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小偷家族》好看为什么我看不懂,各位大神可以科普一下么?

之前看到微博一直安利,周六就去看了。可是,感觉并没有看懂……不过感觉到了演员的演技,是厉害的。所以求教大神,这片子到底厉害在哪里?


看完《小偷家族》感觉.........

小偷家族治愈了成员的家庭创伤,而日本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却保障了祥太的未来。

树由和信代结局最惨。

警察与检察官,一厢情愿的用抽象的“父母”“遗弃”概念去审判她们。

最终,把树由送回地狱,把信代送去监狱。

不幸中唯一的幸运,就是树由内心已经被小偷家族的温柔点燃,学会拒绝亲生父母的加害,也应该不会变成反社会人。

奶奶、治、祥太的结局都挺好的。

◇奶奶给亚纪带来了最好的温柔,也被家族成员治愈,最后可以说虽然不完美但还是含笑而终。

◇治和祥太算是靠着警察与检察官硬性规定,接受完善的社会救助,活得比之前好。

感觉《小偷家族》还是吹了一波日本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

至少祥太不会落得“代际贫困”结局。治被警察问起为什么教小孩偷东西,治无奈的说除了偷没什么可教的了。

治也算人生被略微掰回正轨。

亚纪结局还行。

奶奶去世前后,遇到新的可以互舔伤口的良人谈恋爱。

片场龙套们,对小偷家族也十分照顾。

◇小商场店员对小偷家族的照顾。

小偷家族成员也算惯犯了,他们真的是完美犯罪吗?肯定早就暴露了。

后来,祥太选择去了新的商城偷东西,男店员分分钟化身高智商跑步健将。

◇杂货店的老伯伯对小偷家族的照顾与点破。

祥太觉醒的直接原因,老伯伯直接说破他们的偷窃行为,并强调树由的未来不应该是小偷,让祥太从安于现状中惊醒,从而求变。

◇洗衣店员工的照顾。

大家同样是领时薪的,收入朝不保夕的员工。其实和信代竞争岗位的好友算够意思了,也没有举报信代他们收养树由。

生存没被威胁之前大家都关系非常好。这也是很无奈的。

电影有个《无人知晓》的彩蛋,《无人知晓》里有6个小孩,祥太收容公寓也有6个小孩。(强行彩蛋)

拓展一个联动文章。

作者是 @李淼

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们


若整部电影在奶奶对着海边说的那句:“谢谢你们。”下结束,这依旧是一部好电影。但在此之后的一系列剧情发展让电影能够配得上金棕榈奖。

电影的前半部分,就已经超额的用这种蜗居中一家六口满满的温情感染了每一个观众,一个个细节当中,每个成员之间的爱意不言而喻。

但是电影在奶奶死后,小祥太的一个举动后一系列的剧情发展,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让观众立刻去看到另一个侧面:世界没有童话那般美好,人性没有雷锋那般高尚。

这个家庭的汇聚在这个屋檐下的原因可以说都源于私立,当一个成员离去时剩下人们的冷漠本性也是那样的无情。不过,不过!当这六个人聚在一个屋檐下,我们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洋溢的温暖。

那他们该被同情吗?我们该感动吗?

若一个人,带着坏的意图,却干了一件好事,那他是个好人吗?

着实,我仍然觉得我的阅历依然回答不了上面的问题【也是这样,我也觉得真正对于小偷家族,我也只能算是看懂了皮毛】这样的问题就像扣住全篇的线索“偷”一样。看着小孩子为了生活行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样提出的问题扣紧了很多对立面的元素共存在一起,构成一种谬论似的结构。有目的上的可悲,亦有细节上的可爱。

这种既现实又虚幻的情形,我无法定夺,但我却佩服与最后导演的结尾:这种情形终究散去,承载着希望的孩子们回到了真正的现实世界。正如“偷”无论如何,仍然是罪,而孩子们终究需要走上正道,父亲能教育的终究不及学校中的课本。结局在观看时,我们会充斥着对于这个家庭解体的惋惜,但回头在想,这是一种必然,这也是我们改为其中角色而欣慰的结局。电影“放下”了,角色也走上了正道,而原来的那份感情,却也以略微不同的方式传承着。


补充要说的便是绝对大大佩服这片里所有的演员。这种慢节奏的电影,撑起电影的几乎全是,平平淡淡的生活细节,镜头痴痴的对着角色,台词也不会太多。然而六个演员一颦一笑间,用到位的真正演技,将角色真的活出来了。

两位这么小的小演员,然而得知要回家时玲玲一言不发的努着嘴角,小祥太这种少年早当家的幼稚又成熟。老爸疯狂希望祥太叫自己“爸爸”时的疯狂暗示;老妈在被裁员时从满不在乎的戏虐,到“我要杀了你”.......

