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48)阿賴耶識(2)

1、《解深密經》的阿賴耶識

最早出現阿賴耶識這個概念,來源於《解深密經》之中,此經說: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這裡出現了三個概念

1、阿陀那識

2、阿賴耶識

3、心

所謂阿托那識,這裡說,由於二執受,即執受色根和名言戲論,故稱之為阿陀那識。

阿陀那識這個概念,在中國的翻譯之中,有新譯和舊譯。所謂新譯,是指玄奘的《解深密經》。而舊譯是指真諦所譯的譯本。在真諦所譯的《顯識論》中,他說:

能緣有三種:一果報識,即是阿黎耶識;二執識,即阿陀那識;三塵識,即是六識。第二執識,此識以執著為體,與四惑相應:一無明,二我見,三我慢,四我愛

可以發現,此處的阿陀那識,指的是末那識,而不是玄奘的第八識。

什麼是執受呢?

梵文為 upddana,意思是接近獲取,中國翻譯,一般翻譯為執取。

在部派佛教時期,執受是判別一個生命是否存在的標準。所謂執受,就是心和心所,執取肉身,使得肉身能夠發揮作用。猶如,電和燈泡,如果沒有電,則燈泡不亮。

因此,這裡的執受,實際上承擔了其他宗教靈魂的概念。

但是如果停留在這個層面,那麼唯識學就不是大乘佛教的內容了。我們曾經說過,龍樹的貢獻,在於系統解釋般若學。他闡述了,我們主觀所建構的概念,都不能反映自在之物。

但是他沒有說,自在之物到底是怎麼樣的?事實上,也確實無法說明,既然無法認識,怎麼說明呢?但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因,如果現象界是存在的。那麼現象界就不能沒有原因。

龍樹所說的不存在,是實體的不存在。因為古印度人和古希臘人幾乎有同樣的思維,認為只要實體不存在,那麼就表明事物不存在。他們認為,現象的顯現是非存在,是無法把握的。

那麼,唯識學的理論任務,就是解釋,現象界的顯現是如何達成的。那麼唯識學建構了阿賴耶識這個概念,用以說明,名言是如何安立?也就是,主觀認識內在規定性是如何達成的?

其次,一個更為重要的目標,是把打倒的輪迴和涅磐拯救過來。在龍樹的空觀之上,輪迴和涅磐都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說了,他只是說人類主觀認識的輪迴和涅磐都是不存在的。但是沒有否認自在之物的輪迴和涅磐。那麼這個運轉是怎麼樣的?

唯識學不可避免也要承擔這個使命。因此唯識學的三個理論任務是

其一、解釋主觀認識的來龍去脈和內在規定性

其二、解釋輪迴和涅磐的運轉機制

其三、解釋有情和無情的區別

那麼在第一部系統闡述唯識學的論著《攝大乘論》之中,無著就詳細闡明了,阿賴耶識是如何達成輪迴和涅磐的。他說:

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

前一句闡述有情是如何達成的。就是阿賴耶識執受肉身,讓這個肉身不至於毀滅。實際上這個解釋等同於靈魂投胎論。

後一句闡述輪迴。阿陀那識闡述輪迴和其他部派佛教的闡述是不一樣的,因為在阿陀那識緣起說中,類似於肉身等等概念都是不存在的,所有的運轉,都是離言自性上的阿陀那識和轉識獨自完成的,與其他事物無關。

他這裡說,在人死亡以後,阿陀那識開始執受新的生命體,然後一直執受,從生到死。

在《本地分》記載

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並皆滅盡,云何說識 不離於身?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持轉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後時彼法從此得生 。

所謂滅盡定,就是一種禪定。在這種禪定中,前六識全部暫時不發揮作用,類似於消亡。在部派佛教中,一個議題就是,假如說,滅盡定的時候,意識都失去了。那麼生命體不就死亡了嗎?怎麼還能存在呢?

在唯識學中,瑜伽學派提出還有一種隱藏於意識之外的微細心識存在,即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會執受肉身存在,所以生命還能存在。

最後,阿陀那識還具有執受名言安立的功能,實際上就是解決主觀認識的達成問題。主要就是,阿陀那識通過種子生起轉識,然後這個轉識再形成名言。

那麼為什麼阿陀那識會有這個功能呢?這一點是因為過去世,無始以來,就有名言熏習阿賴耶識,並且其中有一種名言,他是關於善惡力的,這種善惡力,直接導致輪迴的產生。

所以從根本意義上說,並沒有外境,只有心識的熏習和轉變。唯識家善於舉夢境的例子,他們說,在夢境之中,沒有人會懷疑這個夢境是假的。

但是,夢是真實存在的,然後夢中的種種幻想,保存在大腦之中。然後下一次做夢的時候,又會調取過去的夢境,進一步加工,然後又熏習(保存)在大腦。

然後他問,你怎麼保證,你現在所處的真實世界,不是這個夢境呢?

