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獨家解讀或讓中國白酒排名位次發生變化的「1+3+N」……

原創: 首席記者 楊孟涵 華夏酒報 今天

繼黔酒、川酒、豫酒等諸多酒業板塊推出振興計劃後,曾以「八大名酒」聞名天下的湖北省,也順勢推出相應的名酒與產區打造計劃,力圖重振「楚酒」聲威。

憑藉較強的營收與盈利能力,楚酒已經躋身成為全國最強白酒板塊之一。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欠缺一線白酒品牌的問題,在消費需求劇變的今天,如何提振酒類產業成為湖北地方政府與酒業人士共同關心的重要課題。

楚酒躋身全國四強

/

川酒、黔酒、楚酒、魯酒、蘇酒、徽酒……白酒各大板塊在新一輪的競爭之中各放異彩,在強手如林的酒業版圖中,楚酒已經在諸多白酒板塊之中位居第四。

2017年度,以產能而論,四川在各大白酒板塊中依舊排名第一,生產了372.4萬千升白酒,山東、江蘇緊鄰緊隨其後,湖北以62萬千升的產能排名第六。

產能並不靠前,但是湖北酒業在營收、盈利方面則表現較強。在2017年度全國重點省市白酒產業主營業務營收排名中,四川、貴州、山東分獲前三。湖北則以322億元排名第四,超過了江蘇和安徽。在白酒產業利潤排名上,貴州、四川、江蘇分列前三,湖北依舊排名第四。

綜合來看,湖北酒業板塊以效益(營收、利潤)來衡量,應在白酒板塊之中位居第四,鑒於楚酒板塊產能相對較少,其蘊含的競爭力更為強勁。

但是縱向來看,湖北酒業的擴張步伐則相對放緩——2017年湖北白酒行業發展的各項指標比起2014年前的黃金髮展期,仍有較大回落。2017年全省白酒產量增速比2012年回落17個百分點;收入增幅比2013年回落 12個百分點。

綜合實力躋身第四位,這是由上一個黃金十年的基礎而來:2005年湖北出台《關於促進酒業發展的意見》,2013年出台《做大做實做強湖北白酒產業行動計劃(2014~2017)》,這兩個文件促進了全省白酒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成就了全省白酒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楚酒整體產能從2007年的25萬千升,上升到2017年的62萬千升,營收與利潤也均位居全國前列。

儘管八大名酒的風光不再,格局已變,但是湖北仍有一批強而有力的名酒品牌。稻花香已經連續九年蟬聯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而稻花香、關公坊、清樣、白雲邊、勁酒、毛鋪、枝江、石花、珍珠液、黃鶴樓等一大批品牌榮膺中國馳名商標。

勁牌2017年營收104.9億元,位居保健酒品類第一位。其他如白雲邊、稻花香等白酒企業,也均有超過40億元的營收。

市場劇變,核心競爭力仍有不足

/

以300億以上營收、78億利潤贏得酒業板塊第四的位置,楚酒板塊規模雖大,但仍面臨一系列問題。

外界歸結認為,湖北酒業整體發展質量、品牌價值、經營水平與創新能力均有待提高。比之於其他板塊,白酒方面沒有一個一線品牌,品牌之下也沒有產生一個超級大單品,這成為楚酒發展之痛,此外,整個湖北目前還沒有一家上市白酒企業。

以發展質量而論,楚酒在營收與利潤方面排在全國白酒板塊的第四位,全省具備生產許可證的酒企有170多家,規模以上為57家,存在著小企業多、規模小的問題。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產量、主營收入分別是四川的1/4、 1/5、 1/6;原酒生產能力不足。以品牌價值和品牌力而論,除了勁酒是全國一線品牌、,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外,其他白酒大多屬於二線品牌。與其他酒業板塊相比,四川擁有4家酒業上市公司,安徽有4家,湖北則目前沒有一家上市酒企。

進入到深度調整期以來,部分酒企轉型力度不足、應對形勢不力的弱點暴露出來——據統計,一些企業2016年的營收額只相當於2012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幅度近75%。但一直沒有止跌措施,市場應對不力,市場份額大幅度萎縮,企業生產經營陷入極度困難的狀態。與之相比,調整期呈現負增長狀態的五糧液,迅速止跌企穩,已經實現了大幅度增長。

目前,楚酒的銷售仍主要集中在湖北地區,區域性較為明顯,雖然在省內佔據主導地位,但是並未走向全國,市場空間不廣。各省白酒市場大多地域性強、限制較多,進入難度較大。雖有勁牌、稻花香、枝江等品牌在全國打出一片天地,但仍無法佔據當地市場主導。而在湖北省內,多家酒企搶佔市場,競爭激烈。

打造名酒與名產區

/

近年來,其他酒業板塊,諸如貴州、河南、四川、山東,都推出了扶持本省酒業的相關政策舉措。在這樣的態勢下,湖北也同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圖打造楚酒新形象。

品牌力的不足,被看作是妨礙楚酒振興的一個重要問題。儘管存在著諸多不足,但是在經濟轉型的機遇之下,在政府的產業扶持政策之下,楚酒提振有望,未來將形成「4大產區+5大品牌」的集群發展態勢,並與縣域經濟相連,整體向上。為此,有關方面提出,未來楚酒應從「依靠量的擴張轉變到質的提升上」,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雙線並舉,打造名酒與知名產區。

根據湖北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傳來的消息,打造知名品牌對於白酒產業有著重要意義,未來將結合湖北酒業實際情況,聚合各方力量、傾力打造名品,成為帶動楚酒復興的重要力量。

依據規劃,未來將形成集群,帶動湖北酒業整體向上。按照「主品牌+系列品牌」的品牌梯度培育計劃,湖北計劃推出「1(勁酒)+3(白雲邊、稻花香、枝江)+N」的楚酒梯隊——1個國際品牌產值200億元,3個國家品牌產值100億元,N個區域品牌、5家產值20億~30億元、一批產值10億元。在產區方面,未來楚酒將重點發展四大產區、五大強縣以及N個特色小鎮與酒庄。四大產區,分別指的是宜昌、襄陽、荊州、黃石,在這幾個產區旗下,各有一批較為強大的酒企支撐。譬如襄陽產區擁有石花酒業、古隆中、梨花村等企業,荊州擁有白雲邊等企業,黃石擁有勁牌,宜昌擁有稻花香和枝江等。

五個強縣包含大冶、松滋、夷陵、枝江、谷城,也都擁有較強的產能與品牌。與此同時,為發展縣域經濟與旅遊經濟,集酒產業、酒文化、酒旅遊、酒生態於一體的特色產業小鎮打造計劃也在發展之中。未來將會把楓林、龍泉、新江口、馬店、石花、藕池、野三關……等N個小鎮納入其中。此外,培養一批特色鮮明的白酒酒庄也在計劃之中,以此形成融產區、品牌、特色小鎮為一體的強大白酒板塊,重振楚酒!

- THE END -


推薦閱讀:

TAG:白酒 | 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