶太遇難紀念營中當了一群孩子的老師,有了自己的家庭,過上了平靜的生活,這對她來說成了最可貴的幸福,讓人想起余華《活著》的結局,歷盡了眾多親人朋友逝去之後,倖存下來的心酸悲涼。


對比《黑皮書》和《色戒》的話,至少有三點不同:

一、女主身份不同。黑中女主蕾切爾·斯坦恩出身富裕猶太人家庭,而且是新晉影視圈歌星~這一身份為之後劇情發展做了鋪墊,包括漢斯醫生利用她去殺范·亨,故意引起她和抵抗組織的對立,更是為日後劫獄敗露陷害艾莉絲埋下伏筆,還有抵抗組織利用她色誘蒙茨上尉、為元首慶生,除了美貌智慧,歌喉也是她立足的根本。而色中女主王佳芝是一個初入社會的青年女學生,涉世不深,沒有複雜的家庭背景也沒有特別出彩的技能。

二是都是為地下組織獻出身體和靈魂,兩人結局也不同。艾莉絲最後自證清白生兒育女過了一段平靜時光,但是影片最後貌似是武裝分子再度襲擊猶太難民居住區,可能依舊難免於難。而王佳芝則是陷入愛情中途叛變組織,以至於那批學生和愛國青年均被槍決。(《色戒》看的年代比較久遠了,具體細節可能忘了,如有錯誤請勿噴。《黑皮書》是剛剛看完的刪減版……苦笑)

三是女主愛上的敵方男主不同,純屬個人感覺。黑中蒙茨上尉在戰火中失去妻兒,喜愛收集郵票,對女主信任大方。兩部電影中戲份似乎也有所不同,黑看到最後覺得漢斯才是真正男主和幕後黑手,而色中女主所愛無疑是男性主角,拋開戲份不說形象刻畫得也更深刻。

第一次寫回答,主要是看完電影有感而發,各位多多指教,抱拳!


推薦閱讀:

TAG:色,戒電影 | 黑皮書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