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葯,不降血脂,反而讓你患上糖尿病

問你一件事:血脂太高會怎麼樣?

血脂高,是不是膽固醇高?

膽固醇太高,是不是會堵塞血管?

如果你還以為,膽固醇高=心臟病風險高,

強烈推薦你看一部紀錄片:膽固醇騙很大。

今年 9 月,《臨床藥理學專家評論》上,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指出高膽固醇不會導致心臟病,還直指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危害無窮!

這篇論文的作者之一,法國心臟病專家米謝·羅熱里爾博士,正是《膽固醇騙很大》(《Cholestérol, le grand bluff》)的拍攝人員之一。

這部紀錄片回答了很多人一直以來都有的困惑:

膽固醇是什麼?

膽固醇高,就代表心臟病風險高嗎?

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真的存在嗎?

他汀類降脂葯,真的可以治療、預防心臟病嗎?

快搬上小板凳,一起來看看吧!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公視。

01

膽固醇高=心臟病?

紀錄片一開始,就把時間線拉到 1955 年,那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心臟病發,引起全美對心臟病的恐慌。

當時,醫學界對心臟病完全不了解。

關於心臟病的形成原因,醫學專家們眾說紛紜。有的說是維生素缺乏,有的說是汽車廢氣……

其中一個專家,是明尼蘇達大學的病理學研究員,叫安瑟爾·基斯(Ancel Keys)。

他說:你們都不對,心臟病的罪魁禍首是膽固醇!要預防心臟病,就要少吃飽和脂肪!

他的這個理論,是 拍腦袋 想出來的!

這腦門是怎麼拍的呢?基斯發現,病人眼睛裡的黃色瘤,含有大量的膽固醇。他認為,有膽固醇的地方就會有瘤,如果這些瘤在血管里,不就堵塞了血管,造成心臟病了嗎?

為了證明 膽固醇有害,他「精選」了 7 個國家,得出了一張 膽固醇與心臟病相關性的圖表,做出了一份頗具說服力的研究報告。

但實際上,只有他精挑細選的國家,才符合他的理論,其他的國家大多不符合。

人性就是這樣,只看自己想看的,不看和自己觀點相悖的

而科學家難能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克服私心,能公正客觀、不偏不倚地做研究。但是,基斯卻通過數據篩選,讓公眾只看到他想讓別人看到的數據。

他不盡不實的研究結果,卻得到了食品工業和製藥業的青睞。從美國開始乃至全球,掀起了一陣低脂植物性飲食風潮——植物油、農產品、低脂加工高糖食品的銷量節節上升。

鋪天蓋地的 「高膽固醇=心臟病」 的廣告,也讓藥廠因開發降脂葯,獲得巨額利潤。凡是支持「膽固醇有害論」的學者、都與食品工業、製藥業脫不了干係。

偽學者、食品工業、製藥廠,成了堅不可摧的鐵三角。

02

任何說膽固醇好話的,都要滾!

這個鐵三角為了鞏固利益,多年來一直打壓異見者。

1969年,研究員奇爾梅·麥考利發現,死於心肌梗塞的幼童,血液的 同半胱胺酸 濃度過高。他用動物實驗,證實了高同半胱胺酸導致心臟病的推測。

但是,當他發布相關這個論文後,馬上遭到了打擊!一夜之間,他的研究經費全被撤走,還被趕到了蟑螂和蜘蛛遍布的地下室。

資深心臟研究專家喬治·曼恩博士,認為心臟病和缺乏運動有關。他在坦尚尼亞馬塞族部落待了很多年,發現,熱愛運動的 馬賽族人每天吃很多飽和脂肪,但卻極少得心臟病

他發布了論文,當然也被撤走了所有研究經費。

1965年,英國生理學家約翰·雅德金髮論文,指出過量攝入糖才是導致心臟病的原因,他還寫了一本書,叫《純白的陷阱》,直指糖攝入過量對心臟的危害。

英國生理學家約翰·雅德金

製糖業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啟動一項計劃,請哈佛研究人員,針對這些論文發表反對意見。此後,只要有一篇對糖不利的論文面世,就有一篇支持糖反對膽固醇的文章出現。

2017 年,紐約時報揭露,3 位哈佛大學接受糖業 5 萬美金賄賂,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登虛假研究,將心臟病的成因導向脂肪。

03

神葯他汀的崩塌

01.弗雷明翰小鎮實驗

1972 年,美國在弗雷明翰小鎮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抽煙、高血壓、缺乏運動是心臟病的主因。

另外,在連續 14 年的監測中,居民血液里的膽固醇每降低 1 毫克,心臟病發病率增加 11%!這說明膽固醇降低,反而會加高心臟病發病率。

這種實驗結果,不是打臉膽固醇有害假說嗎?

這樣下去低脂食品賣不出去了,降脂葯也賣不出去了,如何是好?

