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2018年10月3日】

昨天去看了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尽管它有一个让人酸倒牙的矫情片名,而且郭敬明作为原作者,已经被大多数观众给电影打上了#烂片#的标签。

但是作为一位校园暴力的亲历者

我觉得这部电影我可以打7分。

影片从繁华都市(上海)的一条低矮弄堂为起点,当女主易遥从她凌乱陈旧的床上醒来的时候,我觉得这就间屋子就像我心里,青春期的卧室,我尚不如她。因为在我初中时代,饱受校园暴力的时候,需要整个寒暑假住在学校,当其他人都放假回家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宿舍住,根本没有自己的空间。

我们家当时到了初三才买房,高中之后我的心态比以前好了很多,坦白地说曾经居无定所的日子让我非常自卑,尤其是初中时代是在一所贵族学校,周围同学非富即贵的情况下,这种自卑和无助就更加显而易见。

因为我爸是学校图书馆管理员,教职员工子弟可以免学费,所以我们错误地选择了这间学校,我想起赫胥黎在小说里写的一句话,“没有什么比起让一个贫寒学子住在贵族学校更残酷。”

作为一个有点内敛,沉默的转学生,2009年的夏天,我初二。刚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有男生主动和我说话,我不好意思滴捂嘴笑,(因为小时候牙不好,养成的习惯),回宿舍就会被轮番咒骂“你笑的那么妩媚干什么“。后来我不再回答其他男生友善的问候,因为不敢,于是关于我“没礼貌,特别拽”的流言开始甚嚣尘上。他们还很喜欢说我不洗澡,实际上我每天都洗~毕竟广州的夏天太热太难熬,我也不知道她们何出此言。

有时候自卑到一定程度,不敢直视前方,不敢抬头看人,不敢说话。有一次我一个人吃午饭,班长端了午饭坐过来,我不敢看他,只隔着水杯看到熟悉的黑框眼镜。他没说话,胡乱吃完就走了。有时候我想想,我也不知道我在惧怕什么。

现在认识我的人,无法想象我曾经接受过的白眼和冷遇。从初二入学开始,我交上去的作业会被无故撕掉,宿舍门上的名字也会被撕掉,只要我从她们身边走过,都会被恶语相对。我的抽屉经常会被翻东西,乱成一(团,还会被乱涂乱画。我只要出现在宿舍,就会听见轻声的咒骂。曾经好几个中午,我在宿舍一边听同寝室的女生给我取了外号从而肆意妄为地骂我,他们指桑骂槐,同时拒绝承认是在骂我,我一边只能忍耐,不敢反驳。

开学数学摸底考试的时候,我考的很好,只是因为三角形全等的部分我之前学过。语文方面我又有无比的热情和天赋,于是给人造成一种“优秀”的假象,有一天深夜,她们在宿舍一边吃零食一边聊天,你们说她(是说我)会不会变成我们的劲敌?

后来初二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数学考了149,语文137,(满分150)级长特意在男生宿舍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不过我的成绩短暂地惊艳了一下就又很普通了,我英语不太好,所以总排名并不靠前,而且我本身不是非常努力,也不怎么聪明,这是后话了。

记得在10月份的运动会上,我在班级大本营桌子上看到一张广播稿,背面写着关于数学分组的意见,所有人的分组意见都写着“和xx一组,不要xxx(我的名字)”

有关意见征集,我是不知晓的,我也无法描述看到这张纸条时候的心情。置身于烈日的操场下,我没有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感觉到寒冷与眩晕“,因为当时大概已经习惯了那种被排斥的状态。

运动会快结束的时候,学校放了孔明灯,然后我爸爸走过操场的时候,其他学生和老师已经都站好了,大部分男生在起哄“灯落下来啊!怎么不砸他?!”

当时操场上只有我爸一个人经过,他们起哄的嘴脸愈发狰狞,我恨我没有能力冲上去揍他们

情绪的爆发点出现在开学一个半月之后,当时是2009年的10月份,有一次我的生物作业被同个小组的女生撕掉了,同时她也是我同桌,她的解释是“你写的不好看”,当时都要小组合作,我只能自己交一份上去。生物老师发觉不对劲,于是调查起来,同时批评了撕我作业的那个人。那个女生(她叫秀秀)被批评回来在教室嚎啕大哭,在同学的推波助澜和哄堂大笑之下,秀秀把桌椅整个搬到后排。(是另一个女生建议的,这两个女生之前长期遭受来自其他人的校园暴力,但是在此时此刻,她们表现的像个胜利者)

其实这个所谓的同桌秀秀,她之前就不想和我同桌了,她说已经和xx沟通好了,让我直接和某个人换位。我说“我不愿意”,于是她反复哀怨,“那你是一锅老鼠shi坏了一锅汤”。

我很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表情,我离开了教室,身后响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喝彩和掌声,听起来是那么刺耳,仿佛在欢送我去死。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如果一时想不开,可能真的就去跳楼了?(不过还是活着真好),后来班主任来找我,他说这个班就是这样的,初一开始就这样,一定要欺负一个人。我没来的时候,就是秀秀遭受暴力,我来了,她就解脱了,于是变成了变本加厉的施暴者, 就像电影里的唐小米一样。

班主任说他会去和同学沟通,但是情况好像更糟了,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第二天中午我在宿舍听到了更加难听的话语“陈老师还叫我们可怜她一下,可是我们又没叫她来这里读书,没本事就滚啊!”

后来我爸要求给我换班,我以最快的速度从三班离开,之后的情况好了一些,虽然有关我的风言风语依然会被绘声绘色地传播,新班级的同学有很多都不理我,但是非常幸运的是,我认识了几个比较热情,富有正义感的同学。有两位女生,现在还在联系。当年持续两个月的冷遇,并没有因此消退,我的心态在那两个月遭受了难以磨灭的打击,变得愈发自卑,胆小怕事,情绪化,没有安全感。所以之后我的心态还是会受到暴力余温的影响,无论走到哪里,这种孤独都会如影随形。

后来我看《芳华》,看到何小萍,我想这不就是当年的我吗?贫穷与自卑交织,又无力为自己辩解。朱克不愿意和她跳舞,就像那些不愿意和我同桌的人一样。对我唯恐避之不及。

我承认我自身有很多问题的,不善于表达,与人沟通能力欠佳,让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沉默而耽误了。本来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那个乐观开朗的自己,但是因为我不敢表达,埋葬了我本应快乐的初中时代。

在我离开三班之后,他们班还在持续着校园暴力的传统,继续欺负着下一个人。在初三的时候,3班居然还有女生来找我哭诉,我觉得真的很可笑了。有女生后来哭着找我承认,趁我不在的时候踩过我的床,在另外一个女生杯子里倒过洗袜子的水。

我觉得这已经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走出了那片阴霾,并且活在了阳光下,没有被打败,反而越来越强大了。

暴力可能会停止,但是心理上的伤害却没能很快消除,我身边有几个像我一样的同学,都不同程度地在校园里,感受到了被侮辱和损害,她们被打,被骂,被扔书包,被排斥,被白眼冷遇。虽然在生活中她们都是功课全A的好学生,但是内心则是遍体鳞伤。

我想我永远不会原谅,永远没办法释怀。

9年时间过去,我从一个初二学生到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很多细节已经想不起来,看电影时候内心也并没有起什么波澜,毕竟我们经历的校园暴力是两种表现形式。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父母和老师一直都很支持我,虽然他们还是会背地里传播流言,暗自咒骂我,但是不会像电影里那样有面对面的暴力行径。

我开始变得敏感多疑,那些人群中的窃窃私语,我总觉得是在说我。需要小组和集体活动的时候,我总是没有勇气说出“我可以加入你们吗?”因为长期的压抑情绪,让我觉得我的出现会给人带来麻烦,那些无处不在的白眼和嫌弃,让我不敢抬头,只能自己悄悄走远 。

