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大乘

「大乘」這個概念略複雜,因為大乘教的思想起源是佛教(其實最早的「大乘」描述的是修行四念住,踐行佛陀教法的修行者),後來經過長時間的變遷,大乘教的思想開始與佛教有了偏差;然後這偏差與佛教越來越大,並且大乘教內部也開始分化再分化,發展出了很多的分支,每個分支都有很多擁護者;然後每個擁護者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每個人對「大乘」的概念定義都並非完全一致,甚至完全不同。在這裡我詳細的闡述一下我本人對「大乘」的理解,希望給讀者整理下思路。

首先,佛教和大乘教的最根本區別是:佛教最終目標是解脫,大乘教最終目標是成佛。這個根本區別是絕對的——你找不到任何一個大乘教的派別宣稱自己的目的不是成佛,而且你在佛教的經、律、論中也找不到任何關於佛陀要求弟子成佛的言論。哪怕是所謂「南傳菩薩道」,在三藏中也僅僅在小部有非常非常少的篇幅,而且與大乘教的菩薩道有非常大的差異。

在這個根本區別的基礎上,大乘教內部根據佛教「無餘涅槃」的看法不同,分類出三種不同的派別。在論述這三種派別前,我們可以先明確下佛教對無餘涅槃的描述。首先,佛和聲聞阿羅漢在自證涅槃後會了知「生已滅盡,梵行已立,所做皆辦,不受後有」;其中「不受後有」意味著佛和聲聞阿羅漢已經切斷了「有之管道」,即因無明無餘滅盡的緣故,不再會有任何的貪愛執取現象形成,即五取蘊已經止息。對於五取蘊已經止息的佛、聲聞阿羅漢來說,一旦當世的色身壞滅,那麼不再會有任何形式的未來世產生,即「生」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所以對於輪迴中的生命而言,一位阿羅漢無餘涅槃,意味著我們再也無法見到這位尊者死後所生的未來世(SN.44.1,長部1經)。

在佛教中,這種無餘涅槃的描述是符合緣起法的,也是符合世尊的價值觀——厭、離貪、滅的(SN.12.16)。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聖諦,四聖諦中的集諦揭示了「渴愛」是產生苦的根源(長部22經);而在緣起法中,世尊明確的開示了輪迴是因「渴愛」而有「取」,因「取」而有「有」,因「有」而有「生」,即所謂輪迴現象(SN.12.2)。所以在佛教中,四聖諦的理論和實踐結果都是完全自洽的:凡是一切的存在(即「有」)都是苦的,滅苦必然會導致不會再生。

對於無餘涅槃的阿羅漢,世尊給出的評價是「世間中的無上者」(SN.22.76);而佛教的終極目標無餘涅槃,則是「沒有任何其他更優勝或更勝妙的沙門果」(長部2經)。


在大乘教中,有一類大乘教派別是完全認同經藏的說法的。這種派別的擁護者認為,佛和聲聞阿羅漢的解脫並沒有任何區別(也不可能有區別),無餘涅槃就是經藏中描述的這樣殊聖。但是,畢竟聲聞阿羅漢在其他的方面(比如渡人)不如佛,因此他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成佛的(這跟「南傳菩薩道」的擁護者想法類似);而其他人即使選擇成為阿羅漢也照樣會解脫,但是也可以在成就初果乃至阿羅漢後,繼續「會小向大」去成佛(但是一旦無餘涅槃了,也就不能成佛了)。

這種觀點咋一看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持有這種觀點的大乘教信徒也是幾乎百分百認同佛教經藏的思想。但是我本人對其的看法是,這是一種非常冒險的行為,而且不如法。首先世尊提倡直接解脫,不提倡除了解脫之外的事情,哪怕是渡眾生;另外世尊並沒有說過「成佛」的方法,因為佛是需要在無佛之世自覺成佛,不可能有「佛教佛」的說法(SN.22.58)也就是說,如果你跟隨世尊修行,你絕對不可能成佛;但是如果你不跟世尊的法、律修行,那麼你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真·不如法」的。

對於這種大乘教信徒,由於我們很多的關於佛教的見解都一致,所以我並不可能反對他們關於佛教的觀點。但他們用三阿僧祇劫去試圖成佛,我不認同,不評論;我選擇修行成為聲聞阿羅漢,他們也不會太反對或者鄙視。


但是有一類大乘教派別並不是完全支持佛教關於無餘涅槃的觀點的。這種派別的擁護者認為,聲聞阿羅漢的確是如同經藏中一樣無餘涅槃,不再有未來世形成在三界中;但是佛卻可以自由的出入在三界中,並且毫無煩惱和苦,只有大自在。

