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君到姑蘇見(2)——黿頭渚、留園、山塘街

在蘇州的第2天,卻準備去無錫小逛。昨天抵達時,從火車站南廣場出來,便覺得廣場雕塑和古城門特別古韻古香,可惜著急趕路,沒有細細觀看。這次又從蘇州站出發去無錫,我特意跑到南入口,記錄這讓我激動的景觀。廣場中央是一座范仲淹大銅像,兩邊還有8個雕塑,范仲淹的銅像後面是古城牆和古城平門。蘇州知州范仲淹在蘇州站廣場正中央歡迎各地遊客來蘇州遊玩!

來無錫主要是為了看太湖,雖然太湖四分之三的水域都在蘇州,可偏偏最好的景觀卻在無錫。作計劃時以為逛太湖需要好久,可沒想到交通便利、公交直達,行程提早結束。來無錫只看太湖還是很遺憾的,可以順道看看蠡園

,東施效西施泛於太湖之上。

太湖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黿頭渚則是無錫境內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有巨石突入湖中,似浮黿翹首而得名,有「太湖第一名勝」之稱。太湖絕佳處,畢竟在黿頭。這也不枉我特意跑來無錫一趟。

1934年,電影《大路》在太湖黿頭渚拍外景,擔任作曲的聶耳隨劇組來此,獨自住在一個小閣樓里,創作了《開路先鋒》和《大路歌》。如今,景區里將這個小閣樓開闢為「聶耳亭」留存下來。在聶耳亭的二樓,一切按聶耳居住時的原樣復建。這個愛國的文藝青年,《義勇軍進行曲》作曲人,23歲時就離開了這個世界。斷續歌聲,水天遙憶故人劫;行行何去,湖畔盡多留情處。

儂住東湖震澤洲,煙波日日釣魚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得自由。

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木落五湖秋。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

——元 趙孟頫

《漁父詞》

黿頭渚景區內有一長春橋,橋邊有一七桅杆帆船。據說該船為徐霞客舊船,船本身就是省級AAAA級保護單位。景區內還有一塊刻有「黿渚春濤」的石頭,由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題寫。濤聲吼黿渚,地勝十三洲。再往南走有一處廣福古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一寺,可我們為了趕半小時一班的船去太湖仙島,未再前行一探究竟。

12月,絕不是太湖黿頭渚最美麗的時節,但不同的時光,卻有不一樣的風景。而且,它冬日的美,看到的人還最少呢。

留園,吳下名園之冠,大門卻很小,如同現代公寓里的防盜門一樣,不過這「小大門」裡面卻是別有洞天。這也是留園留給我的最大印象:曲折迂迴,別有洞天。層層相屬的建築群組,變化無窮的建築空間,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虛實相間,令我不由得驚嘆。可惜這曲折走廊的迷離掩映之美太難通過照片記錄表達,我只記得在若隱若現、環環相扣終於得以將湖光山色一覽無餘時的喜悅和興奮!P.S. 盛宣懷的父親曾經購下留園。

山塘街,被譽為「姑蘇第一名街」,始建於唐,距今1100多年歷史。清乾隆1762年下江南時,在此御筆書寫「山塘尋勝」。回京後乾隆還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

在山塘街邊隨便找了家人少的小飯店解決晚飯,點了一道臘肉炒雙筍,一道梅菜扣肉。臘肉炒雙筍實際上是一大碗湯,肉不膩,筍清爽,湯熱乎,不太愛吃筍的我也吃的很香。雖然不是第一次吃梅菜扣肉,但這次應該是吃得最正宗的一回。店老闆說這肉蒸煮凍超過5個小時,幾乎一點油都沒有了,超級贊!

825年,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在任上,他發現去虎丘的路上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來後他決定開鑿一條山塘河。河長7里,故稱「七里山塘到虎丘」。山塘河邊築堤,即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的修建,方便了交通和灌溉。如今,山塘街還有白居易紀念館。

《紅樓夢》第一回有云: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街內有個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姑蘇、十里街……山塘街東起閶門渡僧橋附近,曹雪芹的映射筆法,寫的就是這一二等富貴風流的七里山塘。

上初中時,語文老師曾感慨《五人墓碑記》這篇好課文從課本里刪除。上高中時,看《明朝那些事兒》,讀到五人事迹及蘇州十幾萬市民罷市示威閹黨,帶給我極大的震動。

嗟夫!大閹之亂,以縉紳之身而不改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

——明 張溥 《五人墓碑記》

不要以為渺小的,就沒有力量;不要以為卑微的,就沒有尊嚴。弱者和強者之間唯一的差別,只在信念是否堅定。

——《明朝那些事兒》

五人墓就在山塘街,可惜我去的時候竟然不知道,下次一定前去憑弔!


推薦閱讀:

TAG:蘇州 | 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