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災122】天下裝逼唯謝安

苻堅非常痛苦,在伐晉這件事上,滿朝文武都反對他出兵,一腔雄圖,卻找不到理解的知音,想起來就有哭的衝動。

為了創造輿論,苻堅徵詢過各色人等的意見,有大臣、有自家親戚、有自己老婆、甚至還有信任的和尚道士這些方外之人,所得到的無一例外,都是十分委婉的勸他不要胡來的進諫。

只有當時的京兆尹,也就是首都的市長支持他。這個京兆尹舉了晉武帝拿下東吳的故事來激勵苻堅:「陛下聖心獨斷就行了,何必要問臣子們?當年晉武平吳,所倚仗的也不過兩三個謀臣而已,如果讓每個人你一言我一語,還不一定能定鼎天下。」

這個例子讓苻堅非常高興,覺得遇到了久違的知己,當場打賞了京兆尹五百匹布,以獎勵他的眼光。

這個京兆尹姓慕容,名垂。

慕容垂入秦,已經十三年了。

在這十三年里,他一直是燕國遺老們的希望,與末代燕皇慕容暐相比,有能力、有氣度的慕容垂更加得人心,每一個不死心的燕人,都在盼著他帶領鮮卑人復國,只要逮到機會,他們就會從各種角度、用各種語言向慕容垂嘀咕這件事。

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停的聽上十三年,哪怕最開始你是反對的,潛移默化之下,只怕你也會慢慢的開始認同吧。

慕容垂此時無疑已經認同了叛秦復國這件事。就在這一年,兩個跟他一起從燕國出逃到前秦的侄子,又趁苻堅徵兵之即,在慕容垂面前碎碎念,說苻堅驕傲自滿,叔叔您中興大燕有望云云。

一向對這種話不做正面回應的慕容垂,這次慢吞吞的回了幾個字:

「是的。不過沒有你們,也成不了事。」

猛虎已經長出了野心,雖然仍趴伏在主人腳下,但已開始悄悄的找機會亮爪牙了。

除了慕容垂之後,後來力挺派還增加了一個成員:羌族的姚萇。有意思的是,支持的都是帝王,反對的都是臣子,只不過忠奸關係要對掉一下:支持的都居心叵測,反對的才是忠心耿耿。

所以很多時候,別人對你大加讚賞,並不能證明他就是站你一邊的,可能他有著什麼陰暗的目的也說不定,慕容垂和姚萇,就是趁苻堅玩脫了才當上皇帝的。支持或者反對,只是表層的現象,要判斷別人是不是真的跟你一條心,很簡單:看他的根本利益是不是跟你一致就可以了,只要利益點相同,哪怕他反對你,也是為了你們共同的利益考慮。

苻堅此時並沒有精力來仔細辨別誰忠誰奸,他滿心思都是南方那個刺眼的東晉,只要打下這一小塊地盤,天下就統一了。

其實不管有沒有支持者,苻堅都是要打這一仗的。

於是,在這一年的春天,苻堅盡起全國之兵,每十丁征一,組建前所未有的龐大軍隊,以作伐晉之用。前鋒二十五萬人,由苻融率領,後隊八十七萬,由苻堅親自帶隊。

晉朝是正統,打完這一仗,天下就太平了,對於這個最後的敵人,要尊重一些,拿出全部的力氣,爭取一拳打死,打不死也要嚇死。

此時,前秦的疆域異常的廣闊,各地發兵有先後,而且大量投降的胡族統治者,依舊保留著自己的軍事權,建制混亂,沒辦法做到中央一聲令下,指揮各地兵力如臂使指。所以在中原大地上,出現了極其宏大、也極其雜亂的軍隊流動:

苻堅的鸞駕到了河南項城,涼州的兵才走到陝西咸陽,而蜀中的兵還在坐船出川,幽州的兵則已經走到了江蘇徐州,東西萬里之遙,旌旗接連千里,儘是趕往前線的前秦大兵,自古以來,未有如此盛況。