演技爆炸的地方实在无从全部列举,但这一个个细节撑起了整部片子,没有一个对日常生活讲究的导演和这么一群令人敬佩的演员,就不可能有这部“小偷家族”

可以说是第一次看日本电影吧。着实佩服。


有一些爱是真实的,另一些爱就是假货吗?

——小偷家族

被丈夫抛弃的奶奶,被父亲抛弃的妹妹,被父母抛弃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和一对杀了人(自卫)后被社会抛弃的爱人,聚在了一起,在烟花绽放时,透过一个狭窄的缝隙,看着漆黑的天空,听着烟花爆裂的响声——烟花本是用来看的,烟花的美在于它的光辉而非响声,但烟花的响声却实实在在的给这家经历着苦难的人带来了快乐。

影片里说,孩子们需要真实的,来自父母的爱,这句话最终击溃了妈妈。“爸爸妈妈”与家里的其他角色不同,他们更多的是倾向于想要给予别人爱,这种愿望使得他们与其他被抛弃的人们聚在了一起。他们用所谓“不真实的”爱安抚了这些被抛弃的人。

理所应当的,烟花应该去欣赏它的色泽,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顺遂的命运,“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爸爸妈妈因着善良和爱的本能,给了这些“什么也没有”的人一种补偿的爱,但也因为这种爱是补偿的,他们最终被警察的问话击溃——他们承认了这种爱是不真实的。

但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实的,对于小男孩和小女孩来说,他们依旧通过这种“虚假”的爱给自己力量,包括重回故地的妹妹,那个镜头里突然安静的配乐,这里的感情依旧牵绊着她。

荧烛之光,岂敢与日月争辉?但为永远的黑夜里的人点燃的蜡烛,不能说没有价值,我相信它们也可以燃烧起整个生命。


个人认为,题主所说的“好看”是指观影快感,认为厉害之处也应该是从观影快感而来,而无论微博还是舆论营造出来的这部电影很厉害的样子,是和大多数观众所认知的厉害是不一样的,舆论只需要给出评价结果,这部片子拿了金棕榈;豆瓣评分八点多;人人称道是好片(其实有些说好的也不见得他们真的懂好在哪里);微博上掀起观看热潮……这些种种都给大多数观众营造一种我能收获很大程度的观影快感,这种快感在观众的期待值里类似于观看普遍好评的温情片的快感(像寻梦环游记,韩国温情片等),这种预期也是海报和电影名带来的,也许观众期望看到关于家庭类型化的温情展示和表现偷盗行为的娱乐化效果。

这是观众潜意识里期待的“好看”和“厉害”,即追求一种在内容上我能理解但又超出我预期效果的情节,生理上能带给我感动和精神上的撼动。

而片子真正的厉害之处,恰恰和观众所期待的相反,厉害在对人生的真实刻画中,厉害在电影语言的表达上,这些厉害就好像那些哲学理论,一般不怎么带来观影快感。

并且偏偏是枝裕和不是遵循戏剧套路的导演,他所有作品都打上他自己深深的作者烙印,他这种去情节化和现实主义,的确不能为受传统情节性故事片培育起来的观众所接受。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第三度嫌疑人》饱受争议,大多数人认为的悬疑推理就要有那样一个类型片的模式,只能在那个类型框架里突破而不能完全跳脱出来。

观众的“看不懂”是在于对是枝裕和模式的不适应和不接受,如果小偷家族没有饱受舆论好评,大概在大多数不怎么接触电影的人眼里,不过是部磨叽又冗长的乏味片子,极端一点就会觉得好烂,不好好讲故事。而恰恰是现在的舆论对小偷家族持正面评价,那些不接受和不喜欢在压力下变成了“看不懂”。


把三观放下,也许能看到更多。

刚看完时觉得很丧,生而为人真是太抱歉了。画面很暗,电影院静得可怕,复杂又晦涩的情感无力释放。

最喜欢安藤樱无言的崩溃,祥太公交车上的回头侧目,和奶奶对着一家人海滩的背影那声"谢谢"。孩子换牙,逐渐长大,老人溘然辞世,安然入土。你教会我的不止偷东西,还有可乐饼蘸方便面的秘诀,我的名字,我对亲人,还有爱别人的方式——不是打骂而是紧拥。善是习得,生存和爱是本能。

在那个不见烟花的晚上,善与恶交融,爱是唯一且最绚烂的光。


建议多留心电影中的很多细节。个人认为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大女儿和爸爸之间的对话,这个维系这个家族的不是“心”而是钱,而整个被金钱维系的家族中,也存在着由于贫穷而团结起来的“心”。

以下内容涉嫌剧透!!

