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我在百度里看到關於道士的說明「道士是中國道教的神職人員。《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但是其中列舉的早期名人都是同時代最典型的智者,在早時是否另有含義?


無需什麼高大上的想像,對一般人來說,道士們其實不過是另外的一群普通人,只不過都有自己的追求與信仰罷了。

道士有觀里的也有觀外的,觀里便不多說了,說說觀外的道士。

其實有不少正一傳承的真道士就活躍在大家身邊,只是不願意告訴別人而已,因為會顯得與別人不一樣,所以該上班的上班,該當老闆的當老闆,該搬磚的平日繼續搬磚。

其中有些修行得好的,幾乎看不出他們會與其他人又有什麼區別,喜怒哀樂眾相一一俱全,因為修行中有個層次就是和光同塵,一般沒有修行經驗的人是看不見的,這就是所謂的真人不露相。

注意,這類要與那些雖然穿著道袍拿著道士證,但是酒色財氣一樣不缺的假道士分別開來。

如果你身邊有特別平凡的,不愛參加聚會活動的,但是似乎知識面很廣,國學方面多有涉獵的,思想非常正能量,智商顯然比較高的人士,便應當留心下,在凡俗世界的背後,他很有可能是一位的道士。


你尋功名我尋仙

你享富貴我享閑

功名富貴一朝散

你在紅塵我在天


其實,我家龍虎山,正一派。

原來,從小到大的感覺,在天師府里,那些道士都不怎麼搭理人,什麼泉水都隨意喝自己打就是,還有走什麼八卦步那些亂七八糟的,邊上的道士會教你怎麼走,怎麼弄,但是弄完從來不提錢的事,也不要捐贈。進去跪拜各路大神,裡面就一個道士坐一個小桌子,桌子上有些上上籤之類的東西,但是他絕對不會吆喝你過去算一算。拜一拜都是你自己隨意來,道士興趣來了還會給你介紹這神仙是哪路神仙管什麼的充當一下導遊。

但是,現在回去發現變了。

所有眼睛看到的地方,都有捐贈箱,連喝泉水的地方都放一個箱子那些亂七八糟的地方。

不過感覺比寺廟會好一點,估計剛開始弄這玩意比較靦腆哈哈。

後來,有熟悉的親戚在裡面,找他問天師府變化的來由

回答道:現在不比以往,原來是國家有經費養著,所以大家不在乎這些。現在國家不管了,我們變成自管單位了,得自己養活自己不是。但是,真的超級賺錢


我堂嫂的爸爸就是道士,他們是個道士團體,以前一起拜師學藝,現在基本都60+了。

他們可能不是真正的道士,就是鄉下死人了會請來做法的道士,甚至有人叫他們和尚,我觀察過他們牆上掛的嘴上念的都是道教的東西,和和尚沒關係。

一共有七個人,道袍感覺比較劣質,五毛錢一根紅領巾的那種布料,黑色的,道袍上全是煙燙的洞,天氣熱,好幾天也不換洗,衣服也不好好穿,邋裡邋遢的,但毛筆字寫得很好,我也很喜歡聽他們帶著唱腔念經,還有一套樂器,想起來了就敲幾下吹幾下。

兩個月前爺爺去世,就請了這群道士,要唱三天,第一天最老的道士請我幫他弄好了微信,他說自己年紀大了不會用,下線了之後再也登不上去,然後問了我的名字,幹什麼工作,我覺得他就是個蠻慈祥的老爺爺。

之後幾天他一直喜歡叫我給他拿水拿東西,我也喜歡看,就隨叫隨到。

每天要組織孝子賢孫們叩頭兩次,一次是中午,一次是晚飯後,手裡拿著寫著我爺爺名字之類的小旗,唱的好像是經文之類,中途會念到所有人的名字。

每次要準備給爺爺的飯菜,還有一杯酒一杯茶,叩頭快結束的時候敬給我爺爺。

他們做法期間是吃素的,晚上熬夜要加餐,每天都要點菜,一般也只會要茄子豆角之類的,最喜歡點名叫我爸做,覺得我爸做得最好吃。

這樣一說起來,我們孫子輩情緒都收放自如,白天一個個都很悲傷,一到晚上一熬夜就想party,大約是因為過年都難得聚齊,我們每天凌晨在靈堂邊燒烤啤酒醬板鴨,我們活活復興了小鎮上的燒烤和滷味小攤,兄弟姐妹之間越來越親密,甚至有一天晚上我們還裝好話筒k歌了,尤記我堂姐夫的那句「這首《baby》獻給我最愛的爺爺」……

