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有個重要概念叫"無我",流傳至今,含義非常容易讓初學者甚至相當一部分佛教人士誤解,為毛不用緣起?

"無我",個人理解大概是緣起而成、不恆常會變化、不能主宰、人無靈魂只是五蘊和合等意,而不是自己不存在的意思,為什麼用無我這個詞?


其實如果只讀經藏,那麼「無我」的含義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多可誤解的地方,佛陀在相當多的場合詳細的解釋過「無我」的含義,比如:

羅侯羅!凡任何色,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色以正確之慧這樣如實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SN.18.21

以上的經文,與另一個在經藏中非常頻繁出現的描述其實是一回事:

比丘們!過去與未來的色是無我,更不用說現在!比丘們!當這麼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過去色上無期待,不歡喜未來色,對現在色是為了厭、離貪、滅的行者。

——SN.22.11

實際上,「無我」認知的產生,核心原因正是緣於對緣起現象的觀察確認而形成:你觀察到你每一個想法、每一個行為的產生都是有充分條件的,而且這些充分條件中完全不存在一個「我」來主導;另外,這些想法、行為,從形成的那一刻就開始滅去,而滅掉的想法、行為本身,絕對不可能是「我」。到那時,你自然就會明白所謂的「無我」是什麼意思。如果你之前一直非常迷茫「無我」的含義,那個時候你就會有頓悟的感覺。

「無我」無非就是一個縮略語,一個定義,就好比你在日常生活中說「把我手機拿來」,但是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並不會說「把我可在較廣範圍使用的攜帶型行動電話拿來」一樣。在經藏中也是,比如「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就沒有什麼太大必要說成「無常故苦,苦故色不是我的、我不是色、色不是我的真我……受……想……行……識……」這種無我三連。

至於後來「無我」理解上的混亂,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相當多的人實際上是從來不讀經的,而是讀一些看上去更容易理解的論著;而且即使是讀論著,也往往是走馬觀花或者東一鎚子西一棒子的看,甚至很多論著混著看,看完了在二次加工傳播一下;另外這些論著作者自己的想法就有很大問題,有如法的,也有不如法的。所以一般人在這些亂七八糟的名相和私貨觀點中,別說「無我」,很多概念的理解都有問題。

所以,閱讀經藏對想要修行佛陀教法乃至想要了解佛教的人都是一個捷徑——並不是佛法本身有什麼捷徑,而是如今那些沒有解脫的人的言論襯托出佛陀言論的一字千金和一錘定音。與其從紛亂繁雜中大浪淘沙去偽存真,不如直接一步到位。

孫嘉鴻:論閱讀經藏的必要性和如何閱讀經藏?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對於無我的解釋,整個北傳甚至流行的南傳都是誤解很深的,也正是因為有這個疑問,繼續探索下去,讀一些更早的經典,你會發覺,無我,就不是在講,我存不存在的問題,討論我的實體到底是什麼、存不存在,在原始經典里被佛陀認為是戲論,討論是無意義的,無止境的,無益於解脫。

那無我指的是什麼?

其實「無我」是「非我」的意思,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義天壤之別。

非我,是在講你要鍛煉自己把那些曾經習慣當成是我的狀態,轉成那不是我,那不代表我。

舉例來說:

對於理想中好的你的集成,每個人從小都會有一些讓你能夠舒適的體驗(哪怕很短暫),你記住了這個體驗,併當成了「你」所具有的特徵,比如,你某一次因為畫畫好而得到了鼓勵,因此強化了畫畫的行為,認為自己的特長就是能畫好畫,畫畫好=你,有了這個舒適的體驗後,慢慢長大,但佛法的內容讓你知道,有集起就有滅,這個畫畫好=你的體驗逐漸過程中會形成兩個狀態:

1. 一直強化到上癮

可能這種強化會致使你一直好好畫下去、最終成為一個畫家,將這個等式固化,形成了因畫家的名譽而帶來的一些享受,也就是上癮。但這終究是維脆的,因為固化而帶來了維護名譽的動作、代價,會越來越為了這個榮譽做一些「瘋狂」的事情,會越來越死死抓住這個榮譽不放,因為這是你認為是你的全部,但這是不可能的,終歸會有人超過你,也有可能因為自己的過度保護,和恐懼失去而做一些變形的動作,所以,這個等價是終歸要破滅的,於是,無論是維護這個你的過程、還是這個你破滅的過程都是苦的。

正確的方法就是認知到,畫畫好不等於我,我不應該因為舒適的體驗並強化這種體驗而認為我具有這個屬於我的特點,這終歸會給我帶來煩惱,不用這種體驗集起一個我來,我就被釋放開了。這就是非我的含義,它只是很樸實的用經驗評估苦樂的工具,並不是什麼存不存在的本質哲學問題(雖然大家都喜歡討論和探索這個問題)但探索它,並不能讓你在形成我的執取中釋放開。

2. 未能強化到放棄

第二種可能性更大一些,就是雖然你當時有這個美好的舒適的體驗,但是在成長的過程里並沒有按照計劃成為一個畫家,可能是一個很普通的公司職員,但是,我們人,就會去誇大曾經的美好體驗,來跟自己的現在做對比(痛苦一樣),長大以後的你,一直會有個遺憾,遺憾就是你認為你是能夠畫畫很好的,你總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去想複製這種體驗,但是當你發現即便你真的動筆開始畫畫,也沒有以前的動力,不畫畫還會心心念念畫畫的良好狀態,這種回憶,這種美好的狀態當作是你,在沒有繼續維持這種狀態的情況下,就會帶來煩惱,會在其他地方也表現出你的抓取和留戀。

