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習慣(時間)的力量

一個漢字的形、音、義,總是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其中有一些本來是「錯的」,卻因為用的人多了,用的時間長了,就變成另一種「真」。比如某些字音,翻看《現代漢語詞典》各個版本,就能發現一些端倪。

又如一些先秦古籍或《說文》中的某些字的「本義」,(由於地下金石資料不足)本來被解釋錯了,但是錯的一直被沿用,錯的其實就可以說成是真的。因為字本來就只是一個符號。如果我們都認為這個「錯的」是對的,這個錯的便成為一個標準,成為一個新的符號,使用它們就不會影響人的正常交流與記錄。

再如一些古詩、文、詞中的名句經常被「單獨摘出」,從而「斷章取義」,一傳十十傳百,成為大部分人的「共識」,因此便賦予了它們另一個「真意」

如楊伯峻《論語譯註·公冶長篇第五》第20條記載: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思),斯可矣。」

我們現在「斷章取義」只用前半部分「三思而後行」,形容做事前要仔細謀劃、謹慎行事,是一個褒義詞

而孔子強調的卻是後半部分「再(思)」。事前「思考兩次」就夠了,並不需要「再三多次思考」。則「三思」似為貶義詞

這句話的史實背景為:魯國大夫季文子(季孫行父)做事太「世故精明」過於謹慎,利害分明,徇一己之私

一件事不把利害得失(對自己)想清楚,不會輕易下決定。也有人認為「再」不應該翻譯成「兩次」,因為孔子這麼謹慎的人不會說出如此武斷的話。從孔子給後人留下的形象入手,恐不可取。

並且這句話是「針對」季文子的,結合季文子的前後事迹,似以「兩次」為佳。

可見: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吶喊·故鄉》

答知友問:為什麼《道德經》版本會出現異同?

知友:眾所周知,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道德經》的帛書本,而其中帛書本與如今的傳世本《道德經》有多處不同之處,請問哪個版本的可信度更高一點?

其中的出入又多為一字之差,請問為何會產生這些出入(如出於政治原因篡改,戰亂失傳等因素)?

1.手抄致誤

文化史上三次劃時代革命:

造紙術:不用再受累於金石、帛、絲、竹、木等的貴與重;

唐宋印刷術:不用再陷於手抄之累;

網路電子化:不用再困於死記硬背。

版刻印刷之術,萌芽於隋唐,宋時才有大發展,自唐以前,書籍的流傳,全靠抄寫

寫本的書籍又分兩個時代,周秦漢為簡冊時代,隋唐為捲軸時代。簡冊時代的書,是在竹片(簡)木片(牘)上用竹筆蘸漆書寫,或用刀子刻的(《史記》稱蕭何做刀筆吏)

秦漢間的漆書也寫在縑帛上,……《漢書?藝文志》上的書,有分篇的,有分卷的;分篇的即竹書,分卷的即帛書。

——曹伯韓《國學常識》

抄寫時必然有抄錯字的時候。

2.印刷術對善本流傳的影響

唐以前凡書籍皆寫本,未有摹印之法,人以藏書為貴。人不多有,而藏者精於讎對,故往往皆有善本。學者以傳錄之艱,故其誦讀亦精詳。

五代時馮道始奏請官鏤六經板印行。國朝淳化中,復以《史記》、前後《漢》付有司摹印,自是書籍刊鏤者益多,士大夫不復以藏書為意。學者易於得書,其誦讀亦因滅裂。然板本不是正,不無訛誤。世既一以板本為正,而藏本日亡,其訛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葉夢得《石林燕語》

印刷術流行後,為了節約時間,或著者傳誦著作,刻書之風大起。書籍按照刻印的主體,可以分為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特別是坊刻本,除了少數人,幾乎都是逐利之徒。而且學識有限,不能對文本進行精校,對於一些不認識的字,不經考證,胡亂改一個字就付梓印刷。因此這樣的版本流行於世,帶來的後果可想而知。

家刻本多由學者或藏書家主持其事,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流傳善本,保存自己或親友的著作,而不是專門為了贏利,刻印的書一般都質量較高。

坊刻本則由書坊主人主持其事,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贏利,因此刻印的書,質量高低差別很大。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版本編》

3.古、今文學派之爭(古書真偽之爭)?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秦始皇本紀第六》

(1)非「秦記」皆燒之?

那「秦記」里有沒有《道德經》佚文?

(2)野火燒不盡?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出現很多次「文字獄」。通過禁書焚書,達到文化專制,鉗制思想,鞏固統一的目的。

但是不管統治者怎麼燒,絕對燒不完整個人間書,所以必然有倖存留下的。同樣秦始皇也不會燒完所有書,必定有先秦書籍流傳下來。

據《漢書·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魯恭王劉餘傳記載:

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復壞,於其壁中得古文經傳

——《漢書》:班固(撰),顏師古(注).中華書局,2015年10月,第2103頁

又《漢書·藝文志第十》記載:

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道家的書並不會「滅絕」。

古今文之別:雖然這主要說的是漢朝儒家兩派之爭。古文經書用古文字記錄;今文經書用隸書記錄。

這或許同樣會波及《道德經》。是不是也存在先秦和漢朝兩種版本?

