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打回去?

現在的孩子,至少3歲就上幼兒園了。對於獨生子女來說,這是一個認識同齡朋友的好機會,家長也樂於孩子可以多結交一些新朋友。

只是,那麼小的孩子就要獨自在幼兒園生活,家長多少會有不放心:幼兒園的伙食怎麼樣、老師有沒有好好照顧孩子,以及有沒有人欺負自己孩子……

幼兒園小孩玩鬧,由於沒掌握好力道,推推碰碰是難免的,但是如果是故意被人欺負了,相信任何一個家長都無法一笑置之。輕則找老師詢問前因後果,重則搞不好要找上對方家裡去討個說法。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孩子在幼兒園被人欺負後家長如何處理的故事,本文是我通過外甥被欺負這件事的所思所感。

事情是這樣的

某天一大早,姐姐突然發了條信息給我,說外甥在學校被欺負了,還發了兩張照片過來。透過照片,我看到外甥的右臉頰有一條長長的血印,上面已經結了痂。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打電話給媽媽,詢問了外甥被欺負的事情。媽媽說,這次很嚴重了,之前有好幾次她都發現外甥放學回來的時候,臉上、脖子上有被人掐過的印記,有一次額頭靠近眉毛的地方還在流血呢。

「他沒告訴你們他被人欺負了么?」話是這麼問,其實當時我是怕老師體罰外甥。

「他說沒有,我問他額頭流血,他也沒說是被欺負。」媽媽這樣回答我。

由於外甥始終沒能說出來被人欺負了,所以媽媽和姐姐也都沒當回事,直到這一天,媽媽接了外甥之後,發現臉上有那麼長一道傷口,脖子上還有被人掐過的印子。

媽媽立刻帶著外甥回去找老師,詢問是怎麼回事。老師說,她沒注意!之後又說,回頭聯繫孩子的媽媽說。

於是,媽媽帶著外甥回家了。等到晚上,姐姐下班回來的時候說老師打電話,說孩子過敏了。

媽媽立刻就生氣了,那臉上的傷一看就是被人抓的,怎麼叫過敏了呢?

之後,姐姐在外甥的班級群里發了照片和文字,希望各位家長都能約束下孩子,打鬧不要緊,但不要讓孩子受傷。

然後,群里有位老師發了一條信息,大意是外甥的臉是他自己抓傷的,但很快就撤回了。而幾乎在姐姐發出信息的同時,外甥的老師就打電話過來責怪姐姐不應該在群里發信息,因為事情還沒搞清楚。

然而,很快就有家長反映,說自家孩子說小M(外甥的化名)今天哭了,哭著去找老師,結果老師連看也不看,只說沒事沒事。

姐姐詢問外甥,被欺負了為什麼不告訴老師?

外甥很委屈地說:「老師說她很忙!」

隔天,媽媽接外甥放學的時候,發現外甥的眼角又紅了,老師說是外甥自己碰的。

但等媽媽單獨問外甥的時候,外甥卻說是有人推他,他站不穩才撞到了桌角,撞紅了眼角。

大約是看外甥一直受傷,老師終於重視起來,某天終於發現,的確是有一個小朋友總是喜歡欺負外甥,也才終於重點關注起這件事。

處理方式不同

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樣,對於這件事該如何處理,作為小姨的我和作為孩子媽媽的姐姐之間意見是不一樣的。

我:至少要學會自保

聽到外甥被欺負的時候,我立刻就問:「有沒有抓回去?」

當然,我並不是認可以暴制暴的方式,而是認為既然孩子一個人在外,需要具備基本的自保能力。

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

李玫瑾教授

做客《開講啦》節目

被問及這個問題時也提到:

要增強體格,學會自我保護!

"孩子一定要有體育鍛煉。

有運動,就有爆發力。

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

對於3歲多的孩子說自保,或許有些太早,但我覺得有些能力是需要提前練習的,就算不一定用得到,但至少不能傻傻地被人欺負。

姐姐:考慮孩子情況,讓老師保護孩子

姐姐不同意我「抓回去」或者「還手」的建議,因為她是站在母親的角度看問題的。

外甥的表達能力不強。所以,姐姐認為如果外甥還手打了別的孩子,一旦別人跟老師告狀,外甥沒辦法表達清楚是其他孩子先動手的。因此,會讓老師以為外甥才是愛打人的小朋友。

而如今,姐姐將外甥被欺負的事情鬧得比較大,老師也意識到的確有人在欺負外甥,會有意無意地多注意外甥、多照顧外甥,對孩子以後在幼兒園的長遠生活是有利的。

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的問題,本來就是無解。孩子小,打打鬧鬧很正常,即便出現了嚴重的後果,也會以一句「稚子無知」帶過,即便需要承擔責任,多半也是家長給予賠償。

既然校園欺凌無法避免,那麼作為家長,至少要給予孩子保護,盡最大可能讓孩子遠離欺凌。

首先,經常和孩子聊聊幼兒園的事兒。正如姐姐所說,很多幼兒園的孩子可能都無法順利地表達自己被欺負的事情,甚至不懂得什麼叫做「欺負」。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每天多和孩子聊聊他在幼兒園做了什麼、和什麼人玩了,引導孩子多和家長分享幼兒園的事情。這樣,一旦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了,家長也能夠及時知曉;

第二,要和老師保持溝通。我有個朋友,孩子也是剛上幼兒園,她會經常問問老師,孩子在學校乖不乖、有沒有不聽話之類的,或者在從孩子口中得知一些事情之後,再去問老師,總之就是要經常跟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她告訴我,這麼做既是為了讓老師多重視孩子,也是為了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第三,學會自保很重要。自保的能力並不僅僅指「還手」這一個選項。事實上,遠離危險、警告對方、找人幫忙等等都是自保的方式。媽媽告訴我,最近她都有告訴外甥,上學的時候要遠離某某,這樣就不會被欺負了。外甥謹記這一點,最近回家也確實沒再受傷了;

最後,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以前我們都說,家長過渡打罵孩子會造成孩子心理創傷,其實在幼兒園被人欺負同樣有可能如此。因此,家長要適時地和孩子聊天,告訴孩子他沒有做錯什麼,將孩子向著積極的方向引導。

中外親子互動(ctoy-family)公眾號,由廣東省玩具協會中外玩具全媒體中心創辦,親子益智寓教於樂,是千萬新手父母喜愛的育兒學習互動平台。

推薦閱讀: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