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Crick 4*4 *4 遺傳密碼錶》中的「鹼基互補配對」 ?

知乎同類問題: 翻譯時如何確保選擇正確 tRNA?

------------------------------------------------------------------------------

該問討論點如下: (1)不經過「鹼基互補配對」,天然蛋白質在細胞內是否可以生成; (2)「鹼基互補配對」化學理論中的「密碼子第3鹼基(擺動)互補配對」假說或者「副密碼子第3鹼基(擺動)互補配對」假說——在《Crick 4*4 *4 遺傳密碼錶》眾多生化理論或假說體系中,具有「核心連接作用」或「唯一橋樑」作用,是強調《Crick 4*4 *4 遺傳密碼錶》的「生物化學意義、非密碼通信意義」的最重要理論,涉及到對「(雙螺旋固有信息)三聯性」、「(雙螺旋固有信息三聯性的)簡併性」、「氨基酸(針對雙螺旋3個鹼基順序的)專一性」、「序列假說」、「中心法則」、「無逗號理論」、「不重疊閱讀」、「密碼子個數64的演算法」、「氨基酸種類數20」等一級基礎理論,「鹼基互補配對兒」化學理論對於其它關聯假說或理論如何解釋? 覺得,至少不能以「目前還沒有人知道具體的原理」為解答;(3)「3個鹼基」是科學重大發現還是化學技術製造?該問涉及到1961年4月22日(無細胞蛋白質合成實驗)之前,「3個鹼基」說法的原始對象是雙螺旋、還是非雙螺旋?作為具有明確的不同分子結構、不同固定原子成分、不同物理性質的3個化學分子,「雙螺旋的3個鹼基」、「信使RNA的3個鹼基」、「轉運RNA的3個鹼基」、「核糖體的(1個氨基酸隱含)3個鹼基」----- 四者完全等同地「替代(翻譯)」1個氨基酸分子,在結構化學上是不可思議、完全不可思議的。

Thank you to anyone who really cares about this issue.


謝邀。沒什麼經不住推敲的,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

蘊含在DNA雙鏈中的遺傳信息,通常是指DNA雙鏈中四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表觀遺傳也會研究核苷酸的甲基化修飾和組蛋白的甲基化、乙醯化、泛素化等對基因表達的影響,甚至還有RNA表觀遺傳學,研究RNA的可逆化修飾對基因表達的調控。此處我們把表觀遺傳放一邊,先把經典的中心法則中最基本的一條線拎出來說一說。就是DNA轉錄到RNA,RNA翻譯成蛋白質。

從DNA到蛋白質

鹼基互補配對原則貫穿DNA的複製,DNA轉錄出mRNA和包括rRNA / tRNA / snRNA / snoRNA / piRNA / circleRNA / miRNA / siRNA / lncRNA等 在內的各種非編碼RNA,核糖體上mRNA與tRNA在rRNA的幫助下配對進行翻譯。所以,細胞內不經過鹼基互補配對,就無法完成上述環節中的任何一步,更不可能合成蛋白質。

Chargaff規則: A+G=T+C,即嘌呤數=嘧啶數

DNA雙鏈中的鹼基互補配對

轉錄時mRNA上U與模板DNA上A的配對,其結構與DNA中TA配對相似

DNA複製和轉錄都是發生在核酸上的,不管是雙鏈還是單鏈,其化學結構相似,序列互補配對,這個大家也都沒什麼疑問,我們不作過多討論。本問題主要集中在mRNA上的信息如何準確的變成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序列,我們詳細說一下mRNA翻譯過程遺傳信息傳遞的保真性。先簡要回顧翻譯中各個步驟,再逐個解答其中疑點。


mRNA經過轉錄,5加帽,3加polyA,內含子剪接等加工,成為成熟mRNA,通過核孔複合體被運出細胞核,進行翻譯。

成熟mRNA通過NPC複合體運出

進入細胞質的mRNA會在核糖體上翻譯成蛋白質。核糖體是由50種以上的蛋白包裹rRNA形成的複合體,由大小兩個亞基組成:小亞基提供mRN與tRNA配對的框架,大亞基催化氨基酸間肽鍵的形成。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核糖體比較

大小亞基的結合通常發生在mRNA的5端,標誌著翻譯事件的起始。核糖體在mRNA上游5端的結合常有識別位點,是一段短的位於起始密碼上游3-9鹼基位置的序列,成為RBS (Ribosome Binding Site) 或 SD序列 (Shine-Dalgarno sequence)。RBS是通過序列比較發現的,RBS可以和核糖體小亞基里的16SrRNA的3端互補配對,對翻譯有較大影響。

圖a為多順反子的原核生物mRNA,b為單順反子的真核生物mRNA,圖示為其上游的核糖體結合位點。

當mRNA結合了核糖體以後,mRNA會被以一次三個鹼基,逐漸拉入核糖體,其上的密碼子進入核糖體核心,進行翻譯。翻譯過程中氨基酸分子與DNA鹼基是對應的,這個對應不是氨基酸直接識別DNA鹼基序列,而是由一系列統稱為tRNA的中介分子來完成。tRNA分子的3端氨基酸接受臂攜帶相應的氨基酸,同時通過其反密碼子環與mRNA配對,將mRNA對應的氨基酸加到肽鏈。

tRNA分子結構示意圖

一個核糖體有4個RNA結合位點,一個是mRNA的結合位點,剩下三個是tRNA的結合位點(A site,P site,E site) 。

核糖體結構示意圖

A位置和P位置tRNA的鹼基互補配對保障了正確的tRNA與其攜帶的氨基酸進入核糖體。由於AP兩個位點很近,正確結合的tRNA足夠靠近利於肽鍵形成,肽鍵的形成也受到大亞基里的肽基轉移酶的催化。肽基轉移後大亞基移動(3個核苷酸距離),失去氨基酸的tRNA進入E位置隨後離開,而後小亞基移動,新的攜帶氨基酸的tRNA進入A位置,就這樣翻譯得以持續進行,肽鏈得以延伸。直至遇見終止密碼,大小亞基解離離開mRNA,標誌著翻譯事件的結束。

