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大門一般都面向西方嗎?為什麼?

從書上看各個大教堂大門都面向西方,是所有的教堂都這樣的嗎?為什麼都面向西方呢?


謝邀。

哈爾濱有條東大直街,街道兩側有三個教堂,分屬於新教路德宗,東正教和天主教。

這三個教堂都是大門正對馬路。

所以我並沒有發現教堂門一定要對著西方的結論。


@Ping Liao 的回答已經比較全面了,各種例外情況也提到了。大門的朝向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祭壇的方向。我只是把我以前的回答搬運過來,提供一些學術依據。

另外,@Ping Liao提到的主保聖人對於朝向的影響,Stephen C. McCluskey的一篇論文當中著重研究了伊比利亞半島的教堂的朝向是如何受到其主保聖人影響的。但除此之外,當地的緯度和海拔會影響到星象和太陽季節變化的觀測,也會對教堂的軸線方向產生一些影響。

歐洲中世紀的建築,為什麼祭壇位於東面,正立面位於西面? - 人則水州的回答 - 知乎

查閱資料之後我之前認為的朝向耶路撒冷的看法是有問題的,影響朝向的主要因素的確是太陽。但是要明確指出的是,這和朝陽所形成的光影效果並沒有關係。將太陽和教堂朝向聯繫起來的是基督和太陽之間的隱喻關係。
關於本回答的觀點主要轉述自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的Stephen C. McCluskey的論文和著述。McCluskey在教堂的朝向,中世紀中天文學,星相學與文化的聯繫有深入的研究。對本問題有興趣的,可以查閱他的論文。
首先,關於教堂的朝向,早在基督教早期就有論述。教堂平面的安排要能夠讓神職人員在進行儀式的時候能夠面向東方。(這裡有一個背景就是,神職人員一般來說是背對教眾,和教眾面向同一方向,也就是祭壇的方向,進行儀式的。這一點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經由梵蒂岡的命令,變成神職人員面向教眾進行儀式。)關於教堂的朝向的論述得到了非常有影響的基督教學者,例如Origen, Clement of Alexandria和Tertullian的認同,並在325年的尼西亞會議上變成官方的要求。
關於這一朝向的理由,四世紀的Saint Athanasius of Alexandria的表述是神職人員和教眾必須面對東方,因為"那是『正義的太陽(Sun of Justice)』,也就是基督在時間的盡頭(審判之日)將會照耀的地方 [eccleasirum situs plerumque talis erat, ut ?deles facie altare versa orientem solem, symbolum Christi qui est sol iustitia et lux mundi interentur …]"
不過關於基督與太陽的的隱喻的具體關係,還有這一關係與基督教之前的宗教的聯繫,就是另外的一個問題了,這裡就不解釋了。

相關閱讀:

哥特式教堂為什麼在外裝飾也要用石像鬼? - 人則水州的回答 - 知乎

中世紀的藝術是否一無是處? - 人則水州的回答 - 知乎

哥特式建築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 人則水州的回答 - 知乎

拜占庭時間的建築在教堂內部運用的馬賽克技術有哪些有意思的圖騰? - 人則水州的回答 - 知乎


我有段時間做課程設計接觸到了光設計提升空間氛圍和品質,特別痴迷於用光塑造戲劇性的空間效果。那段時間正好特別喜歡玩MC,就想做一個教堂。動工之前想像了夕陽、朝陽、靜謐的夜晚、陽光普照的上午和下午四個時間裡,教堂空間給人的感受,特別是為了追求夕陽時震撼人心的、「通神」的空間效果,故意把教堂朝向進行了調整。

歷史上的原因肯定不是這樣單純的原因主導的,但是宗教建築這種神性空間肯定是以創造神為第一追求。而至於其他的舒適性,是否宜人,反而不那麼重要了——教堂是神在人間的局所,壓根兒就不是為人建造的。

試想一下這個過程:

1.一個迷茫的詩人,一個疲憊的工匠,一個粗魯的農民,他們再陽光普照的下午走進了教堂;

2.穿過滿是鴿子和遊人的廣場,走到面向南側、北側對稱的,靜謐、高大的室外門廳,走上台階,緩緩打開高大的、超過常人的門,進入了一個靜謐、空曠、高聳的室內空間,光線從廣場上的大晴天,到入口附近慢慢昏暗,再到室內空間,斑駁的陽光透過東邊的玻璃窗灑向地面,在這個空間里你能聽到自己的呼吸;

3.從這裡開始,向西邊走,要穿過一條狹長而高聳的通道,這裡柱網密度大,光線更加陰暗了

4.慢慢地能聽到唱詩班和管風琴的聲音,終於打開了大門,一個開敞而高大的空間呈現在面前,面向南側的花窗玻璃在強烈的日照下把聖經故事投射在地面上,拉丁十字的平面布局,祭壇仍然在十字架的交叉處,從上方打下一束明亮的光線,在這個光明的下午,上帝好像就再身邊。

5.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南側花窗玻璃漸漸退去了色彩。教堂的顏色從白色開始變成昏黃和粉紅色。而隨著太陽漸漸落下,祭壇上方的光束也漸漸消失了,但是這個過程最後,由於祭壇背後正好是西側,太陽的光輝就是教堂的背景。太陽落下的那一刻,應該是整個光亮從祭壇背後映照整個教堂的時候,這一刻我要用建築讓所有人相信——上帝是存在的。

6.到了晚上,月亮要升上來了,從教堂東側升起的月亮會給入口處門廳空間一個投影,那應該是一種「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的感覺,月色如水。

7.等到了太陽漸漸升起,月亮漸漸落下的時候,我仍能夠在祭壇方向看到月亮的背景。所有的自然要素都指向一那句很俗套,被用濫了的話——「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8.好的戲劇性建築應該像紫禁城入口序列一樣,在走到太和殿的時候,你不由自主要跪下去。


杭州,崇一堂、鼓樓堂、思澄堂這幾個我去的比較多的,都是朝南開。


至少天津不是。。。


我只聽說穆斯林禮拜面向西邊麥加方向,沒聽說教堂還要朝向西邊的。

北京宣武門教堂(南堂,貌似是天主教的),門朝南。

西什庫教堂(北堂),門朝南。

王府井天主堂(東堂),門朝西。

東交民巷愛彌兒天主堂,門朝南。


推薦閱讀:

TAG:基督教 | 天主教 | 教堂 | 宗教學 | 宗教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