這種思想有一個典型的看法:無餘涅槃雖然可以有,但是為了大慈大悲渡眾生的緣故,「菩薩」和「佛」不會選擇無餘涅槃,而是會有一種更高級的存在形式:即無明無餘滅盡,沒有貪嗔痴,沒有煩惱和苦,但是卻能在輪迴中持續存在,不斷的渡眾生。而在這種思想下,「菩薩」是要高於阿羅漢的,因為阿羅漢是以寂滅的形式解脫,而「菩薩」和「佛」卻是以存在的形式解脫,儘管他們也可以選擇寂滅。

這種思想是不如法的。很明顯,根據緣起法,「渴愛」不僅是苦的根源,也是過去世和未來世的鏈接,是「生」的必然條件。所以,沒有煩惱和苦的有情生命,必然會在色身滅掉後無餘涅槃;而任何在色身滅掉後繼續在輪迴中再生的現象,都意味著無明。

我明確的反對這種大乘教思想。這種思想與佛教思想有衝突和矛盾,是不可能真正解脫的。但是這種思想非常受大眾的歡迎,因為佛教「厭、離貪、滅」的價值觀與普世價值差距實在太大,對於沒有智慧、不能洞察欲的過患的凡夫而言,這種價值觀非常消極;而發誓永遠在輪迴中解救眾生、能入滅也不入滅的大乘教「菩薩」形象非常親民,廣受擁護。所以一般來說,支持這種觀點的大乘教信徒都沒有怎麼讀過佛教經藏;而在這些信徒面前宣揚佛教「厭、離貪、滅」的價值觀,並且揭示這種大乘教思想不如法,後果往往也不怎麼樣。所以很多修行者即使反對這種大乘教觀點,但是也不會明說就是。


最後一類大乘教派別則徹底否認佛教「無餘涅槃」的存在。這種觀點認為,聲聞阿羅漢沒有真正的解脫,佛才是真正的解脫;任何人最終都是要成佛的,聲聞阿羅漢必然要「會小向大」才能解脫;而所謂的「無餘涅槃」,只是佛出於種種原因而作出的「示現」。

這種思想徹底的架空了佛教,但是這種思想卻是大乘教發展的必然結果。我曾經在 孫嘉鴻:為什麼漢傳佛教普遍放棄了小乘? 這裡完整的總結過大乘教經典的發展流程。其實,從人性上看,如果根據佛教經藏所述,聲聞阿羅漢和佛的解脫沒有任何區別,那麼如果把二者並排的放在人面前,讓人選擇是修習四念住最多七年究竟解脫(長部22經)或者成就初果最多人天七返究竟解脫(AN.3.88),與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維基百科-菩薩道)的六度萬行(先不論這種方案是否能夠成佛)相比較,那麼選擇後者則是一種非常沒有效率的行為。畢竟就算菩薩道再高尚,達到同樣的目的,花費了更多的時間,經受了更多的苦,無論如何都不是明智的選擇,反而是福報低的體現。

所以大乘教思想要想推廣下去,就要體現出大乘教的賣點。而這賣點,就是聲聞阿羅漢沒解脫,佛才是真解脫,但是這樣也徹底的顛覆了佛教自有的理論體系。因此,這種派別大乘教的經典內容只要提及佛教,都會以「不究竟」等辭彙描述;而這種派別的理論,與佛教經藏也是水火不容的。但是這種思想的確讓大乘教有了流傳下來的理由,並最終在事實上掩蓋了佛教。

我強烈反對這種觀點。如果在交流中對方持有這種觀點,我不會與之交流。在我看來,這種觀點是標準的謗佛。


如果你讀完了以上的文字,你會發現我並不是以歷史發展或者理論思想為依據來劃分大乘的,而是以最終期望的結果來劃分的。這種劃分依據最大的好處是,你可以無視掉不同門派的發展路線和義理,從本質來判斷這些思想的傾向:無論這種理論如何演繹,都不會偏離最終結果的。所以你想了解一個修行者對於某些觀點的看法,那麼無論他喜歡中觀、唯識、如來藏,你直接觀察他對於「無餘涅槃」的認知,就一葉知秋了。

所以,並非所有大乘教信徒的所有觀點都是錯誤的;對於佛教的某些觀點,某些大乘教的典籍也可以思路清晰正確的描述出來。但是最終,大乘教會走向「成佛」的方向,會偏離佛教原有的目的。因此,在沒有更充分的文獻證據出土之前,我個人不會選擇任何一種大乘教的派別。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