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能給你愛情、麵包,還有艾滋病

1

燕燕(化名)大學畢業後,認識了位高大帥氣的男孩,一見傾心,認為這就是愛情,二人很快步入了婚姻。但婚後兩年,帥小伙渣男本性畢露,吃喝嫖賭,就是不賺錢。生活靠燕燕小理髮店艱難度日。無奈之下,孩子3歲時,兩人勞燕分飛,一別兩寬。燕燕成為單親媽媽。

為了孩子的生活,燕燕起早貪黑經營理髮店,努力賺錢。家裡親戚經常給她介紹對象,希望她能有新的生活。燕燕神經大條,遇到獻殷勤的男人,總是把持不住,很快同居,卻又馬上分開。每次期待有男人可以依賴,讓她和兒子過上好日子,最後總是落空。

男朋友換了又換,理想愛情中的白馬王子始終沒出現。想要那個溫馨的家,遙遙無期。落寞中,燕燕不在乎愛與不愛了。自從學會使用陌生人社交軟體後,沉淪在身體愉悅中,寧願相信性是身體的情話。一夜情、露水夫妻便是日常生活。

混亂的性生活,性病找上門。2017年8月,燕燕被診斷為「尖銳濕疣」,預備做手術。術前篩查出HIV抗體陽性。之後,經疾病控制中心確診,為HIV感染。

被確診為艾滋病人,燕燕徹底崩潰。蝸居在家,生意無心打理,無心照顧年幼的孩子。幾次想結束生命,看著孩子,以淚洗面。她不敢把病情告訴親人,只能每日給疾控的醫生打電話傾訴命運悔恨。

2

小趙(化名)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作為獨子,父母百般溺愛。2016年6月初中畢業,自認為長相較好,又自恃有唱歌跳舞天賦,就想不再讀書,打算通過表演賺錢。父母拗不過,只好同意。於是,17歲的小趙,經過應聘,開始到某市KTV、酒吧演出。酒吧里高昂激亢的音樂,光怪陸離的霓虹所震撼,聚眾狂歡的興奮,小趙感覺到莫名的刺激和滿足,認為自己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2016年7月,演出結束後,小趙被一名二十來歲的女孩搭訕:

「嗨!帥哥,舞跳得棒極了!來,我請你喝酒。」

被漂亮異性恭維請喝酒也不是一兩次了,小趙自然地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女孩又說,「我一個人喝酒好無聊啊,你陪我喝幾杯吧!」

酒不醉人,人自醉。在夜場,每個人似乎都卸下防備,似乎又別有用心。酒和情緒的作用下,越喝越盡興,越聊越投機,當晚就擦出火花,直奔主題,一夜縱情後,各奔東西。

第二天,小趙更喜歡這份工作了。除了能唱歌跳舞,還有酒喝,還能有意外收穫。在KTV、酒吧的紙醉金迷里,夜夜笙歌,樂此不疲。

從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小趙先後與50多名女性客人或陪唱小姐發生過性行為,酒後狂歡,醒來若無其事。2018年1月的一天,又一次雲雨之歡後,由於腳部疼痛不能跳舞,就暫回老家休息治療。因疼痛一直沒有減輕,5月到醫院檢查。在抽血化驗時卻發現HIV抗體初篩陽性,又到疾控中心抽血複查,才確認感染了艾滋病。

小趙只聽說過艾滋病,但萬萬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與艾滋病親密接觸。雖然他的每一次性行為都沒有採取安全防護,他甚至還天真地認為自己的性生活不算太混亂,打死也想不到艾滋病這位不速之客也會突然找上門來,秋後算賬。到現在他也不知道是誰把艾滋病傳染給了他。

3

2018年5月,在某地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收到了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報的一例HIV感染病例。這是一例日本籍感染者,男性,名叫富田太郎(化名),傳播途徑是同性傳播。

2013年,富田太郎與一名叫李某的中國男子在日本邂逅。兩年後李某回到國內,富田太郎為了與李某相守,放棄在日本穩定的中學教師的工作,漂洋過海,來到國內某市。富田太郎在一所大學找到了工作,是日語教學部的老師,工作踏實認真,同事和學生都很認可他。

富田太郎與李某在一起生活三年後,2017年底,由於痔瘡問題,他請假回日本做手術。康復回到工作崗位,生活繼續。而在2018年進行學校年度例行體驗時,發現HIV為陽性。而此前在2015至2017年連續三年每年體驗結果,均為陰性。由此可以推斷,富田太郎的感染應該是近一年發生的。富田太郎隻身一人從日本到國內,這幾年除了和李某在一起,沒有和其他人有深入接觸。

