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什麼要做激光治療?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非常棘手的疾病。用通俗的語言說,如果不治療,這是一個最後「必瞎」的疾病。即使治療了,也不太可能恢復患者喪失的視力,而僅僅能阻止或者延緩視力的繼續喪失,就這樣也有相當比例的患者會在有生之年喪失夠用的視力。這裡,我說的夠用是指能讓患者生活自理的視力,判斷標準一般來說在0.1-0.3的範圍內。

糖尿病為什麼會影響眼睛,它的原理也很簡單: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的發病原因是因為眼底視網膜血管閉塞(和很多其他的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病機理一樣),引起來整個視網膜的缺血,但是視網膜由於對血液供應的要求非常高,也非常敏感,因此一旦開始缺血以後,就會讓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因為缺血而開始死亡。但是這些神經細胞在缺血後,不會坐以待斃,而是要向身體發出「呼救」,分泌出一種我們稱之為新生血管生長因子的東西。這個東西可以使它濃度高的組織內長出很多新生血管,這本來是機體的一種代償機制。但是這種後天生長的新生血管本身有很多缺陷:它的密閉性不好,血液裡面的東西可以透過血管滲出來,同時它到處生長,而且這種血管沒有自身收縮止血的能力,因此一旦長了這種新生血管以後,眼內就非常容易出血。更有甚者,這樣的新生血管會攀附在任何它可以夠到的組織上,然後收縮牽拉,導致血管破裂,視網膜破裂,引起玻璃體出血、視網膜脫離等完成致盲的眼病。

想像一下如果一棟樓的供水管壞了,但是每家每戶都要用水,他們就開始呼救、打電話。這時不負責的物管為了省錢省事,就叫黑心商人來全部用劣質的水管給每家每戶亂接水,時間一長,這棟樓會怎麼樣?大致就是這個道理。

下面說說激光治療的原理。基於以上的道理,由於我們現在還無法「治癒」糖尿病,因此從根本上說,我們無法阻止這種血管的閉塞的進展。這也就是為什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一旦發生後,視力的下降幾乎無法逆轉的原因:因為由於血管閉塞導致這個血管供應的視網膜神經細胞一點壞死,就不能再生了。那麼,既然不能改變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就要想別的辦法。比如大樓漏水導致嚴重用戶缺水,一個辦法是修好水管,如果修不好,我們還可以把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住戶搬走,這樣,剩下的住戶也許水就夠用了,他們就不會打電話了。糖尿病的激光治療就是基於這樣的一種想法,既然視網膜血供不好,我們用激光把一部分,甚至大部分視網膜神經細胞「打死」,那麼剩下的這些細胞也就能得到夠用的血液了,這樣它們也不會繼續「呼救」,分泌新生血管生長因子了。

具體實施的原理就是這樣:用激光把除了我們看東西最清楚的這部分以外的視網膜打壞死,來確保殘存的細胞能得到充足的血管。從原理上來說,這樣要在視網膜上打900-1200個光點。由於打到一定點數以後(300-400點左右),激光的刺激就開始使患者感到疼痛了,同時打的多了,也可能因為視網膜一次受損太厲害而水腫,導致視力下降,因此,一般一隻眼睛要打激光3-4次。

這種方法聽上去很不人性化,搞了半天,是要把我的視網膜細胞都打死掉,但是,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上,這是最確切,也是能夠最大限度地維持患者現有視力水平的治療方法了。

關於激光治療的副作用,作為患者能感覺到並可能影響到患者視力的,主要有2個1. 是我們前面說過的視網膜水腫,主要在看東西最清楚的那個部位,醫學術語叫黃斑。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本身就可以導致黃斑的水腫(不打激光),而激光治療如果點數多了,或者就是患者本身身體情況不好,都會加重黃斑水平。不過這是可以治療的問題,雖然治療的方法和手段都有點難度。2. 因為激光是把除了我們看東西最清楚的這部分以外的視網膜打壞死,所以除了黃斑所在的區域以外,視網膜幾乎都會被打到激光,這有可能在一部分患者導致眼睛看東西的範圍縮小,有點象通過一個管子來看外面一樣,我們成為管狀視野。同時,由於被打激光的周邊視網膜在平時是沒有視覺功能的,它的作用是在暗的環境下看東西,因此也有可能出現患者在暗的情況下,比如晚上、黑屋子裡,視力下降。

這兩個副作用如果單獨出現在某個人身上,是很不幸的。所以,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也要到他的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才考慮給與這樣的激光治療(術語:全視網膜光凝,PRP)。但是,對於如果不治療就會雙眼全盲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來說,絕對是丟車保帥,可以不必有很大顧慮的事情。因此他們不一定發生,即使發生了,也不會比不打激光更壞。

所以,每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都應該去積極配合醫生,一旦有需要,建議要積極地配合醫生做激光治療。


推薦閱讀:

TAG:糖尿病 | 視網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