而作為另一位主角、挨揍方東晉,這個時候卻不太妙。

首先兵力沒有人家多。

此時東晉的軍隊分成兩大塊,一塊是桓家的荊州兵,數量有十幾萬,另外一塊則是謝安派侄子謝玄在京口組建的北府兵,其中的精銳有八萬左右。

其次,東晉自家的鬥爭比前秦要熱鬧得多。

前秦組成複雜,但最上面有個強力的苻堅壓著,關鍵時刻能一言而決。東晉則是桓、謝兩家互爭長短,誰也壓服不了誰。

桓溫這時候已經死了,繼任的是他的弟弟桓沖。桓沖雖然沒他哥哥那麼有野心,還知道顧全大局,上任之後主動退到荊州,把中央權力讓給謝安,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坐在這個位置,就不得不代表桓家跟謝家斗到開花,兩家一西一東,涇渭分明,將東晉劃分得一清二楚。

再次,則是東晉此時的人才配置,實在是……一言難盡。

每次遇到外敵入侵的時候,漢族政權的角色分配都比較固定,大體上是皇帝負責決定跑還是不跑,其它事情一概不管。這很正常,深宮裡長大的二世祖,可能這輩子連皇宮都沒出過,突然遇到毀家滅族這種大事,他躲起來發抖才是最好的,要是手長亂指揮,把事情搞砸的概率要大得多。委員長算是一路摸爬滾打起來的頂級老油條了,在抵抗外敵這種事面前亂伸手,一樣落不到好結果,把萬貫家財輸到一乾二淨。

至於具體的事務,得有一個強力的大臣來主持,把皇帝的決定實施落地。所以這個大臣很重要,他的能力決定了是被敵人一頓揍死,還是能留下一口氣多喘兩年,甚至把找上門的莽漢打上兩記悶棍,明朝的于謙就達成了這一豐功偉業。

此時東晉的這個大臣,是謝安。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簡單來說,這是個熱愛裝逼的慢性子。

謝安是名士,嘴一張天下無敵,一動手無能為力的那種。而且他還是名士中的頭部玩家,前半輩子就是遊山玩水,吟詩作對,多次拒絕朝廷授予的官職。晉人就吃這一套,所以謝安的名聲非常的響亮。

在晉朝,做名士最簡單,只要家裡有錢,能夠不幹活也有飯吃,然後掄開了胡鬧就可以了。所以這個職業只能世家子弟從事,普通人根本就不敢想,會餓死的。

所以謝安天生就比別人有優勢,他是謝家的子弟,從來不用愁飯吃,家族可以承受他可勁的矯揉造作。

除此之外,他還有第二個優勢,就是性子特別慢。

做名士的一大要求,就是泰山崩於前而心不驚,就算死了老婆都要鎮定自若,方為名士風骨。

一個慢性子,是非常適合表現鎮定的品格的,別人都嚇得尿褲子了,他可能絲毫不為所動。不是他不怕,而是根本沒反應過來。

謝安就成功的做過這樣的表演。

他曾經跟一幫名士同道包遊艇出海,這是名士們很常見的娛樂活動,醉生夢死,放浪形骸。不過這一次,他們遇到了一點不常見的情況。

刮大風了,船被風浪拍得搖搖欲墜。

名士們只是嘴頭子上擅長清談,通過口條展示自己的牛逼,真遇到生死關頭,也沒有不怕的,所以眾名士都嚇得面無人色。

只有謝安,他一點反應也沒有。

船老大是真正見多識廣的老水手,心志上遠不是這些二百五名士能比,看到還有客人這麼淡定,就只管往前開,開得二百五們都尿了。

直到船看起來都快要被拍翻的時候,謝安才慢吞吞的說話了:

"風已經這麼大了呀,我們怎麼回去呢?"

成精的船老大立刻知道,這個看起來淡定的客人其實也怕了,只是面子上沒有表現出來,於是馬上掉頭,把這幫二百五放回了岸。

經過這次裝逼,謝安的聲望值再次大漲,人人都說他有氣度。東晉,就是這麼一個虛偽不堪、莫名其妙的王朝。

謝安也沒能一直在名士這條路上發展下去,四十多歲的時候,因為家族的需要,他洗腳上岸,開始入朝做官。靠著做名士時期攢下的聲望,他爬升得很快,在桓溫死了以後掌握了朝政。

四十歲以前,沒有得到任何鍛煉,哪怕一丁點處理俗務的經驗都沒有,這樣的人,你要說他能治理好國家,那母豬不只能上樹,簡直都能飛天了。

這就是朝中的主政大臣。

還有前線的將軍,這個就更妙了。

下一章:

胡不歸:【五胡災123】拯救東晉於滅亡之際的三個人?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裝腔 | 謝安(東晉) | 五胡亂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