正確的做法就是,當那個美好的經驗只是經驗本身,它並不代表任何你,任何你的特徵,你獨有的,那你就能從煩惱里徹底解脫出來。

這只是一個好的體驗的例子,你可以舉一反三,那不好的體驗也可以以這樣多對治方式處理,它也會不再困擾於你。

你看,非我,它就是實實在在需要踐行的解脫工具,它並沒有那麼玄深,希望能真正讀懂佛陀在講什麼,怎麼實用,你會發現佛陀的法最樸實直接有效,能讓你徹底解脫出來。

希望有所助益。

最後貼上一個對非我解釋比較全面的鏈接:

非 我?

4ariyasacc2.wordpress.com


無常、苦、無我

這幅字呢,掛在禪林法堂的門口。字體顯得稚拙。

佛陀教導的,觀一切法的三相就是這麼簡單咯

知道是和合無常的,知道這是苦的,作意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的我。

那為什麼是無常的呢?

一切法呢,因緣和合而生,都是依於種種條件而生的;依於因緣而滅,有生就有死咯

為什麼是苦的呢?

和合無常的外緣,撞擊眼耳鼻舌身意,在觸上生出三者和合的結果,人卻追逐著這些無常的變異,集起種種心來試圖佇立、試圖追逐什麼、擺脫什麼。

苦呢,也叫做被變異的所逼迫。

那知道無常,知道是苦怎麼辦呢?

應當作意:非我——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的我,和我沒有關係,應當遠離一切和合變異的逼迫,應當住於不放逸而解脫。

如是,應當知道

一切生法是滅法

一切生滅皆和合

諸蘊逼迫應遠離

行於正道得解脫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好問題,也是一個比較深的問題。單要回答起來比較複雜,非大乘根器並不能看明白。我試著說一下。

如果一個完全不懂教義的人問我,無我怎樣理解。我可能會簡單的回答,無我就是緣起,並沒有一個我的實體。這種說法簡單粗暴,對於一個門外漢也是最容易明白的說法。然而無我和緣起並不完全相等。這涉及大小乘的見地問題。聲聞乘、緣覺乘為小乘,菩薩乘稱為大乘。譯經的大德修習的是大乘佛法所以是站在大乘見地上作翻譯,譯成無我比譯成緣起要準確、傳神、達意。

這裡先說明,大乘和小乘並不是對立的兩種見地。雖然在某些層面上看起來有衝突,但這只是深淺問題。好比小學教數學沒有負數,中學教數學負數不能開方,大學說有負數還可以開方,這並不衝突,只是過程中的教育問題。大德云:隔小於大不可見道。如果大乘見地完全脫離小乘見地,那大乘佛法不過是空中樓閣。

小乘上並沒有無我這種概念。小乘上說的是五蘊非我,只有非我的概念。對於我的定義,小乘並沒有圓滿的解釋。如果小乘佛教強行解釋無我就會出現高票答案 @孫嘉鴻 中的牽強附會。

在小乘見地我乃緣起之上,我是緣起,緣起即是因緣際會。那緣起的思維,因緣際會下若沒有我的摻和,緣起又關我何事。若我覺知緣起是無我,我覺知無我?在四聖諦的概念在覺知上同樣存在一個誰在覺知的問題,所以小乘見地上從來沒有無我這個概念。當然,上座部佛教並不等於小乘,漢傳佛教並不等於大乘,大小乘的劃分最重要的是見地上。上座部有大乘佛法,漢傳亦有小乘佛法,但因為因緣問題,相對比率較少。現實中有許多漢傳的修行者,一直都是修小乘佛法。

大乘見地上的無我是怎麼回事呢。在大乘見地上無我的概念,既有緣起的概念,同時亦有空緣起的概念。何謂空緣起。六根不染六塵不出六識,只是見聞知覺不作相上分別。無相上分別,則無緣起概念。無緣起概念是為空緣起。如此無名相,不一不二,是為不二法門。則是經云:煩惱即菩提,無二無別。若能修為到此,事事隨緣,隨緣而起,緣盡即止,不入我相。不執著於貪嗔痴,亦無覺正凈。不作相上分別則有我相無我相無有分別,既然無有分別則應無名無字,亦無性相之別。若能到此,才能真「無我」。

故古之大德譯經者,把梵文譯成無我,而不譯成緣起。這樣更傳神、準確。無我者,非是無我相,是既有無我相緣起之意,更有無無我相空緣起之意。


這和『無神論』一樣,現在的無神論是建立在否定一神教的基礎上建立的,離開『神』這個概念,你就會發現『無神論』找不到一個更合適的『詞』作為獨立概念,只能在『超自然』、『異常現象』等辭彙上轉圈。

佛教的『無我",是建立在否定婆羅門教恆常『梵我』的基礎上建立的,雖然佛教一直妄圖脫離『梵我』把『無我』作為獨立概念,但顯然是失敗了,一直停留在『無常性』、『非主宰』等概念上。

至於題主說的『緣起』並不能完美替代『無我』這個概念,因為『無我』是佛教特彆強調的。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