手机里想起卡朋特乐队的《昨日重现》

我却觉得,昨日不要再重现了。


【2018年10月5日】

因为那段让人不堪回首的时光,让我产生了厌学情绪。班主任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既然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你,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

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我究竟做错了什么。初三之后,有几个女生陆陆续续来找我,坦陈当年的事,是我当时的宿舍长(也是班长)背后主使,要求其他人孤立我,排斥我。如果有谁不听,就会被她列入黑名单。就这样,本着趋利避害的生物天性,我成为了被打击的对象 。

电影里易遥站在河边对其他人呐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我发自内心想要大声疾呼的。她奔跑的身影,不像去奔赴死亡,更像是奔向自由,到现在我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死比活着更快乐”的绝望。

但是如今我可以站在阳光下,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活着。不要被校园暴力放弃生命,那些魑魅魉魍都会有一天离你而去,我们要强大自己,不在于让他们刮目相看,是为了让自己更精彩地活着。

但是当年的我怎么能懂呢,那些流言蜚语,那些孤立无援,那些嫌弃和白眼,那些“拒绝和你一组”的失落就已经把我淹没了,还好我活下来了,而且活的精彩,快乐,富足。

在遭受白眼冷遇的过程中,妈妈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她帮我转班,带我找心理医生。父母的爱就是孩子的底气,就像易遥妈妈牵着易遥的手去看病之后,尽管暴力还没有结束,但是易遥第一次有勇气抬头穿过沸腾的人群,其他人的闲言碎语我都可以不在乎,只要妈妈站在我这边。


说实话,刚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是没有一丝想看的欲望的。

小说我是看过的,毕竟郭敬明式青春疼痛爱情故事。

剧情无非就是叛个逆打个胎谈个三角恋自个杀什么的,实在没啥营养。

然后第二天朋友拉着我要去看这部电影,她说猫眼评分9.1。

什么???和碟中谍一样的评分???

讲道理,拍的再好我也是不相信这种类型的电影会有这么高的评分的,

点开豆瓣,6.0分。

嗯,9.1估计是粉丝刷的分了。

不过这个6.0,比小时代多两分呢。

虽然带着深深的质疑,我还是去看了这部电影。

演员基本都是从没见过的新面孔,我只认得两个,

男主赵英博是去年的快乐男生12强,

还有个女配是一个搞笑视频博主辣目洋子。

落落导演的电影,看起来的确是比郭敬明的画风“朴素”很多,

但是看得出每个场景都很用心。

选角很独特但是也有点狠,

男二是个一出场就能够让人感受到跳跃着的青春的色彩的存在,

演员叫辛云来,看得出演技不够自然,

台词功底也是有点太过用力的感觉,

但是这个男生的长相就是我心目中顾森西的长相(私心觉得和柯震东长得好像),

他的气场也是森西特有的那种温暖活泼的气场。

关于电影剧情,其实这里我是想夸的。

我觉得改得很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按照原剧情会过不了审的原因,

书里最阴暗的情节在电影里都没有出现。

小说里的女主其实是个比较混乱的女孩,

看这部小说过去了这么多年,

到现在书里描述的女主打胎的场景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

而电影里的女主,算得上洁身自好,倔强但笃定,甚至有点美好。

小说里,最后大家都自杀了。

但是电影里除了意外身亡的顾森湘,

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好,森西没有说出那样恶毒的话,

齐铭也相信了易遥,唐小米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妈妈爱着易遥。

最后妈妈带着易遥去看病的时候,我那一整排的女孩子都在哭。

我也是。

不管反生什么,妈妈总归是妈妈。

有黑暗压抑的曲折过程让我们感受到校园暴力的残忍,

但没有极端的剧情和让人崩溃的结局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

谢谢落落了。

(虽然郭敬明的书总是被骂的很惨,但还是不得不承认,第一部反对校园霸凌的院线电影,是他写的。)

看电影的时候,听见后排的男生小声对身边的朋友说,

这些人好过分啊,这男的是傻X吧,欺负女生算什么。

当时听到心里一暖,

这个世界上果然还是可爱的男孩子比较多呢。

我相信,有过同样经历的观众看到电影会有共鸣,会更坚强。

没有经历过的人,也会懂得要去帮助和保护弱势群体,要善良和包容。

虽然电影里充满了矫情造作,掺杂着有些僵硬的演技。

但是他也告诉了我们,被欺负就要学会反击,软弱只会让自己更卑微,

学会接受真诚的好意,学会相信身边爱你的人,学会善待这个世界。


看了小说,但是不会去看电影的。

本片导演落落,为这部本来属于青春疼痛文学的小说的电影版选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校园霸凌。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落落当编辑的时候是怎么霸凌作者的,催稿的时候对作者谩骂嘲讽,分分钟问候你家人,当作者的时候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对编辑百般刁难,把同公司的编辑痕痕关在外面一整夜。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一边写着清新可爱又感伤的文字一边在现实生活中不堪的人是存在的。

我不会相信,一个霸凌别人的人,拍出一部反霸凌电影,内容会多有诚意。

补充一下 刚刚有人在下面评论否认我的说法,被我删除是因为懒得跟他打口水战,我有我的时间成本。

另外大家可以去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见人日记,送你三十万本电子书以及五千套简历,ppt模板。

————修改分割线——————

好像被限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删……


《悲伤逆流成河》被改编成了一部还不错的校园暴力片。

片中易遥说:“我不知道杀死顾森湘的凶手是谁,但是杀死我的,就是现在站在这里的你们。”

压抑感控制的很好,结局也算不错。

片中只保留了原著的基础故事背景,然后,易遥没怀孕,齐铭没搬家,易遥最后也没在齐铭面前跳楼身亡。

易遥被顾森西救赎了。

前段时间知道《悲伤逆流成河》也被拍了,便和一朋友感慨了一番。因为发现初中时看过的小说似乎快被拍完了,然后自嘲着我们是被小说消费的一代,十年前被小说情节消费,十年后被小说名字消费。

十年前有多感动,十年后就有多忐忑。

我一直认为原著党维护的,并不只是故事原本的味道,更多的是那个曾被感动的自己吧。

所以,换一个电影名字,换一个男女主角的名字,很难吗?


——————开头是矫情的文字——————————

世界上有些疼痛会先于希望来到。

如果有一天你在滂沱大雨中哭泣,齐铭会帮你撑伞,而顾森西是那个陪你淋雨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被踩进泥土,齐铭会心疼你,而顾森西,会是那个陪你去金星等西方升起的太阳的人。

在没遇到顾森西之前,齐铭可以说是易遥的一束光。因为易遥的周围,无论是家人老师还是同学,像对待杂草一样对待她,还时不时踩一脚。她好像天生就没有享受阳光雨露的权力。生活的残忍让易遥很难学会去感受爱并施舍爱。她选择自暴自弃,让所有人远离她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她的私心里,是在意着齐铭的,他就象征着鲜花,象征着美好。于易遥,齐铭是全部营养。

可是一个生活在掌声的人,是很难理解生活的苦的。他和易遥截然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证明他们终究活在不同的世界。一边是鲜花掌声的阳光下,一边扎在浸满眼泪的泥土里。对于易遥来说,光是努力活着,已经花光所有的力气。而为了活着而变成硬朗的仙人掌的她,不过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保护伞,可是齐铭却怪她变成了带刺的怪物。

顾森西不一样,他表面调皮内心却纯净如纸,他嫉恶如仇,却以最大的善意对待易遥。他告诉易遥学会反击,是因为他懂得心疼易遥的眼泪。他是那个愿意陪伴在她身边的人,直到糟糕扔进尘土,美好来到。如果这个世界上看不到西升的太阳,那我陪你奔向金星吧。

其实我们只是平凡的人。有时候在痛苦里,同理心或许比鸡汤更有力量。如果感到悲伤,就尽情的哭吧,只需要你一个肩膀。如果感到愤怒,那就张开仙人掌的刺保护自己吧,只需要你一个支持的微笑。

————————————————分割线——————————————————

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存在已久的问题。青少年本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理教育却从来不是学校和家庭关注的重点,殊不知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身心,性格造成多大的影响。而这是很多校园悲剧的根源。有时候我们决定不了自己来时的路,决定不了自己出生在怎样的而家庭,一些缺陷也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这些不能被自己支配的“缺点”却被不怀好意的人拿来当笑柄。当初“施暴者”永远不会承认这些自以为云淡风轻的行为多么的伤人。 而这种自卑和痛苦,会伴随多久,谁又知道呢?有的人不再拥有爱的能力,有的人会有“迫害妄想症”,有的人不再相信世界有美好存在,有的人也会以最大的恨意反击这个社会,有的人可能就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想起《奇迹男孩》中的一句台词:如果在善良和正确之间做一个选择,请选择善良。

希望每个受伤灵魂都可以像奇迹男孩中的奥吉一样,“美好已来到,糟糕已被埋进尘土”。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像杰克韦尔一样,不再沉默,成为弱者的援助者。

更希望那些落井下石的嘲讽者明白,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

——————————————写在最后————————

作为一名太阳星,

听Sunnee献唱的《不哭》简直暴风哭泣!

