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二號已進入星際空間?這意味著什麼?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太空漫遊,更多「天文學」「航天」討論歡迎關注~

12 月 10 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消息, 「旅行者2號」成為繼「旅行者1號」之後第二個離開日光層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造物體。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NASA: 「旅行者2號」探測器進入星際空間

NASA原文:NASA』s Voyager 2 Probe Enters Interstellar Space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人造探測器進入星際空間,而所謂的日光層也就是太陽風粒子可以抵達的最遠距離,一旦飛出了日光層,那麼就基本不受太陽風粒子影響了,探測器將直接面對複雜莫測的星際空間。

日光層示意圖

根據旅行者2號探測器上的數據,NASA科學家確認探測器穿越日光層的時間是在11月5日這是人類第一次對星際空間進行探索。

之所以能夠這樣說,是因為旅行者1號在2012年飛躍日光層的時候缺少了一種儀器,即等離子體科學實驗儀器。

旅行者探測器

這個儀器在1980年就已經在旅行者1號上停止使用,但在旅行者2號上仍然可以使用。

憑藉這個儀器的發揮,我們也第一次能夠對星際空間進行觀測。

  • 旅行者2號的位置與基本情況

旅行者2號現在距離地球大約110億英里,即180億公里。

兩艘旅行者探測器的飛行方向,上方為1號,下方為2號

目前NASA仍然可以與旅行者2號保持通信,信號從地球傳遞到旅行者2號上需要16.5個小時的時間。由此看出,旅行者探測器與我們的距離是非常之遠的,太陽光到地球只需要8分鐘,但要到旅行者2號上需要十幾個小時的時間。

等離子體科學實驗儀器可以對太陽風的速度、密度、壓力和通量等參數進行探測,旅行者2號在11月5日的數據中發現了這些參數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並且沒有探測到旅行者2號周圍存在太陽風粒子,因此NASA科學家才有信心認為旅行者2號飛出了日光層。

除了等離子體數據外,旅行者探測器的科學團隊還根據宇宙射線探測系統、低能帶電粒子儀以及磁力計數據,最終才得出探測器飛出日光層的結論。這就意味著,旅行者2號的部分儀器設備在此時仍然正常工作,這就為我們第一次探索星際空間奠定了基礎。

從這個角度看,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才算是一個開始,NASA將組織力量研究探測器傳回的數據。

為此,NASA還加入了一個探測器任務來支持旅行者號的數據分析,計劃在2024年發射IMAP星際測繪和加速探測器,結合IBEX美國宇航局星際邊界探測器的數據,對日光層邊緣的環境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調查。

需要指出的是,旅行者1號和2號目前只是離開日光層,並不是離開太陽系。

不論是狹義還是廣義的太陽系範圍都比日光層更遠,太陽系邊界被認為在奧爾特雲的外緣,這裡距離地球大約1000至10萬個天文單位。按照旅行者2號的速度,需要再飛300年才能抵達其內側邊緣。如果要完全飛躍奧爾特雲,估計要再飛3萬年才行。

  • 旅行者2號還能運行多久?

兩艘旅行者探測器於1977年發射,對太陽系各大行星進行了初步考察,飛出冥王星軌道之後被重新設定軌道,向太陽系外方向前進。

冥王星軌道外空間示意圖

從1977年至今,旅行者探測器已經運行了41年的時間,其原本計劃的任務壽命只有5年,而旅行者2號到目前為止狀態要比1號更好一些。這得益於旅行者探測器上使用的核電池,放射性同位素熱發生器理論上可以工作到2025年之後,輸出功率每年消耗4瓦左右,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除非是故障因素導致的停機外,探測器上的儀器也會因為供電問題選擇性關閉,其中就包括星載攝像機,已經無法工作。

