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2016 年 7 月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July 2016)的中國特刊?


如果有人問我什麼叫做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我會叫他去看《經濟學人》評論中國的文章。

曾幾何時我也每期必看,翻字典看,查工具書看,記筆記看,

直到充斥其中的傲慢噁心了我,短視震驚了我,選擇性無視叫醒了我。

讓我粉轉黑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十年看下來,他們對中國的分析持續性前後自打臉,預測幾無應驗。

到頭來,讓我收穫最多的,竟是為了看《經濟學人》而被我翻爛的字典——好歹單詞是乾貨。

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繼續有模有樣地擺數據,玩邏輯,開嘴炮。

數據多種多樣,就看你指標怎麼選,權重怎麼給。

邏輯就像整容的手術刀,抹臉的化妝品,只要還是人的模樣,就斷不會讓你丑了去。

最終只是為了,開嘴炮。

畢竟,嘴炮打得越響,發行量越大嘛。

這樣的文章,看多少都是太多。


借用Quora上一個老外的吐槽……

按照the economist的說法……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可持續崩潰國,至今已經持續崩潰超過40年……

我就問你怕不怕……

順便加幾句……經濟學人最晚似乎從1976年開始對中國進行預測……已經累計預測一百多個吃棗藥丸……然而無一兌現……因而一個英國老頭吐槽……就算大街上死條狗……都會是共產黨的錯……


正好有空,簡單談一下拋磚引玉吧。

按順序講吧

第一篇是封面文章,關於中國的放在第二篇,看到這我就預感中國可能會有好幾篇文章,但沒想到中間的special report是關於中國的,印象中上一次是將R2,可能有錯誤,等回去驗證一下。

其內容還是ECO的一貫思路,中產在經濟上獲得成功後會爭取政治權力,這裡有韓國和台灣的先例

結論

China部分三篇文章,分別關註:污染、反腐、反吸煙,沒什麼特別值得關注的內容。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

不僅數量多,有幾個篇幅還很長,作為拖延症晚期患者表示,昨天才大致看完。

第一篇提到了常州毒操場,講是中產階級在經濟富足後,在其他社會領域遇到的困難。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提到中國整體老齡化,但中產不僅規模在變大,年齡也在降低,所以中國消費的未來還是很光明的,但是中產的壓力也在變大,教育貶值,好工作難尋,房價高企等。R2上台後對於自由的打壓,中產其實並不太關注,很多人是真心支持R2的。

民族主義,看副標題行了。

個人主義、個性化的興起,傳統價值觀的衰落。有趣的其中提到部分地區離婚率已經提前「超英敢美」了,這部分我截圖出來,給被逼婚的同學們用。

貧富差距、階級分化

感人的基尼係數

其中還提到了中產階級的脆弱性、部分P2P詐騙、溫州土地使用權鬧劇、房價飛漲對年輕人的碾壓。

經濟增速放緩會讓一些潛在問題爆發出來,上面的人真的不傻。

最近幾年的表達空間其實是變小了,關注的人都知道。

公民運動的興起,但受到嚴重的干涉和關注。

都不傻,前幾天新聞說非洲兄弟們都準備回家了。

資本外流,ECO認為我們在做緊急的事兒不是重要的事。

Naive

全篇結論

Finance and economics 部分講了中國債務的問題

總體並不太過分,但企業債部分值得憂慮。國企改革任重道遠,前幾天R2說要理直氣壯做大做強國企,唉。。。希望到時候打的是我自己的臉。總體上沒什麼太值得關注的,都是ECO的一貫立場和言論,也可能是我愚鈍沒看出其中的機鋒,那就等待高人解讀,我回去搬磚了。


一聲嘆息!你們都這麼不珍惜戰忽局的工作成績呢!

艾穆安格瑞!


在經歷了17世紀以來,以法國、西班牙為代表的君主獨裁的一切痛苦,在20世紀全力以赴清除德國納粹、蘇聯等一切獨裁的努力後,歐美世界確實偏執地對於獨裁體制,欲置之死地而後生,起碼也是唯恐避之不及,並竭盡努力抹黑之。

所以,《經濟學人》這種小知識分子氣的道德潔癖偏偏又很強的雜誌,就會不厭其煩地預言中華帝國的崩潰。

估計,天朝放開民間辦報辦刊,我們一定會有一份千萬銷量以上的世界級雜誌《海國知乎圖志》,專門吐槽西方世界的一切紅脖子、黑鬼、老莫的糊塗顢頇愚蠢下作,然後就預測西方世界的徹底沉淪,而自喜。

當然,他們只看到了獨裁體制的壞處,沒看到開明獨裁的好處,學風也是膚淺片面的,就像我們只盯著民粹的膚淺可笑,卻忘記了民主的避險機制。不過他們思維方式基本是正確的,不止學學英文。

