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結婚一定要擺酒?

先說說情況,我家兄弟姐妹眾多,5隻,4個女娃1男娃,我和我姐結婚了,我姐沒擺酒,我擺酒了。現在我2個妹妹結婚打算不擺酒,都是90後,覺得擺酒太麻煩,流程太多,人累的半死,還燒錢,直接認親領證得了。

為了說服他們擺酒(多數人稱之為婚宴,我還是習慣用老家話稱擺酒,請原諒我這麼固執),我可是費勁三寸不爛之舌,擺酒的重要性,我覺得原因3點:

一:婚姻要有儀式感

還記得小時候特別期盼著過年,哪怕過年前要忙東忙西,幫家裡做年糕,大掃除,準備年貨,買新衣服……儘管累的很,但還是很開心,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儀式,每做一件事情,似乎都在告訴自己「快過年了,要全家全身全心都亮堂堂的,全新的,來年有個好兆頭」。

而現在長大了,什麼都是買的,不用像以前一樣要親手做,也不需要刻意大掃除,新衣服平時也買,好吃的平時也有,幾乎不用準備什麼了,但已經沒有年味了。

我跟我老公結婚的時候,其實婚禮也很簡單,甚至沒有請司儀,但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會覺得很幸福。

當時婚紗的款式、在哪裡擺酒要怎麼擺、我老公的衣服、打電話邀請哪些親人朋友、我們新房的裝扮都是我們一手做的,那種感覺就像是一起構建屬於我們的未來,我們即將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我們就要開始生活了,每做一件事都會覺得很幸福。

二、儀式越複雜越好

當然了,這還要看自己個人的時間跟家裡的經濟實力。

現在很多人覺得婚禮太麻煩了,能簡單就簡單操作。不過我個人傾向越複雜的好。

其一是上面說的,做的事情越複雜會有儀式感。

其二就是正是因為複雜,免不了需要2個家庭的溝通,在結婚之前,都是2個人談戀愛,而結婚就是2個家庭的結合了。而溝通婚禮,就是第一道關。小到穿什麼鞋子,大到聘金聘禮,2個家庭之間肯定是有分歧的,而怎麼去處理這些分歧,正是能看出未來家庭相處能否和睦。

這幾年太多的婚姻,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就是卡在這一關,漫漫的婚姻路呀,如果儀式中發現2個家庭在這些分歧上沒辦法和睦解決,還不如早點散了。

三、儀式留給未來回憶

人活在每一秒,其實都是平平淡淡的,很少有激動人心的時刻。而人老了,是靠回憶活的。

人生最重要的時刻——結婚,如果這麼重要的時刻,都沒有留下什麼印記,那老了還回想個毛。等你老了,你甚至想不起來結婚那天兩個人做了什麼,自己是怎麼結婚的。

我姐就是沒有辦儀式的,甚至連兩家人見面都沒有,就這樣嫁了。結婚10年了,以下的話是她自己說的,關鍵詞——就像煮飯沒放鹽。

我的婚禮在老家舉辦,其實也是很簡單的,當時只提前3天準備。但現在看到拍的照片,都歷歷在目。

妹妹們幫我挑的嫁妝,媽媽給的大紅包,大家湧上來給的上轎利是,親戚朋友的祝福,想起來就覺得很溫暖。

看下圖,我結婚的時候是元旦,家鄉剛收完稻穀,妹妹幫我挑嫁妝,還是老家擺酒比較有味道。

現在很多人覺得儀式很麻煩,我是真的不能理解,明明是相愛的兩個人,儀式不應該很甜美才對嗎?

最後,希望天下有情人都有一個兩人共建的儀式,難忘而美好的開始。

我是二胎寶媽,喜歡一本正經地瞎說大實話,吐槽生活的苦逼,但還是咬咬牙勇往直前。平時要帶娃換尿包餵奶,比較懶,只有你的贊能喚起我無線的動力。


來公號:90後二胎寶媽

回復:英語,領取寶寶學英語入門動畫片


推薦閱讀:

TAG:婚禮籌辦 | 情感 | 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