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世的時代止禪和觀禪是分開的嗎?


增支部4集93經/定經第二(莊春江譯)

  「比丘們!現在世間中存在這四種人,哪四種呢?比丘們!這裡,某人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這裡,某人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比丘們!這裡,某人既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這裡,某人既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應該依止內心的止而對觀法增上慧作努力,則過些時候他就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與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應該依止觀法增上慧而對內心的止作努力,則過些時候他就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與內心的止之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既非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非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就應該為那些善法的獲得作極度的意欲、精進、勇猛、努力、不畏縮、正念、正知。比丘們!猶如衣服已被燒,或頭已被燒,就應該為那衣服或頭的熄滅作極度的意欲、精進、勇猛、努力、不畏縮、正念、正知。同樣的,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就應該為那些善法的獲得作極度的意欲、精進、勇猛、努力、不畏縮、正念、正知,則過些時候他就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與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

  比丘們!在這裡,凡這位既是內心的止之得到者,也是觀法增上慧的得到者,比丘們!因為那樣,這個人就應該依止那些善法而更進一步對煩惱的滅盡作努力。

  比丘們!現在世間中存在這四種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有兩個問題你們不能大概了解大概想像一下 導致心的格局很小 而導致不能完整體系的看佛所說法 導致 很多問題學的很慢。一是 解脫是什麼樣子的?我解脫時是什麼情況? 二是 我怎樣能解脫?

怎麼完整體系的 大的角度 看佛所說法呢?

 是為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緣老死苦。習苦。便有信。習信。便有正思惟。習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習正念正智。便有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習解脫。便得涅槃。

如佛倒數兩排說,「便有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

其中止就是止禪,見如實知如真就是觀禪。

看到道友們回答四念處,都在講四念處。也順便提一下。

這段話中,上面這段經中「護戒」 就包含了四念處。

再看一段經對照一下

  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

而「不悔,歡愉,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 就是七種聖弟子的覺受。

止禪觀禪都在其中。

這七中覺受是怎麼來的呢?

再看一段經文。

習相應品不思經第二

  我聞如是。一時。佛游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曰。阿難。持戒者不應思。令我不悔。阿難。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阿難。有不悔者不應思。令我歡悅。阿難。但法自然。有不悔者便得歡悅。阿難。有歡悅者不應思。令我喜。阿難。但法自然。有歡悅者便得喜。阿難。有喜者不應思。令我止。阿難。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

  阿難。有止者不應思。令我樂。阿難。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覺樂。阿難。有樂者不應思。令我定。阿難。但法自然。有樂者便得定心。阿難。有定者不應思。令我見如實、知如真。阿難。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阿難。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不應思。令我厭。阿難。但法自然。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阿難。有厭者不應思。令我無欲。阿難。但法自然。有厭者便得無欲。阿難。有無欲者不應思。令我解脫。阿難。但法自然。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怒、痴。

  阿難。是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心。阿難。多聞聖弟子有定心者便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就是說,護戒的情況下(持戒),自然就會生起不悔,不悔自然就會生起觀悅,歡悅自然生起喜,喜自然生起止,止自然生起樂,樂自然生起定,定自然生起見如實知如真。

也就是常說的,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即見如實知如真,即解脫慧),戒定慧三無漏學。

最後提一下,既然聖弟子七種正向解脫的覺受,普通凡夫是什麼覺受呢? 是五蓋(即 貪嗔痴慢疑)。看兩段經文

  是為具惡人已。便具親近惡知識。具親近惡知識已。便具聞惡法。具聞惡法已。便具生不信。具生不信已。便具不正思惟。具不正思惟已。便具不正念、不正智。具不正念、不正智已。便具不護諸根。具不護諸根已。便具三惡行。具三惡行已。便具五蓋。具五蓋已。便具無明。具無明已。便具有愛。如是此有愛展轉具成。

  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具親近善知識已。便具聞善法。具聞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諸根。具護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如是此明、解脫展轉具成。

對比可見,學惡的人五蓋對應學善的人七覺支。


題目:止禪和觀禪是分開的嗎? 洪達貼增支部四集93經。經里說的是 安止定與出世間慧。他既然能想到這部經,我估計他以及那些贊同者 把經文中的增上慧當成了世間慧。如果是這樣,意味著這些人在這個題目下,面對該經,心裡在謗佛謗法。

人施設論 四人施設

187.

〔I〕什麼人是內心寂止的得利者,而不是增上慧法之觀的得利者呢?

在這裡有一種人是諸色俱行或無色俱行定的得利者,而不是出世間道或果的得利者。一這樣的人是內心寂止的得利者,而不是增上慧法之觀的得利者。

〔2〕什麼人是增上慧法之觀的得利者,而不是內心寂止的得利者呢?