最終工作人員經過調查發現,富田太郎在日本做手術的時候,李某與其他人發生同性性關係,還不小心感染了艾滋病,並最終傳染給了他。

由於體檢沒有過關,學校不能和富田太郎續簽下一年的合同,簽證也即將到期,富田太郎不得不離開他曾經喜愛的國家,離開他喜愛的學生,以及曾經一起生活的李某。

4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為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1月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

前面三個案例均是發生在我國的真實案例,由成長會在疾控中心的小夥伴經過匿名脫敏後提供,均採用化名。我在閱讀這些案例素材的時候,感到非常震驚,甚至有一些難受。

我們可能一直以來生活在陽光普照的地方,但是有陽光的地方,必然會有光影。而生活在光影里的人,也許不被我們注意。但是我們的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仍然需要給予不同的人群普世的關照,這樣公平與正義才能耀及四方。

有人說,在這個時代,階層向上的通道很難走,但是向下的通道卻時時刻刻開放。如果你生活困苦,要改善處境,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但是如果你想要淪陷,卻存在太多的跌落通道。

提交自己的身份證信息,出賣你的家人好友的聯繫方式,你能從不同的平台獲得數額不等的現金貸款,利率很高,這會是你滑坡的開始。

放鬆自己的意志,利用手機社交工具,你可以在網路上尋找到性,不論是免費的還是收費的,可以在肉體的慾望放縱中,忘卻真實的處境。

然而這些「便利因素」,給了我們意外的體驗的同時,也伴隨著更多的風險和挑戰。

艾滋病是由HIV病毒感染人體後引起的,HIV主要存在於人體的血液、腦脊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也有少量分布於乳汁、眼淚、唾液、尿液等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條途徑進行傳播。全球大約70%~80%感染者是通過性接觸感染上HIV。

在沒有保護措施情況下,一次行為傳播概率如下表。大家注意到,男性同性性行為的傳播概率普遍要高於男女間性行為傳播概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性行為中的皮膚破損。直腸上皮是單層柱狀細胞(可以想像成多米諾骨牌,很容易推倒,暴露底層),和陰道的復層鱗狀上皮細胞(可以想像成戰士的鱗甲,耐磨損,防禦力強)相比,更容易破損,被病毒入侵。

下圖是我國某地區艾滋病感染途徑分布。我們可以看到,自2013年以後,某地區通過采供血傳播艾滋病的途徑幾乎消失,而通過性傳播成為近年來人群感染的最主要原因。而同性傳播的比例由2013年的17%增加到2017年的31%,異性傳播的比例由2013年的78%,下降到2017年的68%。

而在異性傳播中,非婚非商業所佔構成較高。非婚非商業的意思就是性行為發生人之間既無婚姻關係,也無商業關係。不掏錢采野花,沒錢喝花酒,線上約炮一夜情之類的,就是此例了。其中,在男性的性行為中,商業性行為佔比最高,非婚非商業次之。而女性非婚非商業的佔比較高,然而由另外一半傳染的概率排第二。

這張圖的信息點在於,如果一個男人要獲得性,花錢是主要的方式,而女人要獲得性,相對更容易,但是卻有更高的被另一半傳染的風險。網路上有一群以教人戀愛、約炮的PUA所做的事情,就是教人如何獲得非婚非商業的性行為。從圖表上也可以看到,艾滋病就是PUA們的墓志銘。

另外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不同性別在不同年齡階段,病例的異性傳播表現形式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的商業性行為比例增加。在35歲以前,以非婚非商業為主,到35歲以後,以商業性行為為主。也就是說,男人在年輕的時候,是可以通過長相顏值獲得性,而等男人趨向中年油膩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比例是需要通過花錢來得到。

對女性而言,各年齡組均以非婚非商業性行為居多。也就是說,女性並不需要自己花錢才能得到性,相反,只要自己相要,什麼時候都能有。同樣的,女性的風險在於配偶的傳染。

5

最近網路上有一些文章,描述一些艾滋病患者專門尋找一夜情傳染艾滋病的案例,引發社會恐慌。其實你沒有必要恐慌,因為你沒有必要和陌生人隨隨便便發生性關係。也不要被一些網路文字作品的誘導,對於一夜情等事件給予過高的體驗期待,但是卻忽略了其中未知因素所帶有的重大風險,比如仙人跳、中途拎包走人,以及性傳播疾病。在現實生活中,你可能不會和一個陌生人有過多的言語交流,而你卻願意經過網路和一個陌生人交換體液,只不過由於你的情緒到位了。這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

