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讓你的法律檢索能力飛起來兩大訣竅及三大方法,附33個常用的法律檢索資料庫

彙編丨熊貓小寶

編輯丨熊貓小寶

不管是訴訟律師還是非訴訟律師,其工作都是圍繞事實和法律展開。因此法律檢索是律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沒有好的法律檢索技術,就難以全面了解和構建一個完備的法律適用體系,更無法準確預測裁決結果。

在大數據時代更是如此,要掌握命運,就必須通過過往數據還原歷史真相,並從中找到通往未來的規律。而歷史數據的取得更需要你有一流的檢索技術。

今天熊貓小寶為大家整理了檢索的關鍵詞提取兩大方法、兩大訣竅,並與大家分享常用的33個檢索資料庫,精選9個相關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在正式學習提取關鍵詞的方法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檢索的層次理論。根據搜索引擎使用能力和使用需求的高低,所有引擎日常使用情景可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第一階段:會使用關鍵詞
  • 第二階段:會使用關鍵片語配
  • 第三階段:會使用關鍵詞+邏輯連接符
  • 第四階段:會使用關鍵詞+邏輯連接符+檢索命令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初級使用方法,一般用戶都可以熟練掌握,在本文中,小寶與大家分享【三個檢索的方法】(參見正文第一部分)。

我們更加需要練習並提高的是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的使用技能,我們將在【法律檢索訣竅】部分教大家怎麼混搭檢索命令、邏輯符號和檢索關鍵詞。(參見正文第二部分)

學會第三、第四階段的使用技能有什麼好處?舉個粟子就知道了:

你可以組合(「國際貨物買賣合同「and」效力」)-無效filetype:doc之類的關鍵詞去檢索,搭建的層次越多,邏輯越合理,得到精準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學會混搭檢索命令、邏輯符號和檢索關鍵詞,檢索就像探險一樣,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很多搜索引擎提供了高級檢索功能,利用高級檢索功能進行限制檢索,得到結果的準確性和關聯度遠比利用單一檢索框要高。

此處,推薦閱讀以下四個相關文章:

【1】曹會傑:四大場景教你打開法律檢索的正確姿勢

【2】圖說具體案例法律檢索全過程

【3】深挖裁判文書:案例檢索六大關鍵點

一、法律檢索關鍵詞提取的三大方法

那麼,大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來了:提取檢索關鍵有什麼方法?今天推薦三個給大家!

方法一

常聽人說,案例檢索的「關鍵」就是關鍵詞。也常常聽同行抱怨,確定關鍵詞是太複雜的一個過程,資料庫選好了,在搜索欄卻不知道該輸入什麼,或者是否已經窮盡答案。筆者以一簡單民事訴訟案例,為大家介紹下一般情況下關鍵詞的提取方法。

以上是筆者根據當事人的初次諮詢口述,繪製的案件進展圖(案例已經過適當調整)。那麼,作為初次接觸對此類案件,對法律關係等並不熟悉的律師,希望全面了解此類案件時,提煉關鍵詞有以下幾種方式:

(1)從當事人的口述中選擇核心辭彙

案例檢索與法律法規檢索的區別就在於,我們可以輸入的並且在裁判文書中存在的「關鍵詞」分布範圍更廣泛。例如,法律法規中不會出現的「跳單」「砍頭息」等大量的存在於裁判文書中的辭彙。而該等行為的法律適用及糾紛解決路徑等,完全可以通過裁判文書的檢索結果進行歸納、總結。

上圖中案例的核心辭彙為「銀行卡、簡訊、掛失、報警」。輸入威科先行資料庫後,共取得604條結果,選取所有民事案件後發現基本均為銀行卡糾紛、借記卡糾紛、信用卡糾紛或儲蓄存款合同糾紛,粗略閱讀十份左右會發現基本與本案事實類似,說明我們選取的關鍵詞是準確的。

