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看重養老金入市了,其實最靠譜的投資是生二胎

1

1370億養老金入市在即,資本市場迎來最強監管

要說最近的熱點,除了上海一美女因穿著性感遭美國海關當即遣返的八卦之外,另一個我最為關注的就當屬養老金入市了!

盼望著,盼望著,養老金終於要進場了!從春節前備受關注到本周有望迎來首批養老金入市,經歷了無數「狼來了」 的消息,這一次,終於就差這臨門一腳,養老金是真的要來A股了!

按我說早應該出來賺多點錢了,要不然怎麼能繼續保障養老金下一個十連漲,怎麼能補得了那巨大的四萬億的空賬呢?除了提升參保率,最重要的就是提升養老金的收益了。

我國現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但隨著老年人口增長,養老金支付面臨壓力,社會統籌不足以支撐,許多地區的個人賬戶資金被挪用於當期支付,空賬由此形成,且規模越來越大。

從長遠來看,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2

養老金只是最最最基礎的養命錢

網路上前幾天就《父母賣房送獨生女留學 女兒嫁老外不歸父母崩潰》爭論得不可開交,有人認為父母不應該把子女視為自己的財產,也有人認為女兒不應該拋棄父母遠嫁美國。

有些人還傻逼逼地說,他們為啥不靠養老金要靠女兒呢?

其實從養老問題本身來說,如果寄期望於政府全包,會讓社會裹足不前,缺乏奮鬥精神。政府能做的僅是保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況且當下空賬如此之大,又面臨並軌制改革的種種問題,想靠養老金過上有尊嚴的體面養老生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目前國家只能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用這一代繳納的養老金去支付上一代人所需的費用。

但是這種方式從邏輯上來說,需要一定的先決條件,一個是老齡化的速度不能太快,另一個是經濟持續增長。不過這兩個方面都遇上了麻煩。

3

要想晚年過得好,也許可以靠生二胎

在傳統社會,兒孫滿堂比家財萬貫更重要,能兒孫滿堂基本等同於人生贏家。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多子多福,多多益善。這表明,中國人是將生娃看做一項收益,因為只有收益才會多多益善。

說養娃是一種投資,肯定有人不同意。有人會說,「我對孩子只有付出不求任何回報,只要他將來自己過得好就行了。」這話乍聽起來好偉大,連說的人自己都感動了,但,你改變不了如下事實:你和你的孩子是利益共同體甚至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孩子好和自己好本來就是同一回事。

生二胎可以分散投資風險,破除壟斷,促進競爭,實現家庭資源優化配置。

對小老百姓來說,孩子成為敗家子可能性不大,養娃的預期收益明顯大於風險,窮人多生是絕對符合經濟學原理的理性行為。

當然要想生二胎,並且讓他成才,這裡不僅需要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還有社會的教育,這些都離不開錢。

所以年輕時多努力,賺多點錢,最為實在!願你我老來之時,兒孫滿堂,亦有不需兒女養,還可幫他們的資本。


推薦閱讀:

TAG:養老金 | 二胎 | 投資 |