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里的「焦慮」牆

文丨郝景芳

前段時間被一張五歲幼童的簡歷刷了屏,四歲認識了1200個字,五歲認識了1500個字,會背100多首唐詩,一年讀英文書500本,每天的課程內容排得滿滿的,有思維訓練、計算練習、記憶力、數獨等,還會彈鋼琴、踢足球、街舞、游泳、圍棋、主持,去過多個國家,每周還寫三篇英文日記。

大家驚呼「這輩子也趕不上這個小孩子了」,父母們更是徒增焦慮:完了,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怎麼辦?

怎麼辦?

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心平氣和,一點點拆解來看。

牛娃引發的焦慮,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層:要不要從小就讓孩子這麼拼?

第二層:如果從小就要這麼拼,該拼什麼?

第三層:如果才藝和見識也要比拼,家世不行該怎麼辦?

這三層焦慮都非常自然。任何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光明的前途,我並不是那種勸人「算了吧,別在意「的人。我完全能理解父母為孩子的未來擔憂,也贊同這種人之常情。

但我今天想細緻地分析一下這幾層焦慮,看看它們的潛在意味是什麼?可能的解答是什麼?對我們普通父母意味著什麼?

我先從第二層和第三層焦慮開始分析,最後再回到第一層焦慮。

孩子幼兒啟蒙,究竟要學些什麼?

第二層焦慮其實等同於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幼兒啟蒙,究竟要學些什麼?

我想我們都會同意,孩子幼兒啟蒙,應該學一些對他長遠學業有好處的東西。

五歲牛娃引以為傲的成績,和很多父母在幼升小階段著重培養的方向基本一致:識字、英文、背詩、計算、數學思維。

這些內容毫無疑問和小學低年級課程直接掛鉤,對於一年級銜接十分有好處。識字、英文和計算出眾的孩子,可以想像在一年級的課業中也很容易名列前茅。

但問題在於,這些內容對於孩子的長遠學業有多少好處呢?

其實我們可以對比這樣一個問題:一兩歲的時候,不同的孩子走路和說話早晚很不同,但這種先發優勢對於長遠發展有多少影響呢?

每個父母都可以得出結論:沒有任何影響。

有的孩子不到一歲就開始蹦字,有的孩子快三歲才開口說話,但是一旦學會說話,雙方不會有任何差別。正常的孩子到了三歲之後都會流利自如表達,說話早晚的差距很快就被抹平,看不出區別。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說話是一種所有正常人都能掌握的共通技能。

只要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技能,早一點晚一點掌握就不會有本質差別。就像吃飯睡覺,在嬰兒很小的時候,父母往往為了讓孩子學會吃飯睡覺大費周章,甚至去參考教程,但無論是怎樣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之後就沒有不會吃飯睡覺的,兒時的訓練基本上不會留下差別。

能引起人生長久差異的,一定得是某些人能掌握、某些人無法掌握的差異技能,而不是這種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共通技能。

那麼識字、拼音、算數算是差異技能,還是共通技能呢?對於幾乎所有上過學的成年人,這肯定都是共通技能了。

幼兒識字很困難,但沒有見過正常上學還不識字的人。到最後每個人認字的多少都差不多,早晚識字幾乎沒有分別。拼音、算數與之類似,無論小學一年級是否適應,很快也全都能學會了。

說到這裡,想稍微說一點題外話。

中國父母對於「早晚」這件事的痴迷實在是世界冠軍。我們的文化里似乎有一種「早=好」的情懷,一個孩子如果比別人進度超前,彷彿就意味著聰明;而如果一個孩子展現出聰明,父母對其培養也就是無限超前。

其實我並不否認有很多天才比一般人展現出更超前的特點,小小年紀就做出傑出成就。但反過來並不成立,超前趕進度並不等於天才。比別人學得早,並不等於學得好。我們時常培養小齡的競賽冠軍,但是到了盛年的高峰卻在國際頂級獎項中消失了。

很多孩子一直超前,比同齡人都早幾年大學畢業工作,但最終結果,只是人生多工作了幾年而已。

有才能的孩子,原本應該在人生的深度和厚度上超越同齡人,但因為追求趕進度,反而匆匆跨過人生,只留下了淺度痕迹,實際是可惜的。

回到正題,如果識字、拼音、算數都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共通能力,那麼提前的優勢能有多少長久的效應呢?很容易想到,沒有多少。

即使父母要拼,也應該讓孩子建立一些具有長期優勢的能力上,而非讓孩子費盡心力,苦練一些其他人很快就拉平差距的共通技能。

那麼,什麼是能讓孩子建立長期優勢的能力呢?

我們自己可以想一想我們上學的時候,在什麼時候、哪些方面最容易拉開差距?又有哪些學科、哪些技能,是有些人跟其他人一輩子都有差別?

