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被嘲又矮又胖,汪小菲的回應打了多少人的臉

「撞衫撞色」不可怕,誰丑誰尷尬。

這事落在明星身上,可能就不是換件衣服這麼簡單。

似乎大S每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都能帶起一個話題的討論潮。

八年前閃婚;

為了美和白不顧一切;

幾次生孩子,險些喪命;

「剝蝦論」,更是掀起女性價值的熱議。

這次是大S與唐嫣,同時身著淡藍色衣裙出席活動。

大S被網友們嘲「又粗又壯」。

大S出席活動 / 視覺中國

評論里用詞惡劣。

網友評論中的嘲諷 / 微博

這波嘲諷,自然招來「護妻狂魔」汪小菲的回應。

汪小菲發博力挺大S / 微博

人們彷彿最嚴謹的裁縫,在一絲一毫地比量著女性的尺寸。

從反手摸肚臍到鎖骨放硬幣,再到手拿A4紙展現纖細腰身,審美的嚴苛,讓「不達標」的人,彷彿失去了整個世界。

1

鏡子和磅秤

取代了戒尺陳規

賈玲,多年喜劇形象深入人心。

最近被送上熱搜,不是有了新作品,而是因網傳機場暴瘦照。

網傳賈玲暴瘦現身機場 / 微博

沈殿霞,TVB最早的藝員之一,曾被評價「可以代表香港演藝圈的一個時代」。

四年婚姻因男方止步時,卻總不乏這樣的聲音:「真可惜,她要是瘦點就好了。」

胖不被大眾所容忍,減肥成為消費社會的美學行為和倫理要求。

身體不僅僅是身體,被賦予了太多含義。

相親時被提要求「1米63是底線,少1厘米都不行」;

害怕水腫看起來臉胖,天天玉米須熬水喝;

劣質廣告天天彈出:男友跑了全因身材和不會穿搭;

......

網路環境下完美精緻的身體表象,給人的認知構成極大挑戰。

以致不少女性,也認為這樣的單一喜好沒錯。

比如視頻博主宣揚的,女生化妝必要論:

女生為什麼一定要學化妝,這是個看臉的社會,你犟,你犟得過誰呢?

別在化妝上節約,你少吃兩頓當減肥唄。

今年雙十一,全網個護美妝的銷售額高達446.3億元。

直接突破了歷史新高。

大頭在身體和面部護理上。

女性在追求美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鏡子和磅秤取代了祭壇和跪凳,她們獻身浩浩蕩蕩的變美事業。

一句話解釋自己不後悔整容,寧願被尖下巴扎死也不願丑的女孩 /《U美人》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這來源於過去的審美,同時也是時代的。

「瘦高白秀幼」讓人喜歡。

只是審美卻被單一固化。

高曉松調侃美顏瘦臉後自己的顏值 / 微博@高曉松

趣味的單一,在一輪又一輪的選秀里凸顯。

某組合偶像年度人氣總決選,側面反映出的審美取向 / 視覺中國

這樣的審美主導生活,影響人的判斷。

它也正是網友對大S「出言不遜」的原因。

2

自身壓力和外界焦慮

裹挾著每個人

懷胎十月到生下寶寶,女性經歷了一次強烈的生理、心理應激過程。

產前併發症所致的病理性改變,帶來極大精神壓力。

一女子因為受到家暴,情緒激動試圖跳樓 / 微博

生孩子更像是鬼門關走了一遭。

儘管2017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較1990年已下降不少。(產婦死亡率是一年內孕產婦死亡人數與當年出生人數之比,2014年和1990年分別為19.6/10萬、88.8/10萬。該指標實際上是一個相對比。)

千辛萬苦生下了孩子,角色改變又容易心理脆弱。

愛哭、孤僻、悲觀厭世、失眠或者嗜睡、注意力難以集中、疲乏或食欲不振……

過五關,斬六將,完了還要面對產後肥胖。

更別說生完孩子要AA制,讓人懷疑自己找了個假對象。

二胎後的米蘭達可兒出席活動。孕後變胖的她曾被嘲「長殘」、離超模越來越遠 / 視覺中國

苦難不被看到,女性卻在被物化。

作家韓少功在隨筆中表示:「舊道德的解除,似乎僅僅是讓女性更加玩物化。」

撫順女德班、溫州夏令營,打掉了一個,怪力亂神又以一種新的面貌悄悄顯露獠牙。

溫州青少年傳統文化夏令營現女德班內容 / cctv

對著青少年們宣揚男尊女卑的思想,好像把他們變成貨架上的商品一樣。

《瀆神的節日》說:

