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劃分上座部的次第?

請實修禪定者作答。

摘抄經典、故作高深之人請一同靜心學習,不要再佔地方了。


謝謝邀請:)

那就以座談的方式

如果能夠以一個一以貫之的次第來講說,那便是「善」。

善不是結果,不是評判,不是思維,而是善心的生起,在上座部來說,叫做究竟名法。與之對應的,是究竟色法。

作為一般人,能夠領受佛法中談到的善與惡,學習阿毗達摩是至關重要的。那到達了修行比較高的次第,有能力觀察到究竟的名法和色法了,這時對於善就有了直接的、精確的認識。

修行里的具足已善,諸惡莫作,是讓心提升的唯一之道。而禪定也是作為培育善的方式而存在的。證得了禪那,保持禪定,也是不斷地生起善心。

不斷提高的善,能自然地令心輕安、得到保護、遠離傷害與被傷害,乃至遠離生滅變異的苦。

佛有一號,叫做善至。佛是善的到達者,善的最高者,善的講說著,善的無上導師。依照佛所說的來追求心的善,自然會領受佛法修行的快樂,最終到達無憂無惱至上快樂的涅槃。

談到實修,對於新賢友來說,各自入門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比如從網路上接觸到南傳佛教,聽聞大家談的,這裡才是正法的傳承,並且強烈地認為其他的傳承大有問題;

比如從接觸巴利經藏開始閱讀,思維輪迴的過患,認識五蘊的非我,打算破壞輪迴,幹掉有我;

或者從一些已經證得聖道聖果,領受了佛法寂靜無畏的利益,以正念來介紹佛法的修行者那裡了解到上座部佛教;

當然,也有接觸到各位尊者,接觸到正法的寺院禪林,很早就開始去到國內外的寺院,親身體驗戒定慧三學的次第修行,開始做法工、凈人,常在寺院近住,準備出家;

那最好的,就是已經善求利益,為了能夠得到佛法僧的庇護,為了能夠培養福德、善心,為了能夠持戒獲得對世間惱熱的遠離,為了早日證得清涼快樂的解脫,早早出家、達上的尊者們、尼師們。

那在這樣已經領受了佛法的利益,正在享受善的利益、快樂地修行、解脫的寂靜的修行者中,那已經證得聖道聖果的當然為最上。

對於還沒有接觸到寺院禪林,還沒認識到持戒的利益,不願意遠離人世間煩惱的,剛剛接觸上座部修行的賢友們,我想這樣來介紹是妥當的。

如果你還分不清哪些是值得學習和請教的善知識,那更多的修行內容恐怕是要放在後頭的,尤其是尚且不能體會的各種禪那、究竟法的觀修、聖道聖果的次第、解脫之後會怎樣等等。

先讀三藏咯,不能忽略律藏和論藏,從上座部請一些介紹的書籍比較妥當;然後自己試著誦早晚課,體會其中常講的慈心、善心,領受應當善求利益,做一個少事 知足 易撫養,諸根寂靜 賢明 不無理取鬧 不貪著居家的人。從這裡開始,積累善心,令善心常常生起,帶著這樣的心去到寺院,會收到大家的歡迎。

從上面的探討里,可以看到,很自然地,善為線索、為依據。這是非常客觀的問題:初學上座部的賢友們,由於不能夠依靠善知識,不能夠去到禪林領受戒和善的氛圍,常常會以不善心帶著破壞世間法、世間生活的態度來領受上座部經典。這裡潛藏著極大的嗔心。

這嗔心讓許多人彼此瞧不起,甚至發起攻擊,拒斥善的心,拒斥正法,心生疑惑心懷恐懼。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

應當時刻記得要在法中求得善的利益,讓心快樂,快樂的心是知道遠離不善的心。知道遠離不善的心,便是能夠持戒的心,離苦解脫的心。

為什麼世尊具足三十二相,無比圓滿寂靜呢?當然是已經具足了善的利益,於一切不善已經遠離。

行者們!應當領受世尊所教導之法;常常做意,一切法有生滅無常的本質;常常思維,我應當於受到生滅變異逼迫之苦遠離;遵循佛教導的正道,便是我善求利益的方式。

那題主希望聽聞的具體的修行次第,帕奧體系講得比較強調定為基礎,次第也很分明。

但實際上佛陀的教法本身是靈活、依照受眾的根器和說法的機緣的。

有具體的話題可以進一步探討。這裡面向新學作如是說。

祝大家領受佛法的利益,做快樂的修行人!