民主與獨裁併不是水火不兩立的政治體制,可以說人類社會的歷史中最理想的形態是獨裁,開明獨裁,而不是民主,而好的獨裁過程恰恰蘊含了虛心開放寬容忍讓的民主共和實質,同樣,好的民主過程也該會蘊含遠見決斷堅韌果敢的獨裁基因。差的我不講了,不有趣嘛。

但是獨裁有著弔詭的極大的內在風險,過度依賴於獨裁者本身的個人能力與素質,新陳代謝機制也過於驚心動魄,以至於會造成極大的社會風險。而民主因為風險分散,因而成為了次優選擇。可以斷言人類政治體制的鄙視鏈,完全可以是,開明獨裁 &> 高效民主 &> 低效民主 &> 顢頇獨裁。

所以,選擇了獨裁體制的民族,是性慾旺盛的理想主義者,為了那個曾經爆發過的輝煌壯麗的高潮,義無反顧地忍耐一切不適,反覆抽插不止,不炸一次絕不回頭;而選擇民主體制的民族,是心灰意冷的性冷淡的現實主義者,只要你尺寸別太短、射得別太快、軟得別太過分,起碼還有下一次機會值得期待嘛。嗨嗨,我也是廢話多,統計學上講,就是期望值相同的情況下,σ相差很大嘛,這字是希臘字,念sigma,別搞錯了啊,文盲們。

這都是命,運呢,都是自己作出來的。

cao,啥事都能扯出高潮來,我對自己也是醉了。


任何雜誌都有偏向性,讀者需要把事實和觀點分開來讀。

經濟學人也是如此,在各種政治報道中傾向都非常明顯,但它也從來不掩飾自己的立場,用古典自由主義的視角批判世界各國。正因為如此,透過它的觀點看文章中的實質其實並不難。

經濟學人最有價值的其實不是它的觀點。對英語學習者來說,它最大的用處大概是準備考研或是學習一些詞句。但作為一家新聞評論媒體,經濟學人最大的優點是報道的全球性。

從經濟學人板塊分布就可見一斑:美國、美洲、非洲和中東、歐洲、中國、英國,一本雜誌的絕大多數版面都用來報道世界各個國家發生的事件。這種報道的覆蓋面之廣和著眼角度之細讓經濟學人成為西方世界各大報刊中信息量最大的之一。

誠然,經濟學人對中國的報道傾向非常明顯,甚至到了可以總結出模板的地步:中國好,是自由開放的功勞;中國不好,是政府控制言論、權力抓得太緊的錯。但撇開這些老生常談的觀點,可以看到經濟學人以一種在西方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視角看中國,看到的角度和得出的結論都非常有意思。在這期的中國特別報道中就有寫到,現代化和傳統家庭結構的沒落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沒有了社會主義大家庭或是傳統封建家庭中的緊密感,導致了社會信任的缺失,進而引發類似小悅悅的事件,這不是很有意思的視角嗎?

經濟學人每一篇文章的觀點都不一定對,甚至可以看出明顯的傾向性。但透過這種觀點背後我們能看到的事實,和這種很有意思的西方視角,應該是在閱讀經濟學人的時候更要關注的地方。


經濟學人到底有沒有持續地不遺餘力地黑中國呢?我把最近幾期中國版的截圖貼上來,各位看官自己看吧。


你倒是給個鏈接啊!!!

看了一個答主貼的標題,其實也沒什麼,都是老生常談了,只是這次找了南海爭議和毒操場事件的由頭,把積存了不知道多少時間的文章改頭換面地發出來。


關心關心自己。脫歐才幾天?


刊名應該改一下

經濟學學別人


經濟學人》這個月的中國專題跟《外交政策》(Foreign Affairs 2015年五月和六月的中國特刊有相當的連續性,比較值得一看到的是「Daring to think, daring to act,」關於轉型期公民在黑暗中摸索與政府的相處模式以及互聯網新政的可持續性。

維穩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在知乎上被刪去的內含敏感詞的回答,被消失的人,他們的核心訴求難道不是法治國家和公民社會嗎?我同學說:"很多人抱著那種「我不會被國家虧待因為我不像某些人老想著去犯錯」的心態,殊不知很多人之所以犯錯,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宏大的目標,而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切身利益被無理侵犯的,而這種事情可以發生到任何人身上。"

自由的失去如同溫水煮青蛙。

馬丁尼莫拉的懺悔詩,鐫刻在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

起初他們……

在德國,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

我沒有說話,

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

我沒有說話,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

我沒有說話,

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

我沒有說話,

因為我是新教教徒;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

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延伸閱讀

1. 劉瑜, 清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哥大政治博士,《送你一顆子彈》,《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當他們開始用腳投票」

劉瑜:當他們開始用腳投票 ZT--anny-hua的個人空間--鳳凰網博客

「好在這世上有「用腳投票」這事,讓我們能夠撥開口號的迷霧去判斷制度的優劣。世界頭號公共知識分子喬姆斯基痛批西方的書盡可以永遠佔據排行榜第一,G20或者WTO開會時示威者盡可以一次一次宣布資本主義死刑,但是非洲人、拉美人、亞洲人往歐美移民的腳步卻不會因此停止。」

學術論文:"Why China Will Democratize"
(first author, co-authored with Dingding Che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 Winter 2012, Volume 35 No.1

2. 趙鼎新,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

「當今中國會不會發生革命?」

當今中國會不會發生革命?