Sunnee 你还是走过来了,美好已来到,未来的路,无论鲜花荆棘,勇敢坚定地向前走吧!


电影院络绎不绝的啜泣声,别的已被讨论得淋漓尽致了。分享两句话,从开始到现在,我脑子里一直都是这句话。来自很爱的倪一宁小姐。

"人是被爱才显得矜贵的。"

关于易遥被校园霸凌后 低到尘埃里的卑微。关于妈妈得知真相不再侮辱她 说妈妈带你医院后 她终于快乐轻盈 摇头晃脑地骑自行车。关于森西宠爱她时 脸上才浮现的难得的笑容。

关于齐铭温暖的家庭和易遥的破碎。

关于森湘,抛开意外来看,香喷喷的人生 和 软软糯糯的脸。

关于森西因一出生就注定粘在开朗无愁里而落下的一地天真又无畏。

关于易遥妈妈每一道皱纹里都塞满生活的脸,和总是疲惫悠长的眼神里 折射出的辛酸。

关于看到妈妈从事给男人按摩,而为她攒下的学费,厚厚一沓,5元 10元,封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遥遥的学费"。妈妈没有不喜欢她,可是..。人生所有本该继续下去的甜 都戛然而止在了 可是 二字,继而是一段冗长又无尽的无奈。

人生太疼了,遥遥也太疼了。

分享一个我很奇怪的泪点。森西约"不受人待见"的易遥出去玩,带她散心。他比易遥高了这么多,可是"厚脸皮"又特搞笑地往她肩上靠。人们都在笑,但我眼前泛起一片水雾。应该都知道马东对柏邦妮说的那句"邦妮,你错了,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我们这样还能称得上 普通 的普通人,谁都没资格喊苦。但,我还是好感动啊。

"你并不是在爱里一身潦倒的人,请你记得。"

请我们都记得。


没有看其他答主的答案,不知道有没人提过

关于易遥死没死 想谈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易遥最后在控诉过所有人后拼命奔跑,不是奔向死亡,而是,她终于把所有的话说了出来,跑出了那条叫做悲伤的大河(这也和电影开头呼应,是以第一人称回忆那条大河和她的青春,截图没截全,我倾向于她活着)。冰冷的河水里,她终于洗清了自己。也可以说她死了,过去那个沉浸在悲伤里,被欺凌被侮辱的易遥死了,而被顾森西救上岸的易遥,终于拨云见日,见到了光明,这是她的重生,也是所有被欺凌的青少年的,拨云见日。影片最后,学校、法律、媒体的重视,都映射了一种光明的到来。

关于顾森西,我认为他从来没有认为姐姐是易遥害死的。他从未怀疑过易遥,只是失去姐姐的沉重打击让他和他的家庭无法承受,他不知道怎么面对。所以选择不见,选择逃避。这也和后来易遥要跳河他向所有人坚定的喊“不是她”的呼应。

关于顾森湘。那么美好的顾森湘。会五点起来为全家人做早餐的顾森湘,大冬天好看的白色牛角扣大衣被泼上可可时第一反应是说不好意思的顾森湘。她太美好了,会把HelloKitty包装带香味的卫生巾递给卫生巾里求助的同学,手机上贴着一家四口照片,花粉过敏漂亮的脸发红都没有埋怨任何人皱一下眉头。一开始差点以为她是那种心机婊,在医院的时候特别害怕齐铭因为陪她去医院而发现易遥的病误会易遥。甚至以为去医院是她一手安排的为了让齐铭撞见易遥的把戏。好在她什么黑点都没有,不是其他青春片里成绩好家世好却耍心机害人的女二。从她出场到她离去,可能观众都会不自觉的误会她,可她真的是,到死都干干净净。所以在她逃跑时手机不小心弄掉的时候,屏幕前的我真的是好恨,好想骂她蠢,为什么要往楼上跑?真的是太舍不得她出一点点事,以为她会被糟蹋,但没有,她走的很干净。不由在想是什么样的家庭可以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孩子,永远忘不了她死后她妈妈的表情。明明好端端马上就要出国的女儿,突然没了,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大好前程断送了,永远离开了。真的太喜欢她也太为她可惜,絮絮叨叨围绕她写了好多。

关于妈妈。一开始以为妈妈是那种不爱女儿的妈妈。明明有钱却不给女儿校服钱,动辄打骂,以至于易遥生了病不知道怎么和妈妈开口,因为得不到回应。不是没准备和妈妈说过,是每次说时都会被骂声淹没,被堵住,被迅速搪塞,所有的应该有的要求都不会被满足,久而久之不愿意说,只能自己承受。太明白那种感觉了。可后来当那个油腻的胖男人来按摩时,手不老实,妈妈迅速打开了他的手,在那个男人说捏的好给加二十块钱时,笑着说“凑个整,给五十”的时候,妈妈的笑不是风骚,是真的因为多赚一块钱母女俩的生活就能好过一点,女儿的学费就早一天有着落的那种欣慰。女儿回来撞到她给客人按摩的气恼,赶走女儿后自己差些哭出来的那种无力。后来意识到女儿是因为客人用了女儿的毛巾而导致生病,妈妈态度的扭转。配乐响起,妈妈的形象瞬间放光了。那句“妈妈带你去看病”,和坚定的拉着女儿手走在前面的背影和手。让我想起了《请回答1988》里的那句台词“因为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我瞬间理解了这位母亲,她所有的凶都是她不得已的坚强,她对女儿的不得已凶,也是她最痛心最难过之处。一个家庭,妻子没有了丈夫,女儿没有了爸爸。反观齐铭家,洗衣机坏了,齐铭妈妈可以和齐铭爸爸抱怨修洗衣机要600块,而爸爸也是不假思索的把钱包拿了过来。齐铭的妈妈的情绪、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是有出口的,可以与丈夫倾诉,分担。而易遥的妈妈没有,她只能坚强,而坚强过了度,外露的就是凶。你也许会说,那她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个其它的工作?这也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可毕竟是电影,剧情需要,如果易遥的妈妈不做按摩的工作,也就不会有这个故事。并且,真正的生活里,人有那么多选择的机会吗,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她才那么怕女儿看到,尽管她只是按摩,什么也没做。她也害怕被女儿看到她的那一面,她更害怕自己的女儿被那些客人发现。一直偷偷的保护着女儿,每天的客人那么多,她小心翼翼到让客人们不知道她有一个女儿的存在,可想而知,妈妈有多爱易遥。

汤小米这个人。个人认为她不是一个纯反派,她也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但孔子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就算她坐一辈子牢,也换不回顾森湘的命。

