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道德經》(3)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無之相生也③,難易之相成也④,長短之相刑也⑤,高下之相盈也⑥,音聲⑦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⑧,恆也。是以聖人⑨居無為之事10,行不言之教11。萬物作而弗始也12,為而弗志13也,成功而弗居14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15。

注釋

①惡已:趨向罪惡的結局。

②斯不善矣:淪為醜惡。

③有無之相生也:擁有和失去互相轉化;古人云:「紂以甲子日亡,武王以甲子日興」。

④難易之相成也:同六十三章「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難辦的事情和容易辦的事情互相促成。

⑤長短之相刑也:長期戰略利益和近期戰略利益互相衝突。

⑥高下之相盈也:同七十七章「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損有餘補不足就可以和諧共存,「有餘」者就不會失去生存權。

⑦音聲之相和:音和聲交織在一起;合奏為音,單聲為聲,《禮記·樂記》:「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這裡暗示政治寬鬆,人們可以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甚至禽獸言論也可以表達。

⑧先後之相隨:前任政權的覆亡和後任政權的崛起、後任政權的覆亡和後後任政權的崛起接踵而至。

⑨聖人:有優秀文化戰略的政權和領袖。

10居無為之事:堅守無為的準則;無為:見第一章解6。

11不言之教:五十七章:「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用三寶來改善國風、民風,使人們都有與人共存方能使自己保有持續生存權、發展權的共識。

12萬物作而弗始也:萬物都持續生存,而不是像已經覆亡的無數個政權和權勢利益集團那樣,反覆演繹覆亡和崛起、世間萬物也跟著他們衰敗、興旺的老遊戲。

13為而弗志:同七十九章「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意為只管為人民服務,別把自己奉獻的那點利益掛在嘴上,等著甚至要求老百姓感恩戴德;為:作為、無不為,見第一章解6。

14成功而弗居:同七十七章「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八十一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意為政權只管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別因為自己手中有權就為某些人謀求私利,干「損不足以奉有餘」那種讓自己覆亡——失去生存權的傻事。

15弗去:不離開;不失去生存權;國家、政權不滅亡。

翻譯

人世間都知道(持續強盛、持續富有、持續受人尊崇並牢居於執政之位這種)美好的事物為什麼美好,結果卻是所有的政權和權勢利益集團都走向罪惡的結局;都知道美好的結局為什麼美好,卻又都淪為醜惡。擁有政權孕育了自己的失去生存權,自己失去生存權又促成了他人的擁有政權;難於奉獻、易於掠奪和持久享有,成了所有權力者身體里的生死怪胎;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相互衝突常常讓短期利益絞殺永久利益;削高補下可以使全社會美滿,削下奉高可以讓權勢利益集團更加富裕;共同富裕和為少數人牟利的論調永遠糾結難辯。這些前一個滅亡的和後一個滅亡的緊緊相隨的歷史事實,告訴了人們千古不變的事理之常。

所以說,擁有優秀文化戰略的政權和最高領導人,要奉行「無為」的最高原則,完成德(文化戰略作為)的三個使命:讓萬物(當然包括政權自己)持續生存而不是像一個個覆亡了的政權和權勢利益集團那樣常常從頭開始;要做到努力作為而不把自己的奉獻當成(心態上、文化上、政治路線上、策略上、行為上的)索取利益的籌碼;達到了滿意的國家管理效果也不居功;只有不居功,才能讓一個政權不失去執政地位和生存權。

附圖:戰略作為的三個使命——必須把「為而弗志」,也就是「要做到努力作為而不把自己的奉獻當成心態上、文化上、政治路線上、策略上、行為上的索取利益的籌碼」和「成功而弗居達」,也就是「達到了滿意的國家管理效果也不居功」,提高到戰略作為的使命的高度來認識,因為這生死攸關,而這兩個使命的目的都是為第一個使命服務:萬物作而弗始也。


推薦閱讀:

TAG:道家 | 道德經 | 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