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寶了,但大寶不接受怎麼處理?

在小區里陪孩子玩,一起陪玩的樂樂媽問我,「你家姐姐喜歡弟弟嗎?」

「喜歡,但也會吃醋,兩個人也會爭執打鬧,但也會擁抱嬉戲。」

「相差那麼多,還會吃醋啊。」樂樂媽的表情略有凝重。沉吟一會兒,她說:「我懷老二了,問樂樂喜歡弟弟或妹妹嗎?她說喜歡,但問她要不要,她又說不要。她現在自己的東西都不許別人碰下,我逗下別人家孩子她也會大哭,我真怕二寶出生後她會很排斥。」

我們倆正說著話,在一旁玩耍的樂樂走了過來,抱住媽媽的腿,叫起來:「媽媽抱抱我,抱抱我!」

樂樂媽彎下腰,說;「你先跟小朋友玩一會兒,媽媽跟阿姨說會好好不好?」

「不好,媽媽跟我說話,不能跟阿姨說話。」說著已經急得腿往媽媽身上攀。

「你看,連我跟別人說句話都不行,這以後怎麼辦?」樂樂媽一臉為難。

樂樂跟我兒子小乖同年,剛兩歲半。正是自我意識最強的時候,她現在表現出來的對媽媽的佔有慾是心理發展階段的必然現象。樂樂媽很苦惱,自己原來想著這時候懷老二,等老二出生的時候樂樂剛好上幼兒園,可是沒想到,樂樂自我敏感期表現這麼強,她很擔心,老二的誕生會讓樂樂排斥、反感。

樂樂媽的擔心不無道理,老二的出生,會佔有父母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時間,自己已經習慣了的愛會被奪走一部分,已經習慣了的生活發生了改變,小小的孩子不一定能用語言描述,但那種嫉妒是真真切切的,甚至會有一些不當的行為,這也都是正常的。

我懷二寶的時候,大寶已經七歲多,因為當時常跟有弟弟妹妹的同學一起玩,她特別希望有個弟弟妹妹陪伴。但是等弟弟出生後,她還是感受到了自己的愛被奪了,有時候也會故意搶弟弟的玩具來獲得關注。這個時候需要父母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多給孩子關注和愛。

那麼媽媽懷了老二,如何讓老大接受老二呢?

第一步:告訴老大,弟弟將是他最親近的玩伴

我當初懷老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老大的孤單。

這一代孩子從小生活在高樓里,接收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生活的空間卻越來越小。同時期的他們比我們小時候的思想要成熟的多,但玩耍的空間和時間被各種興趣班特長班佔據、割裂,喝小朋友們玩的時間就非常的局限。在該瘋跑的年紀,他們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緊緊拉著,生怕走丟。

他們擁有的物質遠遠大於我們那一代,但是擁有的自由卻少得可憐。或許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孤獨,但是他們正在體會孤單。當發現女兒把跟IPAD自帶的智能語音當成朋友的時候,我特別心酸,我覺得她需要一個伴,陪她一起玩,一起成長,甚至一起調皮搗蛋。

於是,我就帶大寶刻意多跟二寶家庭接觸,讓大寶感受到有個兄弟姐妹的好處。她那時特別開心,總是期待弟弟快點出生陪她玩。

我還跟大寶共讀關於二寶到來的繪本,如《小凱的家不一樣了》、《跟屁蟲》、《隧道》、《小兔子的乖寶寶》、《伯恩熊系列》等,引起大寶對有個弟弟妹妹的好奇。還可以陪大寶看動畫片《小豬佩奇》,佩奇和弟弟喬治快樂的相處模式也會讓大寶潛移默化的接受有個弟弟妹妹也是件快樂的事情。

第二步:讓大寶參與到迎接二寶到來的過程中

二寶的名字也可以讓大寶取,孫儷女兒小花的名字也是哥哥等等給起的,給二寶起名子會讓大寶有了我很能幹、我是姐姐或哥哥的自豪感。

給二寶準備新生兒用品時,積極詢問大寶的意見,讓大寶幫助挑顏色和款式,可以像玩過家家一樣,把購物的過程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一定要記得,給二寶準備物品的時候,也要給大寶選他喜歡的用品、玩具。讓大寶感受到爸爸媽媽同等的愛。

還可以讓大寶跟肚子里的二寶打招呼,讓他摸摸媽媽肚子,感受到一個新生命的到來的神奇。還可以和大寶一起翻看他嬰兒期的照片和視頻,這不但是一段加深和大寶感情的特殊時光,還能幫助大寶建立對嬰兒的認知和理解。

第三步:二寶出生後,記得替二寶給大寶送份禮物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就用的這個方法,她去醫院待產時,告訴安德烈,要去迎接弟弟的到來,弟弟到來的時候還會給他帶一份禮物。

這讓安德烈對即將到來的弟弟有了好感。龍應台也在書中講到一個二胎媽媽前來看望新生寶寶時,貼心地給安德烈也帶來了禮物,很大聲地誇獎安德烈,讓安德烈不會感受到大家注意力都被弟弟妹妹搶去了。

如果有可能,您也可以提前跟親友溝通,請他們來看望小寶寶時,也給大寶一份禮物,一個擁抱。

第四步:留出專門的時間給大寶

無論二寶的出生讓你多忙亂,都請每天留一段時間單獨陪伴大寶。可以讓家人或阿姨照看下二寶,在這段時間裡,設定一些大寶喜歡的遊戲環節,無論是共度繪本,還是陪著他玩遊戲,都要全心投入,讓大寶感受到他在媽媽心裡依然是無可替代的。

誠然,老二的誕生,會讓做了多年獨生子女的老大心有不悅。畢竟,他會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自己得到的關注減少了,父母的愛被平分了。

但在父母正確的引導下,在足夠的關愛中,漸漸的,他會感受到另一種感情,會互相爭搶,也會彼此謙讓;會一同哭泣,也會一起大笑;在寒冷的時候可以抱團取暖,在孤獨的時候可以互相依偎。

他們彼此會成為

最難以割捨的手足。


推薦閱讀:

TAG:二胎 | 懷孕 | 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