4.官方與民間?

古代統治者為了察民風,護統治,民間有向上獻書傳統。

第一,民間獻書不可能全部獻完,必有留存下來的。

第二,官方修書,必定統一。文字統一,內容也要合君意。合君意有些字就要改。早期的書目文獻都是根據國家的藏書編訂的,從西漢劉向、劉歆父子起,這個傳統一直繼承到現在。

第三,古代有很多忌諱。有些字不能用,要換一個字或缺筆少寫。

5.文人、書坊等潤色或改竄

早期的古典文獻,大都經過後世的潤色、寫定、流傳、增補的過程,流傳愈久與原貌差距愈大。

校勘群籍,始知書舊一日,則其佳處猶在,不致為庸妄人刪潤,歸於文從字順。

——黃丕烈《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武林舊事六卷跋》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像我們小時候學習的語文教材上的名篇(詩詞文),幾乎都是經過後世潤色的,所以讀起來特別順口,文從字順。但當你去讀古籍原著時,會發現原來沒有這麼通順。

集體智慧的結晶·陶淵明·桃花源記

像歷代流傳的經典著作,在古代是沒有版權的,除了一些尊重原著,嚴謹治學,崇尚古人的校勘家,其他文人、書商輾轉抄錄、摹刻,改字是常發生的事情。因此可以說歷代經典幾乎都是眾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後世刻書的時候存在「改竄」的情況:

萬曆間人,多好改竄古書,人心之邪,風氣之變,自此而始。

——顧炎武《日知錄》

不止明萬曆以後,歷代都存在「增刪改易」的情況。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八六於《才調集》稱:

沈佺期《古意》,高棅篡改成律詩;王維《渭城曲》「客舍青青楊柳春」句,俗本改為「柳色新」;賈島《贈劍客》詩「誰為不平事」句,俗本改為「誰有」。

6.時間、戰爭、天災人禍

中國歷史綿長,朝代更易不斷,戰爭時起,天災人禍不斷,書籍毀滅亡佚絕世者不可勝數,可謂百不存一,真實情況必定更嚴重。

(1)歷史悠久(時間)

第一,時間太長,由於技術不達標,古籍的保存愈發困難。載體(甲骨;青銅器;竹簡木片;刻石;縑帛等絲織品;紙張)損壞是一定會發生的。因此古籍在長時間的流傳過程中難免出現訛誤、掉字、増衍、錯序等問題。

(2)戰爭因素

惠懷之亂,其書略盡,江左草創,十不存一。

——阮孝緒《七錄?序》

(3)天災人禍

章學誠的專科目錄《史籍考》,是史籍目錄中最為宏偉的著作。奈何,毀於一場火災。

(4)政治統治

歷代都有政府組織文人官修圖書,都代表一定國家意志,不符合要求的往往一火焚燒。

關於政治、戰爭對古籍造成的損壞,我們可以據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敘畫之興廢》窺其一斑:

董卓之亂,山陽(漢獻帝)西遷,圖畫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餘乘(車)。遇雨道艱,半皆遺棄

魏晉之代,固多藏蓄,胡寇入洛,一時焚燒。宋、齊、梁、陳之君,雅有好尚。晉遭劉曜多所毀散

……

元帝(梁元帝蕭繹)雅有才藝,自善丹青。古之珍奇,充(rèn充滿)內府。侯景之亂,太子綱(簡文帝蕭綱)數夢秦皇更欲焚天下書。既而內府圖畫數百函(匣子),果為也。

及景之平,所有畫皆載入江陵。西魏于謹所陷,元帝將降,乃聚名畫、法書典籍二十四萬卷,遣後閣舍人高善寶焚之。帝欲投火俱焚,宮嬪牽衣得免。吳越寶劍並將斫柱令折,乃嘆曰:「蕭世誠(蕭繹)遂至於此,儒雅之道,今夜窮矣。」于謹等於煨燼之中,收其書畫四千餘軸,歸於長安。

故顏之推《觀我生賦》云:「人民百萬而囚虜,書史千兩而煙揚。」史籍已來,未之有也!「溥天之下,斯文(書籍字畫)盡喪。」

……

隋帝(楊廣)於東京「觀文殿」後起二台,東曰「妙楷台」——藏自古法書;西曰「寶跡台」——收自古名畫。煬帝東幸揚州,盡將隨駕;中道船覆,太半淪棄。煬帝崩,並歸宇文化及。

……

祿山之亂,耗散頗多。……及德宗艱難之後,又經散失,甚可痛也。

——《歷代名畫記·圖畫見聞志(選譯)》:周曉薇,趙望秦(譯註).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05月,第03-08頁

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古籍可能只是那些龐大數量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因此有人就說,「戰爭」之所以對書籍文物破壞力如此巨大,是因為古代的書籍文物都被帝王、達官貴人等壟斷了。一遇到戰亂,很可能集中被毀。