「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即使一個國家把合法性建立在像共產主義這樣很不牢靠的意識形態之上,這一國家也是有可能取得較為長久的政權穩定的。這裡的訣竅是:當大多數民眾還相信這一意識形態時,國家就應該採用選舉(程序合法性)來補充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內稟不穩定性。」

「在意識形態和程序合法性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執政績效成了當前中國政府最為主要的合法性基礎。因此,即便中國沒有馬上就發生革命性動蕩的危險,只要國家的性質得不到根本性的改變,再發生一次革命的危險在中國始終存在。」

3. TED talk,MIT的黃亞生教授,民主會使得經濟減速嗎?

黃亞生生於北京,父親是知名記者,曾任中國社會科學新聞研究所副所長 ,爺爺黃負生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50名黨員之一。1981年黃亞生進入哈佛大學政府管理專業,1985年取得該專業學士學位。1991年在約翰·F·肯尼迪政府學院取得博士學位。

Yasheng Huang: Does democracy stifle economic growth?

4. 覆巢:中國權利NGO生死劫(上)

趙思樂,26歲,時評專欄作者,女權獨立媒體工作者, 獲香港「人權新聞獎」。

端媒體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915-mainland-NGO1/

5.Professor Mayling Birney,Decentralization and Veiled Corruption under China』s
「Rule of Mandates」, 倫敦政經國際發展教授,耶魯政治學博士。我去年在北京大學和倫敦政經辦的夏校上過她的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這篇paper的課堂筆記:

The Rule of Mandates demands that center』s highest ranked set of political priorities are met.(relative) In a rule of law system,laws are comparable to each other,so laws should be enforced uniformly.Shifting priorities create relative accountability.

The mechanism in China

Higer levels:set priorities over incompatible directives

Local levels:use recipe discretion (sometimes,national policy is actively de-implemented when they need to pursue higher-priority policy)

Ideal outcome:conditional implementation (hides corruption,very inefficient)

Solution:Change the mandate system,a problem come from above and should be addressed from above

Mandated targets (evaluation points): Veto targets:economic development,political stability(constraint),one child policy (if you fail,you will get punished more severely than if you fail other goals:social security)

You might violate other things to achieve veto target.

兩篇學術論文及《經濟學人》中國專題的pdf版本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cICgX4 密碼: xu5x


經濟學人是很好的學習 英文寫作 的材料


1 經濟學人帶有明顯的政治偏向性,然而只是城牆外的無端揣測,且其中大量對於中國的報道負面的有點匪夷所思;

2 經濟學人最大的價值並不在其政治性也不在其觀點—做為英國發行量最大的雜誌,多讀經濟學人能讓你學到地道的英語表達,也會提高你的英語寫作水平。


據經濟學人記者在國外微博透露,某些訂閱的雜誌貌似未能正常抵達。

剛剛去翻牆又看了一遍這幾篇文章,覺得大體還是比較靠譜,引用的數據也比較翔實,比如多少中國移民了,多少中國人脫貧致富了,多少中國人對政治感興趣了。

話說經濟學人的網站早就被屏蔽一段時間了,最近的文章並沒有怎麼挑釁當局,不過就憑盎格魯薩克遜人的這種傲慢的態度和實在太多的寫作手法,自然是很難被當局容忍的。

中央編譯局和參考消息的專家看看就好了,屁民們還是不要讓他們操心了。


我之前也很喜歡看這本雜誌,主要是它的名氣太大,對於一個喜歡經濟學的菜鳥來說,難免要去一睹芳容。後來在網上找幾本盜版的電子版《經濟學人》,確實覺得不錯,想訂閱,但實在麻煩,而且很貴……現在都很少去關注它了。不過國內的《財經》雜誌也不錯哦。


問題是中國崩潰了世界也就差不多了啊(除了美帝)。。。


也就放在中國大陸,在這種經濟狀況下還能夠正常運作,放其他國家,分分鐘給你罷工遊行。

忠言逆耳,經濟學人的擔憂不是不會到,只是時間問題。


推薦閱讀:

TAG:中產階級 | 經濟學人TheEconomist | 中國經濟 | 中國 | 中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