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星馳、朴樹讓我明白:世界也很愛內向的人

這個社會的大多數人,都對內向有著很深的誤解。

口才好、有能力、有趣這些誇讚性的辭彙似乎天生就屬於性格外向的人,而內向的人,彷彿就是無趣、沉悶、呆板的代名詞,他們好像是站在角落的隱身者,永遠沒有發光的時候。

而且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對「內向」這種性格避之不及,家長不願孩子內向,老闆不願招內向的員工,甚至相親時,內向的人都不具有優勢。

但其實,內向與外向一樣,只是一種性格,不應該被這樣看待。

內向的人,只是更愛獨處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獨處,是一個人的狂歡。」私以為這句話用來形容內向的人再合適不過。

很多人都覺得,內向的人經常一個人,是因為不能正常參與社交活動,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著名企業家羅永浩,我們經常能在一些社交場合和節目中看到他的身影,大眾面前的他,言辭犀利,似乎還有些話癆。

但他卻一直稱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他說:

「參加五個人的飯局,我就會全身不舒服,每次飯局以後回家都要一個人狠狠讀幾天書才能緩過來。」

很明顯,羅永浩不是不能參與社交活動,而是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

性格內向的村上春樹曾說過:「一個人待在井底,是我做了一輩子的夢。」

凱特·巴托拉曾做過這樣一個比喻:「把我們每個人都看作一杯能量,對外向者來說,社交使杯中的能量越來越滿,而對內向者來說,社交會消耗能量。

所以對內向的人而言,不參與社交互動其實是自主選擇,因為多數情況下,獨處讓內向的人更加舒適。

曾經看過一個名為《內向性格的力量》的TED演講,演講主人公蘇珊·凱恩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她就是一個內向的人,喜歡看書,喜歡獨處,即便要去參加野營,她的行李里也裝滿了書。

她所想像的野營氛圍應該是十個女孩穿著舒服的睡衣,圍坐在一起看書。

按照我們的固有觀念,她應該不善交際與言辭才是,但事實是,多年後,她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律師,後來還自己出書,並站在了TED的舞台上演講。

所以你看,內向的人不是不能與別人交際和交往,而是更喜歡和自己相處,在安靜中野蠻生長。

作家笛安曾說過一句話:你看到我在發獃,其實我的腦子裡有一屋子人在開會。

對內向的人而言,獨處只是另一種「社交方式」。

內向的人,只是更擅長深度交流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內向的人就是沒朋友的。

但事實是,內向的人只是更擅長深度交流,不是沒朋友,而是多至交。

曾經看過一句話,用來形容內向的人再適合不過:「只對一部分人溫柔,其他的看心情。

內向的人,是很好的傾聽者,交談時,很少會打斷別人的話。

內向的人不擅長、也不喜歡應付表面的寒暄,更喜歡和人進行實質的、觸及內心的交流,談論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比起一大群人一起嗨,一起吵鬧,內向的人更喜歡一對一地進行走心的談話。

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和別人建立深度的聯繫。

大部分內向的人,觀察能力都很強,總是能關注到那些別人沒有關注到的地方,注意到一些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

內向的人的交友方式,不願意和每一個人都成為好朋友,更願意交兩三個走心的朋友。

內向,也是一種競爭力

其實,這個社會對內向的人最大的誤解是覺得內向者不具備競爭力。

在很多人眼中,一個人只要內向似乎就代表他會沒前途,他無法在這個社會立足。

其實不然。

我們所熟知的許多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內向的人。

周星馳就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出生在香港一個窮苦家庭的他,從小就很安靜。

即便是成名後,受到千千萬萬人的喜愛,他仍然如此,很少參加綜藝節目,在節目上話也很少,日常生活中也不喜與人交往。

但這並沒有妨礙他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和導演,不管是屏幕上還是屏幕後,他的光彩都無法掩蓋。

著名歌手朴樹,性格也很內向,他不喜歡交際,甚至不喜歡說話。

高曉松找他借錢,他就回了兩字:「賬號」,多年後找高曉松討債,也只說了兩字:「還錢」。

可他仍舊創作出了《白樺林》、《那些花兒》、《生如夏花》等歌曲,而且每首歌曲都有直擊人心靈的力量。

所以你看,內向的人雖然不喜歡站在人群中間,不喜歡交際,但是他們愛思考,愛觀察,且富有創造力。

這些特質無一不是優秀的性格特質,是很多人費心也無法擁有的能力,怎麼可能是沒有競爭力的呢?

很贊同羅永浩的一句話:「外向的人也許會左右這個世界,但是內向的人才會創造世界。

內向只是一種性格,不是一種缺陷

我們生活在一個以外向型人格為導向的社會,大部分人對內向性格天生就抱有偏見:

見到內向的人不愛交際,覺得其無趣刻板;

看到內向的人朋友少,覺得其孤單可憐;

看到內向的人不喜表現自己,便覺得其沒有能力

但事實是,內向的人雖然不喜交際,但能夠從獨處中獲得巨大的能量;雖然朋友不多,但是在遭遇困頓時,總會有三五至交好友堅定地站在身邊;雖然不喜歡在人群中表現自己,但也一直在默默散發著自己的光。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請不用自卑不用懷疑,做你自己便已經足夠好,如果你的身邊有內向的人,請消除你的偏見和誤解。

內向,也很好!

推薦閱讀:

TAG:內向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