實際上,從邏輯上推理,沒有人能夠證明,現在不是夢境或者是夢境。之所以認為,所有人認為這不是夢境,完全是一個獨斷,或者說類似於宗教的信念。

而《解深密經》馬上提及阿賴耶識這個概念,在《成唯識論》中,提及了阿賴耶識的三藏之說。但是在早期唯識經典中,根本沒有這種理論。

那麼在早期唯識中,阿賴耶識是什麼意思呢?

他指的是,阿賴耶識藏於所依的根身之中,然後跟根身共存共亡,然後給予他以感受。因此此處的阿賴耶識,只是強調阿賴耶的原意,即隱藏之義。

其次,在《解深密經》之中,是沒有末那識這個概念的,經中說:

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 眼識、耳、鼻、舌、身、意識。

按照成熟的唯識學中認為,轉識應該為七,除了六識,還應該包括末那識。但是在早期唯識學中,並沒有體現。這說明,在唯識學構建的早期,主要還是要完成上述的三個目標。

而心,本意是積聚意,此處指的是種子的積聚。種子的積聚體就是阿賴耶識本身,也就是種子流就是阿賴耶識。因此阿賴耶識是時刻生滅不斷的。並且他能夠幻化出種種幻象。

而所謂種子,就是過去積累的記憶,所以阿賴耶識也可以認為是記憶流。

那麼我們可以對於早期唯識學的阿賴耶識做一個總結

1、執受:

他具備兩種種執受

其一、執受有情身體

其二、執受一切法的種子

2、攝受

攝,指的是把身體攝為自身的一部分,受指的是讓有情產生感受。

3、藏隱

指的是,阿賴耶識隱藏於身體之中,與根身共同存在

這三者是同一的,也就是根本識執受根身不壞,並且依靠根身和根身共存共亡,然後使得根身產生覺受。

2、《攝大乘論》的阿賴耶識

《攝大乘論》中說,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 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這兩個頌子,是闡述了阿賴耶識建立的根本原因。

第一個頌子,他的理論原型出自哪裡呢?出自原始佛教的一個頌子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指的是,這裡有,則那裡有。這裡沒有,那裡也就沒有。

在唯識學之中,他把本體界和現象界劃分地很清楚。那麼現象界的種種認識,是依託於虛妄唯識而存在的,因此阿賴耶識存在,則輪迴存在。阿賴耶識不存在,則輪迴不存在。

但是由於原始佛教探討的主要是生命體,不涉及外部世界。而阿賴耶識緣起說,統攝了生命體和外部世界的存在。

那麼這裡的「界」的認識,是很有講究的。界的本意是類、屬、種的同義詞。比如說三界,就是一類生命體具備共同特性,把他劃歸到一起。

但是由於劃歸這一類,必有其共同原因,所以延伸出因果義和種類義。

但是無性認為,這個頌子的界和依是兩個意思,界指的是因果。而依指的是任持(指持有某種屬性)

他的意思是說,阿賴耶識實際上具備兩種含義,正如《瑜伽論》記載

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作二緣性 ,一為彼種子故,二為彼所依故。

在種子位,指的是阿賴耶識是生起一切法(注意:阿賴耶識生起一切法,不是在本體論上,生起現實的存在,而是在認識論上生起關於一切法的認識)的原因。

在現行位,指的是阿賴耶識作為轉識的所依。

但是實際上,在早期唯識學,並沒有這個劃定。早期唯識學的根本目的還是解釋主觀認識的發生淵源。在《攝大乘論》記載

阿賴耶識中諸雜染品法種子,為別異住?為無別異?非彼種子有別實體於此中住,亦非不異。然阿賴耶識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名一切種子識。

此處說,阿賴耶識和種子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的呢?答案是,不一不異。

為什麼呢?猶如大海和水滴的關係,既不能說水滴就是大海,也不能說水滴不是大海。

而阿賴耶識之所以稱之為一切種子識,是因為他能生起轉識。

那麼第二個頌子什麼意思呢?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 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在《攝大乘論》說明為

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 一切有生雜染品 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 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 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

他的意思是:

其一、一切雜染現行(轉識)熏習阿賴耶識,然後以習氣的方式攝藏於阿賴耶識中

其二、這些被攝藏的習氣又成為生起轉識現行的因。

《阿毘達磨大乘經》說:

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指的是,現行和阿賴耶識是互為因果的關係。所以《攝大乘論》立馬就說:

如阿賴耶 識為雜染諸法因,雜染諸法亦為阿賴耶識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緣,所余因緣不可得故

所以,阿賴耶識和轉識的關係是互為因果。那麼他憑什麼就互為因果呢?