話說遠了,只是提到道士加餐就不禁想起那些不眠的夜晚和一個個啤酒嗝。

出葬前一天,道士們帶著所有孝子賢孫們去「請水」(這是諧音,方言我也沒聽清),那次道士們穿得最正式,老道士甚至穿了一件比較鮮艷的道袍,他在最前面帶我們幾十號人去了一個水池邊,具體幹了什麼沒看清,可能是舀了水吧,我排在隊伍後面沒看清。

回去的路上聽到道士們討論要買個電動汽車,問我一個賣車的大嬸,說電動汽車能坐幾個人,大嬸說五個,道士就說那還有兩個道士就只能綁在車頂了。

晚上兩個道士就去旁邊扎房子,用竹子和紙糊的,到時候一起燒給我爺爺。

好像都是一些習俗,印象最深的就是道士們有一種香超能殺蚊子,點了那個香,蚊子一片片死,因為靈堂不能打掃,所以地上一層黑色的蚊子屍體。

爺爺出葬前一天晚上,有個有趣的儀式,好像叫「過橋」或者「過河」,最老的道士擺好桌子椅子,點好香,把大家輪流叫上台,會唱一些祝福的話,然後找大家要煙錢。

如果你給五十或者一百,他們會收但是最後還是會還給主人家,但是他不會放你回去,會接著纏著你要煙或者小錢,不給就一直對著你唱。

蠻有意思的,村裡好多人來看,唱詞很有趣,看得一陣陣鬨笑。

輪到我的時候也沒為難我,給了一百加上兩包不貴的煙,就放我下去了。

最後第二天統計,我們家大錢一共是給了三千多,大伯就做主抵了一半的道士錢。

實際上我覺得這活動並沒有什麼宗教意義吧,就是想多掙點錢,但還是蠻有趣的。

三天一共是收費七千多,三天道士都是輪流念經,沒有休息的,也常常看到道士念經念著念著打瞌睡的。

就是一個習俗吧,道士平時也喝酒吃肉帶孫子聊微信,非常愛煙。

出葬那天,我們村還實行土葬,不知道為什麼鄉里總是沒有那麼嚴。

地是我爺爺十多年前就看好的,旁邊留的一塊給我奶奶。

早上出門時家裡燈必須全開,大家看爺爺最後一眼,五天,我爺爺一點變化都沒有,大家哭了一陣,給爺爺棺材填了一些東西,就被安排著舉花圈和花籃去了。

兒孫們不能再碰棺材,幾個抬喪夫是村裡的壯年,很認真地把我爺爺擺得很正。

然後就釘棺了,我堂哥作為長孫,必須坐在棺材上,抱著爺爺的照片。

走了一百多米,棺材掉頭,然後停下了,所有子孫都朝棺材方向跪拜,棺材什麼時候起,人什麼時候起。

停了幾分鐘繼續啟程,道士帶著我們往田裡走,因為前天暴雨,田裡全是泥,然後我們在田裡又跪了兩次,最後到了爺爺選好的地方。

在棺材最後落地的瞬間,大家必須把孝衣脫下扔到棺材下面,隨後大家最後一次跪爺爺,磕頭三次,道士馬上就催我們走了。

只留下爺爺的兒子。

回去不能原路返回,還必須在別人家停留一次,我堂哥得把照片反過來,讓爺爺臉朝自己胸口,一路喊著爺爺回家。

然後一切都結束了,回去廚子熬了白粥,給抬喪夫們送去。

道士們也就拆了家什結了餘款脫下道袍,喝完粥給我們分了爺爺的貢果,騎上摩托回家了。

但是村裡並沒有年輕人繼承他們的衣缽,他們兒女基本都用著「正經」工作,就他們七個老人騎著摩托包攬了整個鎮甚至臨近鎮的喪事。

或許以後就不會騎摩託了,他們自認為年紀大了,不安全,他們真的準備買電動汽車了,就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決定哪五個道士坐車裡,哪兩個道士綁車頂。

