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嘉新張笑天:臉部削骨手術的後遺症有哪些?

面部削骨是在口腔內測接近下顎角的位置切開,對多餘下頜骨內、外兩層全部切除,再對餘下頜骨外板的邊緣繼續打磨變薄的整形手術。整形手術從口腔內將面部皮膚和肌肉翻開,將肌肉與骨膜進行分離,把需要磨腮的骨頭部分暴露出來,根據設計的截骨量,畫出截骨線,最後用長柄擺動鋸,按照截骨線除下頜角,一般可以弧形截除3~4厘米長、1~2厘米高的範圍,修平截骨後的稜角。達到瘦臉的效果。

關於恢復時間:

注意恢復時間需要更具自身體質來決定,據說韓國頜面整形當天做當天就可以走,還不用引流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恢復期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腫脹,但一般3-7天就會逐漸消退,一周左右即可拆線,這時如果工作須要可以上班。但完全消腫需1個月左右,3到6個月咬肌由於附著點位置的改變及肌張力的變化,咬肌本身會發生自身重建性萎縮,所以6個月左右時達到最佳效果。

關於手術術後後遺症:

磨骨瘦臉手術可能會造成骨折、出血和神經損傷等。

①骨折,是下頜角截骨術較常見的一種併發症。行下頜角截除時,由於截骨線設計失誤或是在骨切開不完全,尤其在升支後緣處還有骨皮質相連時,用骨刀強行離斷下頜角,造成截骨線不從升支後緣而從相對薄弱的乙狀切跡處斷開。因此應特別注意下頜角後方截骨線的走向,務必將升支後緣的骨質完全切開後再用骨刀離斷下頜角,使用骨刀時不要使用暴力。

②術中意外出血及術後血腫形成,下頜角截骨術不慎損傷知名血管會引起意外出血。口內黏膜切口位置過高,可能切斷頰動、靜脈,這時應予結紮或電凝止血。截骨時如果截骨線位置過高傷及下頜管內的下牙槽神經血管束,可引起較嚴重的出血。因此,在設計截骨線時應注意避開下頜管,不可截除下頜角過多。此區域的手術應在骨膜下進行操作。

③矯治效果不滿意,一些患者不僅有下頜角發育過度和咬肌肥大,導致面下部過寬,同時面上部也明顯寬闊,單純行下頜角成形術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有必要在術前對患者的面型作綜合分析與評價,實事求是地告訴患者存在的問題和手術可能取得的效果。用擺鋸行下頜角截骨術,方便快捷,但難以準確按設計的截骨線和範圍進行截骨。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將下頜角呈直線截除。此時須對截骨斷面的兩端的角狀突起進行打磨修正。必要時可作二次截骨。

④面神經與腮腺導管損傷,經口內入路行下頜角成形術不易傷及面神經,但術中分離咬肌過於表淺或錯將外層咬肌切除時有可能損傷面神經頰支和下頜緣支。分離與切除咬肌位置過高和過於表淺還可能損傷腮腺導管。因此,手術時要求只作內層咬肌的切除,而且切除肌肉的範圍僅限於下頜支下半部,以免傷及面神經和腮腺導管。

⑤口角與周圍軟組織損傷,在口腔內施術,視野受限,有時為了充分顯露截骨部位而過度牽拉軟組織可以造成口角拉傷。塗抹少量金黴素眼膏於口唇周圍,可以有效防止和減輕此種併發症。

⑥傷口感染,下頜角成形術後感染髮生率不高,除非術後有明顯血腫形成,因此防止傷口滲血是預防感染的關鍵措施。

張笑天簡介:專註顏面輪廓精雕20年,擅長顴骨、下頜角、鼻綜合整形,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方寸間塑造自然和諧美麗容顏!

推薦閱讀:

TAG:面部輪廓整形 | 臉型 | 整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