對大多數生活情況下,我們感染艾滋病的概率會很小。即便以醫務人員為例,艾滋病職業暴露後發生HIV感染的機率並不高,針刺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率為0.33%,粘膜表面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率為0.09%。HIV職業暴露的人員主要為護士,實驗室人員,外科醫生,婦產科醫生,急診科醫護人員,口腔科,血庫,屍檢,血液透析,警察等。其中以護士,實驗室人員,外科,急診科人員的危險性最高。

最近現金貸的興起激發了催收行業的發展。部分地區為了催收討債,甚至不惜僱用艾滋病人採取威脅手段進行債務追繳。所以你看,當你沿著通道下滑的時候,現金貸、艾滋病、吸毒,這些頑疾就像串通好了一樣,手拉手齊刷刷站在了一起。

不過假如你遭遇了惡意感染,也就是所謂的「暴露」,那需要進行阻斷治療。如果發生類似事件,首先不能驚慌,應及時進行傷口擠壓、清洗、消毒、包紮等處理。之後預防用藥的開始時間越早越好,並根據現有藥物及身體狀況確定用藥方案,儘早用藥,稍後再進行進一步的登記、評估及諮詢等工作。

用藥的最佳時間,專家推薦最好在暴露後1~2小時內,最長不超過24小時內用藥;動物實驗研究顯示在暴露後24小時~36小時開始服藥將無預防作用。預防用藥不是萬能的,暴露後預防用藥,可以減少最多81%的危險性,並非100%阻斷暴露後感染;藥物副作用也是一個必須注意的問題,在用藥前應詳細詢問既往的用藥副作用及過敏史,現在是否用藥及用藥的種類,是否有禁忌等情況的存在。

不過另外還有一點,如果有人要對你進行惡意感染,你不太可能第一時間知道。所以如果你不是相關職業人員,還是事前的防範比較好,提前建立正確的認知,管控好自己的社交圈。

新銳的艾滋病基因治療產品還處於臨床研究前期,目前反轉錄病毒治療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但可預期的未來艾滋病還無法根治。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估計,截至2017年底,全球現存活HIV/AIDS患者3690萬例,2017年新發HIV感染者180萬例。有1520萬例沒有接受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或對其沒有基本的了解(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俗稱「雞尾酒療法」)。

國際社會決心在2030年之前終結艾滋病(AID)疫情這一公共衛生威脅,這是2015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宏偉目標。

6

為了幫助大家防範類似風險,我特意請了成長會一位保險行業的小夥伴針對國內關於艾滋病的保險條款的情況進行梳理。總體而言,針對艾滋病人群,即使在全球範圍來看能夠覆蓋責任的並不多。

在一些重疾保險中,艾滋病都放到了免責條款中(除了輸血、職業關係以及器官移植以外)。也就是說,當你買了這樣的重疾保險,但是不幸感染,這些保險全部失效。我們隨機選擇幾家公司的條款,截圖如下:

(某款重疾保險免責條款)

(這是詳細解釋)

(有的公司保險甚至連「器官移植」都不覆蓋)

各位小夥伴在買保險的時候要多讀條款。很多條款寫了免責情形、賠付條件,這些通過精算驗證的條款,確保開保險公司變成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但是在你需要保障的時候,卻完全不能發揮作用。於是你就被割韭菜,還不如拿去給國家交稅。

在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得知在12月1日,部分保險公司會推出一些對艾滋病人群友好、可覆蓋感染群體的醫療險。根據條款看,這些產品真正會對艾滋病進行賠付。我們在這裡不對產品名稱進行披露,否則這篇文章就變成賣保險了。但是根據我們的調研,其他各種類型的保險,針對艾滋病是免責的。也就是發現艾滋病,保險就失效了。

以其中一個專門針對艾滋病的保險條款為例,通過閱讀條款,我們有以下發現:

(1)這個保險本質是一款一年期防癌險,只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可投保。很多保險是不允許這些群體投保的。但是,保險是一年期,就意味著隨時可能停售、可能根據賠付情況統一調整費率等,不過有保障總比沒有要好。

(2)保單提供兩項責任:10萬元保額的癌症責任(必選)及10萬元HIV阻斷醫療責任(可選)。

(3)價格方面。如果你提供檢測陰性報告,證明你現在沒有攜帶HIV,那會很便宜。如果你不提供這方面的信息,那價格就會更貴,因為保險公司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其實保險公司也是要賺錢的,精算師的小算盤就是像賭場里的莊家一樣。

(4)存在問題。此類保險對醫療責任導致的艾滋病免責,不予賠付了。不過既然能對艾滋病人群放開,已經讓我們看到保險公司的努力和誠意了。

這種產品適合那些人呢?

