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時工作法-method

居然被催更了。其實我已經寫好了這部分了,但是第一次發的時候居然被知乎吃了,而且是我第一次直接在網頁上寫,沒有副本保存,懶得寫第二次了,所以也就拖延到現在了。三小時工作法的核心就是中國的老話,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堅持下去,每天都有收穫,在很長的時間過去之後,自己就能夠看見工作的進度,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堅持下去,每天短則一個小時,長當然無上限了,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工作。每天都要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狀態,保持一個長時間的思考。大家可能也會有經驗,在長時間休假或者野外工作之後,很難回到一個室內工作的狀態,就是因為節奏被打亂了,沒有了面對著電腦邊思考邊輸出的感覺,所以保護自己的狀態,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會讓你事半功倍。

言歸正傳,所謂的三小時工作法,核心就是保護自己每天不受打擾的黃金三小時,集中力量解決比較難的問題,之後的時候就可以邊做一些雜事邊划水了。我個人比較推薦早晨的三個小時,因為這個時間人的精力和意志力都比較好,做事效率比較高,跟懶惰或者疲倦對抗也沒有那麼難,加上周圍也會有很多人傾向於早上處理重要的事,因而早上收到的干擾也少。也有人喜歡夜間處理這些事,這個完全取決於個人,但是我感覺夜裡工作比較影響睡眠,一般工作完之後兩個小時之內都比較難入睡,即使睡著了也很難睡得踏實。

首先,我推薦早上先做一點熱身的事情。熱身的事情是指,前一天遺留的一點點工作,或者整理前一天看過的文獻的endnote列表,或者是前一天畫好的圖的legend,或者是寫論文的method的部分。總之,可以是一個花費半個小時左右的收尾工作。這個開始會讓你感覺非常好,接下來就可以面對真正比較難的部分了。個人十分不建議早上收發郵件,不知不覺就一個小時過去了,而且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有做,會很有挫敗感。

然後,我用了兩個軟體統計我每天的工作,一個是ManicTime,這個軟體是用來統計每天的工作時間的,可以擠出水分,讓自己誠實的面對自己每天的工作時間。我個人只把打開Word邊碼字邊思考的時間計入「寫論文」這個標籤,其他的諸如打開CorelDRAW畫圖,或者是打開excel處理數據,都放出專門的「畫圖」「整理數據」這樣的標籤之下。上網和回復郵件之類的時間,也可以專門建一些類目,用來幫助自己追蹤時間的去向。早上的黃金三小時,可以以一個「畫圖」「整理文獻」之類的不累的活開始,然後接下來連續做「寫論文」的活動。

第二個軟體,可以是番茄鐘的任意一個軟體。我個人推崇有自由模式的番茄鍾。因為嚴格的25分鐘番茄鐘不適合科研工作,有時候寫high了話1個小時也是停不下來的,有時候寫不出來的時候10分鐘都覺得很漫長。所以我建議使用自由模式,但是時間最好是25 – 45 分鐘的時長為宜。如果遇到卡殼,15分鐘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最重要的部分是,每做完一個完整的番茄鍾,立馬進行標記。這樣可以對自己進行一個強化,就是我今天已經完成了一部分工作了,棒棒噠,接下來顯然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如果是上網或者雜事的話,最好不要一開始就標記,可以等一天結束之後再標記。這樣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就是我今天雖然也玩了很久或者雜事耗費了很多時間,但是我畢竟工作的n個小時,所以不會有很多的挫敗感。如果一上來就標記,我早上上網了半個小時,會很不爽,也許接下來一天都會破罐破摔了。所以,原則就是,幹活了一定要及時嘉獎,立馬標記,沒有幹活就先放過自己,一天結束的時候再進行統計。

好,這篇已經很長了,最後稍微提醒一下,這個方法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醒自己每天都要記得打開電腦開始工作,如果能夠保持的話,最好周末和節假日都不要休息,哪怕哪天只完成了一個番茄鍾,也比什麼都不做要強。最後的最後,工作日的時候,對自己也不要太嚴苛,記得,我們的目標是,一天只要工作三個小時就好,這個目標一點都不難,很容易就實現了。

我們下期再會吧!

推薦閱讀:

TAG:博士 | 時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