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朱培賢解釋的「非我」

「我」是甚麼?

要正確地理解「非我」,先得了解原始佛法中所說的「自我」。

原始佛法修行所針對的,都是現實身心能觀知的活動。原始佛法從不談論「形而上學」「本體論」的「有我/無我」、「有自性/無自性」、「有佛性/無佛性」、「自性本清凈/自性本污穢」…。原始佛法中所說的「自我」,是內心可觀知的「自我架構」活動(《增支部3.32經》)。

原始佛法中所說的「自我」,是內心把某種狀況「當成是自我」。當內心把某種狀況「當成是自我」,把某種境況當作是活動「遊戲場」,就是在作「自我建構」的活動。

「自我建構」不斷地發生,心可能在短時間中不斷地扛起、抬起、轉換不同種地「自我感」、「自我定義」,鑽進鑽出不同種的「活動遊戲場」,也可能長時間地盤據在較為一致性的「自我位格」、「自我定義」、「活動遊戲場」。

不論何者,「自我建構」一旦發生,心一旦「出生於」某種「自我角色」,「自我感」馬上就經歷「老、病、死」的質變,馬上就承受來自內外在的威脅、壓迫、制約。所以「自我位格」的相對維持,一定是要花力氣也有[可能是很細微的]壓力感的。「自我建構」的動機來自內心對某種「自我位格」的渴望和迷戀(「想要形成、變成某種狀態」),也來自於對「自我建構」該活動本身的渴望和迷戀(心對於「建構、呈現、出生」等活動的癮頭)。

什麼叫「自我建構」活動?什麼叫I-making?

佛法中所講的「自我」,是心對境界所產生的某種動作,而不是在探究某種本體。「探究本體」只是無益於事的猜測,而了解「心對境界所產生的動作」則直接有助於調整和放下「自我建構」。可從以下角度說明「佛法中所講的自我,是心對境界所產生的某種動作」。

第一,「建構自我」是認定某種活動,能提供安全,因而盤據於該活動(《相應部22.93》)。認定某種活動是安全,對該活動依託、盤據、作情感聯繫,就是把該境況「當作」是「我」、「我所」(屬於自我的)。

第二,「建構自我」是認定某種活動,能提供快樂、嘗試從中汲取快樂(《相應部22.57,

22.60》)。認定某種活動能提供快樂、嘗試從中汲取快樂,對該活動上癮、樂此不疲、作情感聯繫,就是把該境況當作是「我」、「我所」(屬於自我的)。

第三,「建構自我」是認定某種活動,能服從自己的宰制和意欲、能滿遂自己的意願(《相應部22.59》)。把某種活動當作是聽話的、能遂願的,對該活動依靠、存有不實際的期盼、作情感聯繫,就是把該境況當作是「我」、「我所」(屬於自我的)。

第四,「建構自我」是認定某種活動是可愛美好的(《相應部22.85》)。把某種活動當作是可愛、美好的,滯留、停駐、迷戀該活動,與它作情感聯繫,想把「可愛的」拉近,變成該「可愛的」狀態,就是把該境況當作是「我」、「我所」(屬於自我的)。

涅盤是安全的、快樂的、能遂願的、美好的,但涅盤不是一種動作,也不是一種透過動作來維持的狀態。而且,涅盤不存有「盤據」、「汲取」、「操控」、「滯留」等等心對境界產生的一般性動作,所以是「一切建構自我的動作止息」。

「非我」是一種態度、取角、對應境界的模式。可以從「認知」和「對應方式」兩個角度來解釋「自我架構」。也就是說,「自我架構」是把某現象「認知」為自我,或把某現象「當作是自我來處理、對應」。

在認知的部分:認定某種境界是安全穩固的、能提供穩靠快樂的、遂願的、可愛的,這就叫對某境界採取「我」的認知取角。

在對應方式的部分:因為認定某境界是「我」、「屬於我的」,所以心樂意與該境界糾纏。這些糾纏方式包括:寄託或寄情於它們、渴望它們的複製、盤據棲息於它們之中、倚靠或仰賴它們、靠近親近它們、試圖形成或變成它們、膨脹或擴張它們、對它們上癮…

(《阿含經》常用1.「我」、2.「異我」、3.「相在」來形容這些關係——像是,《大正藏T2n99.5a18》。

舉例說明這三者:1.「身體就是我」、2.「[異於自我本體的]身體是屬於我的」、3.「我住在身體中[與身體相在並存]」。

而《中部1經》則是用a.「把某某[設立]為我」、b.「把我[設立]於某某之中」、c.「把我[設立]於某某之外」、d.「把某某[設立]為屬於我的」、e.「愛樂某某」。

舉例說明這五者:a.「念頭就是我」、b.「念頭之中有個在想念頭的我」、c.「念頭髮生在我之中」、d.「這是我的念頭」、e.「以陶醉於念頭中為樂」。這兩部經敘述法的對應關係,約略如下:1=a;

2=d; 3=b&c; e has no numerical cognate)。

同理地,「非我」也是一種對待某種境界或所有境界的認知對應方式,就如同「我」是一種對待境界的認知和對應方式。

  1. 在認知的部分:認知某種境界或所有境界

    是不安全穩固的、不能提供穩靠快樂的、不會遵從自身意願的、不可愛的,這就是佛經中常提到的「非我想」—採取「非我」的認知取角。
  2. 在對應方式的部分:因為有「非我」的認知,所以心不意願與境界發生糾纏關係。不寄託或寄情於它們、不渴望它們的複製、不盤據棲息於它們之中、不倚靠或仰賴它們、不靠近親近它們、不試圖形成或變成它們、不膨脹或擴張它們、不對它們上癮…。

從上面的角度可以了解,佛法中的「非我」,不是要證明「自我,作為一個個體,是不存在的」——那樣的討論,只會令心困惑:「自我不存在,那麼是誰在修行?」「自由意志不存在,那麼從何修行?」那種探索方式毫無幫助,同時也是誤會了「非我」的本意。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