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科學與哲學(4)

1、文藝復興

前面我們談到了,中世紀後期,教會的一對矛盾越來越深。就是此岸的行為和彼岸的理想之間的矛盾。這對矛盾對於歐洲人實際上衝擊力太大了,理想還是如此的高尚,但是教會的行為卻是如此蠅營狗苟。為了改變這對矛盾,歐洲興起了兩場運動。一場是文藝復興,一場就是宗教改革。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實質上是從兩方面出發。

文藝復興是從此岸出發,去彰顯人性的特點。宗教改革是從彼岸出發,堅持基督教的理想。

文藝復興是在南部歐洲出現,宗教改革是從北部歐洲出現

文藝復興為什麼會出現?實質上有這麼幾個原因

其一、義大利保留了最多的羅馬文化的遺存。羅馬帝國滅亡以後,羅馬文明唯一傳遞的承載體實質上只有羅馬教會。所以,義大利地區,是歐洲文明程度最高地方。

其二、義大利靠近海洋,對外交流頻繁。這種頻繁的文明交流,開闊了歐洲人的眼界。

其三、1453年,東羅馬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被攻滅。所以一批擁有希臘文化的東正教徒逃亡到西方。進一步促進了古羅馬和古希臘文明的復興。但是大部分的東正教徒是沒有來到西歐,因為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歐洲人搶掠東正教,對於東正教徒的刺激太大了。

文藝復興的內容,就是公開宣稱,人類所擁有的,就應該積極弘揚。

那麼人類擁有什麼?最底層就是慾望。

因此,在北部歐洲人看來,羅馬教會是暗地裡誨淫誨盜,那麼文藝復興就是公開的誨淫誨盜。

但是,這種公開的人文主義的復興,羅馬教廷是公開地支持。

因為羅馬教皇實質上認為他們把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做了。

實際上,文藝復興對於歐洲的歷史,遠不如宗教改革對於歐洲歷史的影響力大,因為文藝復興是有缺憾的。

他們缺乏對於理性的復興。而只是關注感性層面的事物。因此,文藝復興時期,是既沒有哲學家,也沒有科學家。而且不涉及歐洲政治經濟方面的變革。

但是,畢竟這是衝破了中世紀封閉的局面。特別在藝術上,有著鮮明的變革。

比如,中世紀的聖母像,聖母的形象是一個抽象的符號。

實質上,這就要給信徒一種暗示。就是人和彼岸的天國是有距離的,必須依靠教會才能得到救贖。而且,認為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罪惡的,不應該被弘揚。

但是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

這幅畫中的聖母是完全是一個人間的美女形象。特別是下面的天使,更增添了畫作的活靈活現的趣味。

而且,此時也出現了很多裸體的畫作。特別是一種畫特別流行,就是《麗達與天鵝》

這本來是古希臘的一個神話。為什麼這種畫作特別流行呢?

因為這幅畫是有性暗示的隱喻的。因為羅馬教廷不允許去談論男女有關性這方面的事情。

所以,歐洲的畫家就很討巧地,畫麗達和宙斯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來的意思,就是宙斯幻化成一個天鵝,引誘麗達。

這幅畫相對而言是比較保守,有些畫作是大膽地描述男女交歡

這種或者直白的,或者隱喻地去描述男女的性行為是流行一時的。

可以說,衝破偽道德的最好方式,就是公開的墮落。

所以在北部歐洲人看來,文藝復興這幫人實質上就是公開的墮落,和羅馬教廷是半斤八兩的。所以如同《麗達與天鵝》的畫作很多被毀,大多就是毀於宗教改革時期。

2、宗教改革的背景

如果說文藝復興就是「公開的墮落」,那麼宗教改革就是意圖回歸到那個純潔的信仰。

實際上,宗教改革在馬丁路德改革之前,已經零散地展開。

早期改革家,有這麼幾位是很出名的。

第一個是威克里夫,他本來是英國牛津大學的教授。經院哲學的哲學家,他熟練掌握基督教神學,面對羅馬教廷的腐敗之舉,他開始抨擊教會。最主要的就是他開始翻譯英譯本的《聖經》。這部英譯本的《聖經》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在中世紀,信徒是沒有能力去閱讀《聖經》,《聖經》是由拉丁文書寫。所以教會可以肆無忌憚地曲解《聖經》的思想。