在這裡有一種人是出世間道或果的得利者,而不是諸色俱行或無色俱行定的得利者。一這樣的人是增上慧法之觀的得利者,而不是內心寂止的得利者。

(3) 什麼人既是內心寂止的得利者,也是增上慧法之觀的得利者呢?

在這裡有一種人既是諸色俱行或無色俱行定的得利者,也是出世間道或果的得利者。一這樣的人既是內心寂止的得利者,也是增上慧法之觀的得利者。

〔4〕什麼人既不是內心寂止的得利者,也不是增上慧法之觀的得利者呢?

在這裡有一種人既不是諸色俱行或無色俱行定的得利者,也不是出世間道或果的得利者。一這樣的人既不是內心寂止的得利者,也不是增上慧法之觀的得利者。

以下是原回答,未改動

對於世間的修習,止觀是分開的。也有的經文說 止觀俱存,例如增支部四集170經,說的是道定,只有一個心識剎那。也有法師說 止觀不分,,,中部第一經提到單一(安止定)、種種(自然心及觀)。止觀不分的觀點 就會陷入這樣的悖論:即單一,且種種。

++++++

再說說觀剎那定

止禪與觀禪、定學與慧學 ,在這些的標籤內,止禪、定學、正定 在經里基本上解釋為初至四禪;觀剎那的三摩地(定根 定力 定覺支等的作用)屬於慧學所攝,與定學涇渭分明(但又相互支持,因為觀 也有對治部分蓋的作用)。

——

純觀行者的得定者如實知見

不觀色蘊是說不過去的,觀色蘊就必須修四界差別觀,該定力是純觀行者的基礎定。

成就四界差別觀的人 在經里喻為屠牛後分割,不作牛想,只作肉想,如是,只是地水等,內外遠近……。當代的純觀行者卻通過識知肢體的動靜等現象 之類的訓練,認為沒有人我眾生,只有肢體的動……,而這時的「心一境性」即是修止;如是,他們的禪是止觀俱存。

中部149經說,聖道是止觀俱存。這說明了屬於前分道的止觀是分開的。

——

再說說中部44經

庄譯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44.htm

  「又,聖尼!什麼是定呢?哪些法是定的前兆呢?哪些法是定的資助呢?什麼是定的修習呢?」

  「毘舍佉學友!凡心一境性者,這是定;四念住是定的前兆;四正勤是定的資助;就這些法的練習、修習、多修習,在這裡,這是定的修習。」

四念住是定的前兆——因為此定的所緣非身受心法,而是涅槃。當代內觀認為,四念處本身就是定,而非神馬前兆。

修習——初道。 多修習——二三四道

以及117經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17.htm

  「比丘們!什麼是有近因、有資糧的聖正定呢?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比丘們!凡被這七支準備的心一境性,比丘們!這被稱為『有近因』、『有資糧』的聖正定。

以上說的都是道定。

匿名了就不能@。那位匿名的回答正應了我以往說的偽法的標誌:把出世間智的經文當成了世間觀智。


這是最近才注意到的一個問題:現代禪都是把觀修當成了止修。

修行:止觀禪。是統括的三個。沒有其他。

止:是靜,是減少。是全面的靜下來。獲得輕安,舒暢,雜念減少的利益。

觀:是盯住,觀察。是分辨清楚。獲得不迷糊的效果。

兩個是分開的。各有不同功能。

而修行中,純止,是指靜坐放鬆到沒有一點可以緊的部分。直接入靜定。

純觀,是盯著目標不動,入定靜。

是有區別的。

純觀者,到了後期,如容易處理雜念奮起的問題。後遺症大。

純止者,到後期,容易出現無法盯住目標的問題,也一樣。

所以,觀呼吸九把兩個一起搞起了。先放鬆,再觀鼻端。

然而,現代靜坐者,大多隻觀不靜。一上來就盯著呼吸的氣,或鼻端。

都是無法深入到身心出現轉變的大利益時期。


最有實際的記載是觀四念住的教法,能入四禪八定,亦能觀慧,屬於一起的。

佛陀在世時,也有外道加佛陀入門下,本身已有修止,這屬於第一種。有些聽教法而觀法的,總之本身沒有修止的,但是佛陀開示時,他有參加聽法的而學習的,這是第二種。有些兩者都不懂的,例如剛在佛陀的聖弟子為其剃度出家的,未曾修止,也未曾聽法學習的。而第四種,就是佛陀教法,觀四念住至能入四禪八定,亦能從中想受的生起觀慧。

下面這經是觀入出息念,至四禪八定,在四禪八定中生起的受為正知無常(觀慧)。

相應部54相應8經/像燈那樣經(入出息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當入出息念之定已修習、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