男人像貨幣,女人像商品。

在兩者的關係中,貨幣比商品擁有更多的自主性。

而商品的使用價值只有在消費中才能得到實現。

薩特認為:一個人可以通過「看」支配另一個人,用眼睛愛撫與性慾是一回事,「注視」本質上也是一種對他人身體的佔有。

論女性處境的《第二性》作者波伏娃,對"看"更加敏感。

她認為,女性就是在被注視下,才被物化成為男性的附屬品。

當他人目光變成束縛的鎖鏈,丑、胖、矮……就好像利箭一樣正中你的紅心。

被他人言語所束縛的姐姐什麼都做不了/《四月一日靈異事件簿》

你的心裡住著兩個小人,晚上八點其中一個突然蹦躂起來:燒烤的味道真香,蛋糕看起來好有食慾,要是能吃幾口就好了;

另一個小人捂住對方的嘴:不,你不想。身邊都是瘦子,就你一個胖的,還吃?

深受其害的人現身說法講述肥胖恐懼症的危害 / ted

3

單一審美的偏見

糾正仍在繼續

審美的問題不僅僅是審美問題。

它還有可能演變成一個社會問題。

法國網友曾做過這麼一個社會實驗。

同樣一個人,穿兩套不同的衣服,當街摔倒,觀測路人們的反應。

實驗結果令人震驚。

穿著打扮庸常的年輕人沒有受到任何幫助。

當他再一身光鮮亮麗地倒地,有了許許多多好心人來問候。

穿著體面與否甚至會影響他人,是否願意施以援手 /《The importance of appearances experiment》

這當然與衣著所隱含的社會地位有關。

但不可否認的是,當社會過分地以某種外表成見去審視一個人,結果總令人沮喪。

好在人們的改變,正逐漸可見。

「土創」的王菊,引發人們對單一審美的批判熱潮。

不瘦的渡邊直美,用努力收穫百萬粉絲。

不順從的姜思達,出乎意料地獲得許多人的認可(包括不少所謂的「直男」)。

雖然,爭議同樣少不了。

批評王菊不符合偶像外貌標準的聲音,一直沒斷過。

今年一場關於男性審美大論戰中,姜思達也不幸淪為炮灰。

但社會中總歸還是存在不同的看法。

早晨六點的太陽讓人舒暢,夜晚的月色又何嘗不令人愉快?

「光圈效應」沒有失效,符合標準的好看依舊是本錢;只不過活得漂亮的人,張力正越來越大。

參考文獻:

[1]Patricia van den Berg; Susan J. Paxton; Helene Keery; Melanie Wall; Jia Guo; Dianne Neumark-Sztainer;.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body comparison with media images in males and females, 2007, 257:268.

[2]The preval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J] . Lisa S. Segre,Michael W. O』Hara,Stephan Arndt,Scott Stuart.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 2007 (4)

[3]產後抑鬱的危險因素及預防[J]. 楊麗萍,徐倩,齊玲.中國臨床護理. 2016(06)

[4]479例婦女產後抑鬱情況及社會心理影響因素分析研究[D]. 張穎.華中科技大學 2011

[5]中國孕產婦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地區差異及對策[J].陳錳,劉興會,梁娟.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 2015(12)

[6]單獨二胎計劃妊娠婦女孕前抑鬱狀況調查[J].王雲霞,馬健,歷曉萍,葛紹明.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04)

[7]瀆神的節日 [M].上海三聯書店.張志揚.1997.

[8]社會性動物 [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E·阿倫森 邢占軍 .第九版.

[9]抑鬱障礙防治指南[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江開達.2007.


推薦閱讀:

TAG:徐熙媛(大S) | 女性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