触动到我的片段及细节。

1.易遥说梦到齐铭死了,齐铭回答她说梦是反的,她转过身流着泪说,是啊,梦是反的。眼泪一行一行的流淌。她真的梦到齐铭死了吗,据我的理解,她梦到的明明是小时候爸爸还在的时候,一家人在游乐场的情景。所以当她听到,又复述了一遍梦是反的,才会那样的难过。

2.齐铭给易遥的花象征着易遥或者也映射了齐铭和易遥之间的感情。易遥晕倒,花倒地。易遥一天天的承受欺凌侮辱,花也一天天的枯萎。当去科技馆那天汤小米花光了易遥的钱,易遥把药涂在了汤小米的脸上眼睛上,齐铭开始责怪她,怀疑她。易遥发现她信任依赖了那么多年的齐铭是那样的不理解她,她把那捧花丢进了垃圾箱。她是不是有些,放弃自己了呢。后来,齐铭在易遥的窗前放了一捧新的花,是不是也意味着,易遥还活着,是一个崭新的易遥了。

3.当然是大冬天的大衣被弄脏,但却为自己挡了路(其实并没有!)而说“不好意思”的仙女顾森湘了!(话说我也有一件差不多的大衣)

4.害怕易遥死掉,刚失去双胞胎姐姐,差点就失去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马上要急得哭出来的顾森西。(截图截丑了,动态真的动人)

反观齐铭。

就很平淡。

要吐槽的是,为啥不按胸腔不赶紧急救做人工呼吸啊!

就一直晃女主,喊她名字,有用吗!人工呼吸啊喂!

就先写这么多,还有很多,以后慢慢更。还有电影衣服啊配色啊都很好看很舒服。没钱的易遥穿的套在校服外面的小棉袄也好好看!顾森湘和齐铭的牛角扣大衣也太好看了!

还有边写边开的一个小脑洞,找任重来客串,是不是想说,反对校园欺凌,保护青少年,任重而道远? 我觉得有可能啊!

就这么多,喜欢这个电影,今天一刷,感觉后面可能会发现更多细节。感谢看到这里的你?


电影里出现的欺凌,言语羞辱,孤立都是很真实的存在着,唯一不同的是,电影的最后,施暴者被那一席话所唤醒,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卑劣不堪,终于尝到羞愧的味道。

可是现实中,很难出现这样的画面,施暴者永远都不会认为自己做了错事,他们只会腆着自己丑陋至极的嘴脸洗白自己,一遍遍的说,我只是开个玩笑,你太认真了,我都不知道你好好的一个人干嘛要把自己折腾成这样。。。。。。

无耻的人只会一直无耻下去,现实要比电影残酷的多。


初中的时候看过原著的来答一波,以前看的时候晚上边看边哭。

刚进电影院看的时候,前段实在是入不了戏。唯一感觉能带进去戏的是易遥的妈妈。不过女主的哭戏还不错,眼睛里含着泪水红红的样子能真的同感到难过。

但是台词实在是尴尬的一批… 某些场合说出来感觉有点太刻意,特别是有一段跟齐铭在河坝上哭诉,个人感觉太尴尬。

前段实在没啥看头,男朋友都全程玩手机,旁边的一排女生也一直在吐槽。太出戏了,特别是男二。搞笑的戏份演的不是很自然,就好像导演特意要用这种搞笑的气氛来对比女主的悲伤一样。

但是抛开配角演技不说,女二给人感觉太惊喜啦~ 实在是太好看了~ 跟小说里顾森湘的形象不要太像。这种女孩子跟女主的对比,更让人感到阶层的差距带给一个人的人生,会有多可怕。

除了台词尬,配角演技差,电影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关于校园欺凌的深度提升。最后易遥在河坝上哭着的一场戏,简直说出我的心声。

没有经历过校园欺凌的人是不会懂的。所有欺负你的人,最后只会觉得自己只是开玩笑。然后把自己对别人做过的伤害忘的一干二净。

“太恶心了,真的是太恶心了。”

最后一段戏,所有人的起哄,而后到易遥的愤怒和认真,施虐的人开始害怕。所有人开始就是看戏的状态,有起哄的,有劝解的。我相信这些人里有带着善意的,但是因为不敢反抗主流的欺压,所以在刚开始别人对易遥的欺凌中无所作为。

特别是整个电影中都给了一个女孩几个镜头。

刚开始女孩想拿纸给易遥擦,被同伴拉住了。后面几个同学欺负易遥的场景也给了女孩镜头,女孩无所作为,但想必内心也是备受煎熬的。最后,在易遥跳河,施虐者马上说不干自己的事,女孩对施虐者反手就是一巴掌实在是让人看着很爽!!!

易遥最后吐出心声一鼓作气的跳进海里,直接把让带进去。甚至让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就如自己的情绪的爆发,然后自然的去享受死亡,享受水填满身体。就此就可解脱。

总结一下

1.几个主角选的大概就是不看演技吧,除了父母这些选的戏骨。但好在颜值还是杠杠的,气质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2.构图不错,悲伤的气氛渲染的不错。

3.有几个爆点

第一个是易遥被唐小米偷钱后的反击。那种愤怒是实实在在的身同感受的,辛苦得来的钱却被偷去买零食??谁能忍???易遥的反击大概就是受虐者心里最想做的事了。

第二个是易遥得病真相被母亲得知,打了自己一巴掌,然后拉着易遥去医院。母亲大概心里是藏着内疚,气愤和难过的吧。

第三个就是最后跳河一段了

第一篇影评,就贡献给悲伤逆流成河了。(听说点个赞,会让人心情愉快~(?′?`?))


豆瓣5.8!郭敬明电影宇宙最佳!

一周多前,口袋君发了条微博,分析了一下2018年国庆档的形势。

眼见自己主导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热度太低,有可能要沦落到吃西北风的尴尬,精明的郭敬明决定:提档至9月21日。

从目前上映6天1.6亿人民币的票房表现来看,这次的提档非常“英明神武”。

要不是《悲伤逆流成河》9月21日上映,可能就不会有这篇口袋君影评了。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此片创下了郭敬明电影宇宙的口碑最佳

豆瓣5.8,周末时还曾一度稳定在6.0,貌似合格了。

翻看郭敬明的豆瓣主页

最受好评的"作品"是《锵锵三人行》。

豆瓣高达9.5分,不过显然这是个BUG,他只是一名上过节目的嘉宾。

而真正由郭敬明主导的作品中,

之前口碑最好的是:《小时代2》4.9

接着是:《小时代》4.7 《小时代4》4.6《小时代3》4.3 《爵迹》3.8

我擦!口袋君发现自己居然“不幸”全看过,我是有多无聊!

平心而论,《悲伤逆流成河》的确是郭敬明所有作品中,口袋君唯一在电影院,坚持看完全场的。

的的确确是当之无愧的:郭敬明电影宇宙最佳!

五星是满分的话,我给2.5星。

100分制的话,我给50分。

作为一部公开售票的商业电影而言,此片离及格线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

虽然《悲伤逆流成河》号称是”首部聚焦校园暴力的中国电影”,但全片看下来,口味之寡淡,尺度之过家家,完全看不出“暴力”的影子

把奶茶倒在头上,被同学指指点点就算“校园暴力”了?充其量只能算是“校园争吵”罢了。

所以,此片的内核还是一出描写四角恋的狗血青春片。

依旧延续着郭敬明电影宇宙的三大特点:假、大、空。

01

按照郭敬明的小说原著,

《悲伤逆流成河》是发生在上海弄堂里,一起长大年轻人在校园内外纠葛的爱情故事。

口袋君小时候,就是在弄堂长大的。

电影中对于上海弄堂的描写实在是假的可以。

看过《我不是药神》的观众都知道,徐峥开场戏就是上海话对白,极其无聊地玩着扫雷游戏,将人物身上那股市侩屌丝气质交代地入木三分。

深谙戏剧原理的徐峥非常清楚:

语言即是身份、口音就是阶层。

而在《悲伤逆流成河》中,男一和女一之间却说着一口标标准准的普通话,连出生在上海的女一母亲邬君梅也听不出任何口音。

烟火气那么重的弄堂中,最应该有的上海话元素,居然被郭敬明和他的跟班落落给忽略了,证明影片的先期准备非常不专业。

而在台词部分,也大多是上不了台面的青春期无病呻吟。

“这世界上居然还有带香味的卫生巾”

"你对我太好了,好的让我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你对我越好,你的感情就越廉价”

现实中,谁会那么说话?