肽鏈延伸四部曲


以上我們粗略的回顧了mRNA的翻譯過程,下面我們會討論一些翻譯過程中蛋白質質量調控的具體問題。

(1)不經過「鹼基互補配對」,天然蛋白質在細胞內是否可以生成?

鹼基互補配對原則貫穿DNA的複製、轉錄、翻譯。地球上現有的生物體,離開鹼基互補配對不可能合成新的蛋白質,存活下去繁衍後代就更不可能。

(2)信使RNA的3個鹼基對應1個氨基酸分子,沒有什麼不可思議。

因為這個過程藉助tRNA氨醯tRNA合成酶作為中介,而不是氨基酸直接識別核苷酸序列。氨基酸不能直接識別對應核苷酸,由tRNA作為中介根據密碼子帶著氨基酸過來合成肽鏈;氨基酸也不能識別tRNA,不知道加到誰上邊,由氨醯tRNA合成酶作為中介指導氨基酸與tRNA的結合。tRNA氨基酸接受臂帶了對應的氨基酸,反密碼子環識別密碼子,就可以將m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對應成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序列。

(3)鹼基互補配對怎麼就能保證加上的tRNA是正確的?會不會錯誤地把不配對的tRNA加上去?

前邊說過核糖體上的A位點和P位點是接受tRNA和肽鍵形成的位點。只有當tRNA與mRNA嚴格配對時,才能保證tRNA緊密結合在該位點,否則密碼子與反密碼子不配對,就會形成結構上的扭曲,使tRNA不易進入核糖體或容易脫離。小亞基提供mRNA與tRNA配對的框架,小亞基里的16SrRNA也會監測密碼子-反密碼子的配對,增加蛋白質合成的準確性。

16SrRNA監測密碼子-反密碼子配對

(4)氨基酸怎麼加到tRNA上去?

氨基酸加到tRNA3端氨基酸接受臂是由一些列被稱為氨醯tRNA合成酶的東西完成的。氨醯tRNA合成酶利用ATP活化氨基酸。ATP水解高能磷酸鍵,AMP連接氨基酸形成腺苷酸化的氨基酸,在不離開合成酶的情況下,將AMP上連接的氨基酸的羧基轉移到tRNA分子3末端的糖羥基上。通過活化酯鍵連接氨基酸到tRNA並形成最終的氨醯-tRNA分子。

消耗ATP活化氨基酸並將其轉移到tRNA氨基酸接受臂上

(5)鹼基互補配對可以保證tRNA與mRNA嚴格對應,保證tRNA是對的就行了嗎,怎麼才能保證對的tRNA也攜帶了對的氨基酸?

tRNA通過反密碼子與mRNA上的密碼子通過鹼基互補進行配對,但是tRNA本身不能識別氨基酸氨醯tRNA合成酶負責往tRNA上加氨基酸。每一種氨基酸都有特定的酶將其結合到合適的tRNA上。tRNA與氨基酸的正確對應需要靠氨醯tRNA合成酶來識別和催化。

氨醯tRNA合成酶依據其結構和化學互補性識別正確的tRNA,tRNA允許合成酶探測tRNA的各種特徵。大多數tRNA合成酶直接識別匹配的tRNA反密碼子,這些合成酶含有三個相鄰的核苷酸結合口袋,每個口袋在形狀和電荷上與反密碼子中的核苷酸進行互補。 也有一些合成酶識別的是氨基酸接受臂上的核苷酸信息。大多數情況下合成酶識別tRNA上多個區域。

氨醯tRNA合成酶識別正確的tRNA保障翻譯的準確性

體外實驗中,如果人為的將tRNA連上不是它對應的氨基酸,那麼這樣的非對應氨基酸會被加入到肽鏈。所以保證氨醯tRNA合成酶往tRNA上加氨基酸這一過程的準確性,是鹼基互補配對以外的保證mRNA正確翻譯所必需的,兩個過程缺一不可。

氨醯tRNA合成酶和鹼基互補配對是準確翻譯中兩個不可或缺的過程


你這個是用google把英文翻譯成中文的么,讀著非常不通順啊。。。

最開始研究密碼子的時候確實是在體外的試管裡面,利用包含核糖體在內細胞提取液發現這個規則,但是後來在體內進一步驗證的時候,實驗結果跟這套理論吻合得很好,說明這套法則完全沒問題~如果這個法則有問題,那麼基因工程尤其是重組胰島素生產之類的基本就是瞎扯淡,更別提從無到有的合成生物學。。。不過這個密碼子表上面還是有些變數,比如部分古菌裡面吡咯賴氨酸用UAG,硒半胱氨酸用UGA等。

而且如果你把蛋白質的範圍放寬點的話,比如十幾個氨基酸的也算,那麼有一部分蛋白是可以通過非核糖體肽途徑合成的,這類主要以細菌次級代謝產物為主~


推薦閱讀:

TAG:物理學 | 生物化學 | 有機化學 | 分子生物學 | 國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