(2)將當事人口述的生活事實,結合初步證據材料,歸納為法律事實,再提煉核心辭彙

通俗地說,就是什麼法律主體持何物實施了(或未實施)何等法律行為,該等權益受損的法律主體的訴求又是什麼。一般來說,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係在「本院認為」部分會被首先進行闡述。通過泛泛閱讀數份裁判文書,基本可以歸納上圖中糾紛發生的主體為持卡人與發卡銀行,所謂的「物」的法律性質為借記卡,雙方之間的法律關係為「儲蓄存款合同」。那麼輸入「持卡人 發卡銀行 借記卡」,共取得593份裁判文書,與上一步驟中所獲得裁判文書數量及案件類型基本持平。

(3)關鍵詞的關聯與擴張

如輸入過於精確的關鍵詞,未找到相關案例,可以選擇關聯詞、近義詞或者更廣範圍的辭彙。如,輸入「過錯」沒有查找到,可以試試「過失」;再比如,我們想查找「飛單」的案例,但是輸入關鍵詞後發現沒有此類裁判文書,那麼就需要將「飛單」行為的模式拆分,嘗試下「銀行工作人員 私自 理財」等關鍵詞的組合。有時候,關鍵片語合的順序發生變化,檢索結果都有可能不同。

(4)關鍵詞與其他方法結合

案例檢索有多種方法,除了單純依靠關鍵詞進行檢索外,還可以嘗試「法條鏈接法」「案由法」「文書分類法」等等。如圖中案例,粗略閱讀裁判文書後發現法院實體處理大多引用《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以及《商業銀行法》的有關規定,那麼通過資料庫的關聯鏈接功能,在鏈接案例結果界面再輸入關鍵詞「借記卡」就可以獲得大量與此相關的裁判文書。

另外,一些程序處理的問題如「管轄權異議成立」的案件等等,都可以通過法條鏈接的方法實現。而所謂案由法,實際上是根據雙方之間的法律關係來確定的,案由方法在使用時有一些注意事項,篇幅所限不再贅述。

方法二

案例檢索方法之關鍵詞+檢索條件

同類案例通過資料庫檢索的基本方法,是關鍵詞+檢索條件。

(1)關鍵詞提取及轉化

關鍵詞此處特指在資料庫檢索文本框中輸入的辭彙。關鍵詞的選取水平是檢索能力高低的判斷標準之一,也是對檢索人員法律功底的考驗。

關鍵詞可來源於多種場合,如當事人口述或書面文件表述、證據標題、就該主題整理歸納的專業文章、相關法律規定表述、相關單一案例歸納等等。關鍵詞不是單一的,但通常來講單次檢索在文本框中輸入的關鍵詞應不超過三個。

關鍵詞除直接從文本中提取外,還可以根據相關度進行轉化,如「差額補足」可直接轉化為「差額支付」,「售後返租」可調整為「售後回租」,「SOP流程」調整為「規章制度」等。

(2)關鍵詞的使用技術

在輸入關鍵詞時,除可選擇「不包含」或使用檢索邏輯符號外,還可試著使用定位檢索或間隔檢索等檢索技術。如裁判文書網,在「全文檢索」項下可選擇「首部、事實、理由、判決結果、尾部」進行關鍵詞定位檢索。威科先行支持間隔檢索及同段、同句檢索,可將關鍵詞有效銜接起來,縮小檢索範圍。

(3)檢索條件的使用

檢索條件主要是指資料庫(包括裁判文書網)案例列表頁左側分類引導樹,包括關鍵詞(此處不是指在檢索文本框中輸入的關鍵詞)、案由、法院層級、地域及法院、裁判年份、審理程序、文書種類七種分類引導,用以篩選所檢索到的案例。

  • 以上兩大方法整理自曹會傑律師的作品(微信號:caohuijie003)