1.最后援交少女的手上有血的痕迹,之前那个顾客手上也有同样的伤痕。

2.奶奶遗产很多的,但还是说因为火葬费用太高而没有帮奶奶火葬,是因为想要继续领取奶奶的养老金。

3.最后儿子故意被抓住,是为了让玲玲不再偷东西。蝉脱壳那里也有在暗示这一点。

4.玲玲亲生母亲脸上的伤疤可能是受家暴的,而他父亲可能是一个明星?

刚一刷完,只看懂了这些细节


同意高赞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影体验,没必要去迎合一部电影。

说说我的想法吧,我一般看推荐的作品都会抱着更严苛冷静的视角,很难代入角色。而看这部作品时,我觉得更需要沉浸其中感受、代入角色的情感和选择。

另一方面,这部片子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画面,镜头克制、现实感强,但是最打动人的是各种细节。可能是看节奏快高信息量的美剧看多了,所以能够很快反应到细节和对情感的处理。比如向屋顶抛牙,比如祥太看不懂“忌”字,等等。这些细节就是一个个虐点,看懂了就真心虐哭QAQ。所以说阅片量不足就会带来这样的情况。

再说情感,并不同意有些答案。演员演技佳,亲情又是最基础最容易打动人的感情(总之我是那种觉得爱情不是亲情就是激情的人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我并不觉得是因为阅历而感受不到这种情感(毕竟我也才刚刚上大学来着,而且家庭很幸福 ,就是个普通小屁孩)。

当然片子还有很多的地方可以深究,比如对日本底层生活的写照等等,我喜欢看日漫所以了解一丢丢,看不懂这些东西是不会影响对内核的把握的。

最后,我在看这部之前,看了西红柿,二者对比不要太明显,所以抱着很大期望看的,没想到二者的上座率对比也蛮大的(都是上映第二天看的),我就emmmmm。。。


与问题无关。关于故事中几个有争议的地方的讨论。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

1.当小男孩摔断腿,男人与女人从警署出来后收拾行李是要扔下小男孩跑路,而不是偷偷带走小男孩再跑路呢?因为当时收拾行李出门的时候男人跟跟小女孩说:我们有五个人,没有奶奶但是有哥哥。难道不是意味着他们并不是要放弃小男孩吗?

2.小男孩说他是故意被抓的,就是故意被抓的呢? 起初小男孩是发觉小女孩不听话进便利店要偷东西,可能是考虑到妹妹偷东西不熟练很容易发现的情况下,自己捣乱东西抱着橘子逃走吸引售货员的注意,让他们跑出来追自己。到这个时候说是故意被抓,为了逃离与拆散“小偷家族”的假设也是能成立的,但是从桥上跳下去不应该说明了“求生欲”很强,不想被抓吗?如果只是电话被抓,那何苦跳下去呢?

综上我觉得那一晚男人对男孩说的:“我们是想丢下你逃跑。”是想让男孩重回正常的生活,不再留恋“小偷家族”看似美好的日子。而男孩说的:“我是故意被抓的。”更像是在赌气,或者说是明白了男人的用意后,用“谎言”去回应,向男人表明自己已不喜欢“小偷家族的日子了”(实际仍不舍,从后面上公交后叫爸爸可以看出).

因为看到了许多答案与自己看完电影后对某些情节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忍不住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些情节的观点。


叫好又叫座的电影通常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贯穿影片的张力,二是主人公的觉醒与逆袭。

但《小偷家族》一项也不符合。

整部影片里,没有正邪的对立,没有一触即发的危机,没有小人物变成英雄的壮举,有的只是贫穷家庭里,有着同样不幸童年的母亲抱着捡来的孩子一起烤火,是未曾有过肢体亲近的两人在雷雨天的一次“甘霖”,是海边父亲疏导儿子正视青春期难以启齿的变化,是屋檐下一家人仰起头等待看不到却能听到的烟花。

所有不在场的人、没说出的话、镜头外的事物构成了影片对美的定义。

用导演是枝裕和的话,“我其实并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我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

在他的影片里,亡者和孩子是两个重要主题。因为亡者能提供超越时空批评当下的视角,而孩子则是站在不远的现实,引发成人对自身的反思。

这种批评不表现为声嘶力竭的冲撞和控诉,而是用平静克制的镜头,对准抹过泪但仍没有干的眼睛,听她在被质疑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是否叫过自己妈妈时,沉默许久后挤出的一句话,“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母亲了吗”。