祝大家都能增長壽、美、樂與力,成為修行解脫的助緣!

在這裡聞法的功德,應當如是被導向諸漏的永盡,願獲得解脫一切苦的利益。

薩度!薩度!薩度!


謝邀

微末新學 只專定業 不能代表回答

幫你邀請兩個人 @解脫與菩提 @自在之路

溜了溜了_(:з」∠)_~


上座部馬哈希尊者的四念處禪法及馬哈希尊者對假佛法「大乘」的批判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1

雜阿含經(一一二五)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對佛弟子來說要想學習佛法重要的必要條件是必須親近善男子聽正法

如果只是自修佛教經典卻不親近善男子、聽正法這是錯誤的修行方法,

佛弟子必須親近善男子聽正法、依照善男子教導的正法修四念處才能斷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

所有禪修方法可以分成兩大類,這兩大類就是奢摩他和四念處。

禪修就是將心的注意力集中在固定範圍內,

如果心胡思亂想就將心拉回固定範圍內。

禪修久了心的注意力就會習慣待在固定範圍內不會胡思亂想這就是入定,

入定的時候心不會胡思亂想(例如性幻想),任何煩惱都不會生起。

奢摩他的禪修所緣是固定不變的概念法,

四念處的禪修所緣是當下不斷剎那生滅的五蘊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根據南傳阿毗達摩修四念處的活在當下就是

當下的受、想、行、識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五蘊。

修奢摩他入定時可以暫時克服煩惱(例如欲求不滿),

不過只有修四念處可以徹底斷除所有煩惱。

舉例來說,當一個男人幻想美女時,

美女的外型、身材曲線、三圍、胸部的罩杯是概念法,

這些概念法沒有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所以不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幻想美女的貪心剎那間生起又滅去,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根據南傳阿毗達摩心無法覺知自己,但心可以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心,

因此所謂的修四念處覺知貪心其實是修四念處的智相應善心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貪心,

也就是當下智相應的受、想、行、識覺知前幾剎那和貪相應的受、想、行、識,

不是五蘊之外還有個心在覺知五蘊。

當覺知到貪瞋癡時不需要煩惱,

和貪瞋癡相應的受、想、行、識無法修四念處,

所以只有當下和智慧相應的受、想、行、識能夠覺知

過去前幾剎那和貪瞋癡相應的受、想、行、識,

必須趁貪瞋癡剛壞滅沒多久還很新鮮的時候把貪瞋癡覺知清楚,

這樣才能逐漸消除貪瞋癡。

修四念處的次第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以馬哈希四念處禪修方法為例,

馬哈希四念處禪法坐禪的主要禪修所緣是覺知腹部的起伏,

五蘊的其它部分是次要禪修所緣。

修馬哈希四念處禪法時一開始只會覺知到腹部一直不斷起伏,

一開始無法清楚覺知腹部起和伏的過程中有什麼變化,

在這個階段還無法清楚什麼是諸行無常。

正念增加後會更清楚腹部起伏過程中移動的感覺不斷變化,

但會誤以為這些感覺連續,

這個階段已經比較清楚什麼是諸行無常。

但無法覺知各種感覺的剎那生滅,

這個階段無法了解什麼是生滅法。

下大雨的時候如果不仔細看會誤以為雨水是連續直線,

不過如果近一點仔細看就看清雨水是一滴一滴落下不是連續直線。

同樣的道理正念不夠的人會誤以為腹部移動的感覺連續,

修四念處正念增強後會破除錯誤的連續性概念,

體驗到腹部起伏移動的感覺不連續分成很多小段,

一個移動的感覺剎那間生起又剎那間滅去,

之後下一個移動的感覺又剎那間生起剎那間滅去。

所有的感覺都是不連續,不斷在剎那生滅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因此在這個階段會體驗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不斷覺知各種感覺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後,最後心不再覺知感覺的剎那生滅,