  比丘們!當入出息念之定如何已修習、如何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到林野,或到樹下,或到空屋,坐下,盤腿後,挺直身體,建立起面前的正念後他只正念地吸氣、只正念地呼氣:

  當吸氣長時,他了知:『我吸氣長。』……(中略)

  他學習:『隨觀斷念,我將吸氣。』他學習:『隨觀斷念,我將呼氣。』

  比丘們!當入出息念之定這麼已修習、這麼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

  比丘們!當我正覺以前,還是未現正覺菩薩時,我也多住於這同樣的住處。比丘們!當我以這住處多住時,不但身不疲倦,眼也不疲倦,我的心以不執取而從諸煩惱解脫。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不但我的身不疲倦,眼也不疲倦,我的心以不執取而從諸煩惱解脫。』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我依靠家的憶念與意向被捨斷。』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在不厭逆上住於厭逆想。』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在厭逆上住於不厭逆想。』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在厭逆與不厭逆上住於厭逆想。』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在厭逆與不厭逆上住於不厭逆想。』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在不厭逆與厭逆兩者上都避免後住於平靜,具念、正知。』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以與伺的平息,自信一心,進入後住於無、無伺,定而生喜、樂的第二禪。』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以喜的褪去與住於平靜,有念、正知,以身體感受樂,進入後住於這聖弟子宣說:

  「他是平靜、具念、住於樂者」的第三禪。』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以樂的捨斷與苦的捨斷,及以之前喜悅與憂的滅沒,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正念遍淨的第四禪。』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以一切色想的超越,以有對想的滅沒,以不作意種種想[而知]:『虛空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虛空無邊處。』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以一切虛空無邊處的超越[而知]:『識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識無邊處。』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以一切識無邊處的超越[而知]:『什麼都沒有』,進入後住於無所有處。』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以一切無所有處的超越,進入後住於非想非非想處。』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因此,比丘們!在這裡,如果比丘希望:『以一切非想非非想處的超越,進入後住於想受滅。』就應該好好作意這入出息念之定。

  比丘們!當入出息念之定這麼已修習、這麼已多修習時,如果他感受樂受,他了知:『它是無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執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歡喜的。』

  如果他感受苦受,他了知:『它是無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執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歡喜的。』

  如果他感受不苦不樂受,他了知:『它是無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執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歡喜的。』

  如果他感受樂受,他已離繫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苦受,他已離繫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不苦不樂受,他已離繫地感受它。

當他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當他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他了知:『以身體的崩解,隨後生命耗盡,就在這裡,一切被感受的、不被歡喜的都將成為清涼。』

  比丘們!猶如於油,與緣於燈芯,油燈才能燃燒,從其油與燈芯的耗盡,沒了食物,就會熄滅。同樣地,比丘們!當比丘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身體終了的感受。』當他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時,他了知:『我感受生命終了的感受。』他了知:『以身體的崩解,隨後生命耗盡,就在這裡,一切被感受的、不被歡喜的都將成為清涼。』」


@ffff 弟子,「中部第一經提到單一(安止定)、種種(自然心及觀)」,把你的經文出處,貼出來,你理解錯了,明白?

另外,「即單一,且種種。」沒有悖論,一條河流總相單一,別相種種,雖然這是假相。但是正是有假相,才要止觀修去證悟這假象。

還有天道的天人,所依靠生天的禪定,可不是只有止沒有觀的!那麼佛要他們修以及對已經做到升天止觀禪定的人,不會笨到讓他們重新止觀再分開來修。

所以,弟子,你要對佛有足夠圓滿的信心。

佛陀時代,外道也有外道的止禪與觀禪,譬如如今在國內流行的印度梵天瑜伽的祖先那樣。而佛陀之所以不僅僅只是阿羅漢,還被稱為如來、世尊,就在於佛陀圓滿的智慧慈悲,其宣說法教,完全照見各個有緣眾生的特點根性,根據這些來隨宜施教,故分開不分開完全根據有緣眾生的特點根性,隨順而施教。

由於佛的初期直至後期弟子,有很多是外道而來的,並且根性不一,各種都有,故止禪和觀禪分開是存在的,不分開也是存在的。

另外,你想要成就禪定,還是把手機扔掉吧。


賢姊,什麽是定,什麽是定相,什麽是定的所需,什麽是定的修習呢?」

  「毗舍迦賢友,內心安住一境,這就是定;四念處就是定相;四正勤就是定的所需;反覆修習這三種東西,常常修習這三種東西,這就是定的修習。」

-- 中部四十四經《小廣解經》

「四念處就是定相」說明佛陀教導的「定」是和「念」不可分離的,後期偽佛教則和外道一樣,以為內心安住一境就是定的全部。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