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個人心之道——大學唯識解(十)

(十)藕益大師的《大學》題解

唐明謙

那麼藕益大師對《大學》怎麼解的呢?「大者,當體得名,常遍為義,即指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好,現前一念之心是什麼狀況呢?「心外更無一物可得,無可對待,故名當體;此心前際無始,後際無終,生而無生,死而不死,故名為常。」這個心啊,超越二元對待,超越時間,超越生死。「此心包容一切家國天下,無所不在,無有分劑方隅,故名為遍」,這個心還超越空間,包容一切家國天下。

藕益大師這個大字解得非常好,「大字即標本覺之體」,所以什麼是大?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本來的真心!

那什麼叫作學呢?「學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你明白了自己這個真如本心,然後開始實踐,開始自覺、覺他,直到覺行圓滿,故名「大學」。「大字即標本覺之體,學字即彰始覺之功。本覺是性,始覺是修,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稱大學。」所以藕益大師這個題解解的太好了,直接講到我們的心地法門,告訴你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現前這一念心,沒有對待、沒有方所、沒有時間和空間。這一念心你信進去了,就是明心見性,因地的本覺,大家信不信得進去啊?

所以唐宋禪宗的祖師都是直指人心,沒有什麼參話頭。告訴你就是這個——當下這一念心,沒有前、沒有後,生而無生,死而不死,而且當下這一念心就含容了家國天下,唯識學所謂的這個根身、器界、種子,它無所不在,但是你又看不見、抓不著、摸不到,這就是禪宗講的直指人心!

關鍵是從理上我們明白了,但你信不信?你若真信得及、把得定、行得穩,就一下入了「十信位」(大乘菩薩道的修習階次: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等覺、妙覺),佛經講的「一入信門,便登祖位」,為什麼可以做祖師?他信這一念心,沒有一點懷疑,沒有一點對待,突破能所,自肯承當,就叫做「十信位」滿,這時才算開始真正的修行。修什麼呢?「十住位」,所謂的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等等,也就是藕益大師講的「本覺是性,始覺是修,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稱大學。」

但是就怕你信不過,過一兩天又狐疑了,「真心難道就是這樣?這麼簡單?」有時是睡一覺起來又找不到了。所以要修!怎麼樣修?就是大學後面所要講的「四綱七證八目」。

活動預告:心之道——歸零智慧12月1-2日(羅浮山)

未完待續……

心之道雲學堂

以中華文化智慧心法為核心

開展新時代書院實踐與探索

知行合一,經世致用

原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心之道雲學堂」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TAG: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