這不是問題所在,首先在古代能夠識字讀書的人的比例非常小。其次古代非常注重「家學」,在魏晉時期幾乎都被世家大族壟斷。比如謝家(謝靈運、謝惠連、謝朓),王家(王廙、王羲之、王獻之),顏家(顏延之、顏之推、顏師古、顏真卿)……文化上幾乎也被這些豪門大族世代壟斷。

在那時候「書籍本身」便是一種財富。即便是本書的作者「張彥遠」也是在家族歷代積累相傳的大量書畫藏品基礎上,才寫出《法書要錄》與《歷代名畫記》兩本書法史、繪畫史名著。

最後,對於絕大部分不用識字就可以生存生活的平凡老百姓,像書畫這種高雅的東西,他們欣賞不了,說不定會當成一張紙、一匹布把它們給燒了。至於金石器物那種笨重東西,說不定直接當成一個石頭埋了;至於大量古籍,也只有散失的份兒。這樣反而不如讓給統治階級中懂他們的人保存,並且他們比普通百姓擁有更精湛的技術。

所以書籍文物被毀重要原因不在「由誰保存」,而在於「保存者對書籍文物的態度」

關於《道德經》的版本選擇?

(1)帛書本: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前期《老子》帛書甲、乙本。保存字數較多,均有殘缺。

(2)竹簡本: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的竹簡本。約公元前300年前後,有甲、乙、丙三組簡

(3)北大漢簡本:約武帝前期。分《老子上經》《老子下經》兩篇,共77章。保存近5300字。

(4)其他如——

  • 西漢嚴遵《老子指歸》(《道德真經指歸》);
  • 東漢《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河上本、河上公本);
  •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流傳最廣);
  • 唐代傅奕《道德經古本》;
  • 易州龍興觀的「景龍碑本」、「開元碑本」;
  • 《道德真經注》(簡稱「道藏」本)
  • 《道德真經集注》(簡稱《道藏集注》本)
  • 《集唐字老子道德經注》(清代黎庶昌據日本宇惠本,合以張之象本而成。簡稱《古逸叢書》本)
  • 《老子道德經》(清代四庫館臣用張之象本,據《永樂大典》本校訂而成。簡稱「武英殿」本或《永樂大典》本)
  • 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簡稱《道藏藏室纂微》本)
  • 宋彭耜《道德真經集注雜說》(簡稱《道藏集注雜說》本)
  • 宋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
  • 宋董思靖《道德經集解》(簡稱《道藏集解》董本)
  • 元趙秉文《道德經集解》(簡稱《道藏集解》趙本)
  • 元李霖《道德經取善集》(簡稱《道藏取善集》本)
  • 元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簡稱《道藏集義》本)
  • 明代焦竑《老子翼》
  • 明代歸有光《老子道德經批》
  • 清代王夫之《老子衍》
  • 清代俞樾《老子平議》
  • 清代易順鼎《讀老札記》
  • 馬敘倫《老子校詁》
  • 劉國鈞《老子王弼注校記》
  • 錢穆《老子辨》
  • 林語堂《老子的智慧》
  •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
  • 樓宇烈《老子道德經注校釋》
  • 廖明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
  •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 《老子指略》
  • 《老子指歸略例》
  • 《老子微旨例略》

……

反對一切將《老子》、《莊子》、《易經》神秘化的人,

反對一切玄之又玄的「不可知論」。

之所以難理解(歧義多),主要原因首先是不見「作者原本」;

其次年代久遠,文字的組織形式、意義等非常「陌生」;

第三,文字本身便具有多義性,更不必說先秦這種字少義豐的經子著作;

第四,傳抄錯訛,使其難解;

最後,歷代注家集體對本書的注釋加持(難免個人主觀色彩,混淆視聽)。

《道德經》有沒有主題?主題是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我們現在看到的《道德經》或古書(校注本),大概都是這樣的:

本書以XX為底本,並參考XX。

你看一本再權威的《道德經》也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如果你想研究《道德經》,那就需要把先秦到如今的所有《道德經》看一遍。

你看完就會發現注家不同,有些字必然不同。注家會根據自己對《道德經》的理解,把某些字改掉換一個自己心有所屬的字。

古書註定版本紛雜,有些字必然不同,都是歷史悠久惹的禍。

其實現在出土的這些竹簡本,按理來說應該比那些手抄影印下來的書更準確。

但是為什麼又不改呢?存而不論?存而論?

答:習慣(歷史悠久)成自然。

人們已經習慣了書本上流傳的版本,現在據出土實物改掉則不習慣,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些細微之處只適合埋首故紙堆專家學者

據沈德潛《古詩源》記載: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無名氏或卓文君《白頭吟》

據《飲水詞箋校》記載: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納蘭容若《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不過我們常常聽到的版本(坊間、大眾、習慣、暢銷演繹書)卻是: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雖然這裡「字」沒變,只是「字序」改變。

不知道一千年後,又會怎樣?


推薦閱讀:

TAG:老子(人物) | 道家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