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度佛教史(12)一篇文章看懂原始佛教

我們講了,三科,輪迴,緣起,但是這裡面似乎沒有一個邏輯去貫穿這些概念。

我們講佛教,要區分佛教思想兩個範疇

1、神學範疇

2、哲學範疇

什麼是神學?簡而言之,就是信仰在前。就是在認識這個思想之前,你必須信仰。他的邏輯,往往是定義式的。也就是定義某個神,說他必然存在。

並且他也是不可證偽的,也就是他超越人類的一切認識而存在。

佛教也有這個神學範疇的思想,分別是三個

1、業報輪迴

2、業力不失

3、我執武斷

輪迴這個概念,是佛教直接從婆羅門教思想搬運過來的,所以輪迴本身是不可證悟的。說白了,你死了,你怎麼證明有沒有輪迴?

業力不失,指的是不報應,就不失去。就是如果一個人造業,那麼業必然受報。沒有為什麼,這就是佛教死規定下來的。

我執武斷,是從業力輪迴中延伸過來的,既然業力輪迴了,說明你我執了。這就有一個問題,

輪迴都不知道有沒有,憑什麼說我,我執了?就算有輪迴,憑什麼認為我輪迴的原因是我執,難道就不能有其他原因嗎?

這就是佛教死規定,你只要信仰佛教,這三點,就算你懷疑,你也得信,否則後面邏輯沒法推演。

公理: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推論1:因緣所生法,即是有為法,必然具有成住壞空四相

上面是佛陀通過直觀上,看待世界,發現任何一個現象,都是緣生現象,都是通過因緣構合而成,所以但凡有一法,皆是有為法,有為法就必然有成住壞空四相。

並且,一切法是緣起的,就是中道的,如《阿含經》所講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

緣起之法,是法法相依,不可分割,緣緣相應,無盡緣起。

註:這裡要區分一點在於,因緣二字的區別。因,指的是主要條件。緣,指的是輔助條件。

那麼這個思想,意義是什麼?意義在於,打破了梵我合一論,認為有一個超越的神存在,徹底進入無神論。

既然一切法都是因緣法,那麼作為人類,是不是也是因緣法呢?又如何證明,他是因緣法呢?

這就要探討,人是什麼?

佛陀指出,人就是五蘊的集合。由此,我們導出佛教第一個概念,五蘊。

五蘊:色,受,想,行,識

在原始佛教時期,五蘊只是指人,不能用來指代外部世界。他和另一個概念,名色,是等同概念

色,指的是肉體

受,指的是三領納,就是三種宏觀上的感受,分別是苦,樂,不苦不樂。但是佛教又說,諸受皆苦,指的是,從根源上講,一切法是無常的。

想,指的是概念,他指的是人類的建議認識活動的時候,首先要建立一個基本概念,一個知覺判斷能力。

行,指的是造作。他指的是,人類的意志驅動。包括想一件事情,行為本身,都是歸屬於此處。

識,指的是了別,判斷,為總體的認識。

那麼五蘊本身還有一個連接點,是什麼呢?就是色是偏重物質,而後面四項,是偏重精神,那麼兩者是怎麼連接的?

比丘白佛:「善哉所說!歡喜隨喜,更有所問。世尊,何因何緣名為色陰?何因何緣名受、想、行、識陰?」

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

根據這段經文,我們知道,是依靠,這麼一個活動,來完成兩項的對接。

那麼五蘊是怎麼產生的呢?說白了,人類依靠什麼而存在呢?

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

五蘊,依靠慾望。我們可以想一下,十二因緣。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

我們發現,人類的肉體和精神,無不依靠慾望而產生。

註:《心經》中說,五蘊皆空,在原始佛教的解釋和大乘佛教的精神是不一樣的。原始佛教的精神是,五蘊(人類)是無常變化的。這裡的空等同於無常。

從五蘊,我們要知道,人類必須有認識活動。那麼這個認識活動,單獨拿出來分析,就是六根,十二處,十八界。

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

前面五個是色根。色根,分為兩類,一類是凈色根(人體內部的感覺神經),一類是扶塵根(五官)

意根,就是意識本身,比較符合於,部派佛教提出的無等間意。

相對應的,就是外境。也就是六境,色、聲、香、味、觸、法。

色,指的是眼根所感知到的,外物的顏色和形態。

觸,指的是人類能夠感知到的觸的感受。比如說能夠感受到硬度,形態,但是肯定感受不到成分。

法,指的是去掉六根和前面無境,剩下來的才是法的內容。

那麼兩者和合,就會產生識,也就是六識。

那麼這裡應該思考兩個問題?