非常希望他們祝福我事業有成一夜暴富的話能夠成真。


蓄一頭烏髮,著一身青袍,飲的是松風玉露,誦的是《道德》、《黃庭》,行走坐卧在靈山福地之間。

初入玄門,我們本抱著多麼殷切與美好的心愿,下定決心,把這一生都交予道門,交予祖師神靈。

我們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與阻礙,說服父母,辭別紅塵里的親友知己,背著簡單樸素的行李上了山,入了道觀,冠巾、拜師,實現夢想中的一切。

可是真的上了山,一年、兩年……

發現宮觀里的生活,也許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飄渺、悠閑。

在你所住的宮觀,可能沒有每天按時的玄門早晚二時功課,沒有明師教授修鍊功法,更多的是大批的信眾來燒香、許願、諮詢問題,還有處理不完的瑣碎小事。

突然發現,每天行走坐卧的靈山福地,或許與喧囂浮華的紅塵無異。

人未成仙,終有煩惱。這一顆心,由清凈變得疲憊,甚至消極。是不是自己的初心變了?

當你想放棄時,想想你最初的夢想;

想想你孑然一身,決定上山出家的決心;

想想你冠巾時,師父對你的期待與殷殷囑託;

想想你這些年已經付出的堅持與努力;

想想你讀的那麼多經書;

想想祖師神靈對你的庇佑加持。

環境固然會改變人心,更何況修道如同刃上滾珠,不進則退。人的這顆心,最容易紛忙迷亂,瞬息萬變。修道之人,更是道心一失,魔念叢生。

反思一下,想想在平日接待香客時,自己真的抱著一顆慈悲心、憐憫心去傾聽信眾的苦惱,及時給予安慰了嗎?

有沒有對一些老年人喋喋不休的訴說,或是晦澀難懂的方言感到厭煩,從而敷衍了事,臉上連友善的笑容都沒有?

來廟裡祈願的善信,是抱著多麼大的希望和渴求跪在祖師神靈面前,虔誠地磕頭、許願。

出家人逢苦救苦、逢難救難。作為太上道祖的門生,一個真正的玄門弟子,我們怎能不秉著一顆慈悲為懷、度人無量的道心來安慰感化他們。

「行走坐卧,不離道也」,「大道須臾不可離,可離者非道也」,大道一直都離我們那麼近。修行,就是默默做好自己身邊的點點滴滴!

現在很多宮觀,繼承了齋醮科儀這一脈玄風,需要經常奔赴各地信眾家裡做超度,或是拜懺上表。做得多了,就不自覺產生了厭煩之心。

念誦經咒時,便有些心不在焉,甚至有些道友心裡想著。

「我是要修仙的道人,天天打醮,念《受生經》,不像祖師爺的弟子,倒像祖師爺的戲子」。

可是換一種角度想,連做齋醮科儀都不認真,還能修什麼道、成什麼仙?懺書、經咒,是歷代祖師仙真留給我們莊嚴寶貴的經寶。「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大道難聞,明師難遇」,我們有幸能穿上這一身神聖的道袍,有幸能知曉這些玄門秘籍,用這些經咒去濟世救人,怎能不加倍珍惜福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心動天早知。誦經不認真,還不如不去誦,徒增罪孽。我的師公是一位終南山的老修行,他曾經很嚴肅地給我講過一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喜愛誦經的道士,午睡時,把《皇經》當做枕頭枕著入眠。那一天,明明是晴空萬里,陽光燦爛,中午時,卻突然風雲驟起,一道霹靂,呼呼飛來,直奔丹房,將這道士的腦袋劈得焦黑。監院聞訊過來查看,了解了情況,連連嘆氣,又是惋惜,又是心痛。他對周遭的同修說:「這是王靈官的金鞭打在頭上了。《皇經》最大啊,怎麼能把《皇經》枕在頭底下?」

現在的修行人,且不談誦經之前沐浴更衣,焚香凈手。在取閱經書時,最起碼應有尊重。雙手取書,對經書先恭恭敬敬地鞠上一躬。在誦讀經書時,應抱著虔誠的心,嚴肅、認真品讀。經寶,乃是入道之門牆。如果一個道士連念經都嫌煩,那可真的要好好審視自己的這一顆道心了。

道門的生活是清苦、寂寞的。久居深山,遠離浮華,清苦的生活也許會讓人感覺疲憊,慢慢地開始心生一絲對繁華都市的嚮往,對紅塵繽紛的期望。

想要克服這些魔障,就要不忘修道本心,清心靜氣地去採藥、賞花、聽風、觀雲、數星、焚香、抄經、練字、飲茶、彈琴、靜坐,或是去呼吸青山裡空氣的清香,去感受洞天福地充沛的靈氣。