當時還沒有印刷術,所以他們都是手抄本,但是依然擋不住私底下大量的人傳抄。

第二個是胡斯。胡斯也是公開地抨擊羅馬教廷的贖罪券舉動,這種舉動激起了羅馬教廷的不滿,於是以異端的名義下進監牢中,並將他綁在火刑柱上,終被燒死。胡斯被燒死的時候,毫無懼色,唱起歌謠,宛如早期教會的使徒們。

3、馬丁路德改革

馬丁路德這場宗教改革才是真正意義上,改變了整個歐洲歷史的一場改革。這場改革不僅改變了德意志的歷史,甚至改變了人類歷史。

這場改革之所以能夠成功,是有原因的。這就要從德意志說起。

德意志與羅馬教廷地理位置還是比較近的,所以羅馬教廷對於德意志的剝削也是最為嚴重的。

而德意志地區,邦國聯立,政權上四分五裂。

這導致,德意志經濟、政治上極其落後,而越落後的地區,他們的民眾就更加信奉宗教。

所以他們把自己的錢,一批批買了那個虛假的贖罪券。

因此,底層人民早已對於這種剝削之舉,深感不滿。

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本來就和教會的教俗之權爭奪很激烈。羅馬教廷在各地的教會,世俗王權不得染指,事實上凱撒和上帝的爭奪是非常激烈的。

故而,世俗王權也有很多王侯支持宗教改革。

那麼,馬丁路德本來是一個神父。他早年希望考取法學,結果他和朋友在外行走的時候,突遭雷擊,他的朋友被劈死。這引起了馬丁路德的心理震動,所以他改學神學。

他也曾經去往羅馬,希望看看自己心目中的聖地。但是到了羅馬以後,他深感失望,整個羅馬烏煙瘴氣。

他閱讀《聖經 羅馬書》的時候,讀到一句話,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於是,他形成了自己的神學思想,也就是因信稱義。

這場改革的起因是這樣的。

1514年,教皇利奧十世要把主教位置,賣給勃蘭登堡的阿爾貝特。既然花了錢,總要把錢收回來。於是兩人密謀,希望在德意志兜售贖罪券。於是派台徹爾去販賣贖罪券。

這位台徹爾深通營銷學的知識,他想了一句口號,因為宗教改革也流傳萬世,

錢幣往箱內丟的聲音一響起,就有一個靈魂從煉獄裡跳出!

這個荒謬的口號,激起了馬丁路德的不滿。

1517年10月31日,他在維滕貝格大教堂上,貼出了《九十五條論綱》

在這份論綱之中,路德提出

第三十六條指出﹕「真誠悔過的基督徒,就是不購買贖罪券,也能夠獲得全面免除罪罰的權利 。 」

第三十九條解釋了贖罪券教士宣講背後的虛假本質:「最博學的神學家也很難自圓其說,如果他同時向信眾鼓吹贖罪券的特效,又宣揚真誠悔罪的必要性。」

第八十六條則終於將鋒芒直指教宗:「教宗是當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錢比古時最大的富豪克拉蘇還多,那他為什麼要花費可憐的信徒們的錢,而不掏自己的腰包來建造聖彼得大教堂呢?」

第八十九條 而且「既然說教宗發售贖罪券是為了拯救靈魂,而不是為了金錢,那麼,他又為何廢止了從前允諾的具有同等效力的赦免和寬宥?」

那些向基督徒說:十字架,十字架。而自己不背十字架的先知,永別了。

兩個星期內,路德的名字,已經傳遍了德意志。

開始的時候,教皇對於路德是沒有什麼興趣理他的。教皇還覺得,哪裡冒出來這樣的人?

