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當知是人,為魔所使(圖)—道德真源

來源:道德真源網《聖賢法語》欄目1324篇

摘自:《佛藏經》

舍利弗,若於此忍(「此忍」,即前文所說的「無所得忍」;即一切法空,既無可忍之人,亦無可忍之物),心不歡喜(聞聽無我、無相、一切法空的理論,心不歡喜);聞說第一義空,驚疑譏訶(聞聽諸法實相、勝義諦、佛法的真實義,心裡感到驚恐、懷疑、譏諷、怨怒);聞說我見,心則歡喜(「我見」,即執著有實我之妄見。諸如人們聞聽能夠使自己健康長壽、升官發財、獲得種種現實利益的教法,則感到歡喜,此就是我見);當知是人,為魔所使,若先外道(應當知道,這種人是被邪魔所愚弄,先前被外道洗腦了)。舍利弗,智者於此,不應生憂,但於此人,應生悲心(對待這樣的人不要憂愁,應該心生慈悲)。何以故?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惡者,所獲惡報說不可盡(這種人未來所遭受的惡報無量無邊)。當於此人生利益心(也就是說,應該想法幫助他們,使他們摒棄邪見,走向正道),教以諸法無我,諸法空寂,諸法無作,無有受者(為其講述「諸法無我,諸法空寂,諸法無作,無有受者」的道理)。

  註:括弧內為東方陽熹的注釋。

上傳日期:2018.11.25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