「白雲黃鶴道人家,一琴一劍一杯茶。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染人間桃李花。」這些逍遙自在如神仙一般優雅的舉動,讓多少俗世里心靈疲倦的男男女女,心心念念,當作虛無縹緲的夢境或是神仙傳說來嚮往、憧憬。

修道的生活的確是清苦、寂寞的,然而,只有以苦為樂,甘於平淡,樂於寂寞,才能在這條充滿艱險的修道之路走下去。

師公總是說,「祖上積了多少德、燒了多少香,才能在家族裡出一個道人?萬兩黃金不賣道,既然已經入了道門,現在不修,更待何時?」不論當初我們是因何種原因而走上修行這條道路。既已穿上聖潔的道袍,享用的是十方供養,總得抱著極大的毅力與絕不放棄的意志一直走下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文/張崇晤

(作者單位為茅山乾元觀)


以前嘛,的確如你說的那樣,現代的話就是搞宗教行業的服務人員,有戲言稱:十個道士九個怪,還有一個是變態

按我一個師兄的說法就是,不要再叫自己道士,真的不配,侮辱這高貴聖潔的名字。道天地之玄妙造化之本質,士者品德高尚博學多識之智者,道門中之士何其崇高,是教化廣大眾生建立光明美好的世界,無為無所不為。

只能說自家人不爭氣,除了內鬥以外也開始插手別家宗教的爭端,只希望能慢慢變好吧,祖師爺保佑


這是被哪個大佬翻了牌子了嗎?一不小心就收到了一百多個贊。在此謝謝各位了。

至於那些回復說想去看看的,思前想後我考慮了半天,到底要不要把他們的地址公布出來,一來是那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普普通通的道觀,沒有口口相傳的神奇故事,沒有價值連城的鎮觀之寶,怕各位去了失望。

更主要的原因還是怕打擾各位道長清修,但是,再仔細一想,我就覺得我想多了,畢竟我這不像那些坐擁粉絲幾百萬的大號,能有多少影響力?所以……真想去的話,私信我,我告訴你具體地址,去的路線。

當然我更希望想去的朋友先去在土豆搜 關鍵字 慈航道觀,有段幾年前人家拍的視頻,僅此一段。(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看了視頻你再來決定要不要去。視頻里說隨時歡迎來的那位慈祥的老人就是當年經常給我們水果吃的那位道長,看到他,再想到當年少不更事的我們,鼻子一酸……

道士?他們人很好啊。

老家河邊的半山腰上有一小道觀。瓦房三間。

最初有隻一個道士,頭上的標準的道士髮型,穿著和常人無異。守著幾個每次都會問他,他都細心介紹,但我們每次都記不住的神仙。

後來人多了,有三兩個道士,三兩個道姑。不變的還是一樣的和藹可親,我們偷吃貢果,他們也不生氣,只說,這些是神仙吃的,不能動,然後笑咪咪的從裡屋拿來蘋果,香蕉之類的水果分給我們吃。

再後來熟了,也會跟他們聊天,問李道長今天怎麼沒在?其他人就說,他回家割麥子了。一問才知道他們都不是全職的,家裡農忙的時候也會回家幫忙,留下個把人在道觀守著。

道觀小,地勢偏僻,平日根本沒有香客,也沒有收入。就著山上的泉水,在觀道前後種點茄瓜小菜,主食從自己家裡帶來。就連我們討要的水果也是他們自己掏錢買來的。

若干年後,去過一次道觀。房子還是老樣子,觀里的神仙好像又上過一層金身,還是威武霸氣,瞪著雙眼,風采依舊。道士們卻一個個的老了,唯一沒變的是他們那種眼神,那種淡然,平靜的眼神。


我爸 資深從業者 吃死人飯和玄學飯 (= ̄ ρ ̄=) ..zzZZ 實打實的本事 是那種一脈傳一脈的那種 爸爸是很小很小的時候學得手藝 吃的是手藝飯 目前範圍經常在市裡做事 不再局限於農村

