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47)唯識階段

瑜伽學派的思想,大體可以分成兩個大階段

1、是根本唯識

2、是演變唯識

所謂根本唯識,指的是彌勒、無著、世親在世的時候的唯識思想。而演變唯識,指的是世親之後,十大論師所注釋形成的唯識思想。

這個根本唯識階段又可以劃分三個階段

1、初創期

2、發展期

3、圓滿期

在初創期,是以彌勒和無著為主。其中包括的經典有

《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

在發展期是

《辨中邊論》、《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

在圓滿期是

《唯識三十頌》、《百法明門論》

並且在世親以後,傳出《楞伽經》和《密嚴經》標誌著如來藏思想和瑜伽學派思想合流,也側面反應了瑜伽學派思想的完整性。

因此,我們對此進行詳細闡述

1、初創期

在初創期的瑜伽學派,主要要解決和龍樹中觀思想的對接。其次,是維護自我學說的正統地位。

其中包含這麼幾點:

其一、在《解深密經》進行了三時判教,把瑜伽學派思想判定成最了義的思想。

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痆(nà)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惟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第一時,為原始佛教時期,闡明四諦十二因緣思想

世尊在昔第二時中,惟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第二時,為大乘佛教初期,闡述空觀思想。但是此時以遮詮的方式,所以為不了義。

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

第三時,正面闡述空觀思想,以三性三無性,深化了龍樹的空觀思想。

這個判定,就把瑜伽學派的思想提高到了最高階段。但是這是瑜伽學派自己的學說,並不能作為判斷各門各派高低的依據。

而最主要的理論任務,是把瑜伽學派思想和龍樹思想對接。這主要通過《瑜伽師地論 真實義品》達成。

那麼怎麼達成呢?我們在講龍樹的時候,我們說了,龍樹所空之物,是人類的主觀認識,並不涉及自在之物的存在。所以,自在之物是有,而主觀認識是無。這就是非有非無的中道觀。

又安立此真實義相。當知即是無二所顯。所言二者。謂有非有。此中有者。謂所安立假說自性。即是世間長時所執。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或謂為色受想行識。或謂眼耳鼻舌身意。或復謂為地水火風。或謂色聲香味觸法。或謂為善不善無記。或謂生滅。或謂緣生。或謂過去未來現在。或謂有為或謂無為。或謂此世或謂他世。或謂日月。或復謂為所見所聞所覺所知。所求所得意隨尋伺。最後乃至或謂涅槃。如是等類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性。是名為有。言非有者。謂即諸色假說自性。乃至涅槃假說自性。無事無相假說所依。一切都無假立言說。依彼轉者皆無所有。是名非有。(《真實義品》)

這裡所說的就是,非有非無。

什麼是無呢?

謂即諸色假說自性。乃至涅槃假說自性。無事無相假說所依。一切都無假立言說。依彼轉者皆無所有。是名非有。

也就是人類所主觀而賦予的那種對象,那是所空之物。這裡最後說,依彼(指自在之物)轉生出來的種種言說,都無所有。也就是都不存在。

這部分,就是續洽龍樹的空觀思想,在此基礎上,提出離言自性。

以何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謂一切法假立自相。或說為色或說為受。如前廣說。乃至涅槃當知一切唯假建立非有自性。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非一切都無所有。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無所有。

所謂離言自性,就是他是離開人類的主觀認識,無法言說的,但是真實存在的事物。也就是所謂的自在之物。

因此瑜伽學派提出自己的中道觀,有的則為有,無的則為無。

也就是不損離言,不增偏執。這是中道。

虛妄分別有  於此二都無

此中唯有空  於彼亦有此

故說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無及有故  是則契中道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不能言說,也無法認識,那麼唯識幹嘛要說?而且既然無法認識,那麼你怎麼認識的呢?

這一點,瑜伽學派的答案是,雖然人類無法認識到離言,但是佛陀可以認識到。然後佛陀為了利樂有情,所以不得已而說之。

那麼瑜伽學派這個解釋,也就意味著佛教走入了滅亡的境地。為什麼呢?

因為你可以把一個無法認識的東西拿出來當成理論,那麼我也可以認為上帝也一定存在,只是他超越人類的經驗罷了。因此瑜伽學派的破斥沒有意義,因為你還是在言說和邏輯上否定上帝,但是上帝超越邏輯而存在。

其次,如果說把瑜伽學派提到佛教最高點,那麼佛教理論還怎麼發展?所以,佛教最終在印度滅亡的原因,在此已經埋下了伏筆。

其次,瑜伽學派說識有境無這個說法也經不起推敲,因為自在之物不一定就是心識。這個心識的設定,完全是建立在武斷和獨斷之上。

當然上述的責難全部建立在哲學之上,不涉及宗教的超驗性。

最後,這個時期,提出一個一切種子識,阿賴耶識。這一點,我們以後會仔細分析,這裡就不談了。

在初創階段,由於瑜伽學派的思想非常不成熟,早期思想和如來藏融合明顯。

2、發展期

在這個時期,確立了唯識無境和阿賴耶識緣起說。

但是對於到底幾個識,卻沒有定論。在《解深密經》只有闡述七個識,不包含末那識。並且其阿賴耶識也非阿賴耶識,而是阿陀那識。

而《攝大乘論》提出十一識,主要就是把一切存在,都歸結為識身上。突破了原有的根境和合說。

3、圓滿期

這個階段,以世親所著的《唯識三十頌》為標誌。但是《唯識三十頌》只有頌文,沒有解釋。所以後來十大論師對此作論,形成各種思想。

這個頌文中,現在面世的有三個版本

1、真諦所譯的《轉識論》

2、玄奘所譯的《唯識三十頌》

3、近代發現的安慧作釋的《唯識三十論》

安慧作釋的《唯識三十論》歸屬於唯識古學,沒有見相二分的概念。比較符合無著世親的理論。陳那引入了帶相說,就把唯識學從存在論轉向了認識論。

此外,世親還作《唯識二十論》回答了一些最基本的唯識責難。

其《百法明門論》突破了《攝大乘論》的窠臼,完成了唯識思想的經院化。

世親基本奠定了瑜伽學派在大乘佛教的地位,促使如來藏思想開始和瑜伽學派合流。這種合流,不同於早期瑜伽學派和如來藏的關係。此時的瑜伽學派已經成為主體,而如來藏只能依附於阿賴耶識緣起說,形成了心性如來藏。

而早期的如來藏和瑜伽學派,是如來藏思想為核心,闡述的大多是佛性如來藏。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