这样虚假的角色和狗血的剧情也只能存在于郭敬明电影宇宙中了。

02

早在影片宣传阶段,影片的通稿是这么起标题的:

《悲伤逆流成河》直面“校园霸凌”主题

导演:实现商业价值、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这样伪装的宣传,体现了郭敬明电影宇宙一向的风格:

用拍时装大片的浮夸拍摄风格,营造一个无比宏大的虚拟幻境,意图说一个大道理。

但本质上,根本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格局,明明没戏偏要拗出点戏,实在是很尬。

几位年轻主演在台词方面,也说的毫无感情,有一种故意回避镜头赶紧把词儿快点说完的感觉,自己都没入戏,让观众如何代入角色?

一旦到了真正涉及校园霸凌的部分,导演落落的尺度甚至不及她的老板郭敬明。

在郭敬明的原著小说中,女一号易遥是个小太妹,因为乱搞所以怀孕了。而她的妈妈,也就是片中邬君梅那个角色,是个在家接客的暗娼。

而在电影中,邬君梅变成了一个在家给中年男人提供低廉服务的按摩师。

而易遥则是一位毫无自信和气场羸弱的透明人,因为混用了母亲给客人提供的毛巾,而染上了性病,遭到同学的欺凌。

而所谓的校园霸凌,就混在MV中一笔带过了。

口袋君记得自己小时候看《灌篮高手》,铁男在湘北高中寻衅滋事的那几集,看得无比的紧张,脑中的杏仁核不断发出预警信号。

哪怕是漫画,日本动画师,也能通过故事本事的张力,让观众紧张。

与之相比,《悲伤逆流成河》的校园霸凌,简直就是过家家级别的幼儿园尺度。

从本质上而言,

第一,说明创作者在投机。

她们想要打造一个完美受害者形象,没有任何道德污点,生怕后面的剧情洗不清了。恰恰忽略了真实人性的双面性:人前多阳光,人后多阴暗。

第二,就是怂。

既然对外声称是校园霸凌题材,如果给好莱坞、韩国、日本电影人拍,那就好好展现一下Bully有多恐怖。

电影的一大功能,就应该把最坏的情况展示出来,让后来人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人是会反思的动物。

剧照From《告白》

但给郭敬明和落落来操作,竟然拍出了一种粉饰太平,校园霸凌不是很严重的观感。

正如昨天贾樟柯怼胡总编辑所言:

我所认为的能量,是建立在尽可能说真话的技术上。

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见不得真话和真相的做法,是负能量。

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所获知的不是真相和真话,最终会成为更大的负能量。

03

MV,全称Music Video,是大多数国产片最爱用的物料。

为什么爱用?因为一个字:懒。

会剪辑的同学都知道,音乐音轨往下一铺,视频轨上画面即可。

做的粗糙点的话,连节奏和鼓点都不用对了。

口袋君并非反对用MV来叙事,而是反对:

明明没有情绪,硬要用MV来叙事+乱煽情。

其实无论是20分钟的北美票房报告,还是2小时的电影,都有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节奏。

剪辑的精髓就是:action-reaction。

片子的节奏就像人的呼吸之后,

一吸之后必须有一呼,不能一直憋着,否则观众必定看得喘不过气来。

而《悲伤逆流成河》的问题恰好相反:

前面酝酿吸气的阶段,根本没有积攒起足够的情绪和势能,然后直接放MV呼气,配上那些矫情的台词,脸部大特写,以及逆光唯美慢镜头,效果就是一个字:

电影该有的构图美、角色得深度雕琢、剧情间的动机连接,统统变成MV!真的好偷懒!

一言以蔽之,同为处理现实题材电影,在徐峥这样对戏剧有着深度理解的成熟电影人面前,郭敬明和落落真的只能算是个baby。

从2013年的《小时代1》到2015年的《小时代4》,四部曲狂揽18亿人民币的表现,让郭敬明对自己的那套“电影产品经理”的方法论无比自信!

然而,当他把这一系列的动作,在2016年国庆档,原样复制到《爵迹》的时候,发现再也不奏效了,最终仅报收3.83亿人民币

而随着暑期档《爵迹2》面对《药神》临阵逃跑,档期至今难产,以及这次《悲伤逆流成河》在档期上躲躲闪闪,极其勉强地6天破1.6亿人民币,

不得不让人作出这样的推论:

从2016年开始,之前紧跟随郭敬明的这批死忠粉,对他没兴趣了,一大半都已经离他而去了。

相比韩寒一步一个脚印的四字三部曲:

《后会无期》(票房:6.29亿)《乘风破浪》(票房:10.49亿)《飞驰人生》(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

郭敬明的电影生涯显然走入了一个危险得死胡同。

正应了那句古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018年,郭敬明35岁,他真的过气了!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说来有些可笑,这么些年了,我还是对曾经的事情无法释怀。

很多事情我的确都记不太清了,可那些时光留给我内心的伤痕,直至今日,我依然无法抑制内心深处的恨意。

无论是语文老师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喊我:垃圾制造机,还是你们恶意的将墨水倒在我的桌子上,撕了我的书,将垃圾偷偷放在我的桌洞里,甚至,那只试图猥亵的手……

我无法忘记的是,我在你们的欢笑声中低下了头,出了校门我妈问我为什么哭,得知原因后她流着泪跟我说:都怪你爸妈没用。

我无法忘记的是,你们一次又一次偷了我的钱,你们一次又一次试图把手放在我的胸上,你们一次又一次把那些恶心的话安在我的头上。

我无法忘记的是,粉笔头混合白开水是什么味道。

是啊,你们都忘了,你们什么也不记得,所以你们的童年美的就像童话。可是,我爸妈有错吗?我有错吗?你们凭什么这么对待一个孩子?你们凭什么??

我幻想过无数次远离家庭,远离你们,我也切切实实的把菜刀放到了自己的手腕上,如果当时就这么划下去,是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呢。可是我害怕疼啊,我怕我离开之后,我爸妈怎么办。

我真的太能体会易遥的心情了,可是易遥还有顾森西啊,而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友情,没有庇佑。

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真的,很恨你们。

我求你们,把眼睛看向孩子的人群。


看小说的时候,大概是七八年前的高中了,时间久了情节记不了那么清晰,但结局的那种无力感却伴随着《悲伤逆流成河》这个名字,挥之不去。

你经历过校园暴力嘛?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这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病呻吟 只是缺少感同身受的人理解。”

我想讲一下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经历,也就知道为什么我在电影院哭成傻逼。

我有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同学,家里的条件也很好,带给她一种天然的气质。我从幼儿园就跟她同学了,一直到初中同校不同班,但只有一墙之隔,也算离得近,也经常一起上下学。

好看的女生走在哪里都是发光的,很快她就被高年级的男生盯上了。那些男生经常跑到班里找她、学校门口堵她、自行车棚等她,总之无处不在。每次都是以一种轻佻的语气说:“要不要做我女朋友”之类的话。可是我们并不认识他们,只知道是学校的混混罢了。

后来这件事情被他们班主任撞上了,她也不关心事情缘由,自顾自的脑补了一出爱情大戏,变成了她与高年级男生谈恋爱、行为不检点等等。她被叫到办公室哭着解释,换来班主任一句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我那个时候虽然不大,虽然是个女孩子,却极重义气,用尽我毕生会的骂人的话骂了这个班主任,然后就被她听到了。后面的事可想而知。