1、根境和合而成識,那麼這三部分,能不能拆分。就是這樣一個行為,是否可以拆分成,這部分是根,這部分是境,這部分是識呢?

按照佛教的思想,一切法都是緣起相依的,既然是緣起的,就不能簡單進行拆分。這種破斥式,是違背佛教緣起法的。

2、佛教講六根,實際上暗含著一點內容,這一點可能佛陀自己也沒有認識到。

就是所謂六根,就是六種感知載體。在生物學上,感受載體不同,導致生物產生的認識圖像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蝙蝠只能通過他的感知載體,感知到超聲波。

註:上面的,六根,又稱內六處。六境,又稱外六處,兩者共稱為十二處。

繼而,六根,六境,六識,全部稱之為十八界。

佛告三彌離提:「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

那麼佛教講這些東西幹嘛呢?

佛教的終極目標,就是導出無我論。就是通過各個方面,去證明無我。

1、五蘊無常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2、五蘊非我,五蘊無我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如實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講完了,蘊,處,界,我們在上文說過,五蘊以欲為根。那麼我們就要從人類本身去推及到整個生命是如何產生的?這就是緣起論。

佛陀說

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系,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這就是引起,生命緣起的根本原因,在於惑業苦。

惑,指的是迷惑。

業:指的是造業

苦:指的是煩惱

由於迷惑而造業,由於造業而煩惱,由於煩惱又產生更多的業。如此循環不止。

我們細緻地看,我們發現這裡面除了最後一項,苦是勉強說可以論證出來。前面的業和惑,本身歸屬於神學範疇,是定義式的。

佛教所說的緣起法,有很多種形式,最後認定的版本,是十二因緣說。

我們先從一些,不為人知的緣起說,說起。

在《大因經》中,

首先,他分析的方法,從生死開始。

每一個生命,都有生,就有死。

那麼死的原因是什麼呢?是生。

阿難。緣生有老死者。此說緣生有老死。當知所謂緣生有老死。阿難。若無生。魚.魚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若無生。各各無生者。設使離生。當有老死耶

答曰。無也

所以說,生命如果無生,就無死。

如果我們從現在的生物學知道,生命是從無機物中產生的。最終的生命是單細胞生命,單細胞生命以無性繁殖。所以在單細胞生命中,沒有父母,兩性關係,因為分裂出來的個體就是自己本身。只有到生殖成本越來越大的時候,親子關係才產生。

單細胞向真核細胞發展,各種細胞器開始完善。這樣一來,細胞對能量的需求加大,細胞開始集聚起來,共同去吸收能量。可以這樣的話,細胞和細胞直接的營養膜相互遮蔽,細胞開始繼續分化。多細胞分化為組織,組織分化為系統。每一個細胞都要依存其他存在而存在,相互環環相扣。

這樣一來,各式各樣的生物,你方唱罷我登場。

提這點,是要說明兩個問題

1、生命是從無機物產生的,也就是說有情眾生是從無情物中產生的。

2、生命本身是從無生無死狀態向有生有死狀態演化,且越演化,精神最後發展到能夠感知到自身存在的狀態。

所以佛教的緣起說,不能涵蓋所有生命,只能涵蓋高等生命。因為高等生命,已經可以感知到生死了。

阿難。緣有有生者。此說緣有有生。當知所謂緣有有生。阿難。若無有。魚.魚種。鳥。鳥種。蚊.蚊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無有。各各無有者。設使離有。當有生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生因.生習.生本.生緣者。謂此有也。所以者何。緣有故則有生。

這是《大因經》緣起的一個很特殊的部分。為什麼呢?

生的原因,是。可是「有」是什麼意思呢?在這裡,佛陀說是有這個種。

這個種,是什麼意思?這個種,並非是種類的意思,而是種子,原因的意思。他的意思是說,有一個讓眾生輪迴到各道的力量,這個力量就是種。然後這個力量牽引眾生去往各道,然後產生。

阿難。緣受有有者。此說緣受有有。當知所謂緣受有有。阿難。若無受。各各無受者。設使離受。當復有有。施設有有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有因.有習.有本.有緣者。謂此受也。所以者何。緣受故則有有。

接下來,緣受而有「有」。如果按照十二因緣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但是這裡是受緣有,其中愛,取全部不存在。如果沒有受,也就是說,沒有苦,樂,不苦不樂的三領納,後面就不能有輪迴的業力。