其實很容易想到。肯定不是識字之類。真正讓學生拉開差距的,是高年級的複雜知識學習:語言高級應用、數學和科學進階學習,這些地方會考驗學生對語言和數理知識的深度理解,也是成績赫然拉開差距的地方。

所以,父母應該更關注的,是潛移默化培養孩子對知識的深度理解能力。超前搶跑固然看上去熠熠生輝,但是把深度理解力的根扎進土壤,初期默默無聞,後期參天大樹。

孩子的多元愛好該如何培養?

繼續分析第三層焦慮:孩子的多元愛好該如何培養,這是不是拼家底的時候到了?

其實,讓孩子從小打開視野、多接觸各種愛好肯定是好事,但這個問題有很多種敘述的角度,也有很多種分析和理解的角度。

第一種角度是:我經常讓孩子各種各樣玩,玩什麼都行,有時候唱唱歌跳跳舞,有時候打籃球踢足球,有時候一起玩過家家表演,有時候帶他去游泳戲水,有時候在家裡瞎畫著玩,有時候全家去旅遊,簡直是天天玩,生活不要太輕鬆。

第二種角度是:我給孩子安排了很多興趣班,給他每天安排多元練習時間表,包括唱歌、跳舞、打籃球、踢足球、表演、游泳、塗鴉,還帶他走遍天下去提高見識,我希望每一分鐘都過得充實高效,孩子能發展多方面愛好。

這兩種角度有差別嗎?從實際行動的視角,對於學齡前四五歲的孩子,二者的效果差別微乎其微,即使是最優秀的學員,在塗鴉、籃球、舞蹈和表演等專業課上的表現,也和玩耍效果差不多,而無論父母是否安排這些課程,在孩子自發的人生里,他也一定會唱歌跳舞、跑跳玩球、塗鴉表演,因為這些都是孩子玩耍天性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在一個最鬆鬆垮垮沒有推娃精神的家庭,和一個高強度安排推娃的家庭中,孩子做的事可能是差不多的。

然而這二者的敘述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態度是全然放鬆,即使送孩子上學習班,也覺得孩子是玩,不算是什麼功績;而後者的態度是嚴肅緊張,即使帶孩子玩,也覺得是學,要記錄每一點功績。前者覺得,這都是孩子自然的;後者覺得,這都是我的優秀安排。

這會帶來兩種不同的人生活法:前者似乎輕輕鬆鬆,就達到後者費盡心力安排的人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一些人能玩著學。這些人的存在時常讓我們感覺到嫉妒。但是我們常常不敢相信,人生本來就可以玩著學。

輕鬆玩愛好,和嚴肅學愛好,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同呢?會帶來感受的差異。

人在放鬆的狀態下,做不做一件事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做事的感受。在放鬆的玩耍狀態下,孩子基本上會特別容易展現出自己真正敏感、有興趣的地方,父母也容易觀察出孩子最有潛質的特質。

而人在緊張的任務狀態下,除了是否感興趣的因素,還有「能否堅持」的毅力因素、「能否令人滿意」的取悅因素、「積累多少成績」的壓力因素共同影響,如果逼得緊,那麼孩子會一切做好,為了達到這幾項因素的優秀,最終會完成一系列任務。

然而如果一切都完成,也就失去了一切的區分。久而久之,會失去內心對於自己喜歡什麼的感受力,感受不到哪個是自己內心特別鍾愛的。

或許有人會說,毅力、取悅、成績不重要嗎?它們重要,但它們應是在一個人發現自己內心方向之後,在此方向上不斷精進時不斷加碼的推動力。在人生之初,如果把這樣的嚴肅加諸於每個方向,那就區分不出任何方向的差別。

我見過不止一個成年的朋友對我說:我感受不到什麼是我真正喜歡的;也見過不止一個成年的朋友突然放棄自己的專業,開始重新尋找。

當一個人從最初就把每個方向的感受當成任務,那就有可能一直做得很好,卻一直感受不到什麼是心中的愛。

讓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需要的是父母和孩子雙方敏感的心,需要真正看見孩子。真的不是拼勁家底把每個方向都砸上就能砸出結果的,很多時候,恰恰相反。

再稍微延伸一點。區分父母是真的願意支持孩子的愛好,還是熱衷於給孩子閃閃發光的成績單再添一筆,就看父母面對孩子人生選擇時的態度。

如果父母想盡辦法推促孩子學鋼琴,讓孩子訓練音樂才能,但是一旦孩子真的對父母說「我要做音樂,我要參加選秀,我要去當流浪歌手」,父母卻截然反對說「如果你去了,就打斷你的腿」,這樣的推促就不是真的支持孩子的愛好,而只是把鋼琴當作了考學的加分。也許只有常春藤的title是父母允許孩子發展的愛好。

