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中的矛盾

看了很多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也玩了不少科幻遊戲,可以說是科幻作品「資深觀眾」。但是在欣賞過程中,總感覺哪裡不對。後來細想,其實很多作品,在科幻的設計中,很多元素是相互矛盾的。這種矛盾讓人無法帶入其中,更難產生共鳴。

接下來我從「資深觀眾」的角度,說下我總結的,科幻作品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


外文人名

人名在作品中出現的非常頻繁,一個錯誤的人名,會先讓讀者出一半的戲。

很多國人對外國人名,總有種誤解。在我看來,很多人是把外文人名當作昵稱而非人名使用。以英文人名為例,很多人給自己起名,如cherry、mountain、angle、apple,甚至還見過女孩子給自己起名叫easy……。你能想像老外管自己叫張大蘋、李櫻桃、劉山頂、馬天使、楊隨便嗎?

這種思維習慣,使得很多作者經常會給作品中的人物捏造一些不存在的名字,如阿蒂拉斯、凱布林頓、 那布魯文等(隨手編的,現實中可能存在)。

另外一種情況,是使用古老的、過時的外文人名,如Alphard(阿爾法德)、Cygnus(西格納斯)等等。你也很難想像,外國人給自己起中文名,叫介子推、燭之武。

真的,給人物起一個走心的中文名,比起捏造的外文人名要好得多。


科技與物質

我一直認為,人類社會是伴隨科技一起發展的。未來,很多現在顯而易見的物品,可能是不存在的,或完全是另一種形態。如果一個科幻片段中,星際飛船與奶牛同時出現,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量子計算機與人民公社一起出現一樣。


科技與組織關係

同樣,人類關係也會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而改變。家庭、軍隊、社區等,也可能會消失,就像奴隸制、封建制度一樣。所以很難想像,《黑豹》中,科技如此先進,社會制度卻是原始社會一樣酋長制度,並且是血緣繼承。


科技與武器

很多科幻作品要設計衝突,從而增加劇情吸引力。這方面,武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武器,只是增加了威力,而形態完全一致。

這是不可能的,石頭武器做的再精緻,它仍然是石器。想想人類武器進化史,從石器,到刀、劍、戟,到火槍、大炮,到導彈、核武器、電磁武器,武器的形態變化是相當大的,破壞能力是指數級上升的。

前些天剛看的《海王》,海底社會科技相當發達,三叉戟卻和八戒的耙子形態區別不大;再看《星球大戰》中的光劍,似乎和劍的區別也相當小;再看《獨立日》,人類與外星的戰鬥機,除了外星戰鬥機的武器是光以外,攻擊能力、防禦能力竟然和人類一樣。天吶,你們發起戰爭之前都不做做調研嗎?就這點優勢都敢發起戰爭?所以《三體》中的二向箔一出現,很多人眼前一亮——這TM才叫科幻武器。

說實話,要比想像力,很多中外科幻比《西遊記》都要差很多,想想玲瓏寶塔、混天綾、芭蕉扇……


科技從來都不是獨立的,它和歷史、道德、法律等一樣,都是一步一步發展而來,且相互促進的。很多科幻作品,不管思路、元素總是在刻意模仿國外,然而,沒有在外國文化中長期生活,很容易有片面的理解,反而照貓畫虎。如果能有機融合大家共識的文化,會很有吸引力,比如《詩經》、《山海經》、古神話、道家、墨子號等。

畢竟單獨的科技,並不足以描述未來,把科技、人文、道德、法律、歷史等揉到一塊,才能形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世界。


推薦閱讀:

TAG:科幻 | 科幻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