實際上說,這和十二緣起也是相近的。按照五蘊,受想行識。

其中,受以後產生概念,然後產生強烈的行(意志活動,對應執取)。

阿難,是故當知是有因、有習、有本、有緣者,謂此受也。所以者何?緣受故則有有。阿難,緣愛有受者,此說緣愛有受,當知所謂緣愛有受。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復有受立於受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受因、受習、受本、受緣者,謂此愛也。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受。

前世的受,造成今生去執著愛,愛又反過來促成今生的受。

阿難,是為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緣老死有愁戚,啼哭、憂苦、懊惱皆緣老死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緣守故便有刀杖、斗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阿難,若無守,各各無守者,設使離守,當有刀杖、斗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刀杖、斗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因是習、是本、是緣者,謂此守也。所以者何?緣守故則有刀杖、斗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阿難,緣家有守者,此說緣家有守,當知所謂緣家有守。阿難,若無家,各各無家者,設使離家,當有守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守因、守習、守本、守緣者,謂此家也。所以者何?緣家故則有守。阿難,緣慳有家者,此說緣慳有家,當知所謂緣慳有家。阿難,若無慳,各各無慳者,設使離慳,當有家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家因、家習、家本、家緣者,謂此慳也。所以者何?緣慳故則有家。阿難,緣著有慳者,此說緣著有慳,當知所謂緣著有慳。阿難,若無著,各各無著者,設使離著,當有慳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慳因、慳習、慳本、慳緣者,謂此著也。所以者何?緣著故則有慳。阿難,緣欲有著者,此說緣欲有著,當知所謂緣欲有著。阿難,若無欲,各各無欲者,設使離欲,當有著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著因、著習、著本、著緣者,謂此欲也。所以者何?緣欲故則有著。阿難,緣分有染欲者,此說緣分有染欲,當知所謂緣分有染欲。阿難,若無分,各各無分者,設使離分,當有染欲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染欲因、染欲習、染欲本、染欲緣者,謂此分也。所以者何?緣分故則有染欲。阿難,緣利有分者,此說緣利有分,當知所謂緣利有分。阿難,若無利,各各無利者,設使離利,當有分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分因、分習、分本、分緣者,謂此利也。所以者何?緣利故則有分。阿難,緣求有利者,此說緣求有利,當知所謂緣求有利。阿難,若無求,各各無求者,設使離求,當有利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利因、利習、利本、利緣者,謂此求也。所以者何?緣求故則有利。

最後一個是很重要的,

阿難,緣愛有求者,此說緣愛有求,當知所謂緣愛有求。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有求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求因、求習、求本、求緣者,謂此愛也。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求。

求(取),他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愛。因為貪愛,所以才會去求,取,執著。

到這部分,這個緣起版本大致說完了。下面我們看第二個版本

出自《大緣方便經》

佛告阿難。緣生有老死。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生者。寧有老死不

   阿難答曰。無也

同樣先從老死開始推,為什麼會有死?因為生

又告阿難。緣有有生。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有.色無色有者。寧有生不

   答曰。無也

為什麼會有生?因為有「有」,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

我們要清楚,這個有,是一個神學概念。當然如果把這個神學成分剝離開,實際上是有一個哲學上的回答。弗洛伊德曾經提出

「力比多」是英文libido的音譯語。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人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將「力比多」解釋為「性慾」,認為這是人格成長的原動力。弗氏理論將人性系統聚集各種原始本能的大本營稱「本我」,認為「本我」是人性系統各種本能運動能量的源泉,並將性慾本能之能量叫做「力比多」。

這和佛教的理論是很接近的,因為佛教認為有,是愛,取成為有的原因。所以貪愛是導致輪迴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佛教和弗洛伊德都可能沒有意識到,人類並不是獨立在自然的一個物種,要理解人類本身首先要理解自然的運作。否則孤立地理解人類,並不能理解人類的本質是什麼。

又告阿難。緣取有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取.見取.戒取.我取者。寧有有不

   答曰。無也

有的原因,是取。執取,執著,造業。

  阿難。我以此緣。知有由取。緣取有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愛有取。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愛.有愛.無有愛者。寧有取不

取的原因,也就是意志行為,他的原因在於愛。因為貪愛而取。

其實這個只能面對人類有相對的普適性,對於其他生物並沒有廣泛性。例如蚊子叮咬人類,純粹是蚊子的本能,這和是否貪愛並沒有什麼關係。

   又告阿難。緣受有愛。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者。寧有愛不

愛的原因是受,如果沒有感受,那麼就沒有貪愛。

阿難。當知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阿難。由有護故。有刀杖.諍訟.作無數惡。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護者。當有刀杖.諍訟。起無數惡不

