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習人際關係交往和講話,因為自己不會講話,我覺得講話對於我來說比較重要,有什麼值得推薦的書嗎?

感謝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說:不會講故事的人往往不大會說話!說話與寫作都是表達的一種方式,而表達是要言之有物!

記憶也是如此,不善於表達,就會死記硬背,不會把看到的東西進行自己的理解與加工,整理輸出做筆記,就會出現記憶沒有重點,導致更難以清晰表達。

以上,了解一下!

光看書不會讓你變得會講話,你還需要加上很長一段時間的強加訓練,先學著講故事,如:看完一個小短片,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再對著手機錄音app講一遍,放出來自己聽,就知道那些需要改進的了。或者動物世界?配音員是如何看到動物世界的畫面進行自我闡述的!

平常的朗讀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增加你的語感,讓你平時說話更加流暢,不會卡殼!

周圍交流的人也有很多會聊天的,也是你可以學習的對象,什麼情境說出什麼樣的話,也可以效仿!

每個看起來毫不費力的表現,背後一定付出了千萬倍的努力!我也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也是正在學習,最近看的書是批判性思維,目的是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共勉!

前段時間讀了一本書,書名是:《跟任何人都聊的來》,作者:趙全,是買別的書打包過來的,提醒一下:千萬不要買!

書的內容是這樣的:結論-例子-結論!

例子是這樣的:銷售員推銷不成功-結論-所以要使用結論!

結論是這樣的:微笑、謙虛、謹慎、真誠、注意分寸、讚美等

各種事件與結論硬套!然後你看著看著就會發現80%的事件可以和結論互套得出例子,而且毫無違和感!

沒有過程,一點實操性都沒有!每一小節都能總結出這種規律的書,即使是特別有名的書!

都是垃圾!垃圾!垃圾!重要事情說三遍!

這個例子結論是微笑,改幾個字可以套用其他結論,如:真誠、勾引對方的興趣、自信、幽默、讚美等等……

愛看書的朋友們,看到這種書,請一定要完美的避開!十年後你就可以買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啦!


不請自來~ 看到這個問題,覺得提的特別好!

因為我現在是大三學生,所以我就在學校的人際交往談談我的看法吧!

書的話我就不推薦了,看到其他知友已經回答的相當完善了。

因為我是特別喜歡交朋友的性格,經常會從一些小問題來開始聊天的話題,比如,大學裡大家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的,而且我平常就喜歡研究口音和地域的關係,所以我有時候會首先通過口音問題來作為突破口。當然,這個方法不僅適用於學校,也適用於吃雞,王者榮耀,狼人殺等各種能連麥的遊戲!

比如有一次,在一起上考研課和我坐一起的同桌,她在和她後面的同班同學講話,我就細細的聽,發現她的口音帶有一點錦州口音,但是主要還是能聽出來是普通話,接著我看了一下她,個子不是很高,皮膚也是略黑一點,這時我心裡就大概有了定論。便開始率先搭話,問了一下「你應該是有一個室友是錦州人吧?」然後她回答說「是的。」接下來我們就口音、故鄉、系別都進行了交流,後來她還非常高興地把我上幾節沒來的課的筆記拍給我。這樣也就有了她的聯繫方式,後來又因為考研課常見到,也慢慢的成為了好朋友。

通過朋友認識

相信大家經常都會碰到這種情況,有的時候在一些場合,你的朋友會帶著他的朋友一塊來,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不要僅僅和你的朋友打招呼,也要順帶著問候一下旁邊的人,畢竟誰都不想被別人當空氣吧。

當然了,交際這件事臉皮得厚一點,還得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因為開始的時候誰都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性格。有一次晚上九點多在食堂吃飯,正好看到一個朋友恰巧也在吃飯,頓時就覺得特別開心,但是看到他旁邊還有個人,也就打個招呼便繼續吃飯了,後來那個朋友又跟我說了一句什麼,由於距離有點遠,而且她的聲音又不是很大,我就沒聽清楚,就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幹脆把盤子端過去和她們坐在一起,剛開始肯定是我們兩個交流的很開心,但是旁邊的朋友一句話不說,這時候我便問「你們為什麼這麼晚才吃飯啊」然後朋友回答:「他們倆在圖書館學習,剛出來」。然後我知道我那個朋友不考研,就問旁邊的朋友:「你是要考研嗎?」然後她回答「是」,接著我們就考研的問題說了很多,比如,考什麼專業,考哪裡,都需要複習那些課程?最後走的時候她的基本信息也就都知道了。

談雙方的交集

我們現在生活在網路社會,朋友圈還有QQ的空間動態也都是我們切入話題的好的敲門磚,比如朋友在朋友圈曬去哪玩了,或者是養了一盆綠色植物之類的,平常碰面都可以簡單的問一下,因為朋友曬在了朋友圈裡,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所以你問這些他會很樂意告訴你,而且還覺得你是一個細心的人,很自然的在關係上就拉近了一步。

再或者就是同班同學之間,最近是期末考試備考時間,大家最關心的也就是期末考試,專業課這種,我們就可以問:「複習的怎麼樣了?」「有沒有碰到什麼問題?」當然了,對於同學的問題,如果可以解決就更好了,比如,我就有總結電子版重點的習慣,我會問她需不需要,如果她很樂意接受的話,我會在回到宿舍給她發一份。總之就是就是要談論和雙方都有關係的交集問題。

見到老朋友就談以前的事情

我大一大二都是在學校校報度過的,也是在那裡,我喜歡上讀書,也認識了很多朋友,前幾天和我們同在校報即將畢業的學姐一塊吃飯,我們談論了很多以前在校報的日子,大一那年我當主持人的元旦晚會,在校報偷偷暗戀的女孩,還有以前一起改報紙,後來又聊到她在北京遇到的事和人,以及在新華社實習的感悟。所以交際是要看對方的,假如對方就是一個非常活潑外向的性格,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傾聽就好了,再加上適當的提問。

就說這麼多吧,明天還有軟體工程期末考試,這些呢,就是我這三年來的一些交際經驗,如果有想到其他的會接著補充,同時也衷心希望廣大知友的補充和指正。

然後我就接著做題庫了,逃!


這種實際社會實踐多看書的話用處不大。

多吃點虧就知道如何處事 左右逢源了


《別輸在不懂說話上》、《社交與禮儀》、《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溝通的魅力》、《卡耐基魅力口才與說話技巧》


我覺得聽音頻可能更容易吸收,可以去聽一聽《好好說話》,在喜馬拉雅FM上有音頻(收費的)。而且每一集時長都在十分鐘左右吧。

但是,更重要的是總結和思考。交流這東西是沒辦法量化的,沒辦法按部就班的提升。要交流、言語能力好,更多的是靠自己摸爬滾打。看書只能個自己多一些底氣。戒掉學生心態,世間很多事是不會等你準備好的。


推薦閱讀:

TAG:人際交往 | 講話技巧 | 說話的藝術 | 人際關係學 | 人際關係與溝通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