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好四象限法則

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在他的《要事第一》這本書中提出了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這套法則因簡單實用而受到人們歡迎,但你真的了解時間「四象限法則」嗎?你能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正確運用它嗎?你知道如何用五色時間管理法來靈活運用它嗎?

一、四象限法則是什麼?

四象限法則是時間管理理論的一個重要觀念是應有重點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地放在處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上,這樣可以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在人們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時候往往有機會去很好地計劃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卻又沒有及時地去做,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工作質量的下降。因此,應把主要的精力有重點地放在重要但不緊急這個「象限」的事務上是必要的。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處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時間。一個好的方法是建立預約。建立了預約,自己的時間才不會被別人所佔據,從而有效地開展工作。具體是根據重要性和緊急性來化為四個區域,具體看下圖:

二、如何理解四象限?

從上圖可以看到,x軸是重要性,y軸是緊急性,從而形成了4個象限:

1、重要且緊急的

這個象限表示非常重要的,把當下最要緊的事情放進來,方法是馬上去做。

比如:

預約了上午9點去看牙醫

馬上處理領導安排的緊急事項

中午12點前把下午重要會議的資料準備好

把當下最最重要的事情放到這個象限裡面,此象限定義事情的要點:緊急情況、

迫切的問題、限期完成。

2、重要但不緊急的

所謂的重要但不緊急,主要與生活品質有關。意思就是說這個任務很重要,但沒有時間期限的壓力。方法是重點去做。

比如:

制定目標與計劃

人際關係的建立

鍛煉身體等等

荒廢這個領域將使第一象限日益擴大,使我們陷入更多的壓力,在危機中疲於應付。

3、不重要且緊急的

意思就是說這件事情對自己而言並不重要,只是小事情,但有時間的限定或者催促。這一類事我們要努力交由別人去做。比如:

不速之客的拜訪

意外的電話

某些臨時會議

符合別人期望的事情都屬於這一象限。這類事情因為迫切的呼聲會讓我們產生「這件事很重要」的錯覺——實際上就算重要也是對別人而言。很多時候,我們花大量時間在此象限打轉,大多情況下不過是在滿足別人的期望與標準。

4、不重要也不緊急的

這個象限代表浪費生命或消磨時間的事情。這個區間盡量不做。比如:

閱讀令人上癮的無聊小說

毫無營養的電視節目

無建設性的閑聊

雖然有時候,尤其在我們很忙很累的時候,需要這樣的事情來放鬆或緩解壓力,但是如果將此類事情沒有控制的去做,反而對身心有損,剛開始時也許有滋有味,到後來你就會發現其實是很空虛的。

三、如何應用五色時間管理法用好四象限法則?

五色時間管理法屬於第五代時間管理法,提倡像資產一樣配置時間,將時間投資到工作(紅)、學習(藍)、健康(綠)、人際(黃)和思考(白)五個方面,合理消費,避免浪費。

(一)首先把所有要做的事情羅列出來

制定周計劃

寫日記

準備明天會議的材料

看提高工作效率的書籍

刷抖音

突然來訪

跑步5公里

………

就羅列這麼多

(二)按重要程度進行分類

重要且緊急的

1.做明天會議的準備

重要且不緊急的

1.製作周計劃(為了清晰)

2.跑步5公里(為了健康)

3.看提高工作效率的書籍(為了知識)

不重要但緊急

1.突然來訪

不重要不緊急

1.刷抖音

(三)將五色時間元的概念注入四象限里

將時間看做錢,有三個流向:投資、消費和浪費。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1440分鐘,如何使用時間,會導致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首先我們要將時間大量投入到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項,比如說運動、好好吃飯、充足睡眠、閱讀提升、計劃總結、維繫人際等,這有助於我們將很多緊急扼殺在搖籃裡面。

其次我們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處理重要且緊急的事項,將這份壓力轉換為我們提升的機會與動力。

最後對於不重要的事項,不管是緊急還是不緊急,都可以考慮將其轉化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比如突然來訪,限定時間,說明情況,沉入進去交流,在可控的時間內達到溝通的效果,而不是任由別人來侵佔自己的時間,那這就轉為了黃色人際時間。比如刷抖音,可以考慮將其限定在30分鐘,不要任由自己一下子在上面花掉3個小時,最後頭暈腦脹還沒有啥價值輸入,這樣就轉化為了綠色休閑時間。

祝大家能客觀辯證創新地看待時間」四象限法則」,在工作生活中靈活有效地應用,讓自己的生活更加高效,更加有條理,給生命以色彩,給靈魂以滋養,周日繽紛日快樂!

推薦閱讀:

TAG:時間管理 | GTD(GettingThingsDone) | 習慣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