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磚家的《你不知道的西遊記》?


上百度搜了一下,內容沒看,只看了題目,感覺挺搞笑的。

因為各種網文看得比較多,我對流傳比較廣的噁心陰謀論一般都有所了解,所以只看這些題目也能猜出不少觀點。說實話,與吳閑雲相比,做這玩意的人臉皮估計更厚,意淫的水平也更低,有些觀點都是抄吳閑雲的。

要我評價的話,就兩個字,垃圾。

———————————————————————————————以下是我看完第一集後的評論

剛才看完了第一集,現在我有資格對這集進行詳細的評論了吧?

這玩意第一集的很多內容是抄吳閑雲的。

《煮酒探西遊》原文:

就是皇帝唐太宗也問:「有何好處,就值許多?」 可見挺貴的, 合人民幣約700000元了。

這玩意:

吳閑云:

不得不啊。我現在已經沒有選擇了。拿了人家的手軟, 不得不為人家賣命啊!

這玩意:

因為這玩意的第一集基本是抄襲吳閑雲的,我就把兩者的觀點一起反駁了吧。

吳閑雲和這玩意的核心觀點都是「唐僧去取經是無可奈何的,因為他收了李世民的袈裟和錫杖」。

首先,李世民送給唐僧的袈裟和錫杖是觀音白送的,沒有花錢。而吳閑雲和這玩意都沒有提到這個事實,這明顯是刻意無視原文。

【菩薩聞言,與木叉合掌皈依,道聲佛號,躬身上啟道:「既有德行,貧僧情願送他,決不要錢。」說罷,抽身便走。】

觀音為什麼要把價值連城的寶貝送給李世民呢?還是因為唐僧。

【唐王聞言,即命展開袈裟,從頭細看,果然是件好物,道:「大法長老,實不瞞你,朕今大開善教,廣種福田,見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經法。內中有一個大有德行者,法名玄奘。朕買你這兩件寶物,賜他受用。你端的要價幾何?」菩薩聞言,與木叉合掌皈依,道聲佛號,躬身上啟道:「既有德行,貧僧情願送他,決不要錢。」】

【今見陛下明德止善,敬我佛門,況又高僧有德有行,宣揚大法,理當奉上,決不要錢。】

李世民從來沒有指名玄奘去取經,是玄奘主動站出來的,李世民還為此挺開心的。

【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將御手扶起道:「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你拜為兄弟。」】

還有一點,唐太宗送唐僧寶貝一定不是為了賄賂唐僧,讓他甘願替自己取經。因為在唐太宗把袈裟和錫杖送給玄奘的時候,他還不知道有取經這回事。而且早在唐太宗之前,蕭星也打算把寶貝送給玄奘了。

【即今起建水陸大會,這袈裟正好與大都闡陳玄奘法師穿用。我和你入朝見駕去來。】

【蕭星俯伏階前道:「臣出了東華門前,偶遇二僧,乃賣袈裟與錫杖者。臣思法師玄奘可著此服,故領僧人啟見。」】

再說個細節,玄奘一聽到有人會大乘佛法就很開心,可見他也是真心希望能學習大乘佛法的。

【這菩薩近前來,拍著寶台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么?」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吳閑雲得出這個觀點基本是靠亂加因果。原著中並沒有說玄奘答應取經是因為收了唐太宗的禮物,反而有以上原文指向相反的答案。

這玩意試圖用這一段來說明玄奘主動去取經是因為收了太宗的好處。

【玄奘道:「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

但是這段原文中的「受王恩寵」,更有可能是指李世民主動和玄奘結為兄弟。

【玄奘感謝不盡道:「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

總結一下,吳閑云為了抹黑《西遊記》中的玄奘,故意無視大量原文事實,靠斷章取義把玄奘這個忠義的形象歪曲成了一個因收受賄賂而取經的小人。而這個「你不知道的西遊記」將吳閑雲下流的觀點抄了過來,並通過自己的視頻進行了擴大化的傳播。

雖然我只看了第一集和目錄,對這玩意的主要內容還是不了解,但我至少可以得出兩個信息:

1 這玩意很多觀點是抄吳閑雲的。

2 吳閑雲和這玩意的很多觀點都是錯誤的,經不起推敲。

這玩意的第一集結尾還有一段胡扯。因為我相信即使是沒看過《西遊記》的人估計也不會信,就不認真反駁了,只是放幾張截圖當笑話看看吧。


只看過一期,把古今異義的風流曲解成今義,就覺得沒什麼水平。


推薦閱讀:

TAG:文學 | 西遊記書籍 | 社會 | 西遊記人物 | 暗黑西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