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梗死亡,元兇真不是「番茄炒蛋」

這幾天,大家討論熱度最高的菜,應該就是番茄炒蛋了。

原因是因為一個電視節目,醫生分享了一個患者的體檢報告:趙女士三年前55歲,體檢結果完全正常,無吸煙史,飲食偏清淡;三年後卻心梗死亡。

趙女士最喜歡的菜,就是「番茄炒蛋」。所以有人說,就是因為吃番茄炒蛋所以引起了心梗。

這是真的嗎?

番茄炒蛋,不止番茄和蛋

番茄糖分含量低,大家也經常當成減肥的食物。番茄炒蛋卻恰恰相反,看似健康,實際上卻是高油高糖。

回憶一下我們的做法:放油→炒雞蛋→撈出雞蛋→放油→炒番茄至柔軟出汁→放入炒好的雞蛋→出鍋。

一碗番茄炒蛋,放了兩次油!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成人每天烹調油攝入只有25~30克,這種做法肯定超標。

與其說是因為番茄炒蛋得了心梗,不如說是因為高糖、高鹽和高油的飲食習慣在危害血管健康。

長期不合理的高油高糖飲食習慣會增加高血脂、高血糖的幾率。但如果因此就將發生心梗的原因歸結於吃番茄炒蛋的話,那還是太牽強了。

40歲後,必須養成這個習慣

節目中提到一點,就是3年前趙女士55歲,體檢結果完全正常。

但是趙女士這3年里是不是沒有做過體檢呢?

而且心梗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病變導致血管發生狹窄。而常規體檢是很難發現血管內的病變情況的。如果三年前趙女士做的是常規體檢,沒有做頸動脈超聲、心臟超聲、運動平板等專項檢查,依然無法發現心血管病變的。

對家族疾病史或者慢性病患者,特別是40歲以上人群,每年光靠單位體檢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加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檢查,才能及時發現預防,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當然,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拒絕高油高糖飲食,堅持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番茄炒蛋,當然也可以放心地吃了!

健康科普、食品安全

謠言闢謠、健身減肥

關注我們的微信號,家庭好醫

大家一起來交流健康小知識吧~


推薦閱讀:

TAG:死亡 | 心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