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場,孩子的玩具被搶了,我該鼓勵他謙讓嗎?

01

網上看到一位媽媽的求助。

說她3歲的女兒在遊樂場里玩,被一個大點的男孩搶了玩具車。

媽媽勸孩子去玩別的玩具,可是孩子不同意,說自己等了好久才輪到,為什麼哥哥可以不排隊,搶她的玩具車。

媽媽沒辦法,就和小男孩商量,能不能讓妹妹先玩,玩好再給他,結果男孩嚎啕大哭。

媽媽很怕孩子的父母過來,會誤會她以大欺小,有理說不清。

所以就出現了標題里的這個問題。

「遊樂場,孩子的玩具被搶了,我該鼓勵他謙讓嗎?」

02

就在前不久,小樣身上也發生了類似的事。

某天下午,我去幼兒園接小樣。臨走前,我跟小樣說,「給我們家的多肉澆澆水吧。」

(幾個星期前,老師讓每位小朋友都帶一盆綠植來學校,好觀察植物的生長。所以我接小樣放學時,經常會和他澆一下水。)

小樣拿著小水壺,正要澆水時,他們班的一個小朋友突然衝過來搶小樣手裡的水壺。

我能理解小樣的同學只是單純地想澆水。

3,4歲的小朋友還處在「自我中心」的階段,不太能控制自己的衝動,常常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不過那一刻,我並沒有礙於情面,讓小樣把水壺讓給對方。

因為我知道,現在讓了,小樣以後遇到同樣的事,也都會退讓。

慢慢的,他就會變成一個事事忍讓,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好好先生」。

小樣性格原本就很謹慎、小心,看到霸道的孩子,他都會退到一邊,不爭不搶。

所以那一刻,我很友好地對搶水壺的小朋友說,

「你也想澆水是嗎?我們馬上就澆好了。」

這時候,小朋友的家長也來制止,讓他不要搶。

於是,我趕緊讓小樣把水澆完,把水壺遞給了他的同學。

03

在這件事里,兩個小朋友都沒有受到什麼傷害。不過我相信,在他們的心裡會留下一個印記:

要排隊,不能搶,一個一個來。

在這件事里,我的態度是:

1. 不會指責搶水壺的小朋友。

因為這是他這個年齡段的正常表現,我知道他並沒有惡意。

2. 讓小樣迅速地澆水,讓他的同學可以少等一會兒。

這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3. 我不會讓小樣把已經拿在手裡的水壺讓出去。

因為先來後到是規則,排隊使用也是規則。

只有我們大人也遵守這些規則,孩子才會在其他情況下也堅守規則,保護自己的權益。

04

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都希望他們能學會謙讓,做謙謙君子,大家閨秀。

這種教育理念雖然很高尚,但卻會在關鍵時刻,讓孩子受傷。

小樣媽就是這樣長大的,所以我知道,這種不敢說「不」的溫順性格,讓我在成長路上吃了多少虧。

每當我想要為自己爭取一點權益,或是拒絕別人的過分請求時,縱使我在內心喊了100遍NO,現實中的我還是只能笑著說一句「沒關係」

人就是這樣,幼兒階段形成的思維和習慣,長大後,即使你知道不對,也很難改掉。

小樣媽還算幸運,吃點小虧就當是積福了。

怕就怕孩子身上的這種軟弱氣質,最容易吸引校園霸凌家庭暴力

《我們為什麼被霸凌》里有一段文字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對方的毫不反抗、逆來順受,會激發起施虐者更強烈的恨意——你為什麼不反抗——內心深處,施虐者其實是在憎恨自己無力反抗現實的事實。

我們常常害怕,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被霸凌。

想讓孩子遠離危險,最根本的辦法,就是給他一個強健的身體,還有一顆有力量、不妥協的靈魂。

當孩子敢對暴力大聲說「不」,敢向成年人求助時,他就離安全又近了一點。

所以,我們要教孩子謙讓,更要教他保護自己。

千萬不要把孩子養成什麼都可以讓,誰都可以欺負的軟柿子。

很多東西一旦讓出去,就永遠拿不回來了。

喜歡今天的文章,就轉發支持我吧。

歷史文章:

這樣逛動物園,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數學力輕鬆提高

給孩子立規矩竟然可以這麼簡單,比打罵省力多了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育兒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