這時候,他們想到了解套的方法。

在當時,醫學界恰好出現了一種新技術,可以把膽固醇分辨為不同密度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LDL 負責把肝臟中的膽固醇、脂溶性維生素等運送到血液,血液細胞才能在這些營養物質的幫助下合成、修復。

當血液細胞吸收了足夠營養後,他們會發送信號,這時 HDL 這艘小潛艇就出動,把血液里多餘的營養運送到肝臟。

這兩種膽固醇,純粹只是運輸的小潛艇,各司其職,一個管進一個管出。

但弗雷明翰的調查人員卻利用它們的功能,武斷地把它們劃分為「好膽固醇」(HDL)和「壞膽固醇」(LDL),人為地建立「好壞膽固醇」的對立關係

在這個理論指導下,藥廠又可以繼續靠賣降血脂葯盈利。

02.降脂神葯——他汀

1980 年代,日本研究員遠藤發現一種物質能降低 LDL,新型藥物他汀就此誕生。

臨床實驗證實,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心臟病發病率,比未服用的人少 30%

這紅紅火火的數據,說明降低膽固醇,真的可以讓人更健康!之前diss「膽固醇有害說」的學者傻眼了,消沉了一段時間……

1987年,美國首款他汀類藥物 美降脂 進入市場。此後,他汀成為 2000 年代最流行的處方葯,全世界有兩億兩千萬人服用。

他汀類藥物的銷量甚囂塵上,成了高血脂人群的第一選擇。

藥廠眼見商機巨大,他們說服美國心臟病協會修改官方指南,將標準膽固醇值,從 220 mg/dL下調到 200mg/dL。

一夜之間,美國需要用藥的人數,從 1200 萬激增到 3600 萬!這可是妥妥的 3 倍利潤啊!

不僅如此,藥廠還引入了 「高風險人群」 的概念,說服公眾相信,不管你有沒有心臟病,只要你 LDL、總膽固醇高,就是「高風險人群」,你要 吃藥控制

在製藥業的強勢營銷下,他汀類藥物成了全球神葯,賣給了大部分心臟病患者,和心臟病「高風險人群」。

03.降脂騙局揭穿

他汀類藥物風風火火賣了 20 幾年,直到 2004 年,美國醫藥界突然出了一件大事!

一個新開發的抗炎藥物 Vioxx,導致 3 萬美國人死亡。司法部門介入後,發現 Vioxx 的臨床實驗報告造假!他們隱瞞了副作用,還篡改了實驗數據。

光天化日下,居然還有學者敢造假?

這個事件簡直讓美國科學界蒙羞,許多有良知的科學家開始查證各個研究,包括他汀類藥物。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所有有關他汀類藥物的研究,降低心臟病的效果,都沒有達到預期!那 30% 的數據,根本是虛構出來的!

不僅如此,這些實驗報告還隱瞞了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

引起糖尿病

輝瑞公司的立普妥(阿托伐他汀),全球銷售額高達 1250 億美元。2014年,英國路透社揭露,美國有 4000 人起訴輝瑞公司 ,訴稱服用立普妥,讓他們罹患 2 型糖尿病。

引起免疫系統失調等慢性代謝疾病

甚至癌症

毒害大腦神經,導致阿爾茲海默病(老人痴呆症)

醫學博士貝雅翠絲·哥隆介紹了一個案例:一名智商 180 的科學家,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結果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病。

他的妻子給他停用他汀,並在一段時間後進行評估,他的癥狀居然全部消失。

但醫生說,如果要讓他恢復到原來 180 的智商,還需要 2 年時間。

類似這樣的受害者數不勝數,傷害已經造成,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

紀錄片最後,導演問參與紀錄片拍攝的科學家:「你們知道自己的膽固醇值嗎?」

大部分專家回答:「不知道!」

04

看完紀錄片...

膽固醇,是人體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正因為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遠遠不夠人體所需,我們的肝臟才會製造 70% 到 80% 的膽固醇。

沒有膽固醇,我們無法合成重要激素。

沒有膽固醇,我們無法給細胞補給足夠的營養。

沒有膽固醇,我們的大腦無法正常運轉。

然而,60 多年來,卻有一批人為了賣出更多的 低脂食品降脂葯,給這麼重要的物質潑髒水!公眾在他們的煽動下,用錯誤的方式追求健康,結果越吃越病……

為了膽固醇,

有人惴惴不安;

有人不敢吃肉;

有人胡亂吃藥……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告訴他——

膽固醇騙很大!

特別提醒:用藥停葯,請和醫生商量

微信關注【野獸生活研究所】回復「紀錄片」,看過去介紹過的電影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回復「吃」獲取一份簡單的低碳水食譜!

主要參考資料:

[1] medicalxpress.com/news/


推薦閱讀:

TAG:糖尿病 | 高血脂 | 心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