但是,隨著德意志的人越來越多贊同路德的主張。

教皇意識到,這不在是一場意識形態的爭奪,更重要就是教會權力的爭奪。

而各地的王侯也紛紛支持路德,因為這幫貴族早就被羅馬教廷敲詐地國庫都空了。

1520年,路德發表了《關於教會特權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信》、《論教會的巴比倫之囚》和《論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這標誌著正式提出宗教改革的主張。

羅馬教廷非常憤怒,下諭表示,開除路德的教籍。

馬丁路德拿到這份通諭,在廣場上,慷慨激揚發表演講,直斥羅馬教廷為敵基督。

廣場上的學生和德意志市民拍手叫好。

羅馬教廷意識到,必須依靠世俗王權抓捕路德。

於是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任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抓捕路德。

於是查理五世,開設了一個沃爾姆斯帝國會議,邀請路德前去。

馬丁路德欣然應允,在路上一批又一批的教徒跟著馬丁路德到了帝國會議。

在會議之上,路德堅持自己的主張,斥責天主教的固有思想。

跟著他的信徒圍著會議水泄不通。

這使得,查理五世和羅馬教廷不敢把事情鬧得太大。

在最後陳詞的時候,馬丁路德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我的良心,我的良心是為上帝的話所約束。除非有人能夠根據聖經而用理智的明晰論據來說服我,我不願,亦不能取消前言。願上帝幫助我!阿們!

我不會改變,這是我的立場

這種強硬的態度,激起了羅馬教廷的不滿。

但是攝於信徒眾多,不敢公開抓捕路德。

當時,薩克森選帝侯非常佩服路德的學說和勇敢,於是他派人劫持路德,藏匿於自己的城堡。

路德後半生大部分時期,就在這個城堡內度過。

他在隱居期間,翻譯了德語版《聖經》。這一點對於德意志的思想史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路德此舉,使得德語成為了一種民族語言。

後來,路德還和一位女子公開結婚,表示和天主教宣稱的獨身制度決裂。

而馬丁路德對於整個德國影響重大,使得德國始終沉浸在宗教氛圍之中,這種影響對於後來的德國古典哲學影響頗深。

那麼路德的思想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四個字,因信稱義。

在基督教中,義和罪是相對的。

基督教鼓吹原罪論,認為人類一生出來由於亞當和夏娃的墮落,就帶有原罪。(這個教義在猶太教中並不存在)。而耶穌把罪孽承擔,把救贖給予世人。讓一切信他的,不至於滅亡。

因此,義就是被救贖之義。

那麼如何被救贖?在中世紀天主教會宣稱就是善功稱義,也就是通過教會開出的一系列行為,例如十字軍東征,買贖罪券等等,然後贖罪。

但是馬丁路德認為,本身這種行為就是動機不良,相當於和上帝做買賣了。而且你的所有行為,在上帝看來,都是罪惡。

稱義並不是因為你做了善功才稱義,而是上帝給你的恩典。

所以馬丁路德回歸耶穌的教導,認為

凡自己謙卑象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

凡是認為,自己通過善功就能贖罪的,認為如同天主教會那樣傲慢,他在天國就是最渺小的。

這種信仰,只有兩個人知道,一個是你,一個是上帝。所以在上帝面前,不可作假。

只有憑藉誠摯的信仰,只有信仰耶穌和上帝,才能得到救贖。這就是因信稱義。

那麼我們看到,馬丁路德的觀點,實質上是沿襲了奧古斯丁的預訂道德觀。認為一切的救贖,都是預定好的。

而中世紀強調的是自由意志道德觀,認為救贖可以憑藉自己的行為得到改變。而這種行為,一方面削弱了上帝的權威,一方面被有心人利用。

所以,馬丁路德才會重新提出這種預定道德觀。甚至比奧古斯丁更加偏激,認為不僅天國已經預定好了,而且地獄的大門同樣預定好了。

這種因信稱義,拉近了上帝和信徒的距離,再也無需通過教會,只需要憑藉虔誠的信仰,就能得到救贖。

其次,馬丁路德,簡化了天主教所開設的繁瑣的儀禮。重新審視禁欲主義,把宗教世俗化,憑藉信仰,日常生活之中,就是崇高的神性。

因此,馬克思說:

它破除了對權威的信仰,卻恢復了信仰的權威。他把僧侶變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變成了僧侶

推薦閱讀:

TAG:宗教改革 | 基督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