这也引出影片最有力量的一问: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到底是靠什么凝聚在一起?导演借人物之口给出了几个回答,是“钱”,是“爱”,是“羁绊”。但他真正想说的,是每个人固有的缺陷。“缺陷并非只是缺点,还包含着可能性。”当你因为自身缺陷,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他人求助时,善意和美好的关系才会因此发生。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影片对观众有什么意义?它既不能用爆笑与惊喜让你暂时忘记烦恼,也无法用某种形式的振奋移走你肩上的重量。它只是像打磨一块玉那样用心呈现真实生活中美与不美的部分,导演是将影片当做艺术品去雕琢。

电影里没有浪费的镜头。你在结尾的诸多疑惑都能从片中的伏笔找到答案,比如奶奶取钱时为什么要在孙女面前念出银行卡密码,一家人出逃时为什么要带上儿子的鞋。这些细节无论是否被注意到,它都在那里。它构成电影的完整与圆满,是导演对自己,和对那些于美有追求的观众的交代。

而看见过美好的人,更有可能出于热爱,加入到创造美好的队伍中来。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意义,这是意义所在。

原回答地址:如何评价是枝裕和的电影《小偷家族》?


看不懂正常,不喜欢也正常。在更普遍大众的猫眼评分上,《小偷家族》不如同期上映的《西虹市首富》和《风语咒》,甚至也低于《摩天营救》和《妈妈咪呀2》,得分仅8.1分。究其原因,它没有巧妙的情节设计,也缺乏引导性的情绪渲染。观众看电影是为了过瘾,为了爽,看之前以为电影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和生活有所差距的。但《小偷家族》其中呈现的却是我们本能抗拒的元素——真实的场景,平常的色调,缓慢的时间。电影看得不过瘾,看得不爽,甚至像看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既不能让人放声大笑,也难以让人失声痛哭。

我当然不需要看懂我的生活,因为生活不需要看懂,只需要得过且过。


详细影评,参见我的文章”小偷家族“——平常色调的真实感


是枝裕和的风格就是这样,看不懂其实没关系啊。。单单欣赏电影里面唯美温暖的画面也是一种享受


可能因为我经历过一些事情吧,所以虽然我比较年轻,还是能看懂一部分。

我是一个富裕家庭的独生女,外人眼中我很幸福,但实际上从小父亲就经常对我家暴。母亲虽然不打我,但是非常自私,冷漠,并且控制欲很强。

在我残存的童年记忆里,我总是一个人被锁在家里,小孩子也许不会理解什么是寂寞,但是记忆里不开心和没有安全感一直伴随着我。

而当父母回家后,我感受到的就是恐惧。我会害怕一不小心做错什么事情,就被父亲打。

父亲打人的理由五花八门,吃冰淇淋滴在地上会被他打;他念错了一个字,刚好那个字我在学校学过,纠正他一下,会被他打;泡完脚后问他要不要泡,他会一个耳光扇过来,理由是我居然让他泡我泡过的脏水(我完全没想到)。还有比如开车的时候,他开错了方向,我指出来,也会被扇耳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自己给自己剪了一个很难看的刘海,爸爸回家看到后,直接冲到我房间,边咒骂我边把我房间的所有东西砸烂。

更可怕的,是父亲每一次打人,都会伴随着的咒骂,骂的内容通常是“你是一个废物,猪狗不如,长大后就是捡垃圾的人,你不配当我的女儿,你会被全世界讨厌,你情商很低,我打你是因为你很讨厌。” 这还是被我过滤过的话,他打人时会用咬牙切齿的方式吼出这些话,并且加上很多脏话,然后母亲在旁边非但不劝,还会附和“打是亲骂是爱,爱你才打你”。

父亲的这些话,对于小孩子来说是致命的,所以我从小就深深相信他的话,相信自己是因为讨厌才被打,相信全世界人都会讨厌我(所以在交朋友时有严重的讨好型人格)。这对于我跟别人建立友谊、追求爱情(直到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我以为,所有人在跟我多次接触后,都会像我的父母一样讨厌我。

于是我从小就很孤僻,没什么朋友,每天被他们这样骂,我越来越自卑。

虽然在家里很不快乐,但父母对外是模范夫妻,我们家里家境又好,我的痛苦除了跟父母走得近的下属,别人完全看不到。我跟别人说,他们只会说我“不孝”,居然说父母坏话,还不珍惜自己的幸福,所以我也慢慢地把一切都憋在心里。

