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過了一個原汁原味的中秋節

過了一個原汁原味的中秋節

中秋節到了。

只是我沒有意識到,直到,那天早上,忽然古剎里來了很多人,都是附近的村民,他們或者是佛教徒,或者不是佛教徒就是來祈福,或者就是來過節,他們中很多人會把到寺院里燒香拜佛,當做節日活動的一部分。

當地的信仰大多是民間的信仰,對鬼神的敬畏和崇拜,大家相信有土地神,樹有樹神,石頭都有神靈。這和我們受的現代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對於在鄉村過的現實生活來說,確實也要重新去理解和認識。

至少,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文化,正是這種文化,讓大家都能夠有基本的價值觀底線,比如,對自然的尊重,對他人的尊重,善惡分明。

做善事,就是會受到大家的認同和尊重,做惡事,就會受到譴責和批評。

樸素而善良的民俗民風確實是這些基層的信仰作為基礎的。特別是對佛教的信仰,大家每到初一和十五都會來寺院,祈福,做佛事等等。

雖然,這些不是佛法的核心內涵,但是,它也發揮了佛教應有的作用,導人向善。

本來我不以為這個節日跟我有關係,我只是借宿一下而已。但是,大家卻很當回事情,一早,竟然來請我參加佛事活動。

無法推辭,當然要儘力而為,這時候我才理解,過去我只是注重靜坐和聞思,不太重視經懺和佛門的唱誦,其實,這個也很重要,因為這是一種語言,是佛教和社會大眾溝通交流的文化。

在我經歷的出家生活中,發現只有少數人可以直接進行佛法的聞思實踐,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更需要把這些內容加工成民間生活,好讓大家理解和接受,古來的祖師大德們做了很成功的實踐,我們的早晚課,普佛,經懺等等儀軌,徹底的中國化,在中國的廣大鄉村很受歡迎。

其實,在城市也很受歡迎。

雖然,它們不是佛法的核心內涵,但是,確實不可以忽視和缺少。幸好,我還能唱,不然就會下不來台了,住著人家的房子,該你盡的本分,你卻盡不了,那就太不合適了。

只是,我唱的不好,好在,大家不在意,感覺就是能有個小和尚領著大家唱就不錯了。沒有人挑剔。

大概唱了半個小時,我覺得差不多了,就收了。

後來,才知道,大家不太滿意,覺得唱的時間太短。按照儀軌,大概需要唱一個半小時。下次,爭取唱的久一點,再好聽一些。我受戒的時候,有一位引領師,唱的實在太好,讓我終生難忘,真的是音上雲霄。古來沒有擴音設備,全靠體力,真的是要有功夫才能做到的。可惜,這些年我沒怎麼學這些。

唱誦,可以修習定力,老老實實、死心塌地地站在那裡,不唱錯,不跑調,保持正念,也是很好的用功方法。不期待唱好,也不擔心唱壞,一心一意,無能無所,都是在修行用功。

中秋夜,古剎里看廟的老人們都很開心,我們一起在院子里支上桌子,擺上月餅果品和茶,一邊聊天,一遍賞月。

老人們都很尊重出家人,不在我的面前抽煙,酒也收了起來。他們給我剝了很多當地的水果。

我們的話題都是想了解對方的生活方式,我想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而他們則想了解出家人到底是怎麼生活的,比如,你平時坐在那裡,能坐多久?

古剎雖然沒有出家人,但是也發揮著作用,大家平時來祈福,大殿里還有抽籤,自助的,往功德箱里放上錢,然後抽個簽。

據村民說,這裡的佛菩薩很靈驗,他們和我講了很多祈福靈驗的事情,比如某人通過祈福度過了難以度過的生活難關,以至於不信佛的家人也信佛了;某人通過祈福,疾病不治而愈等等,這些都讓我非常驚訝,感覺不像是牽強附會的,不然怎麼會這麼多人有如此虔誠的信仰。

古剎里有個小放生池,平時,村裡的牛會定期進來喝水。要給它們留門,到點要把門打開,讓它們進來。它們喝完水,在院子里休息休息,再離開。

除了初一和十五這兩天,偶爾會有一些信眾來上香,大多數時候都很清靜,山裡空氣很好,沒有霧霾,很適合修行。

佛法是心地法門,但也要有形有相的文化做載體。心裡知道什麼是體,什麼是相,什麼是用,用上功,處處都是用功。

看,青山綠水,哪裡不是人心?


推薦閱讀: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