作為地球文明的使者,旅行者探測器上也攜帶了記錄地球方方面面的圖片、聲頻等信息,理論上可以保存數十億年之久。筆者認為,旅行者探測器甚至會變成人類文明的罕見遺迹,如果我們的文明無法繼續存在下去,那麼飛出日光層的旅行者探測器就會變成文明的見證者。畢竟環境問題、核武器、病毒、小行星都有可能摧毀人類。

而且,筆者認為,與旅行者1號所不同的是,旅行者2號在通過進入星際空間之後科學探索並不會很快結束,探測器上還有可以運行的儀器,可以對星際空間的環境進行探索。根據目前旅行者探測器的狀態,兩艘探測器至少可以運行至少5年以上,如果運氣好的話也可能達到10年以上,屆時旅行者探測器就有將近50年的空間運行歷史。

深空飛行中的旅行者探測器

由此我們可以認為,根據NASA給出的觀點,旅行者探測器最多運行到2030年,保守估計在2023至2025年。探測器上的儀器設備不會無限期運行下去,除了本身壽命限制之外,還有電力供應是否持續的問題。

  • 深空探測未來的路如何走?

旅行者2號穿越日光層之後就要進入星際空間,脫離了太陽風的氣泡保護,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旅行者2號將會探測到更多的銀河宇宙射線,這些射線其實是一些具有極高能量的原子,以接近光速在宇宙中穿行。高能宇宙射線的來源比較複雜,比如中子星、黑洞事件,超新星爆發等,都會產生高能宇宙射線。從某種意義上看,每個恆星系統所建立的日光層都可以認為是一種保護傘,在複雜的宇宙射線下,日光層對太陽系生命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目前兩艘旅行者探測器都先後飛出日光層,進入星際空間,接下來最有可能飛出日光層的就是新視野號探測器了。

現在,新視野號探測器距離地球大約64億公里,正準備探索第一個柯伊伯帶天體,對新視野號而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柯伊伯帶示意圖

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達到180億公里,因此在短期內新視野號不會飛出日光層,其更多的任務是側重對柯伊伯帶天體的考察。展望未來,至少在接下來5至10年,很難說會有一個新的外太陽系探測項目出現,新視野號本來有一個姊妹探測器,後來被取消了。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只有這三艘探測器在飛出日光層的同時會保持與地球聯繫,鑒於飛抵冥王星軌道之外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兩艘旅行者探測器更是在1977年就已經升空,在其發射後40年左右才飛出日光層。

那麼可以認為,在本世紀結束時,很可能只有2艘旅行者探測器和新視野號飛出日光層,除非NASA在2030年代啟動一個外太陽系探索項目,那麼在22世紀到來之前,還有一次飛出日光層的機會。否則,不然就要等到22世紀了。

作者:@川陀太空

出品:中國科普博覽


第一個和第二個踏出太陽系的人造物,敲黑板,以後考試要考的。


意味著美帝科技再次領跑全球。


感動啊 上次聽到這個消息已經是在讀中學的時候。

下一次再聽到這個消息估計是中年了。

祝福旅行裝2號一次又一次的進入星級空間,永遠這樣下去。


某天外星文明捕獲了旅行者二號,他們用曲速飛船抵達地球的時候,地球已經不復存在了。


天文學愛好者憑印象強答一波。

新聞里所謂的日球頂層,指的是太陽風遭遇星際介質作用減速為亞音速直至停滯的一道邊界。在這個邊界以內,超音速的太陽風推開了銀河系內的星際物質,而在邊界外,太陽風不再對星際物質構成影響。

換言之,可以把日球頂層理解為太陽在銀河系內吹出的一個氣泡,氣泡內就是所謂的日光層,受太陽風影響,而氣泡外則是銀河系的星際物質,不受太陽影響。所以日球頂層可以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界。旅行者2號通過日球頂層,就可以認為已經離開了太陽系,進入了本星際雲。


推薦閱讀:

TAG:旅行者號 | 太陽系 | 宇宙 | 航天 | 太空探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