再后来,我们班一个女生栽赃我(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当时不知道原因),高年级的女生找到我说我骂她,要求我道歉并且给她钱,并且不许告诉老师,不然就要打我。小时候一身正气凛然也不害怕,断然拒绝了,高年级女生抬手要打我,我扭头就跑掉了,刚好打上课铃逃过一劫。

我没少钱也没被打,自然也没有告诉老师的必要。结果我的老师却找到了我,我跟她讲了事情的全部经过,她却让我不许去上课,蹲在办公室写检讨。

真的,我记得一清二楚,在办公室写检讨

整个事情发生的过程我都没有害怕过,却在那个时候近乎崩溃。高年级的那几个女生又找到我,以为是我告密才被老师找。而我作为受害人却遭受着老师和她们的双重夹击。

我一个字的检讨都没有写,还好小时候爱看书,用尽毕生所学写了一篇很长的议论文来论述错不在我,顺便还吐槽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句话是多么的荒谬。

哦对了,我同学的班主任跟我的班主任在一个办公室,我说我是被害人的时候,她又在旁边重复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说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后来,两件事并罚,我被叫家长记了一次处分。处分在我升高中的时候,作为这个垃圾学校仅有的几个能考上重高的人,学校主动给我消除了。

再后来,那个班主任在班里开班会说我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要跟我玩被带坏了,我们班主任让我去咨询心理医生,觉得我心理有问题。

而自始至终,除了骂人不对,我做错了什么呢?

甚至初三的时候,班里的一些人从来没跟我说过话,无意之中接触到了告诉我“你也没有那么可怕啊,以前都不敢跟你说话的。”

还好我是那种,你越看不起我越要让你看得起的性格。顺利考上了重高,也永远摆脱了这些噩梦。

但那个女孩子就没这么强大了,原本很好的成绩,在她班主任的蔑视下变得越来越差,最后勉强上了一所高中。后来再听到关于她的事情,已经只剩下可惜了。或许如果她没有经历这些,能够有多好的未来啊。

大学以后总听到身边同学对这些校园暴力的题材嗤之以鼻,觉得在卖惨在瞎编。而只有我每一部都会认真去看,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我总是期望看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希望恶有恶报,希望主角能够碰到好的老师。

而不是像我的这位老师一样,在我考上重高以后笑脸相迎,说着恶心人的话却依然在念书。

校园暴力最可怕不是直接施害人,而是这群袖手旁观的人。


暴躁读者在线吐槽!暴躁读者在线吐槽!暴躁读者在线吐槽!

好久不正儿八经看电影了今天终于点开了情怀之作悲伤逆流成河,103分钟看完感觉仿佛被喂了一坨热翔。

首先肯定落落努力纠正了郭氏小说扭曲的三观并把着眼点放在了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校园暴力,在黑郭敬明已是政治正确的年代,这无疑是很明智的选择。几个画面神还原原作,任素汐的主题曲很好听,原作几个情节bug被修正。这都值得肯定。

剩下的几乎就是毁原作了。一一吐槽。

首先电影叙事结构和节奏整个是塌的。原作就是个堕胎故事,以堕胎为主线,连接三个家庭四个主人公的矛盾。格局不高,但叙事结构稳得一批。开头易瑶为堕胎四次借钱,已把她的圈子写尽,男主和三个配角形象呼之欲出,干净利落得一批。后面继续以堕胎稳健推进剧情,腹中胎儿仿佛滴滴答答的定时炸弹一般,时不时勾勒一笔便叫人提心吊胆,最后炸得一切情感与希望血肉横飞,一片惨烈中复归平静。郭敬明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出了自己驾驭文字的最高水平。反观电影,为了政治正确,变堕胎为性病,少了无处不在的紧张感,抓人程度大打折扣;人物出场和情节推动仿佛是想到哪儿弄到哪儿,散漫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切凝练浓重的戏都被拆散,胡乱编排在莫名其妙的节奏里,导致慢的时候半小时才带入,快的时候十几秒就换了人间。典型的点金成铁!

其次,人物塑造全毁了!全毁了!全毁了!易瑶不是个只会哭哭啼啼说煽情话时不时暴力回怼的无脑女,她的内核是孤独,阴暗,尖刻。她坚忍对抗着生活重压,对身边的一切抱有怀疑和嘲讽,期待着一切的毁灭和终结,同时在拼命抓住可见的美好。电影为了精简,删掉了和渣男前任以及再婚父亲的戏,对母亲的恨止于吐槽,她的阴暗和尖刻失去了根源,独立自强不见了,怀疑嘲讽不见了,对齐铭依赖得彻头彻尾,时不时还犯个二,一瞬间几乎让我开始讨厌这个角色。齐铭不是个煞笔,齐铭不是个煞笔,齐铭真不是个煞笔!原作里温柔略带懦弱的齐铭十分动人,他的魅力来自那份无力感,这无力感一方面来自自身与母亲的家庭矛盾,这点同样被电影版删除。另一方面则来自易瑶。他和易瑶的矛盾,始于信任危机,加剧于顾森湘插足,最终爆发于易瑶的反抗。因为原作中易瑶的反抗是心机阴暗且极为恶毒的,是久与龙斗身化恶龙的最后挣扎,不是带着激昂bgm的少女之反击。她的剧变引起了齐铭强烈的不适感和陌生感,就像小说中写的,“眼睁睁看她被黑暗的漩涡吞噬,甚至自身也化为了黑暗漩涡的一部分,却不能拉她一把”。正是这种无力感压垮了齐铭,使他最终依照“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选择了顾森湘。电影里的齐铭是瞎子傻子和懦夫的聚合体,我不认这个男主,一点都不。顾森西不是个二货,不是个二货,不是个二货!原作的顾森西是坚强倔强略带邪性的问题少年,从来沉默寡言,能动手绝不吵吵,心底却对姐姐和易瑶有无限温柔。他没有逗逼属性,没有逗逼属性,没有逗逼属性!唐小米在小说里是彻头彻尾的凶兽,电影想把她设定成“凶兽样的羊,羊样的凶兽”,算是进步,但显然也没处理好,成了“时而凶兽时而羊终究不知为何物”的存在。顾森湘不吐槽,漂亮且温婉。

最后,情节删减和台词设计都叫人脑壳疼。原作里有大量的戏剧性矛盾性非常强烈的戏,易瑶初会生父,齐铭偷钱后自圆其说,易瑶初会顾森西,还有两场简短的厕所戏,全部被删除干净了。连原作的最高潮,易瑶被踢后大出血,齐铭对顾森湘哭诉无力感,医院里三个家庭的矛盾集中爆发,竟然也被删除得一点影子都不剩,却偏偏保留了郭氏强行悲剧的结局,取其糟粕,去其精华?写悲河的时候郭敬明自己说,把所有舍不得用的句子都用了。原作全文充斥了大量意味深长的环境描写、精美的比喻和通感,以及郭氏独有的明媚忧伤的抒情。电影里,这些就被女主用“鼻涕一样的声音”甩包袱一般一个一个随意丢出来了,说真的,不浪费吗?不心痛吗?