后来小小年纪我就被父母送出了国,住在寄宿家庭里。我妈还专门跟那个寄宿家庭的阿姨说我没有社交能力,让她注意一下。在那个家庭里,我才发现,居然有从来没有打过孩子的父亲,和天天陪伴孩子、给孩子做饭的母亲(从小我妈都没有做过饭,天天在外面玩,我都是自己起床买面包,午饭在学校吃,晚饭自己在外面饭馆吃)。我才发现那家的小孩,在犯了多少我小时候该被打的“罪”以后,都没有被打。我才开始意识到,“讨厌的人”也许不是我,而是我父母。

那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离开了父母日复一日的家暴和贬低,我的心态越来越好。我在学校渐渐交到一些朋友,和大家也相处得不错。寄宿家庭的阿姨还跟我说“你妈妈说你没有社交能力,我看你社交能力挺不错的。” 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简直不敢相信。

所以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这些以前的事情会浮现出来。看到小小树里,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看到她被信代抱在怀里,说被打不是你的错,打你不是爱你,爱你是把你抱在怀里。我觉得这些话仿佛是对我说的,我多希望自己小时候,也有人这样对我说,那样也许我会早十年放下内心的枷锁。

如果小的时候,有信代这样的家庭来把我抱走,就算贫穷一点,但是只要那个家庭有一丝丝爱,我应该也会头也不回地离开曾经那个冷冰冰、空荡荡,漆黑的时候一片寂静,而有人回来的时候比漆黑更可怕的家...

我感谢是枝裕和,在大家都不相信我说的话的世界里,将我的童年演给了全世界。


楼主之前有看过是枝裕和的电影吗?

看《2001太空漫游》时,我也是看不懂,耐着性子看一群猩猩敲石头,到后面有好些地方也没看懂。然而这部电影评价超好,我豆瓣关注的几个大神好几个给了满分。

看完后看了一篇较好的影评,终于懂了,的确是一部非常伟大的电影!那可是1968年的片子!

楼主也许并不喜欢慢节奏的片子?不妨静下心来,有机会再看一遍。去知乎呀,豆瓣呀找几个影评看看,说不定就明白它为什么好了。

在我看来,有一些特别好的电影,需要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要有耐心才能品味到它的好。比如前面说到的《2001太空漫游》比如《潜水钟与蝴蝶》

当然,如果真的不感冒,也不用强迫自己,一部电影决定不了什么。


今天晚上刚看完 下水答一波儿

1.叙事冷静,零度视角——另一部影片《一次别离》也是使用类似的表现手法,导演的镜头没有加入过多的个人价值观和评判,而仅仅是记录、叙述、传达而已。

2.正是由于第一点的基础,所以影片并不为了煽情而煽情,没有像《药神》引起整片的情绪泛滥,反而更多的是沉默、深思和惊叹。所以在这点上,是惯有的情感泛滥模式被隐去了,所以下意识地觉得没有什么共鸣之处。

3.影片的结尾是开放式的,我曾以为会落入俗套,就是大家还是选择重新在一块儿,而事实上是,他们在心底里期待,却回归各自的生活角色。尤其是最后小男孩说了一句“我是故意被发现的”。

因此影片也是具有争议性的。


不要听前面答主说什么‘各花入各眼,’‘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穆雷特,’这些话可以轻易消解问题和避免争执,而真相是,娱乐至死像一个牢笼套在大部分人身上,当你看不到真正具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的艺术时,当你失去这种理解能力时,人生很无趣的。


只能说愿你永远看不懂这部电影,也愿你知道你比想象中更善良,别人也是

看了一个影评,姐姐以为奶奶利用她换钱所以说出了奶奶尸体在哪,哥哥因为小卖部大叔的话怀疑爸爸的教育,所以故意被抓,爸爸准备遗弃哥哥,除了爸爸和妈妈,其他人本可以过的更好。 但我觉得不是这样啊,生活哪里有这么容易,并且在他们聚在一起之前都拥有自己原来的生活啊,更艰辛,无爱,不是吗?而且警察的问话整个透露着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的感觉,明显他们根本没有体会这一家六口中的任何一个。

不过他们的感情和信任确实还不够牢固,奶奶要的钱一分没花,哥哥在妹妹偷东西的时候故意被抓,爸爸走的时候说了想接哥哥,妈妈把罪都扛下来了,姐姐从事色情行业,温暖别人,更多的也在自救,想温暖自己吧,妹妹最后还在收集玻璃球。所以更多的应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啊,或者多往好处想,多看到真诚。每个人都很善良,只是生活不易,偶尔做不到罢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拥抱,只是偶尔,还是想坚强一下罢了,都不是错。

更喜欢,偷生二字,像他们原来那样生活,挺好,有种活在梦里的感觉~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