現在保持做白事請道士的還是很多這個習俗的還是很多的 我爸靠人際關係吃飯 吃的就是口碑飯

但是當我發現殯儀館的流水線培訓出的那種道士的時候 我驚呆了 這收費比從業幾十年的老師傅價格高多了。

別人問起爸爸職業 第一個話就是道士好掙錢 打住打住我爸不是殯儀館那種道士啊

我看一下殯儀館的價格 再看看我爸一幾十年老師傅的價格 我就默默咽下一口血 幾十年那種老師傅對自己手藝飯好像都有種奇怪的固執 保持著對自己職業的敬畏

吃的手藝飯 。不是商業飯


其他的不曉得……反正有次旅遊在某景區回程時,迎面遇到一位回道觀的小道長坐車回觀。天有點快擦黑了,然後那位道長看見我們就從觀景車上主動下來,讓我和當時一起爬山的小夥伴先坐車出山。其實他回道觀的路也還挺遠呢。那次趕巧,不然光憑又累又餓肚的我跟同樣爬了一整天山路,也一樣幾乎沒吃東西的小夥伴想憑著各自的兩條腿走出去……最少也得兩三個小時啊……回城的末班車都趕不上……所以印象不差,也滿感激那位道長的。

至於其他跟別的道長怎樣就不知道了……


17歲那年,師傅收我為徒,後來我就成了一名道家弟子,我做著跟正常人一樣的工作

道士也喝酒唱歌蹦迪,新一代的道士沒有以前那麼多規矩,色子我相當6

當然我也會十字綉,品品茶,

也不忘記師傅教我的畫畫符,偶爾也去幫人看看風水,祖墳,面相,手相,算算命(如果你們相信世界上有阿飄這個東西那麼負責任的說我還偶爾兼職抓抓阿飄)或者幫人解決一些靈異事件,

初一十五也不忘記放生,有錢也會偶爾做做慈善

實在閑下來就山裡走一圈,做做飯,泡泡溫泉,呼吸大自然的空氣

正常女孩子家家出門包包里背點口紅粉底液,我不一樣,我背的法器

我不忌葷腥,就比如昨天我含淚吃了兩大碗兔肉,只要不是我殺的我都吃

我師傅說我不務正業,道家弟子抽煙喝酒。

我師叔說,你這徒弟跟你年輕時候一模一樣的

我師伯說別聽你師父趕緊發煙,你師父上次打麻將5塊錢沒給我趕緊給我

三位師父也很隨性,我愛他們


我們村的道士平時就老老實實種地,喜歡抽煙喝酒,煙葉手卷的煙,高度酒,也喜歡侃大山,沒有正經的道袍,只見過他們拿過幾次破破爛爛的木劍,據說是桃木,生活很節儉,有點錢也是去買一些黃紙香燭,村裡紅白喜事都喜歡去摻和一下,村裡修橋修路也都會去做一場法事,心地都不錯,很善良。


畢竟道教入教只講一個緣分,師父收徒通常不考慮這人學識幾何,也不考慮這人到底能不能客觀的看待問題,只考慮大道殊途同歸,有緣即可。

所以,即使如此,也還是有很多認真修道,不渡人,只修己的道士。

大家兢兢業業,雖然正一不出家,但初一十五,嚴格貫徹落實沐浴吃齋早晚課的要求。

嚴格按照師父要求,培養一門藝術愛好陶冶情操,修身養性。

我喜歡玩遊戲,steam上五六十個的遊戲,我也會拉手風琴。

還有兩個練氣功練劍術的師兄。

有些人表面上是氣功大師,實際上已經是個有女兒的愛女狂魔。

大家都愛喝茶,談古論今,頗為逍遙,其實大家紅塵修行,哪裡會沒有煩惱呢,只不過在修道的時候,能夠忘記煩惱,大家在這裡,獲得一時的歡愉,快樂修道,誠不欺我。


全真的道士和正一道士的不同,協會的道士和民間的道士不同,住觀的道士和住家的道士不同,城裡的道士和農村的道士也不同.

在農村的民間的道士,大都屬正一,主要是為有人去世做道場,超度亡魂.他們平時穿著跟普通人一樣,只有登壇做法事才穿法衣。

做道場對於他們而言,只不過是一門手藝,就跟木匠、砌匠等一樣。只不過做道士是一門「文化產業」。需要學的東西挺多.做道士只是兼職做道士,全靠做道場是不夠養家糊口的.

做道士要拜師學,有傳承.做道場,師傅當初是怎麼教的,你也只能照樣怎麼做。不能說你發明了什麼新的動作想加到這個法事裡面去,沒有創新,越古越好,所謂照本宣科是也。然後比如說規矩是破地獄時道士必須打赤腳,那麼哪怕是寒冬十二月再冷,也得打赤腳。

我們那裡的道士做道場,一般只做一天,小部分寬裕的做兩天,做三天的我沒見過。一般是早上八點左右起鼓,晚上十一點之前要散道,不能超過十一點.