郭氏小说什么水平,问谁谁黑。我读过全部郭氏小说,也读过许多诸位口中的经典名作。客观来说,郭氏小说大多如翔似shi,三观不正,部分涉嫌抄袭,唯独悲河一部,绝对叩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这也是最适合改电影的郭氏小说。一心期待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被塞了一嘴翔,人间不值得。

很久不写这么长影

评了,字作丧乱意彷徨。


7年前我在一个封闭式的高中上学,班上有一个男生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很少与人交流,成绩也不是很好,老师也不怎么管他,头上还有一个疤。我跟他从未说过话。

有人说他是邻校转过来的,因为和别人打架被打到头变傻了才转过来的。他从不和我们说话,有时候其他男生欺负他 ,叫他傻子,他也是嘿嘿的笑过就算了。而且他从不上体育课,老师也或许是听到些什么留言,所以体育课都是任他留在教室里。

高二有一节体育课,我因为身体不舒服,到操场跟体育老师请了假以后我就回教室了,当时我坐在我的座位上写作业,他站在在最后一排对着窗外背单词,突然他走到我旁边,递给我一个橘子说道“其实我不傻,我只是不想跟他们说话而已,我的疤是打架打的,但是我没有被打傻,”我当时有点震惊,因为他主动跟我说话了,我接过他的橘子笑着说我知道,还顺手递给他一本《爱格》说“这个送给你看”,他笑着接过书之后又回去背单词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是没有说过话,日子还是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一直到高三有一天下午下课时间,有个男生去逗他,可能是是惹急了两个人就打起来了,或许是巧合,那个男生用凳子上的木板把他的头打破了,还是在那个疤的位置,当时血就顺着脸往下流,旁边的人都愣住了,我当时拿了一包纸一直去帮他按住伤口,那个打他的男生过来拉我说“你不要理他,又不会死人,反正他是个傻子”,当时我用手上带血的纸巾扔到他脸色大声说了句“他不是傻子,你们真的太过分了”。后来老师带着他去医院了,第二天也没有来学校,听老师说他妈妈把他接回家了,但是我收到一条短信,写着谢谢你,我知道是他。

从第二天开始,班上就流传出了一个谣言,说我喜欢那个傻子,我也慢慢发现我身边的人都不跟我说话了,就连我当时最好的朋友都不跟我一起去食堂吃饭了,我本身是一个有点自卑的人,从那以后我感觉我更自卑了。

体会过的人都知道乡镇高中几乎每个班都有那么两个喜欢传谣言嚼舌根的女生,我上高中的时候还很流行非主流,而且她们在学校都是那种“混的”很好的女生,偶尔抽抽烟打打架,跟社会上的大哥都认识,还经常会一起去KTV唱歌什么的,没有人敢欺负她们,有一次放学之后在街上遇见了她们,我现在都记得她们和那些大哥的嘴脸,他们拦住我问我说,听说你喜欢你们班那个傻子啊,你是不是有什么怪癖啊,居然会喜欢一个傻子,哈哈。我背着书包拼命地跑,想要摆脱他们,但是脑海里还是一直重复着那些话。

后来在学校,我真的成了一个“独行侠”,一个人吃饭上厕所回寝室,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一直到高考,那天我看到那个男生了,说实话我心里很高兴,因为他来参加高考了,至少没有因为其他原因就放弃高考。考完之后我们也没有任何联系。

直到大一的某一天,他在我们高中的QQ班群里加了我的QQ,后来我知道他在我隔壁大学,那个时候他已经不是像高中的时候那样不爱说话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很阳光帅气的男生。后来我们周末偶尔会一起打羽毛球,他会带着他的女朋友来和我还有我的男朋友一起吃饭, 生活真的很美好啊。

其实他从来都不知道, 因为他我在学校被别人排挤孤立,我也不会告诉他,因为过去的真的不重要了,因为从我们那天交换橘子和《爱格》开始,我们就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朋友了,我还是幸运的,至少我没有像易遥一样被别人破墨水,被别人扒衣服,现在也有了对我很好的男朋友,在重庆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生活还是很美好啊,只是偶尔想起那段时间会有点难过而已,一点点。


易遥最后是否死去,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能证明易遥确实是死去的,是母亲卖掉了按摩桌,没了女儿也不必辛苦的赚快钱;易遥最后一身白衣出现在池塘边,脸上没了曾经的焦虑痛苦,取而代之的是解脱和淡然,她干净的宛如天使;本片是郭敬明监制,按以前《小时代4》的套路,易遥在自杀后的种种表现都是一种象征手法。

说真相并不重要,是因为易遥只是死在了这个人情冷漠的现实社会,而她应该在新的世界里活着,一个没有痛苦,没有欺凌的世界里活着,正如齐铭在窗前放了一把花,献给这个不被温柔相待的女孩。

影片给人的负能量是很强的,排挤、嘲讽、指责到最后的死亡,全程都在展示校园暴力所带来的伤害,特别是片尾易遥在岸边撕心裂肺的呐喊,是道出了所有被害者的心声,岸上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言论攻击给人造成的伤害是直击心灵的,在电影字幕段那些曾经被伤害的人依然很多过不去心中的坎,这种内心的伤疤会影响一个人很久,就好像电影《聚焦》中那些被性侵过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变得孤僻,生活大都过的很不是滋味。

一个没有被善待过的人,长大以后又怎么善待别人呢,如此,活下去的人成了畸形,受不了的人不如死去,易遥选择以死亡的代价来唤醒世人,人们才选择弥补。

除此之外,影片的缺点要远远大于所表达的内容,在演技上,除主角苦苦撑起全片的灵魂外,其余配角全部颜值在线演技一路离线到尾;

在剧情上,台词刻画太小说化,特别是易遥和齐铭之间的独白对话显得太做作不真实;

在人物关系上有一些突兀生硬,体现在男二号顾森西对易遥的情感,本该是喜剧的人物却让人笑不起来;

在细节上,时间线是07年,却感觉在17年的城市,用着功能机却穿着时尚前卫的服装;整体下来,所有的东西都像被刻意安排太做作。

校园暴力题材确实国内很需要,辐射的影子也包含成人世界的网络暴力,希望将来会有更加现实题材好好操刀。


郭敬明的小说成为中学期间的课间读物,还记得那时候老师让摘抄妙语佳句,班里一半的女生抄的都是最小说之流。悲伤逆流成河也是那时候出版的,不过即使是我最最中二的时候,这本书我也只翻过一遍。因为太黑暗痛苦压抑,那时候我不坚信这种狗血的青春只有小说中有。

没想到这种恶俗的小说竟然在这几年成为大银幕的作品,这部——《悲伤逆流成河》便是其中之一。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我像一个异类,身边的人都痛苦流涕,我却毫无波澜。

电影版改编比较大,只将视角对准了校园凌霸这个主题。故事主要讲述了高二学生易遥,妈妈在小弄堂里做着黑按摩生意,易遥也一直被被街坊邻居冷眼相看。

有一天易遥不小心染上性病,转校生唐小米得知后放出易遥“私生活不检点”的谣言,全校学生群起而攻之。

她的同学们一边像遇到瘟疫一样避着她,一边又欺负着她:在她头发上粘口香糖,在背后泼红墨水,在还没吃的饭里倒垃圾。

没有母亲的支持,没有经济来源,她只能偷偷拿钱去黑诊所,她小心翼翼地去看病,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后来的一场意外坠楼案,易遥在谣言中变成了“杀人凶手”,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

生理痛苦加上心理压力,直接导致了易遥的崩溃。

这部电影改编自郭敬明同名小说,但它不是年轻人爱的死去活来,而是新的题材:校园欺凌。

单纯讲校园欺凌的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很少见的,但依旧没有逃脱郭敬明惯有的模式。

郭敬明当作家远不如当商人成功。当作家写出来的那些不知所云、虚到不行的句子曾是我当年的信条;现在看到那些只想作呕。

郭敬明作为商人的成功不可否认,小时代系列的成功,包括对自己的本身的营销和包装简直是作家界的福布斯。

整部电影充斥着投机、浮华、虚伪和做作,所谓的“反校园霸凌”只是为了片子好卖的一个口号而已。

题材成为了宣传的噱头,导演的表现力远不如校园凌霸这四个字有号召力。

本应该展现的霸凌、欺辱、学校学生之间的不对等的关系全部都没有,所谓的“霸凌”就用几个mv式的镜头一笔带过了。

大段大段的还是那些青春期少年少女们小忧伤,不是说不能拍这种小忧伤,而是这样的立意毫无水准。

这样独特的题材稍微有点水平的导演拍出来应该是《我不是药神》的效果。

现在却成了《爱情公寓》的结局,唯一的水花只有郭敬明和校园凌霸了。

台词简直充斥着qq空间非主流的味道。什么“我都不知道卫生巾是可以带香味的”、“你对我太好了,好的我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了”、“你对我越好,你的感情就越廉价”,看到我一阵阵的反胃。