(1)普通健康人群,對沖感染HIV後,已經購買全部重疾條款但卻作廢的風險。

(2)HIV攜帶者人群,能安排社保外用新葯、自費的醫療保障,減輕家庭經濟風險。

(3)通過獲得每年10萬保額的賠償,對於治療能省一點算一點。

最後,在研究了各大保險公司的條款之後,建議要想購買各類保險,重點關注以下三點:

(1)以壽險保障生命對抗艾滋病風險。壽險是以人的生命為標的的保險品種,身故可以獲得賠付,即被保人去世,家人得到賠償。形象說法:人躺下,變成一堆人民幣。有定期壽險(保至X歲)、終身壽險(保終身)兩種。在無任何艾滋病感染和攜帶時可買。壽險無艾滋病的免責約定,被保人去世,保險公司賠償家人。

(2)以重疾險(俗稱大病險)中的免責與賠付條款對抗風險。建議買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至少身故金部分大多數產品可以賠付的。但重疾險對艾滋病免責,幾乎全部出現在各公司產品條款中。在免責中,只有三項與艾滋病相關的感染會賠付:A)經輸血、B)職業原因、C)器官移植導致的艾滋病感染。其他情況如性傳播和注射毒品不賠付。同時還要注意,即便是這三種賠付,有的保險公司也會有差別,有的產品只有A,有的包含AB、AC、ABC,有的在B中不含警察和獄警,要仔細看細微差異。

(3)是否部分疾病由於艾滋病引起或者在艾滋病感染期間發生而造成保險公司不予以賠付。例如在艾滋病期間,如有惡性腫瘤(重疾)及其早期病變(輕症),保險公司不予以賠付;如果艾滋病造成了特發性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不予以賠付。

(4)如果哪天艾滋病能治癒,大多數保險公司不賠付。大部分大病險中都有此項描述:在任何治癒艾滋病(AIDS)或阻止HIV病毒作用的療法被發現以後,或能防止AIDS發生的醫療方法被研究出來以後,本保障將不再予以賠付。就是說。在第(2)點中ABC三種情況,進行賠付的原因是,現在沒有辦法治了。一旦有方法可以治好艾滋病,保險公司就不賠了。我們遍歷了各家保險公司條款之後,發現只有三家無此項約束。也就是說,如果以後艾滋病能治了,保險公司就不給你賠了。現在給你賠是因為這個不能治。寫到這裡我意識到,保險公司真是一個超級大莊家。

總結一下,國內當下只有在無艾滋病病毒感染或攜帶的情況下才能擁有購買壽險的資格(年金險除外,因為年金險要活的長才有的賺)。鑒於社保及各項支持基金對艾滋病的支持,治療費風險上並無大礙,但由於感染人群免疫力下降,其他疾病並發風險高,應關注因病導致的勞動能力下降的風險,導致收入降低、早亡風險增加,從而對家庭責任不能長久,壽險責任可以覆蓋身故風險。

7

在撰寫本文前,我看了很多感染艾滋病患者的案例。這些案例都有共同特徵,就是在認知上的不到位,陷於當下的情緒狀態不能自拔,受到誘惑卻無法斷然抵制,從而漸漸滑向深淵。而最終意識到事件發生,一切已經為時已晚,即便幡然悔悟,整日以淚洗面,也於事無補。

也許我們會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但是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很容易身陷於某種情緒狀態之中,不知廬山真面目。當你問他要怎麼做,他非常理智,而真實真正到了實際過程中,卻發現,順著情緒滑滑梯。

也許我們潔身自好,做愛戴套,從不嗑藥,安度一生。但是我們卻仍然會在股市裡追漲殺跌,在區塊鏈中慾望膨脹,在知識付費的煽動下激進囤課。而這些行為,其實和那些艾滋病患病在感染前的心智模式,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我們只是正好處在一條相對安全的賽道下,慢慢滑坡,慢慢葬送自己的未來。

性是美好的,性也是人類繁衍的重要方式,可以強化愛情,能帶來麵包與歡娛,但是也能給你艾滋病。

8

感謝成長會疾控專家 Thomas、保險專家Babyer 以及藥學專家 Zhyh 對本文分別從疾病預防控制、保險條款調研以及藥物治療阻斷方面的重要貢獻。感謝帥健翔老師對標題和立意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推薦閱讀:

TAG:艾滋病 | HIV | 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