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就結婚生子!」早婚的你,現在還幸福嗎?

上海一個從業20多年的紅娘建議年輕人早結婚,甚至可以在大學結婚生子。照這位阿姨的說法,24、25歲是結婚生子的黃金期。

我想到了我那個在大學時期生孩子的同學。當時是大四,只有一年就畢業了,那位女同學卻因為懷孕休學一年,回家結婚生孩子去了。我們當時都很不解,說為什麼兩個人那麼急?怎麼就不能等到大學畢業後?這麼早就結婚,把自己給了婚姻,埋在了墳墓里,不是很虧嗎?

隨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觀念也開始有所改變,只要遇上那個對的人,結婚不在於早晚。起碼那位同學到現在為止,一直生活的很幸福,我也希望她一直幸福下去。

我身邊有早婚的,也有一大把年紀沒有結婚的,早婚的勸我不要太早結婚,還沒有結婚的告訴我合適的年紀該結婚就要結婚。婚姻真是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進去,外面的人想出來。我是個未婚的女青年,我也會嚮往美好的婚姻生活,但母親告訴我,根本就沒有美好的婚姻,所有人結婚後都是圍繞柴米油鹽,生活中難免吵架冷戰,更多時候是互相的包容,這日子才能支撐著走下去。

中國大陸的法定結婚年齡是男性22周歲,女性20周歲;中國香港,不管男女年齡應滿16周歲;已滿16周歲,不滿21周歲的人結婚,需要得到父母或合法監護人的同意,但不存在禁止的近親屬的範圍規定。中國台灣法定結婚年齡為20周歲。父母同意下男18周歲,女16周歲。

和世界各地比起來,中國的法定結婚年紀是最晚的。早婚,其實是不存在的。

很多時候婚姻的幸福與否不在於結婚的早晚,而在於人。雖然國外的法定結婚年紀比中國早,但是平均結婚年紀大多都是三十歲以後。明明可以很早結婚,但是這十幾年為什麼不結婚呢?他們在尋找,在思考,尋找適合自己下半生的人,思考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生活。在全世界六十億人中找到自己一生的伴侶實屬不易,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犯錯誤,也會找到錯誤的人,也許直到最後都沒有找到,但是有什麼關係呢,最難得的是我們沒有放棄追求幸福,看愛情電影還是會激動,參加婚禮還是會哭泣,在心裏面,我們還是渴望婚姻。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存在「剩男」、「剩女」這樣的辭彙。因為沒有在合適的年紀結婚,被視為「剩下的」。這部分人成為社會的焦點,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

現在好了,有人提倡要早婚了,大學就結婚生子,我對此沒有任何異議,只要當事人考慮清楚,只要自己能為自己負責,結婚早晚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只是希望社會可以對晚婚的人多一些的包容和理解,不要再用異樣的眼光審視他們,結婚是個人的權利,沒有任何人可以干涉。


推薦閱讀:

TAG:早婚 | 剩女 | 婚姻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