抛开“反校园霸凌”的噱头,整个电影就是一个狗血的学校四角恋而已。

男主既放不下青梅竹马的邻居易遥,又舍不得漂亮大方的同学顾森湘,摇摆不定。

一看就是反派脸的唐小米欺软怕硬,不敢为难顾森湘,只能为难易遥。

导演落落又不敢真拍校园霸凌的戏,只能借着校园霸凌的名义拍女生撕逼。

而且在尺度上面落落还不如郭敬明,郭原著小说里面的易遥真是小太妹,因为乱搞所以怀孕了;易遥的妈妈也是个在家接客的暗娼。

到了电影里,易遥是因为混用毛巾才意外染上了性病,易遥她妈也只是个脾气不太好的按摩师。

两个人都身家清白,没有任何可以被诟病的污点,所以被排挤、被欺负时才显得更弱势。

校园暴力是个很好的题材,可惜导演落落完全无法驾驭这种严肃沉重的现实题材,结果被拍成了矫情又狗血的四角恋青春片。

剧情逻辑经不起推敲,剪辑更是一塌糊涂。

同样是讲在校园里受到歧视和偏见的电影,《奇迹男孩》被处理成了温馨又正能量的一流励志片

而《悲伤逆流成河》只能沦为狗血矫情的三流烂片。

《悲伤》里面帮助女主对抗校园暴力的人只有一个喜欢女主的男生,并且教她对抗的方式是“以暴制暴”,校长老师同学都在助推或者围观校园暴力。

为了制造女主的悲剧形象把整个社会都设立成了阴暗面,没钱又无能母亲,无力处理学生的暴力冲突的校方调查速度跟不上女主被欺负进度的警方。

电影整个基调压抑又灰暗,太过刻意的情节设置和人物设定,让校园暴力的表达显得隔靴搔痒,如同儿戏。

再说演员表演,几乎所有人都是符号化和脸谱化的,连邬君梅都不例外。

就是没有什么和人物相符合个人情绪驱动,单纯的为了影片主旨而作出一些生硬的表达。

唐小米能找流氓欺负别人,自己还被两女一男三个学生欺负的声泪俱下?

易遥母女两人和解之后呢?就没有任何落点了,配乐响起来歌颂一下妈妈就完事儿了?

演主角的这些小孩们的演技差到发指,台词都说的一顿一顿的,那种闪避着镜头想赶紧把这段词说完的感觉。

大段的慢镜头配合抒情歌,特写主角的脸,为了导演审美中所谓的美与孤独而毫无逻辑的打光、找景。

人物明明在自然环境里说话,突然就来了一个顶光;走着走着路突然就变成了逆光。学校附近的河为什么看起来像是个码头?

废弃公园里哪来的彩球池?干净的女主角进去打个滚衣服都不会脏。

演员1.5倍慢速念台词,主角各种45度逆光仰望天空,花式穿插慢镜头,回忆片段不断闪回重复,矫情的台词堆砌出大段独白,再配上疼痛青春的配乐。

一部郭敬明式青春片(MV)就完成了

整个电影的割裂感非常强。

前面是拍给无脑青少年看的狗血言情剧,中间突变成了犯罪题材,结尾为了主题上升硬是让女主角易遥站在河边开始怒吼。

一副把观众放在审判席上,创作者自己伟大的嘴脸真是让人恶心。

还有,到底是哪部电影带出来的片尾放真人采访煽情的风潮?

电影不够,采访来凑。看电影你没有被戳到,没有被感动到,那我们给你放真人。

你看这些人上学的时候都经历过校园霸凌,所以对之后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都对着镜头哭成了狗,你再不哭是不是不太合适了?

抱歉,实在是没办法哭泣,可能是我最孤单的一次观影了。

公众号:kkdianying

每天八点小影弟在这里等你,一起聊聊电影那些事。


不知道有没有人关注过她,她叫谷丹

影片最后描绘了这样一个镜头,瘦女生被她打了一嘴巴

那一嘴巴打在了每一个嘴炮,每一个吃瓜群众的脸上。

说得不对一点,谷丹也代表了我们,默默不出声,直到事情发生了才会有所作为。

这一耳光,送给那些网络吃瓜群众,送给那些低贱,丑陋的网络喷子,嘴炮们

这一耳光,也送给那个在一旁默不出声,胆怯的每一个人,我自己本人

这一耳光,希望能够打出该有的效果,打出对抗黑暗,对抗暴力的勇气


【剧透慎入!!!!!!!!!!】

【剧透慎入!!!!!!!!!!】

【剧透慎入!!!!!!!!!!】

【剧透慎入!!!!!!!!!!】

3

2

1

开始

今天目我睹了一场杀人游戏,在凶手中,我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悲伤逆流成河》是我太多年以前看的小说了,也许是初中的时候吧。那时候被书里吸引的地方净是“堕胎”、“自杀”、“强奸”,这些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新奇又刺激的词汇,想必也没有引发更多的思考。

电影开篇是从易遥跟妈妈要新校服的钱开始的。既然身上的校服还能穿为什么要买新的呢,但在随之而来的镜头中,校门口一众穿着新校服的学生中,易遥的旧校服显得那么刺眼。

审判,开始了。

如果要说这次电影改编的神来之笔,一定是关于如何处理易遥染上性病的原因。原作中易遥是跟人渣男朋友上床感染的,(但显然不能过审……)而电影中则把这个导火索推到了妈妈身上。

靠给一些老男人做按摩的妈妈是弄堂里人尽皆知的“不检点”,但客人在家中洗澡的时候她还是会一把抢下对方错拿的属于易遥的毛巾,甚至让易遥避开她“服务”的时间免得那些老男人起色心。方式或许粗鲁了点,但这应该是她能想出来为数不多能尽量保留住女儿“干净”的办法了。

但即便是再小心,还是出了差错。

当同学得知了易遥的病,那原本建立在贫富对比上的优越感显然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那些发生在齐铭外出期间的霸凌,那些自视甚高的作弄和那些红口白牙扮演审判者的人像极了我们每天在新闻中看到的,听说的那些情形。

这些人当中,有一个女生导演特意多给了一些镜头。她没有台词,但她是我,或许也是你,用沉默对待一切,又用沉默滋长一切。

我们谁都摘不清,在这场杀人游戏中,我们都是凶手。

对于易遥的遭遇,片中的两大男主齐铭和顾森西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应。面对易遥的人生,即使齐铭与她从小一起长大,但却始终处于“旁观”的角度,而顾森西却选择真正走进易遥的生命里。这或许是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

最后说一些其他细节上的好评吧。

首先是选角上,全新的面孔一下就击中了我内心对于书中角色的构想。尤其顾森湘,那是什么神仙姐姐啊我的妈,我一个女生都要心动了更何况每天看着死气沉沉易遥的齐铭了hhhhhh

其次是全员几乎素颜出镜真的100分好评!!!真实得让我想起来自己素面朝天的岁月,太TM羞耻了……

接下来,不得不说整部电影的画面太有美感了,如果可以,一定截图截到手软!

最后,必须给好评的就是彩蛋了,也是这次翻拍深远的立意所在。如果你痛,一定要说出来,寻求帮助并不可耻,可耻的是那些自鸣得意的施暴者。

希望每个人的青春,都能被温柔相待。


没看过原著,不知道是导演水平差还是原著差,挺空洞的,有点为了虐而虐,但是我还是看哭了

女主演技在线,颜值越看越舒服的那种

俩男主台词和演技略尬,但勉强能看

顾森湘完美女神啊,超级喜欢,死了太可惜了

音乐挺好听的

画面不错

可以打六分以上

冲着这个主题,值得一看

校园暴力这一块的空缺真的太大了

起码费霞还当了明星不是(滑稽脸)


推薦閱讀:

TAG:电影 | 影视 | 郭敬明人物 | 影视评论 | 悲伤逆流成河电影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