我們可以假想阿賴耶識為巨大的記憶庫,這些記憶都是生活中記憶所得。

舉個例子,一個人看了一部電影,然後回家以後寫影評。那麼假如說,他寫影評的時候,根本就忘記電影的情節,那麼他還怎麼寫影評?

那麼,他必然記著電影情節。那麼請問,他如何記憶電影情節呢?

是在電影放映之前,他記住了?在電影放映之後,他記住了?還是一邊放映,一邊就記住了呢?當然是最後一種。

所以,記憶的過程,就是把前面的情節記住,然後延續到下一個情節,如此相似相續地存在。

故而,阿賴耶識(可以狹義定義為全部電影的情節)和轉識(能夠調取的部分)。所以,一個人回家以後寫影評的過程,就是阿賴耶識生起轉識的過程。而這個寫作的過程,進一步刺激了記憶的固化,也就是又把記憶熏習回阿賴耶識中。所以這個過程,必須是因果同時的。

但是因為因果同時是不符合邏輯,因為這就表明因是果。但是人類建構因果關係的時候,是通過時空建構的。所以佛教認為,阿賴耶識的存在是離言自性的。

因此,通過這種分析,瑜伽學派建立了完整的阿賴耶識觀,

安立此相云何可見?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 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此中安立 阿賴耶識自相者,謂依一切雜染品法所有熏習為彼 生因,由能攝持種子相應;於中安立阿賴耶識因相 者,謂即如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於一切時與彼雜染 品類諸法現前為因;此中安立阿賴耶識果相者,謂即 依彼雜染品法無始時來所有熏習,阿賴耶識相續 而生。

自相:就是阿賴耶識本身是什麼?那麼他是什麼呢?他是一切雜染法(因為佛教認為,除了聖者,一切凡夫熏習的一切記憶,都是雜染的)所熏習而生成的習氣(就是那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記憶,習為過去之意,氣代指認識的虛無性)。

阿賴耶識能夠攝持(把握),猶如人握住沙子,而不失去沙子。阿賴耶識也能夠使得種子不失去,還能發揮其作用。猶如海馬體能夠使得記憶不失去,還能發揮作用。

因相:就是阿賴耶識的原因是什麼?他是過去所有行為熏習入阿賴耶識以後,轉化為習氣。說白了就是記憶本身,比如面前有一本書,把它背下來。就代表書里的文字,記憶本身,都轉化為記憶藏於阿賴耶識中。

果相:就是阿賴耶識本身。為什麼呢?因為新的記憶熏習入阿賴耶識中。那麼由於新的記憶和舊有的記憶不同,所以那個新的記憶是新的阿賴耶識。猶如,有江河流入大海,也有水流出大海。阿賴耶識就是這樣一個吐故納新的存在。

所以阿賴耶識是因果同時的。並且這些名言熏習過程中,有一類善惡力很強的記憶,這類記憶就是引發輪迴的原因。

因此,阿賴耶識本身是不具備我執和法執。就猶如大海的骯髒和純凈和大海無關和水滴也無關,而是外在的一股力量,比如人類污染環境,才污染了大海。所以大海本性清凈。

而這股力量,就是其他轉識了。

所以《攝大乘論》記載

此中意有二種: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 恆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 無明, 此即是 識雜染依。

其中,等無間意,自不待言。而後者的染污意,才值得分析。

這個我執的根源,來源於一個恆(長久不斷絕)審(審查)思量的存在。這個存在既不能是阿賴耶識,也不能是意識,只能是第三類存在。因此唯識思想由此引入了染污意這個概念。

這個概念的引入,使得唯識思想徹底與部派佛教分道揚鑣了。

其中阿賴耶識為無覆(染污)無記(善惡),這一點很好理解。

染污意為有覆無記,為什麼呢?因為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他都執著一個我,所以它是無記。

假如是有記,這就表明,要麼好人存在染污意,要麼壞人存在。這就違背邏輯了。

至於他是有覆,也好理解,概不重複。

《攝大乘論》的理論建構,徹底使得唯識學,他的理論根基已經完成了。下面所有工作,都是在此基礎上的修修補補了。


推薦閱讀:

TAG:佛學 | 佛教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