   答曰。無也

   是故。阿難。以此因緣。知刀杖.諍訟由護而起。緣護有刀杖.諍訟。阿難。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守有護。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守者。寧有護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護由守。因守有護。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嫉有守。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嫉者。寧有守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守由嫉。因嫉有守。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著有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著者。寧有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嫉由著。因著有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欲有著。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者。寧有著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著由欲。因欲有著。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用有欲。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用者。寧有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欲由用。因用有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利有用。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利者。寧有用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用由利。因利有用。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求有利。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求者。寧有利不

   答曰。無也

這部分和《大因經》是一樣的。

阿難。因愛有求。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愛者。寧有求不

   答曰。無也

因為愛,所以有求。

佛告阿難。緣觸有受。此為何義。阿難。若使無眼.無色.無眼識者。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若無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者。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觸者。寧有受不

   答曰。無也

受的原因是,觸。這在五蘊中已經講過了。

阿難。緣名色有觸。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

   答曰。無也

   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寧有身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名色,本身就是人類。按照說一切有部,認為名色指的是人類剛剛發育,還沒有觸覺的時候。

如果沒有人類這個個體,那麼就沒有觸。

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苦.悲惱。大苦陰集

我們重點解釋一下,名色緣識,識緣名色。

這個是一個很長久的問題,因為名色的定義就是五蘊。其中名,指的是非色陰。

那麼,名中已經有受想行識,怎麼又會把識單獨拿出來呢?

大乘佛教的唯識宗就認為,這個識,是一個超級識,根本識,就是阿賴耶識。

但是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原始佛教應該沒有這個概念。我們讀佛教經典也好,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也好,能往簡單理解,就越符合當時的原意。因為他們能夠整理的思想,只能和他們的信息相適配。你不可能指望佛陀了解廣義相對論,因為沒有足夠信息量作支撐。

那麼這個怎麼解釋呢?我們拿出一個比喻,就是父親和家庭。

父親代指識,家庭代指名色。父親是家庭的頂樑柱,但是父親也要依靠家庭。當然家庭肯定也要依靠父親。所以說,父親是家庭的存在的原因,家庭是父親存在的原因。雙方相輔相成

這個解釋符合當時人的理解能力。而阿賴耶識說,是不符合當時的信息量的。因為如果深刻理解阿賴耶識就知道,阿賴耶識是認識論範疇。

問:此經中說識緣名色;余處復說名色緣識。此二種、何差別?

答:識緣名色,顯識作用。名色緣識,顯名色作用。複次識與名色,更互為緣;如二束蘆,相依而住。如像馬船、與乘御者,展轉相依,得有所至;識與名色,亦復如是。

反過來,我們還得解釋,這個識是什麼?按照上文所述,佛陀說,如果識不入母胎,那麼就不存在名色。如果識進入母胎,然後馬上就出來,也不能產生名色。

這個識的描述,是非常符合靈魂的定義。但是我們知道,佛教的核心教義,就是無我論。

在《雜阿含經》中,佛陀斥責

爾時。會中復有異比丘。鈍根無知。在無明起惡邪見。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痴人。無智明。而作是念。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如是所疑。先以解釋彼。云何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

  答言。無常。世尊。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是為正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便修厭。厭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時。眾多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我們把其中的過程去除掉,看結果。

前世的識和後世的識。如果是一樣的,就是常見。如果是不一樣的,就是斷見。而他想說的是識既是一樣的又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是相似相續的。

佛陀認為,所謂斷見,就是認為生前有個實體存在,然後死後就歸於空無。但是輪迴學說可知,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還有一個識存在。這個識是相似相續的,他既不是一直不變的,也不是不存在的。而是無常變化,運動的。

這主要是對於當時的婆羅門教的阿特曼進行破斥,因為阿特曼的體性是不生不滅,常一不變的。

其實這個問題根源是什麼?我們一層層分析

最淺層,我們都知道,就是無我和輪迴主體的矛盾。

往深地想,實際上是神學(業力不失)和哲學(緣起無我)的矛盾。

再往深想,實際上是直觀時空觀和主觀時空觀的矛盾。為什麼呢?