方法三

(1)關鍵詞挑取的一般原則:特定性+一般性

關鍵詞挑取過程中應注意「特定性+一般性」原則,簡單說就是這個關鍵詞必須是這類法律問題所特有的,同時也是這類法律問題一般具有的。

須注意的是,只要滿足該條件的關鍵詞均可,無論其是否為法律術語。比如,就學校宿舍中學生從上鋪摔下的責任承擔,最好的關鍵詞應該是「上鋪」這一生活用語。

(2)從法條或者案例中總結關鍵詞

但是,即便明晰上述原則,檢索關鍵詞的挑取也是一項有賴於長期經驗積累的技能。就此,個人認為,從法條或者案例中總結關鍵詞亦是不錯的選擇。法律條文及法律文書中的用詞均有很大的一致性,殆所謂「法言法語」也。

比如,《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挪用公司資金;(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如果需要查找法定代表人私自存儲公司資金的案例,檢索的關鍵詞應當是「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存儲」,而不應是「私自存儲公司資金」等用詞。

同樣的,在檢索上述的「股東是否能查閱會計憑證」這一問題中,應該以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申字第635號中出現的「會計憑證」作為關鍵詞,而非其他關鍵詞,比如「會計證明」等。

  • 方法三整理至丁佳佳律師的作品(來源公眾號:惟用法律自繩己)

二、法律檢索兩大訣竅

即便我們熟練地掌握了挑選關鍵詞的技巧,儘可能縮小了需要查閱的文書範圍,但是,在實踐中,我們仍然會發現,所找資料不夠精準,怎麼辦?這時,你需要進入正文開頭提及的第三、第四階段的學習!

今天,教你兩個訣竅,把這兩個訣竅與方法結合使用,有如虎添翼的功效!

訣竅1:搜索引擎邏輯運算符解析及使用

目前絕大部分資料庫和搜索引擎均支持的邏輯運算符號為布爾邏輯運算符,由三個重要的邏輯符號組成:and, or,not。

在百度、搜狗、Bing和360搜索中,如關鍵詞之間以空格隔開,默認的邏輯運算符即為and。所以,輸入(合作辦學and協議and效力)與輸入(合作辦學協議效力)的檢索結果應該是一致的。

但如果使用多個不同的邏輯符號連接檢索詞,就像加減乘除的優先運算順序不同一樣,布爾邏輯符的優先運算順序也有差異,其優先順序排序為:not→and→or。此種情況下,為保證資料庫按照用戶需求準確檢索,就需要利用布爾邏輯符構造檢索表達式。目的在於縮小範圍,快速定位。

(1)與→+

舉例:公司法 +註冊資本(同時涵蓋公司法和註冊資本兩個概念)

(2)非→ -

舉例:合同法 –勞動合同法(有合同法的概念,但排除勞動合同法)

(3)或→OR

舉例:任志強 OR 潘石屹 –房地產(任或者潘,但是不要有房地產的概念)

訣竅2:基本的檢索命令表達式解析及使用

搜索引擎在搜集相關信息的時候,抓取的信息維度很多面,學會基本的檢索命令,可以有效解決綜合搜索引擎反饋結果關聯性不高的痛點,在此介紹幾種最常用的檢索命令,

1、雙引號「」-完全匹配檢索

現在多數資料庫具有智能聯想功能,為避免錯誤的智能聯想和解構導致檢索結果「答非所問」,就需要啟用雙引號「」精確檢索命令。即將檢索關鍵詞放在雙引號中,進行完全匹配搜索,這等於告訴搜索引擎,結果返回的頁面必須與雙引號中的內容完全一致,這麼做的好處有三:

(1)避免不必要的自動聯想。譬如輸入lifugui,資料庫可能以為用戶要查找的是人名「李富貴」,進而智能地反饋以李富貴為關鍵詞的檢索結果。

(2)避免隨意變換字母順序,產生新的排列組合。比如想檢索World IntellectualProperty Organization,如果不加引號,默認是and的關係,字母順序是可以調換的,World Property Intellectual Organization就可能作為檢索結果被反饋回來。