他們做道場用的響器有:坐堂鼓一個,梆子一個,手鼓一個(有些法事要走動時用這個鼓,一面小鼓,鼓上有把),鑼一面,小鑼一面,雲鑼一面,大嗩吶一對,小嗩吶一隻,鈸一對,鐃兩對,二胡一把,木魚一隻,法螺一個.其他法器有:令牌一個,道經師寶印一個,朝簡一塊.還有的就是各種科書了.

道士在做道場前要先布置壇場,靈堂內,靈柩在最左(面向屋外),正中最上邊,用兩張八仙桌疊起來,這是壇。靈堂的大門前,用兩張八仙桌並排擺放,掛一個桌圍,高功在這個兩個桌子前做科儀,上面擺有香燭,幾塊小的神像牌子,一般是三清或救苦天尊,還有一個長的八仙屏風也擺在桌上,用來隔開後面,屏風後擺一張桌子,其他道士在這個桌子演奏樂器.

正上掛三幅功德,是三清,左右各掛三幅功德,分別是天、地、水、陽、王馬、殷趙,屋外掛一幅,是四值功曹.此外還有十幅十殿閻王功德,這些要做十王科時才掛。以前用的功德畫都是那種紙質,是畫師用顏料畫的,近年來很少有了,現在用的都是列印的那種功德畫。可能是已經沒有會畫功德的畫師了。

功德畫之天界

做道場一般是六個人,有時冬天老人去世的多,做道場的道士不夠,那麼五個人勉強也行,人再多也沒必要,還得少分錢,但再少四個人就做不起來了。

道士們平時也和其他人嬉笑怒罵,做道場的時候就像換了一個人,我感覺他們是虔誠的。

先寫這麼多


很久以前,道士在我的眼中便是在電視以及小說中的存在,縹緲而又神奇。

當我因為工作原因,接觸到了這些深山中的道士,才明白他們也是普通人。有笑有淚,也有很多心事。

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修行方式,行腳、服氣、練功...才藝更是五花八門,練劍、彈琴、吹簫...

他們做事不會逾矩,甚至有些小心翼翼,一起吃飯時,會重複的問廚師,鍋有沒有洗乾淨,有沒有豬油...

他們也神乎其神,會談論怪力亂神,會談那些我至今不信的靈魂出竅...

他們性格也豪爽,行走之時,可能就會突然引吭高歌,引得路人回頭圍觀~

呵~怎麼說呢,他們啊,真是一群很可愛的人呢。


道士是一種機緣,入道不易,修不易

道士們都很有才

以琴為韻

以棋交友

以書為符

以畫為法

我也來小小露個臉。

道士們都是一身正氣

做法需要一身以自身之正氣,才能降妖伏邪

也能上得法壇,下得廚房。

但是生活中也可逗君一笑

我師兄

也要勞作一番

砍柴不誤劈柴工

當然也要有生活點綴與愛心

都是撿的貓和狗

當然狐狸是別人送的

道士都不喜歡與別人爭論。

愛信信,不信算了。

意氣風發。

也喜歡調侃調侃隔壁教

就更新到這裡吧。

會看後續有沒有需求更新吧。

希望大家看了也能笑一笑十年少。


道教中,信奉道教教義並修習道術的教徒稱為道士。道經說:「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道士一般是師徒相傳。入道後唯道為務,持齋禮拜,奉戒頌經,燒香燃燈,不染塵務。道士又稱道人,全真道的男道士又稱乾道,女道士又稱坤道。舊時,對道士也稱呼為黃冠,女道士(民間稱為道姑)則稱女冠。這是因為道書上說,古時人的衣冠都出自黃帝所定的規制,所以稱為黃冠。歷代下來已有很大的變異,唯獨道士衣冠沒有改變。