轉而覺知不生不滅的涅槃,體驗到涅槃的寂滅之樂。

據說這種快樂超過所有其他快樂,

因此佛經描述這個階段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

證得涅槃就表示輪迴即將結束。

有一種常見的奢摩他是入出息念,

修入出息念覺知氣息的入和出這是覺知人為定義的概念法,

自己必須定義入和出兩個方向,

然後不斷注意氣息的方向是入還是出。

在氣息入的期間氣息入的方向連續不變,

在氣息出的期間氣息出的方向連續不變。

氣息的入和出是人為定義的概念法,

沒有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所以不是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修入出息念是藉著專注氣息的入和出然後發展出穩定的禪相,

禪相穩定後就專注禪相進入初禪(安止定)。

在修入出息念證初禪後可以捨棄初禪出安止定,

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或是在證得更高的安止定後出安止定,

然後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如果不出安止定

然後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這樣最多只能證得四禪八定無法證得內觀智慧和道、果、涅槃。

只有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才能證得內觀智慧和道、果、涅槃。

以下網頁有台灣修馬哈希四念處禪法的相關資訊: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

http://ebooks.dila.edu.tw/series/WZK/books

拆穿假佛法大乘偽經的千年騙局

佛入滅之後佛教中有些叛徒信仰和原來佛教教義不合,

不過那些佛教的叛徒不反省自己錯誤反而發明「大乘」經典

自誇自己的錯誤信仰是高級「大乘」,

抹黑佛說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

瞎掰佛用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詐騙「怯弱下劣」的佛弟子,

稍微有點理智就知道真正的佛不會抹黑佛自己說過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

說穿了「大乘」經典就是「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法」,

很多「附佛外道」都學會了「大乘」經典的「詐騙手法」,

那些附佛外道會說他們學的是比較高級的佛法,佛教學的是比較低級的佛法。

「大乘」「妙法蓮華經」就是典型「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經」。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1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3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大乘假佛經」「妙法蓮華經」抹黑佛說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

「妙法蓮華經」裡面的「佛」用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騙

「怯弱下劣」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逃離危險的「三界火宅」,

所有「怯弱下劣」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逃離危險的「三界火宅」後

卻只能放棄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改當更高級的「大乘菩薩」

重回危險的「三界火宅」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就算是三流的連續劇也不會有這種荒謬的劇情。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36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六

(一四五)梵志品瞿默目揵連經第四(第三念誦)

尊者阿難答曰:「目揵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

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用智慧斷除貪嗔痴走到了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

漢傳佛教中阿含經清楚說明了佛、辟支佛、阿羅漢弟子的解脫「無有差別」,

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需要再繼續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9

(一二五)中阿含大品貧窮經第九

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漢傳佛教的中阿含經清楚記載佛說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

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不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大乘假佛經」「妙法蓮華經的作者不懂佛法才會瞎掰辟支佛和阿羅漢還得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真正的佛一定會幫助很多聲聞弟子覺悟證阿羅漢果,要是所有眾生都成佛,誰來當佛的阿羅漢弟子?

「大乘」假佛經瞎掰「所有眾生都應該成佛」正好說明了「大乘的佛」是沒有任何阿羅漢弟子的「假佛」。

真正的佛沒有說「所有眾生都應該成佛」,

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可以自由選擇要成為佛、成為辟支佛或成為佛的阿羅漢弟子,

不管是佛、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已用智慧斷除所有煩惱不再輪迴

死後直接入無餘涅槃。

大乘偽經瞎掰有十方諸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47

(一八一)中阿含心品多界經第十(第四分別誦)

若世中有二如來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如來者,必有是處。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12

(一八)佛說長阿含第二分自歡喜經第十四

佛言:「如是答,依法順法,不違也。所以然者?過去三耶三佛與我等,未來三耶三佛與我等,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8_001

佛說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上

佛以是事告帝釋天主並天眾言:「汝等當知,同一時中,無處容受二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現世間,宣說諸法。

漢傳佛教的經典早就清楚說明世界上不會同時存在兩個佛,

在釋迦牟尼佛教還存在的時間內除了釋迦牟尼佛外世界上不會有其它佛存在。

真正佛經的諸佛指的是過去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這些諸佛不會同時存在。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7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

