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作意

作意,簡單粗暴的說就是造作一段意念。如果你能夠清晰的辨析出你的每一念,那麼對作意的概念應該很好理解;作意是觸的功能,在觸發生後必然會引發作意。人有六種觸:眼耳鼻身口意,每種觸都會引發作意。

從緣起的角度細緻的觀察作意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六內處(根)接觸六外處(塵),在其中某一處上由於特定的注意而集起識,因而觸形成;觸形成的同時,緣於觸產生受、想、思(意行),最終由這受、想、思集起意識,感知到念頭的出現。

從緣起和無常的角度對作意的過程進行分析,會發現觸形成的過程是緣起、無常的;觸集起受、想、思的過程是緣起的、無常的;受、想最終形成被感知到的念頭的過程是緣起的,無常的。此外,緣於意識進一步產生的名法(行)和色法(主要是色身)的變化,集起了新的十二處,至此循環形成。整個循環依然是緣起的、無常的(觸是很重要的概念,在作意過程中承前啟後,即由色與識形成,產生受、想和行,五蘊作用過程的明顯體現)。

在日常禪修中,隨時隨地可以對作意的過程進行觀察。任何活人每時每刻都在作意(準確的說,是作意讓你產生了「每時每刻」的概念),因此觀察作意可以在任何時候進行。作意起始於十二處,終止於作意出的念頭消散。作意出的念頭的相(意識形態)以及其中包含的意志,取決於觸所產生的受、想。

對作意過程的觀察可以證入流果,即證得五蘊十二處非我(緣起)、無常的特性,以及十二緣起(有緣生不能被直接觀察,即色身完全滅盡後新的色身集起的過程,即投胎。但通過觀察取,可以由五取蘊的增長而觀察到因食而導致的色身的存續),得到正見的基礎。在觀察作意之前需要對作意過程中提到的概念有明確的認知,即能明確的辨析出:這是六內處、這是六外處、這是識、這是觸、這是受、這是想。

證悟五蘊十二處非我、無常後,當下的觀察作意過程,確認其非我、無常的特性,修行者會住於寂靜;如果此時修行者並未通過滅盡定止息意行,那麼六入、觸、受還會依次發生,因此作意過程依然存在,但是此時作意的結果為正念,不會引發取。

在成功的證悟五蘊十二處非我、無常的特性後,繼續對作意過程以及內容進行考察,辨識其中的惡不善法(嗔),通過憶念逐步的追溯惡不善法的根源,會找到對應的貪愛(你在期待什麼,即樂味);進一步分析貪愛集起的根源,會發現貪愛緣於無明而集起,即因為不能夠如實觀察到苦隨著五取蘊的延續而不停的產生而導致貪愛的集起(過患),至此修行者的正見發育圓滿。事實上你即可以先觀察念處的集起、消散,後觀察念處的樂味、過患、厭離,也可以同時觀察這五種屬性。

任何時候對作意過程進行觀察的行為,被稱為止觀。所謂「止」,即停止緣於貪愛而不停集起的執取;停止的目的是為了觀察、辨識、分析,即「觀」。止觀一體,止意味著觀,觀必然止。解脫之路除了學習理論就是不停的止觀,再無其他。

參考資料:巴利經藏長部22念處大經、巴利經藏中部149六處大經

禮敬那位世尊、遍正覺者、阿羅漢!


推薦閱讀: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