我沒辦法說清道士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但是我小時候見過一個道士,當時是秋天,我上六年級中午回家吃飯,外面下著一點小雨,雖然不大,但也能把人淋透了,在一樓的樓棟里,我看見一個沒有戴帽子但是扎著頭髮的道士,穿著那種類似唐裝的上衣,褲子和鞋子就是道士那種,身上斜跨著一個布袋,年紀約五六十了吧,正吃著一個圓圓的小餅,看見我上樓對我笑了笑就繼續吃餅。我吃完中午飯出門看見那個道士還在樓道里,我回屋拿了兩個吃剩的煎餅又灌了一塑料瓶水出門給他了,那個道士看我給他吃的和水,對我笑了笑說了聲謝謝,當時小也沒要武功秘籍啥的就跑了。現在想想當時那個道士給我的感覺就是淡然,對他好也罷對他壞也罷,他似乎都不放在心上。


初中到大學,一直斷斷續續的和一些道士「打交道」,我就說幾位比較熟悉的道長吧。

一、這位道長姓李,是我從初二的時候認識的,那個時候我更多喜歡的是「道術」,經常問他「小道長這個世界有鬼么?符咒這些真的有用么?現在還有神仙么?那修鍊的人會不會結金丹啊?能飛不?你見過龍么?你師父是不是超級厲害的那種大師?你的道行有多深?」等一系列比較「無腦」的問題,這位道長只比我大十歲,那個時候可能住廟住了三四年,對於我的這些問題,其實比較反感也比較煩我,但的確和另外一些「忽悠」我的,「神神道道」的,「吹牛」的道長來說,是真的很靠譜了,會很耐心的解答我的這些問題,並且告誡了我很多東西,讓我最好每天念念《清靜經》等,並沒有就「神鬼」之事與我多說,也沒有把「道」或者是「道教」說的很誇張,反而讓我覺得很好理解,也慢慢的讓我從對「道術」的興趣轉化為對「道義」的思考。後來中間有幾年的時間沒什麼聯繫了,這幾年又慢慢的聯繫了,現在我和他的關係很好很好,算起來也有七八年的時間了,即便是中間有過不聯繫的時間,但重新再聯繫的時候,會覺得這個人很親切。他住廟大概有十年的時間了,今年「天沖地害」,回家了,屬於全真弟子,但並沒有正式的「受戒出家」。十年來恪守道規,不吃肉不喝酒,補充營養的時候會吃雞蛋,我還特地問過,他說,只能吃沒有受精的雞蛋,雖然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分辨的,十年來都是蓄髮的,頭髮快到腳了。今年他選擇回歸社會了,他是家裡的獨子,住廟前承諾過父母,如果沒有找到他要找的,他就會回家。然後他旅行到我讀書的城市,我倆第一次見面也不覺得尷尬,該吃吃,該喝喝,該聊聊。他說沒看過電影,沒吃過披薩,沒玩過什麼什麼的。對待吃的東西他比較「嚴苛」,我帶他去吃披薩,特地點了一個水果披薩,結果他說「有蔥」,我「???」我知道蔥也屬於「葷」的一類,但披薩里放蔥???結果他說「洋蔥也是蔥」,嗯好的。吃火鍋的時候點鴛鴦鍋,我的肉只能放在一個湯鍋里,他說他已經不講究了,不然炒過葷的鍋子給他炒蔬菜都不能吃。嗯好的。不過好在,他並沒有要求我也一定要陪他吃素,不過出於尊重,我還是陪他吃了三天的素食。去爬山的時候,我們去的是黃山,他為了照顧我,我們是坐的纜車上山的,下山的時候是用走的,黃山啊,也不低了,我們下山用了不到三十分鐘!!!他說「我已經很慢了,不然我十五分鐘就到了「,嗯好的。後來決定回歸社會的時候,他吃了肉,一點點的吃,他說,「慢慢習慣吧」,還把他蓄了十年的頭髮也剪了。

手機碼字不容易,有人看再更…………11.9------------

11.12------

二、這位道長也是我在初中的時候就認識的,身上有好幾條法脈,屬於正一教上清派弟子,再拜了民間的法脈。這位道長相對第一位道長來說會有些「神神道道」的,初中的時候我纏著他要他收我為徒,他不願意,一說我笨二說他自身還不能夠收徒,所以以「師兄」相稱。慢慢的也不聯繫了,神奇的也是我讀大學之後又開始聯繫了,,,先是學梅花易數,後來有一天突然說要收我為徒,因為我也算是拜過了全真的師父,所以先說明了情況,倒還是願意收我的。這位道長會的民間法術很多很多,還養了小鬼,雖然我也不知道用來幹什麼……因為我害怕不敢問……所以經常被罵「好歹也是道教弟子還怕鬼?忘了你師父我是做什麼的么?愚徒啊愚徒」emmmmmmmm……因為我現在主要只學了梅花易數,所以這位道長在卦術方面的造詣我比較清楚,其他的道術等倒是經常可以看到他朋友圈發的一些法壇啊符咒啊法器啊什麼的,還有就是解卦的確厲害,不過從外表看,其實看不出是道士的,不住廟,平常也不穿道袍,有兩個微信號,一個私人號,就和普通人一樣會在朋友圈發日常,一個工作號,朋友圈只發和道有關的動態。大概我只屬於掛名弟子,也還沒去法壇過法,讓我畢業了去法壇過法,然後賜我文武筆,說是可以讓我解決一些小問題,,,emmmmmm……只要不是抓鬼啥的都好說……