大乘假佛經」「妙法蓮華經的作者不懂佛法才會瞎掰釋迦牟尼佛跟多寶佛見面聊天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26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等見品第三十四(三)

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漢傳佛教的增壹阿含經清楚說明所有的佛都是人在人間成佛,

不可能在三界外的西方極樂世界成佛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對偽經大乘十方諸佛的批判

佛教分裂後只有上座部堅持不修改任何佛說過的戒律和教義,

其它部派不只不守佛規定的戒律還不斷竄改佛教教義發明更多假佛法,

為了解決這種亂象阿育王請「目犍連子帝須」尊者為首的一千阿羅漢舉行第三次結集,

第三次結集的論事中阿羅漢「目犍連子帝須」尊者批判了

「大眾部」的「一切方住諸佛」「邪執」。

http://tripitaka.cbeta.org/N62n0030_021

論事

第六章 一切方論

今稱一切方論。遍四方上下,世界安住所,一切世界住諸佛,起自己之思惟,言「一切方住諸佛」,乃大眾部邪執

(自)一切方住諸佛耶?(他)然。(自)東方住諸佛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東方住諸佛耶?(他)然。(自)彼佛何名、何生、何姓耶?彼佛之父母何名耶?彼佛之一雙弟子何名耶?彼佛之近侍何名,持如何之衣,持如何之鉢耶?於如何之聚落、村邑、都城、王國、地方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目犍連子帝須」尊者會問這些問題。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411.htm

相應部47相應14經/烏迦支羅經(念住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凡那些存在於過去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凡那些存在於未來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必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

上座部佛教的相應部經典說明所有的佛都有兩個像舍利弗目揵連一樣的上首弟子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4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未來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

漢傳佛教的長阿含經說明所有的佛都有一個像阿難一樣的給侍弟子

「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入滅後「大眾部」的「一切方住諸佛」「邪執」逐漸演變成「大乘假佛經」的「十方諸佛」,

假佛法「大乘」經典的「十方諸佛」中最有名的就是阿彌陀佛和藥師佛。

既然「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已經入滅就由我來代替他問你們這些「大乘」「十方諸佛」的信徒。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最後一世出家前的名字是什麼?姓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最後一世的父母名字是什麼?姓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的兩大上首弟子名字是什麼?姓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的給侍弟子名字是什麼?姓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出生地點的地名是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成佛地點的地名是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第一次說法轉法輪地點的地名是什麼?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穿的三衣從哪來?

阿彌陀佛和藥師佛托鉢乞食用的鉢從哪來?

假佛法「大乘」經典的作者在發明「十方諸佛」的時候沒有把故事編好,

就算「大乘」信徒現在想要編也來不及了。

「目犍連子帝須」尊者早就在第三次結集的論事中安排了對付假佛法「大乘」的方法。

簡單判別假佛法的方法,所有的「大乘」經典都是「假佛法」,

例如「大乘」「妙法蓮華經」、「大乘」「心經」、「大乘」「金剛經」、「大乘」「楞嚴經」就是典型「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經」「假佛法」。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在上面網頁點選《帝釋所問經講記》77頁可以看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對「假佛法大乘」的評論,馬哈希尊者的《毗婆舍那講記(含法的醫療)》詳細說明了如何修四念處增加智慧斷除所有煩惱。

http://dhamma.sutta.org/books/six_collection.htm

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尼泊爾的上座部僧團在西元1954年時推舉2500位長老舉行第六次結集,由馬哈希長老負責提問相當於第一次經典結集時的大迦葉,明昆長老負責答題相當於第一次經典結集時的優婆離和阿難,馬哈希長老和明昆長老一個字一個字仔細查證校訂出最新版的上座部巴利三藏,這說明了馬哈希長老和明昆長老是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上座部長老。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all.htm

為了說明真正的菩薩成佛之道拆穿「大乘」「假菩薩道」的「騙局」,

明昆長老特別把上座部巴利三藏和注釋中的菩薩成佛之道整理成《南傳菩薩道》,

有興趣了解真正菩薩成佛之道的人可以參考。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打坐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