(3)避免被任意添加關鍵詞。比如輸入Emma Watsons,如果不加引號,搜索引擎可能反饋的結果中就包含了Emma bought tissues in Watsons這樣的句子。

但要注意,在搜索地名、人名、機構名稱和其他專有名稱的時候,盡量使用雙引號精確檢索,避免進行二次繁複的結果篩查。

2、後綴詞(一)→Site:

鎖定哪一家網站、哪一類網站、哪個地區的網站,不少人 認為僅憑「site:」這一招,就能將檢索效率成倍提升~

(注意此處為英文半形冒號,如無特殊提醒,下文提及的「:「均為英文半形冒號)

格式:

A:site:gov 關鍵詞

B:關鍵詞 site:gov

主要用途:

(1)可用於限制網站類型,學術資料在edu、org中會更精練,政府相關的在gov中也許更容易找;

(2)有的網站沒有提供站內搜索,或者它的信息結構混亂,內容又多,不方便站內檢索;

(3)搜索死鏈接網站、已關閉網站內的信息。

使用方法:

用於搜索結果局限於某個具體網站或者頻道上

舉例:

輸入:律師 site:edu.cn,可搜索得到在中文教育網站中涵蓋有律師內容的頁面

3、後綴詞(二)→Inurl:

搜索網址裡面含有特定內容的關鍵詞資源

格式:

A:inurl:court

B:inurl:court 關鍵詞

C:關鍵詞 inurl:court

主要用途:

與site類似,但是查詢結果比site更精確,同時可替代filetype的使用。

4、後綴詞四→intitle

標題中檢索,指的是返回的結果是標題中包含指定關鍵詞的網頁。

格式:

intitle:關鍵詞

舉例:

如果要檢索「預期違約」相關文章,如果直接以「預期違約」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很可能找到一篇談及不相干話題的長達幾萬字的論文,而其中僅出現了一次「預期違約」。

如果用「intitle:預期違約」作為關鍵詞檢索,得到的結果是標題中含有「預期違約」四個字的網頁,相關性和精確度將大大提高。

5、後綴詞五→filetype:

搜索文件的後綴名或擴展名

格式:

關鍵詞 filetype:doc/pdf

現在很多紙質版本的材料均被電子化,如何找到某一特定類型的電子版本材料是重要的檢索技能。「filetype:」即為限定文件格式檢索。

譬如「合同法filetype:ppt」即檢索文件類型為ppt,包含關鍵詞合同法的相關內容。

很多人會問,直接以「關鍵詞.ppt」的形式檢索與用「filetype:」命令檢索有何不同?如有此疑問,不妨以「經銷商合同.pdf」與「經銷商合同 filetype:doc」分別檢索,前者搜索引擎反饋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pdf格式的文件,epub格式txt格式也會出現在結果之中,後者搜索引擎反饋的結果有且只有pdf格式。

具體使用指引及圖示舉例,以及更多的後綴詞使用,可查看《大數據時代3分鐘完成法律檢索?你需要這份<法律人最全、最常用的檢索內容和工具匯總>》一文,在此不重複解析!

三、33個常用的法律檢索資料庫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否能夠選擇適合的法律檢索工具是決定法律檢索質量的關鍵點。關於常用的檢索工具,熊貓法律星球號曾推出《33個法律檢索資源庫匯總,一鍵收藏貼|能量星》中總結了33個法律檢索資料庫。

附上常用的幾個檢索資料庫的詳細使用方法,供參考!

【1】一文讀懂最高法院官網中法律檢索的要點

【2】陳曉峰:百度在法律檢索中的正確打開方式

【3】曹會傑:法律人如何玩轉「微信搜索」?

【4】司法大數據:OpenLaw裁判文書檢索指南


推薦閱讀:

TAG: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