支持孩子的愛好,就要允許孩子在最初自由地嘗試,在未來認真選擇自己內心熊熊燃燒的火焰,在選定的路上頭懸樑錐刺股義無反顧。如果沒有最初的自由和最後的寬容,就還是不要隨便說自己「支持孩子發展愛好」這樣的話比較好。

以我個人而言,我家的姐姐擅長搞笑,弟弟擅長笑,如果兩個人未來選擇搭配做諧星,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說到底,啟蒙也是人生觀的體現,要看父母是否能接受孩子擁有自己的人生,擁有多元的生命。

是不是孩子小時候不需要啟蒙,

放任其隨意玩耍就夠了?

看到了第二層焦慮的事倍功半和第三層焦慮的過度緊張,我們不由得要回到第一層焦慮:是不是孩子小的時候完全不需要啟蒙,放任其隨意玩耍就夠了?

對此,我們還是回到最初提出的目標:希望孩子能發展一些對人生長期有好處的能力。那麼,我們還是要進一步深入問一下自己:什麼是對孩子長期有好處的能力呢?

從學業上看,正如前面所說,對孩子最終成績影響最大的,是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逐漸顯現的深度理解力的差別。成績的分化差不多在這個階段開始出現,此後有很多科目的學習會始終呈現巨大差異,一直到成年。

那麼這個深度理解力又是什麼呢?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其實最簡單來說,就與思考習慣有關。

  • 一個人如果經常進行主動思考、獨立思考;
  • 如果任何事情他能不滿足於被告知答案,而期望自己進行邏輯推理;
  • 如果他能習慣於透過表面思考為什麼,透過一層為什麼追問更深一層為什麼;
  • 如果他長期與人溝通自己的思考,能理解不同觀點與證據。

那麼學業上的問題就不會成為巨大的障礙,而是一個又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

而跳出學業看,對孩子長期發展最有益的能力是什麼呢?是一個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自主性。

人生的自主性在心理學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自我決定論已經成為這些年最熱的研究領域。心理學家越來越發現,一個人能夠為自己做選擇、做決定、把控自我人生的方向是一個人獲得長期幸福的最重要因素。而我們也早就聽過:讓孩子自覺、自我驅動的學習,有更長久的良好效果。

那又該如何讓孩子具備自主性呢?這同樣是一種習慣。

讓孩子從小的時候就參與到自我人生的選擇中,為自己的方向選擇、做事方式、時間管理做決定,讓孩子有機會為自己負責,對孩子像對成年人一樣尊重,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做主的責任感和自豪感,所有的這些都是把人生的主人翁地位交到孩子手中,而逐漸形成的習慣會讓他在未來的人生中找到方向。

因而,這兩重習慣是我們在孩子啟蒙階段就可以為孩子打好的基礎:思考習慣以及自主習慣。

買菜也好,做飯也好,讀書也罷,睡覺也罷,如果我們能在生活的每個細碎的瞬間,與孩子深入交談,聆聽孩子的聲音,尊重他的選擇,讓他決策他的生活安排,與他討論生活的前因後果,引導他去思考,鼓勵他提出自己的理念,那就是最好的啟蒙了。

由此可以看出來,給孩子安排過於密集和嚴格的時間表,從某種程度上講,正是衰弱了孩子自我安排、自我做決定的能力,也沒給沉靜的思考留下一點空餘,反而是不利長久發展的啟蒙方式呢。

啟蒙不是量化的數字,也不是一絲不苟的表格。那些都在孩子的心靈之外。啟蒙是開啟內心蒙昧,是用透明的耐心聆聽孩子的內心,是讓他內心深處的思想與自我意識萌芽而出,紮根安全的泥土,成長為自我推動的樹。

如果一定要進一步要求孩子在學齡前有認知上的發展,該讓孩子學習什麼呢?

很多技能都可以學。認字和數學都可以學,走在馬路上認識商店的名字,過生日的時候計算年齡差,這都是非常好的學習。只是任何知識的學習都無需刻意攀比數字。

比學習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發展一種思維習慣:對於任何不理解的事物發問的習慣。

如果孩子聽到任何一個知識,都能明白其背後的原理,對來龍去脈深入追索,對不懂的地方能夠及時追問,對聽懂的地方能夠舉一反三,那麼這種習慣未來代入學校學習,會形成對於高年級複雜知識依然有效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說到底,父母對孩子的啟蒙,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浸潤。不僅僅是知識,更多是行為態度上的浸潤。父母的焦慮或信心,也會在無形中傳導到孩子身上。若我們對孩子多一些信任,他們也會對自己多一些信任。


推薦閱讀:

TAG:焦慮 | 思維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