11.15更新……

從師父那「竊」來了幾張圖,偷偷的給你們看下

11.26更新——————

三、第三位道長我只敘述事實。年紀不小,五十歲了。我那天和同學朋友一起去道觀,一踏進門,就聽到有笛聲,說不上有多好聽,只是當時道觀的氣場讓我覺得,真是飄飄欲仙啊~尋著笛聲去了大殿,見到了這位道長,在大殿呆了一會,看了好幾個信眾來拜神求籤問卦,幾乎都是這位道長解的,不免好奇,就湊過去聽解卦。那個時候我還不會卦,啥都不會,所以覺得,哇!驚為天人啊!怎麼這麼厲害這麼准?!來求籤問卦的人也都一一拜服。好了,至此後我有空就來道觀看這位道長解卦,還學了笛子,道長見我道心堅定,也願意收我為徒,遞了拜師貼,道長贈我隨身攜帶的經書,還去北京白雲觀請了一套道袍給我,悉心教導我六爻和神簽。這麼看來好像都挺好的對吧,但哪有完人呢。這位道長是全真龍門派弟子,但不守戒律,酗酒抽煙吃肉,嚴重到半夜醉倒在山腳的小賣部,人老闆打電話讓道觀的其他道長給他抬上山的。第二天被管事責罵,然後他打電話給我,說,讓我去給他收屍。。。嗯……是的。我去了道觀一看,他跪在神像面前,哭哭啼啼的,我過去勸他,他讓我也跪下……嗯,我想既然他是我師父,那我就陪師父一起跪吧。這位道長喜歡寫毛筆字和畫畫,我先是送了一套湖筆,後被告知,他轉送別人了,呵呵……但是我傻啊!我又送了一套……出去雲遊,半夜回來,我去接他,帶他吃飯,替他定酒店,還送機票,我只是個學生寶寶啊………………讓我沒課就去道觀,我一周得去三次左右,打車來回一百,公交車來回兩小時。下午四點半道觀關門,他就讓我陪他下山散步………………後來我終於受不了了,就沒再去道觀,也拉黑了微信,結果半夜十點多給我打電話,說在我們學校門口???!!!這想想多可怕啊。但我比較糾結的是,全真收徒,必須考察三年,且收徒的也須是一道觀的主事,而且收徒儀式也不能少。我就遞了拜師貼,啥儀式也沒有,他就告訴我,上過表文所以挂號宮曹了,我就是他弟子了……嗯……想不通……總得來說吧,這位道長卦術不錯,但人品不行,各位讀了我的經歷,一定切記,不要盲目啊……切記切記……拜師貼如下(要論輩,估計我輩分也不低了吧……)

———分割線——我來認真的答題了————

道士是什麼樣的人,我倒不是很清楚,只能是給大家一個善意的忠告,,,

千萬千萬千萬千萬千萬不要和道士一起去爬山……經驗之談,血淚教訓……


又逗比又正經的人。

逗比是指性格活潑,與時俱進;正經是指有底線有原則,特別愛養生,三觀出奇地正。

我的道友們還搞了個王者榮耀上分群,天天一起打王者。


能稱士又是什麼樣的人?

先秦時諸子百家興盛,被稱為士的是哪些人?

歷代封建王朝,被封為博士的是哪些人?

現代教育體系中,學士、碩士、博士又是哪些人?

知識分子。

道士,即是道家的知識分子,是有獨立的認知體系和精神信仰的一幫人。

我不了解道家文化,但是我確實親近大道無為,道法自然的價值理念,我也嚮往清修養身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如果能活成一個真的道士,也不容易。


推薦閱讀:

TAG: | 道家 | 道教 | 道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