佛陀是一個直觀主義者,他依靠經驗建立整個佛教思想。那麼他對於時間的描述,是跟平常人一樣的,就是以變化為尺度。他是客觀的。

但是人類的意識本身是封閉了外物的客體狀態,而主觀時空觀認為,時間是認識的平台。

那麼假如一個人死了,按照平常人認為,那就是歸於空無。也就是這個主觀的時間就不存在了。但是佛教認為,還有一個延續,那麼這個時間還能保持存在。

那麼這個時間既是存在,又是不存在,就產生一個矛盾。而十二緣起全部是通過時間去連貫各個點。

所以中觀和唯識最終只能邁入認識論中,才能解決這個矛盾。

最後一個緣起版本,就是十二緣起。

出自《緣起經》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嘆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如是名為緣起初義。

我們要講幾個要點

1、十二因緣不是一個直線式,而是各支有其他支的內容,進行一個螺旋式的運轉。比如每一支都有無明

2、十二因緣有其可滅,有其不可控制的。

「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苦集道跡。

  「云何苦滅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名苦滅道跡。」

其中,觸是不可避免。除非,你是六根俱殘。那麼有了觸怎麼辦?就是不起貪愛。不起執著(取)。

就要處處了解自己幹什麼,這就是四念處的來源。

3、最前面的無明,是一個神學範疇,他是一個我執武斷。

最後,我們要解決,人為什麼要不同?

這就是業報不同。佛教認為,自作自受。佛教為了反對婆羅門教的神我。他提出緣起理論。這個緣起理論,有兩個內涵

1、人類沒有絕對自由,所有行為都是因緣所造。要知道,婆羅門教的神我,實際上就是大自在,所謂自在,就是自由自在,就是絕對的自由。但是佛陀說,這個自由是不存在的,追求這個不存在的自由,是痛苦的。古往今來的哲學家都希望去追求這個實體。如西方哲學家斯賓諾莎提出自因

一個實體不能是另一個實體的原因,或者一個實體不能為另一個實體所產生,所以實體是自因,即它的本質便包含著存在。它是它自身的原因,不依賴任何其他的東西,當然也不是上帝創造的。

2、人類有相對的自由。就是自作自受,你造什麼業,受什麼報。你可以自由選擇自我的命運。這是切實的自由,這也是彰顯著佛陀的人本主義(人只依靠自己,而不依靠神),自由主義(人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命)

佛陀最後把這些所有理論,總結起來,就是四聖諦。即苦集滅道。

1、苦。生命本身就是苦難。

在佛教里,生命特別是有情會造業,會輪迴。所以說,佛教是一個「反生命」的宗教。他比老子還反動。老子還只是認為,人類應該回到氏族部落。佛陀直接認為,生命本身就是苦難。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洞察。一般的人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的。

我們把視野擴展到整個自然界我們就能發現其中的含義。貪,是索取。任何物質(包括生命,非生命)都在外界獲取能量和物質。

這是由於熵增原理(在一個孤立的系統內,能量趨向於無序化),而生命就是逆熵增,必須不斷向外獲取能量。比如說,癌細胞瘋狂地繁殖,最終的命運就是自身的無序化,導致自身滅亡。

講這個,是說明生命本身的存在,就是貪的過程。無非是貪多,貪少。兩者沒有任何區別。甚至說,生命和非生命,兩者也是一樣,區別也只是貪的程度不同。佛教認為,緣是維持事物存在的核心,但是他似乎沒有理解到一個問題,緣本身也是變化的。

古人的緣,相較於今人,就少得多。比如一個農夫,他的緣無非是農作物,天氣,賦稅等等。但是今人要面對更為複雜的關係。因此緣本身也是一個不斷增加的過程。

而在這種關係中,佛教思想就顯得更為可貴。因為佛教認為,我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源。而如果因緣也是處於增加的狀態,必然更為束縛人的存在,比如說,任何一個緣的破碎,就會造成這個存在物的破碎。那麼如果不能斷除我執,就會瘋狂地抓取外界的緣,視為我所。那麼自然會增加煩惱。因此煩惱也是增加的。

2、集。闡述苦難的根源和人類為什麼不同。

3、滅。苦是可滅的。

4、道。滅苦的方法。

其中我們要講的是四聖諦和十二因緣是可以相通的。佛陀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覺知老死,覺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是乃至當覺知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

  云何當覺知老死?覺知緣生故有老死,如是老死覺知。

云何老死集?生集是老死集,如是老死集覺知。云何老死滅覺知?謂生滅是老死滅,如是老死滅覺知。

云何老死滅道跡覺知?謂八聖道是老死滅道跡,如是老死滅道跡覺知。乃至云何行覺知?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覺知。

云何行集覺知?謂無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覺知。云何行滅覺知?無明滅是行滅,如是行滅覺知。云何行滅道跡覺知?謂八聖道是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覺知。」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苦,集,對應十二因緣。

滅,道,對應逆觀十二緣起和八正道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